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收封地

麾下两千多万的人口,袁术却依然觉得捉襟见肘。

没办法,摊子铺的太大了。七州之地,也就扬州、荆州、益州人口还充裕些,其他都奇缺人口。

首先是交州,地理位置优越,与三州相连,而且连通着西南诸国,并且是从水路前往贵霜和再往西最好的地方。当初经过袁术的开发已经逐渐繁荣了起来,现在如今更是深受世家们的追捧,毕竟这里比益州还要方便前往西南诸国,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都是交通枢纽。

凉州也是,汉人数量比羌人都少,而且畜牧业、养殖业的发展可需要无数的人口,更何况这里是日后出兵西域的关口。

剩下的司隶和豫州就更不用说了,董卓和刘备两个挨千刀的,活生生将两个最强的州给败光了。后者还好,刘备还给留下了近百万的人口,前者真是一片废墟、千里无鸡鸣。

而这还不是全部,除了大楚内部,往外还有世家们的需求呢。夷洲、朱漄洲、西南诸国,袁术一想到这里头都大了。

“元皓,如今的生育率怎么样?”人口不足怎么办?让百姓们使劲生呗。袁术可算明白古代为什么喜欢早生早育、刘邦为什么规定单身受罚了。他虽然不会干的这么绝,但喊喊口号,制定些奖励制度还是有的。

现在大楚内在袁术的要求之下都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天天没事闲着就到处喊着“想要富,多生孩子多种树。”“人多力量大。”“多生多育、兴旺家族、强大国家。”,挨家挨户的宣传。报纸上也不断的刊载着类似的文章。

好在汉人得传统思想还是优秀的,只要能养的起,能生几个生几个,省了袁术好多功夫。不怕你养不起,就怕你不生,各种福利保障给上,反正那么多粮食和钱放在仓库里也是积灰。在这一点上,袁术不得不感激身在瀛洲的那些勤劳的倭人,正是他们的无私付出,使得袁术手中的黄金白银储备不断增长。

“陛下,如今我大楚平均下来每对夫妻生育孩子的数量已经保证在了四个以上,而且还在增长之中,不出意外,就算不计算新纳入人口的情况下,十年内我大楚的人口就会翻上一番。”田丰自信道。

开玩笑,钱粮充足,再加上医疗和卫生水平提了上来,政策扶持加上固有思想,若是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就怪了。如今是因为有很多新增人口和刚刚新婚的夫妻才导致这个数据,否则田丰甚至都能保证每对夫妻的平均生育率在六个以上。

这个时代又没有什么娱乐活动,闲着没事只能造人。而且女子地位又低,经常在家闲着没事,生育率能不高吗?要知道三国统一的10年之后,西晋王朝进行了人口统计,人口翻了一倍还多,这只是15年内的人口变化。当然这其中还有许多因战乱而隐瞒的人口,但也可以见识到这个时代恐怖的生育率了。

这都是托了刘邦这货的福,这厮当初为了人口可真是不要脸了,女子十五岁以上单身不嫁收重税,不生育收重税、生育有奖励,直接致使许多家庭将女子视作赔钱货,豆蔻年华就嫁做人妇,沦为生育机器。一些女子为了官府奖励不到二十岁就能有五六个孩子,还有一些女子因为无法生育扛不住重税自杀。

袁术自然不会干这种十分缺德的事,不过小小的改良一下还是可以的,不罚只奖,再配合政策宣传。隋文帝那种艰难的情况下都能一边发展国力,一边完成的二十年内人口翻一番,以袁术如今的医疗和卫生水平和富裕程度,十年内翻一番也不是什么难事。

“十年?某来江东也已经快十年了吧。”袁术忽有所感道。

“没错,真是时光飞逝。还记得当初刚来江东之时这里还是一副落后偏远的样子,而金陵还不过是个残破的小县城,天下局势也是动荡不安。没想到不过十年,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田丰轻叹一声道。

余下众人也纷纷心有所感,露出了怀念之色。不过十年,从偏居一方的扬州到如今占据大半个大汉、国力强盛的大楚,若不是亲身经历,他们还真是难以想象,这扩张速度和发展速度也太快了。

“花费十年时间,朕建立了大楚。朕希望下一个十年,能够将贵霜那片土地纳入大楚。”袁术遥望着西方,嘴角微翘的低声道。

“陛下英明神武,此事定会实现。”郭嘉闻言站了出来,微笑着躬身道。

“难得,你这个乌鸦嘴也能说句好话。借你吉言,希望一切顺利吧。”袁术轻笑道。

袁术等人没有在意,但荀攸和贾诩倒是若有所思的看了面色如常的郭嘉一眼。

“夷洲和朱漄洲封地收回一事势在必行,时间就定在五年之后。到时侯对这些世家封地之上的人口和开发情况进行统计,在原有的人口数量之上根据开发程度再额外增加一定比例,作为他们能够在国内征召前往西南诸国的人口上限。”袁术淡淡道。

如今大楚的户籍制度不断完善之下,世家们已经很难钻到空子了。或者说能钻到空子,但很容易被发现,而被发现的结果他们承受不起。袁术可是不讲道理的,就是找不到直接证据,也敢下手。世家们经过袁术的种种手段,再想要如以前一般大量隐瞒人口是不可能了,所有的人口拨付都要经由袁术的同意。

“另外,按照他们交付出来的封地面积和情况,待日后攻占身毒和贵霜后,加倍封赏。朕不会亏待他们,只要他们好好为朕办事,不要耍滑头,他们绝不会吃亏。”

这种做法袁术琢磨了很久了,早就烂熟于心。对外征战,借助世家的力量渗透入敌人内部,战斗胜利之后,将大楚附近的封地连同人口收归国有,同时按世家的损失额外增加数成进行补偿。如此可称得上是两全其美。世家们帮袁术攻敌和调动人口发展边境,而袁术给世家们不好管理的地区作为封地和封国。

世家们得到了更多的封地和人口,袁术则是毫不费力的将周围已经被世家们开发完善的土地收回,同时不用操心人口安置和调动的问题。

不要认为世家吃亏了,都是人口,只要是汉人,对于世家们并没有什么区别,袁术多给一些人口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好事,无非就是要再费点功夫征召和管理罢了,世家们闲着没事有的是时间。

而封地,自然更是越多越好了,至于离大楚太远,只要不中断贸易就不是问题。他们还巴不得离大楚远一些呢,倒时袁术的手根本伸不到那里,完全是他们的天地,指不定经营个几百年他们还能成为新的帝国甚至反攻回来。

“陛下英明。”众人齐声道。

以势压之再以利诱之,世家们绝对只能乖乖地跟着袁术的规则玩,而且还是心甘情愿。

第八百八十六章 新的开始第四百九十五章 刘备之怒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南现状第五百九十二章 长戟挥舞第三百七十章 辽东第二百八十四章 钱粮收支第六十八章 人口增加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与留第二百一十六章 攻打蒹葭关第八百八十八章 子嗣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算第三百六十七章 草原风起第二百二十八章 众人看好的下策第八百五十六章 围点打援第七百五十九章 调虎离山第四百一十七章 宣旨第七百三十九章 不解第四百一十一章 潼关失守第三百六十二章 下战书第七百九十章 备战第三百八十四章 暂时的平静第四百七十九章 占据潼关第五百零七章 西凉诸将第八百六十六章 应对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援第三百六十五章 争吵第八百三十四章 生育第二百八十四章 钱粮收支第四百四十八章 汉羌第一百六十章 军团天赋第二百二十四章 流言风波第八百零三章 妥协第八十七章 袭营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机和机遇第三百七十九章 僵持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东密信第九百三十三章 布置第五百九十六章 颜良之败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史慈的军团天赋第七百一十二章 刘备的抉择第五百零一章 袁绍之怒第四百四十三章 恭迎第三百五十四章 菜鸟第二百九十章 各人算计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急如焚第五百三十九章 削弱第六百六十四章 拒绝第九章 周瑜第四十七章 造船厂第七百三十章 前车师第一百四十七章 曹操谋兖州第四百六十八章 讨价还价第八百二十一章 落后和优势第八十七章 袭营第七百九十九章 撤退第四百三十八章 逃亡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疆之况第三百六十九章 敌殇第九十三章 虎牢关第十五章 可怕的世家第二百六十六章 连夜撤退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应第二百零四章 心狠还是袁绍狠第二百五十七章 曹操之怒第五百三十五章 追杀第二百六十一章 火烧大营第一百零四章 不安的刘表第三百七十章 辽东第一百三十五章 顺水推舟第四百章 双雄相会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装骑兵第五百二十七章 回击第七百九十八章 死战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九百五十一章 压制第四百零五章 夜袭第八百二十八章 弓弩之利第十章 资质第八百七十五章 惨烈第三十八章 聪明的女人第六百五十二章 强硬第三百六十九章 敌殇第七百七十六章 出血第七百一十三章 缺人缺人第五百六十七章 改革第五百七十三章 中伏第九百零六章 世家聚集第四十八章 世家异动第五百三十四章 包围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将第七百九十六章 箭术第三百七十八章 间隙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史慈第七百零六章 献祭第七百二十章 杀机第三十七章 商税第九百七十章 表演第一百五十一章 荀家的选择第二百三十九章 将狼驯化成羊第六百九十六章 暗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