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改变

将与商人有关的想法尽皆吐露之后,袁术的眉头却始终未曾松开,继续低下头在纸上写写画画。

看到这一幕,贾诩轻叹了口气了。多长时间没见陛下如此勤政了。曾经的袁术处理一切事物都是那么的胸有成竹、有条不紊。但是随着地盘的不断扩大,天下的逐渐到手,曾经那个懒散的陛下已经开始变了,变得勤政繁忙。

这看似是一件好事,但真的是这样吗?

“陛下,您思虑的太多了。”贾诩轻声道。

“天下已一统,留给朕的时间不多了。若不趁着这段时间把相应的制度和一些安排考虑清楚,以后再更改就难了。”袁术头也不抬地回答道。

“陛下,您心急了。”贾诩微微上前一步,端起一杯茶水,语气低沉道。

袁术握笔的手微微一顿,抬起头看着一脸正色的贾诩。

“臣不知道陛下为什么这么心急?臣印象中的陛下不是这个样子的。”

“一国之事繁多,朕若不亲自把关,如何能保障我大楚的将来?”袁术道。

“陛下,大楚是陛下您的,却也不只是陛下您的。若是一切都由陛下您一手操办,那还要臣等干什么?”

“可是...”

“一国之事繁多,又岂是陛下您一人可以尽揽?臣知道,陛下您的才华冠绝古今,对于这些国事制定比之臣等强上万倍。但臣等也需要成长,大楚也需要在犯错之中不断进步。说句大不敬的话,陛下您也有离开的一天,届时大楚还需要我等这些臣子来维持。将雏鹰保护的太好又怎能飞翔?只有将之推下悬崖方能振翅高飞。”

“陛下您对于这些事无需管的太细,像以前一样把住大方向,在臣等犯错或者无计可施之时提点一二即可。这些事宜若是真的细分处理起来,是永远无法处理完的。虽说现在处理不好,将来会更加麻烦。但是凡事不可尽善尽美,无论陛下您如何费心将来也必然会有诸多问题,在更加麻烦的情况之下处理问题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由乱而治的时代已经要结束了,将来的大楚都是在平静之中进行改革,如此也算是提前积累经验。”

“大楚需要的是明君而非勤君。勤于政事、事必躬亲,无论是于陛下您还是于大楚而言恐都非好事。”贾诩难得的劝谏道。

身体一僵,缓缓放下手中的笔,袁术直起身来,嘴角微笑:“文和,难得,你也会说出这种话。”

贾诩嘴角微抽:“若不是别无他选,臣也不愿意如此。”

这种脏活一般都是田丰干的。但是这次劝谏的不是别的,而是让袁术不要太过勤勉,这让一向严厉的田丰怎么说得出口?郭嘉一直不理政事,荀攸因为荀家的原因也不好多言,最后这份苦差只能落到他的身上。

“以你贾文和的本事,若想不说又有谁能逼得了你?与当初的你相比,朕印象中的贾文和也不是这样的。”袁术笑着道。

袁术在贾诩的提点之下已然清醒。这大半年来他确实是有些魔怔了,太过于执着完美,以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现在清醒过来回想之下,自己的所作所为与蜀汉的诸葛亮有何区别?事必躬亲并非好事,袁术可不希望自己累死不说,还使得大楚后继无人。他并非圣人,只是个有些小志向、有些小善良的二代而已。这段时间他差点都不是他了。

贾诩闻言也是一怔,随后嘴角苦笑:“或许吧,臣也不像当初的臣了。”

“不过现在的你很好。”袁术眼中满是真诚道:“朕非汉高祖,而是光武帝,你无需有太多顾忌。朕从不虚言,只要你贾家不犯叛国这等大罪,朕保你三代以内无有性命之忧。”

¤тTk an ¤¢ o

看着袁术真挚的目光,贾诩心中一暖:“好吧,臣信陛下,臣会尽力而为。”

听到贾诩的回答,袁术忍不住笑骂道:“你啊你,还是这么滑头,就不能如元皓一样坦诚一些吗?”

“元皓是元皓,臣是臣。臣永远做不到元皓那样,还望陛下见谅。”贾诩淡淡道。于此同时,将手中的茶盏递了上去。

袁术微微一愣:“你知道,朕不喜欢喝茶的。”

“臣知道,陛下喜欢椰汁和蜜水。陛下发明的炒茶泡茶之法是臣等之爱,但陛下您却不甚喜欢。”

“朕生下来便是享乐的命,不喜欢这先苦后甜的茶。”

“那是以前。”贾诩看着茶盏内上下浮动的茶叶:“人是会变得。臣在变,陛下也在变。现在的陛下,应该要喜欢上这包含人生百味的茶了。”

“哦?”袁术若有所思的接过茶盏,微微抿了一口。印象中的苦涩不知何时已经淡了不少,反倒给袁术一种别样的感觉。

“陛下,如何?”

“确实不错。看来以后朕的饮品种类又要加一样了。”袁术再次抿了一小口,闭上双眼轻呼了口气。

“今日陛下处理的事务已经很多了,还是多加休息吧。容臣告退。”贾诩看到袁术那一副放松的表情,嘴角微抿。

“嗯,你且下去吧。朕的脖子有些酸了,紫然,等下随朕进屋给朕按按。”袁术揉了揉脖子,一副懒散的样子,对着身旁的宫女道。

贾诩见状,识趣的直接小步退下。

“对了,晚上你陪朕出去逛逛,晒晒月亮。这段时间一直窝在这里,朕都乏了。”袁术仿佛想起了什么,忽的道。

贾诩闻言,眼角隐隐抽搐:“陛下,这不应该是奉孝陪您吗?臣还有事需要处理,晚上怕是...”

作为情报头子,贾诩很清楚袁术说出去逛逛是去干什么的。

一般而言,袁术说出去走走,多半是微服私访去田地茶楼等地方体察民情。而出去逛逛,则是去找乐子。至于地点,自然是郭嘉最常光顾的那些地方。

“奉孝现在在元皓手下正忙着呢,没空,就由你陪朕去,有什么事先交给公达。”袁术冷哼一声道。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这是君命。酉时来找朕,好了,你下去吧。”袁术直接摆手赶人道。

“是。”贾诩苦笑道。

果然还是把自己搭进去了,陛下这脾气,真是吃不得一点亏。

第一百二十三章 修路第四百六十七章 谈判第九十六章 迁都第九百四十二章 张飞之威第七百八十九章 谨慎第二百零二章 闲不住甘宁第四百零一章 甲士第三百零二章 民族自豪第四百二十四章 韩遂第九百六十五章 诸葛瑾的选择第三百零八章 袁绍在头痛第六百九十八章 锋芒第四百一十二章 长安异动第二百五十五章 绝望第五百九十一章 底牌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八十五章 虚实第四百零二章 投石车第七百七十一章 调人第九百一十七章 隐忍第九十二章 心痛第二百八十章 曹操之忧第五百七十八章 请辞第二百一十五章 黄忠的箭术第八十章 夜袭第九百三十二章 进驻第五百一十二章 鏖战第八百五十六章 围点打援第六百零三章 白马悲鸣第四百一十八章 说刘第五十二章 尾随第一百七十章 各方心思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遗赠第三百零五章 驭兽之法第四百九十八章 巧舌如簧第六百六十章 小惩第四百二十二章 西凉第九百零八章 抵达第二百九十二章 镇服第九百六十章 通敌第一百七十章 各方心思第九百六十二章 从简第八百零八章 袁家第九百六十八章 得失第六百二十章 约法三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吴懿的盘算第六百零三章 白马悲鸣第六百七十九章 尘埃落定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釜沉舟之计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儒的决定第一百六十一章 谶语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二十九章 终回扬州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次夜袭第一百二十九章 世家内斗第八十九章 栽赃第二百七十九章 杨修的选择第九百六十二章 从简第一百一十五章 养猪第一百四十二章 目标第一百二十五章 书院开学第四百一十二章 长安异动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淹夏侯第三百零五章 驭兽之法第五百八十七章 抉择第六百零三章 白马悲鸣第八百八十九章 帝位与权力第一百六十三章 孝廉第七百零三章 杂兵第五百九十九章 挑衅失败第四百九十章 破釜沉舟第二百五十二章 南阳局势第三百零五章 驭兽之法第五百二十九章 舍弃第六百七十七章 亲出第九百二十七章 战争和商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扩军第八百四十六章 虎豹骑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辽东第四百五十六章 忿恨第三百四十一章 人口战争第六百三十章 离殇第七百七十五章 捕鲸第三百六十章 龟缩第八百二十三章 开战第二百三十九章 将狼驯化成羊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实第二百七十一章 高顺之威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贾诩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援第六百五十一章 选择第八百四十六章 曾经的执念第四十九章 预谋第七百一十章 和谈第五十一章 圈套第四百九十二章 驱狼吞虎四百七十章 攻城第四百一十二章 长安异动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