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超越

周瑜感叹道:“我和淮阴侯在天姿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如我和你一样。淮阴侯当初创出这条路是为了超越,而我只是为了补足自身与你们之间的差距。在军魂天赋这条路上,我恐怕永远都无法达到淮阴侯的地步。要想超越先辈,必须另辟蹊径!”

不同于以往以先辈为榜样,袁术一直在宣传要超越先辈,站在先辈的肩膀之上更进一步。不仅是对于儒家和百家之人,对于周瑜这些新一代的俊杰他也是不断的贯彻着这种思想。

胸怀有多宽广,未来就有多辽阔。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对于周瑜这种天才来说,他们的成长不仅局限于他们的天资,更局限于他们的思想和气魄。

正如天下武将之中,天之最强横的乃是赵云,但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武将的却是吕布。想要成为强者,天资、气魄和毅力都必不可少。吕布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天下第一,而是不断地超越自我。正是因为其有这种气魄,所以才一直牢牢占据着天下第一武将的宝座。

有时候人不是被自己的能力局限,而是受到了自己思想上的局限。若是一味的崇拜信仰前人,将前人的传承视为珍宝,不敢有丝毫逾越,那么就永远无法超越。真正的强者譬如周瑜这般,在学习先辈传承的同时却不仅仅止步于此,而是将之吸收后走出新的道路。

“你打算从军阵之上下手?”诸葛亮说道。

“军团天赋受天资的限制太大,而军阵却并非如此,上古战阵的威力更让我坚信了这条道路的潜力。淮阴侯当初有那般逆天之能也有很大一部分军阵的功劳。若是将军阵之力发挥到极致,我未尝不能再现当年淮阴侯之风采,甚至超过于其。”周瑜目光灼然。

虽然相较于韩信,现如今的他依然有很大的差距。但他还年轻,有着无限的可能。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也有着超越韩信的优势,那就是如今天下之局势。

自己拥有着远比当初韩信要浩大得多的舞台,而且拥有着比韩信要多得多的资源和传承。即使天资差上一些,周瑜不相信自己有这般优势还不能超越韩信。

将来周瑜的战场绝不会止步于国内,指挥数十万大军远征作战、海陆联动作战、发动灭国之战,未来还有着无数的战役在等着自己。经历过如此多的战争磨炼之后,周瑜相信自己一定能获得超乎想象的成长。

要想成为站在巅峰的人,天资与后天的成长都不可或缺。白起若是没有几十年军旅磨练的经验,也不可能成为威震天下的人屠。战争是将军成长最好的催化剂,伴随着一场场战斗将帅才能得以快速成长,只是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是不行的。

“有时候,真是很羡慕你们这些为将之人,道路明确,证明自己的实力可以通过战争进行直观的表现。”诸葛亮略带感叹道。

不同于为将,经验和努力占到很大一部分,谋士这条路基本完全是吃天赋。周瑜找到了突破极限的道路,而在诸葛亮面前却依然是一片迷惘。

“以你的天资,还用在意这些?按部就班的来你迟早能执掌大楚宰辅之位,超越荀文若占据天下谋士之首也是必然的事。待到将来我大楚国力鼎盛、开疆扩土,你也将与张良萧何一般名留青史,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周瑜不解的问道。

虽然说没有所谓的谋士和武将排行,各文臣武将所善偏向不同,难以真正说谁强过谁,但是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孰强孰弱这些站在顶层的文臣武将心中大概也都有个数。

随着曹操和刘备的归降,天下绝大部分的顶尖文武已经汇聚到了一起,相互之间自然要交流比较一番。结果大楚众谋臣尴尬的发现,作为战胜方的自己虽然良谋众多,但却还真没有能胜过荀彧的。

无论综合能力,还是谋士之中最为核心的内政能力(袁术这只蝴蝶挥舞了下翅膀),荀彧都基本是力压众人。真论起来,估计也就李儒献祭之下的加强版贾诩能够和其比肩,但贾诩这货从来都是藏拙,而且其能力有些偏奇。因此荀彧自然而然就成了众人心中的第一谋士,即使一些谋士咽不下这口气(比如一直认为自己内政能力第一结果却被隐隐压制一线的张昭),但也不得不服。

当然,这个第一只是暂时的。毕竟诸葛亮、庞统、司马懿、陆逊这些小子还没有成长起来,他们的潜力都不在荀彧之下。

“荀文若虽强,但我终将会超越他,我所想要超越的目标也不是荀文若。”诸葛亮说道。

“那你想超越谁?太公?留侯?”周瑜仿佛想到了什么,嘴角的笑容微微一僵。

荀悦却是颇为赞赏的看着诸葛亮,脸上满是笑意。

诸葛亮语气稍显迟滞,但还是坚定道:“我想超越的,是陛下!”

当今天下诸侯之中,有两个人的能力是令人瞠目的,一个是曹操,另一个是袁术。

为帝王者,最关键的是意志雄心和选贤任能,其余像什么长远目光、危机意识、脸厚心黑、平衡权术、心胸宽广、爱民如子也都是优秀的素质。但是论起武艺谋略、领兵打仗,却不是必备的,或者说是绝大部分帝王都不具备的。

就如千古一帝秦始皇,一样是文靠李斯武靠王翦,刘邦就更不用说了,动不动就为之奈何,基本靠的是汉初三杰。历代真正有良谋良将之能的还真没有几个。可偏偏这个时代就遇到了俩变态。

曹操自然不用多说,就连某位伟人都极为夸赞。出谋划策、领兵打仗、诗词歌赋、吃喝玩乐,可谓是样样精通。当过县令做过议郎,任过谋士写过兵法,做过游侠为过酷吏,就连武艺都能露两手,还曾经搞过几次刺杀,张让和董卓这货都曾光顾过,基本就没他没干过的。

周瑜在金陵时曾经与其畅聊过一番,双方虽然年岁相差甚多,但却相互引为知己,因为二人都是真正的全才。天南地北海阔天空,文韬武略兵法音律,双方谈的投机无比,若不是碍于身份,差点没当众拜把子。

给曹操当下属,压力那可不是一般的大。主公强势多疑还贼有能力,能够出头的全都是精英。要么怎么说曹操麾下良将如云谋臣如雨呢,当主公的自己都这么强,麾下的庸才怎么能混的下去。

而袁术就相对来说好太多了,这货基本属于甩手掌柜,除了把握大方向外,只是紧紧将兵权和监察之权抓在手中,国事基本都交由麾下的诸多重谋解决,清闲得很。废柴一般的能力和懒惫的性格,反而让麾下的文武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但这是对常人而言,于将来准备为国之宰辅的诸葛亮而言,压力却不是一般的大。

诸葛亮是个掌控欲极强的人。当然,这不是说其权利欲望大有野心,而是其心有傲骨而且过于谨慎,事无巨细只相信自己。历史上其被累死也是有原因的,就和崇祯差不多。当领导的自己什么事都要插手,都要自己干,你让下属怎么办?你做好了,下属废掉了,你累死了;你做不好,你和下属一起完蛋。

袁术的治国能力毋庸置疑,在天下人眼中简直是神话一般,就是太公再世也远比不上,大楚能有今日之强盛九成以上都是袁术自己的功劳。虽然袁术自家人知自家事,执政能力最多三流,但是不得不说两千多年的见识不是白长的。

为啥穿越者都这么牛?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就算只往前穿越个二十年,在那些大佬互联网创业开始最艰难的阶段,随便花点钱收购些阿里、企鹅、白度、某虎之类的股份,二十年之后,你本质上依然是穿越前那个平凡的你,但在世人眼中你却是神一样的存在,某菲特在你面前算个啥?见识上的差距有时候比能力上的差距更恐怖。

诸葛亮可不知道袁术开了挂。他虽然外表儒雅、待人谦逊,但其实内心异常孤傲,否则也不会在未出山之时就自比于管仲乐毅。他不甘于如田丰一般只是按照袁术的规划实施,做一个执行者。他想要的,是成为大楚这辆战车的操纵者,把握大楚前进的方向。因此,他想要在“内政能力”上和袁术站在同一层面,最起码也不能差其太多,至少能够参与到国家大方向的决策之中,而不是由袁术一个人独断。

第八百六十四章 象兵出击第一百零七章 鲲鹏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蛮内乱第六百九十章 战始第三百一十七章 诸葛亮的苦恼第二百七十六章 征兵制度第八百六十六章 应对第八十五章 虚实第五百一十五章 追逃第二百六十四章 舍弃江北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府第一百六十七章 难以拒绝的诱惑第四百一十八章 说刘第六章 孙家第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思动的徐州第一百七十章 各方心思第五百五十四章 围困第六十四章 拍卖第二百六十三章 支援宛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西凉第九百五十一章 压制第九百七十一章 拉拢第五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四百二十章 绝境第六十五章 盐价第八百八十四章 气运vs意志第三百三十七章 武器装备第九百六十章 通敌第一百四十三章 隐忍第九章 周瑜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大个公孙瓒第四百七十三章 惨烈第七百六十九章 身毒之动第三百一十一章 出巡江东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南现状第九百六十二章 从简第七十五章 阴谋第四百六十一章 争抢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梦第三百零二章 民族自豪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路第二百一十九章 被逼急了的刘焉第七百零五章 牺牲第三百五十三章 抉择第四百九十八章 巧舌如簧第六百八十八章 世家心向第九百六十六章 祭天大典第二百三十八章 南蛮问题第一百九十九章 杀人灭口第七白五十五章 七探第三百一十六章 背负骂名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三百四十二章 袁绍的愤怒第二百七十六章 征兵制度第六十七章 讨董檄文第九百二十章 定后路第六百七十一章 察觉第七百三十二章 诸国来朝第六百七十章 决意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格局第三百七十七章 神·张辽第一百四十一章 堵门第七百四十八章 对将第一百九十九章 杀人灭口第一百八十一章 酒楼第五百八十九章 对峙第三十九章 贫富第八百五十四章 阳谋第二百三十章 主公之论第六百五十四章 伪装第二十九章 终回扬州第六百四十四章 挖掘第七百九十五章 破军弓第五百九十二章 长戟挥舞第六百九十八章 锋芒第二十四章 郭嘉的礼物第五百二十九章 舍弃第八十九章 栽赃第七百三十章 前车师第五百零三章 刘虞之言第六百八十三章 毛遂自荐第一百七十二章 各方反应第五百九十章 战始第四百零三章 攻关第六百九十三章 全军压上第九百二十九章 满载而归第九百六十二章 从简第七百四十一章 准备第五百一十六章 撤军第八百四十六章 曾经的执念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第七百五十六章 阻拦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疆之况第二百零二章 闲不住甘宁第三百四十九章 赵云的任务第六百三十三章 游牧民族第一百七十一章 董卓之死第一百八十七章 曹操结盟第一百二十章 远航第九百零一章 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