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揽流民

刘范见风波停止,为了给支持他的汉灵帝刘宏投桃报李,于是下令,对工人和私营工厂收取工业税,税率定为十抽一;商业税也加为十抽一。刘范又向朝廷奉上五千万钱,破财消灾。最终,朝廷拿了刘范的钱,也没好意思再怎么处罚他,毕竟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刘范见局势稳定了,便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将糜贞、甄脱、任红昌、马云鹭一并娶进家门,并为妾室,在蔡琰之下。蔡琰由于有孕在身,所以皆是糜贞、甄脱、任红昌、马云鹭得到雨露恩宠。这一段时间,刘范顶着来自朝堂上和民间的双重压力,虽然装作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但其实心里也十分紧张。为了排解压力,刘范还特意和新纳的四女一同享受齐人之福,一连几天,刘范都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政事都是让贾诩和田丰打理的。这是刘范穿越以来,过的最荒唐的日子。

纵使家中有五位绝世佳人,但刘范依然没有忘记他的宏图霸业。两次改革之后,凉州这盘死棋算是让他给下活了,人口从战争停止之后的仅仅六十三万,增长到了一百二十七万人;后来用修路的办法又招进了三十二万人,所以凉州总人口现有大约一百六十万;战时差不多已经荒废了的农业生产也恢复了,并且商业和手工业大兴。只在三月之内,凉州就好比从一具腐烂发臭的尸骸,又活了过来,肌肉重新长了出来,新的血液又开始沸腾。刘范想着,凉州恢复生机,是时候该吸引遍布天下的流民了。

方今天下,由于黄巾起义规模太大,饥荒和灾荒不断出现,牵涉的州郡和人口十分多,因战乱和饥饿而背井离乡的人,数不胜数。冀州等地爆发了瘟疫,病人的尸体将整个城池都熏蒸了,人们只好扶老携幼地逃走。与此同时,从渤海对岸飞过来的一大群蝗虫登陆冀州和青州,蝗虫所到之处,以人的眼睛看不见一点绿色。百姓们的粮食不久就告罄,而且身上还背负着沉重的赋税,百姓们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只得逃荒或者投奔黄巾余孽或黑山军。黄巾余孽分布全国,占领各个山头,时不时就下山来抢掠粮食,还劫持适龄男子为兵源。

黑山军也是黄巾余孽,只是为了不刺激朝廷,于是他们改名换姓为“黑山军。因为他们是在冀州的黑山起义的,所以也叫黑山军。黑山军男女老幼超过几十万人,现今盘踞在太行山上。之前,黑山军和官军在冀州和青州大战几场,黑山军不敌官军,首领张牛角都被杀了,于是黑山军只好潜藏进太行山中,凭借着山势高耸抗拒官军。

常言道,皇帝不差饿兵,朝廷没钱发粮饷了,仗打不下去了,只好给黑山军首领张燕一个封号,然后任由黑山军出没,抢掠并州诸郡、河内郡、魏郡等。战后朝廷和各级官府又没什么作为,致使大大小小的贼寇横行霸道,所以,现在全国除了偏远的交州和凉州以外,饿殍遍野,伏尸百万,真正达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程度。一粒粒沙子慢慢堆积,最终会形成一片无垠的沙漠,这也昭示着,大汉的天下离大崩溃不远了。

刘范想救那些流民,况且凉州只有区区一百六十万百姓,也不足以日后争霸,所以刘范和田丰、贾诩商量后,便开始吸引流民进入凉州定居。刘范向流民们许诺,只要进凉州,官府不仅救济他们,还可以分出一块田地来给流民耕种。田丰又提醒刘范,他可以在凉州军身上做文章。刘范恍然大悟。原来,凉州军都是来自幽州和冀州的,他们的家乡离凉州有千里之遥。听说冀州爆发瘟疫和蝗灾,现在凉州军士兵已经多半有些思乡了。

于是,刘范又向凉州军许诺,只要他们将家人全都迁移到凉州来,他们每家可以获得一百亩土地的耕耘权。闻言,凉州军士兵大喜!凉州军士兵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是布衣子弟,很多还要依附在世家大族之下,寄人篱下。刘范不仅给的粮饷丰厚,还给他们一家一百亩土地,这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一百亩,就算他们家经营五十年,也不见得就能买下一百亩土地。在这个时代,土地的多寡,就直接与财富挂钩。很多商人赚钱了,都要想着方儿地去购买土地,因为在他们心中,土地的价格是最稳定的,而且地主的地位也比商人的高。

所以,凉州军大多数士兵都同意了,因为他们也不敢回去了,冀州和幽州比起他们所看到的凉州,实在不是人呆的地方。但如何将士兵们的家属迁移来凉州还是个问题。正在刘范苦恼之时,正好,甄尧要带着他的家奴回去,准备把从西域买进来的商品,贩卖回中原去。刘范便和甄尧合作,让他帮凉州军士兵把家属迁移到凉州来。甄家是商家,不会引起朝廷多大的注意,而且甄家的势力强大,家奴可能都比士兵们的家属多,所以迁移个几万人来凉州,也不是多大的问题。

不久,刘范的人口政策便被广而告之,借助纸张和百姓们口口相传,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几乎全中原和河北都知道了。刘范的治理能力,流民们是知道的;凉州也被平定了,并且十分繁荣昌盛,所以,流民们纷纷聚集成一大群,向凉州进发,他们想着,只要越过街亭,进入凉州境界,他们就算解脱了。

黄巾之乱之后,天下的流民大概能有个一千多万,但流民们大都是冀州、青州、兖州、豫州、徐州、幽州、荆州北部、益州北部的,离凉州可谓是隔着千重水,万重山。流民们又没有粮食没有钱,他们都以吃草根、吃树叶、乞讨和接受一些官员、世家大族的救济度日。所以,流民们想清楚了,也就不那么对去千里之遥的凉州感兴趣了。刘范也清楚,摆在身处中原、河北、淮南的数百万流民面前的,只有三个选择,第一,依附世家大族,成为他们的家奴;第二,落草为寇,啸聚山林;第三,易子而食之后,再活活饿死。这就是所谓的乱世,这就是现实。

虽然中原和河北的流民来不了了,但还有其他靠近凉州的州郡。流民众多的地方,还有益州的汉中郡、巴郡,荆州的南阳郡、司隶的京兆郡、扶风郡、冯翊郡、并州的西河郡、上郡、朔方郡。这些州郡的流民听说刘范招揽他们,还给他们耕地的使用权,兴奋不已,自己所在地也离凉州很近,所以他们开始动身前往凉州。

陆续有成群结队的流民,相依为命,跋山涉水地,终于撑着瘦弱的身躯踏进了街亭城。刘范专门在街亭城储存了大批粮食,用以救济流民。流民们领了一份干粮,便有官吏来让他们在户籍上注册,只要注册一下,他们便能摇身一变,变成凉州人了!凉州的官吏十分公道,就连老翁老妪都能注册户籍,成为凉州人。注册之后,流民们都得到了一本户口本,当他们拿到户口本的那一刻,涕泗横流,甚至比后世中国人领了美帝的绿卡时还要兴奋。

进入七月,一个月之内,凉州累计共收揽了流民超过三十五万人,还有一大群流民正在来凉州的路上,络绎不绝。另外,凉州军的家属也全部迁移进凉州来了,按照大汉的一家五口计算,凉州军士兵的家属共有十三万多人。有的士兵的近亲,得知凉州有利可图,还死乞白赖地跟着家属来了,所以,凉州军的家属共有十四万两千多人。一个月之内,凉州就接收了差不多五十万的人口,刘范高兴不已。最让刘范高兴的,就是流民中大多数都是青壮年的男女,鲜有老幼。因为战乱加饥荒,身体素质差的老人和孩子首先被这个残酷的世界所淘汰,所以流民中有三十多万都是青壮年,女子适于抚养下一代,男子适于耕耘和从军。

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军覆没第七十五章 规章制度第七百三十九章 宫名之议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争名第九百零二章 遗诏矫诏第三百七十五章 连环三计第六百四十七章 败局已定第四百三十一章 旷世之战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绍暴走第一百三十章 别无选择第八百九十章 无机可乘第二百二十七章 远大志向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氐改革第六百六十八章 渡河击狂胡第二百九十章 仓皇失措第六百九十八章 凯旋归来第九百一十六章 秘密审讯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量价钱第七百六十六章 顶级神射第五百八十五章 白水条约第九十二章 捷报频传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瓮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一百七十章 黄氏教媳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二百三十七章 童言无忌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轰动第一百三十章 别无选择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应战第五十九章 终成眷属第八百七十八章 两国密约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连营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八百六十五章 和谈开始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壮语第八百五十二章 乐进妙计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第一百零二章 帝后之赏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乐安出第一百一十二章 碰上叛军第八百七十三章 罗马使团第五百四十六章 突遭伏击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八百五十二章 乐进妙计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军力第四十五章 朝堂争辩第七百三十五章 师徒矛盾第七百七十八章 发现铁矿第二百九十三章 兴师问罪第五百八十八章 关下笑谈第六百九十一章 临别赠言第六百三十九章 战法之争第八章 张角来袭第六百四十章 阵前誓师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乐安出第三百三十章 农牧安排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坏打算第三百零六章 洛阳之盟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军对阵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四百七十一章 惊天秘密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见第五百八十一章 诛杀宦官第六十五章 马镫和马掌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六百一十九章 卢植点化第五十九章 终成眷属第三百四十四章 无中生有第八十九章 着眼未来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从天降续第六百九十八章 凯旋归来第二百七十六章 沆瀣一气第四百七十七章 渭水之战第八百八十二章 闻风而动第七百四十章 宫名大明第二百零六章 本初猖獗第七百八十九章 国之重器第八百一十二 人性贪婪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坏打算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书院第四百六十一章 举世之战第八百三十一章 罗马败撤第七百五十二章 深夜潜入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云动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遁地之术第二十二章 贼窝寻宝第一百九十八章 贡品惊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争执又起第六十章 欲揽猛虎第一百八十八章 将遇良才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云动第六百一十六章 少女幻梦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决战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说客乎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请第三百七十三章 阴谋始作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战略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计中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