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谈判协商

这下,朝廷都陷入了久久的沉默之中。就现在看来,要是刘范发兵攻打洛阳,是很容易攻克的。朝廷显然是没有什么王牌可用了,回天乏术。

曹嵩不服输地说道:“或许像你说的那样,朝廷确实无力和你们西凉叛军相对抗。但刘休文,你千万不要忘了,你父亲,还有刘虞、黄琬、蔡邕、卢植跟他们的朋党可都还在朝廷的手里。朝廷想要他们死,他们就马上死。如果你兄长刘范真的执迷不悟,真的要行此悖逆之事,后果是很严重的。如果刘范敢攻下渑池,那我们就先杀了黄琬;如果他敢攻下新安,那我们就杀了卢植;如果他敢派兵来到洛阳城下,那我们就杀完剩下的人质。

这样,你们辛辛苦苦从西凉赶过来,却还是无法救下人质的性命,徒劳无功。而一切的罪名,都将扣在刘范一个人头上。是他的轻举妄动和悖逆卑鄙害了刘焉的性命,而跟陛下,跟朝廷都没有关系。刘范宁愿不要自己亲爹的性命,而想着要谋朝篡位。天下豪杰知道刘范是这样的人,谁会继续服从他?你们攻破了朝廷,就是惹怒了整个天下。或许短时间内天下人还无法对你们怎么样,但是总有一天,天下人会为朝廷报仇雪恨的!你们这些乱臣贼子,到时候都会被绞死,被车裂,被凌迟!这难道就是你们想要看到的吗?如果是,朝廷绝对会奉陪到底!”

曹嵩说完这句硬气十足的话,整个朝廷都被他的强硬所点燃了。大臣们纷纷叫好附和,刘宏也一扫颓废。

刘诞听了曹嵩的话,也有些震动。在来之前,刘范和田丰就已经交代过他,一切只为了救回人质,其他的都是第二选择,可以忽略。看朝廷现在已经是被逼到墙角了,万一再进一步逼迫朝廷的话,说不定朝廷就真的要对人质下手了。如果人质受到伤害,那就算得了天下,又有什么用?

想清楚了这一点,刘诞也就知道他应该怎么做了。刘诞说道:“我知道,现在朝廷和西凉大家都不想起冲突。我们也并非真的要和朝廷动武,只是说如果朝廷做了不该做的事,触犯到了我们的底线,我们才会动真格的。既然朝廷也有意和平解决此事,那是再好不过。我建议,不如朝廷选出一个全权代表,和我进行谈判。看看我们能不能用谈判来解决此事。不知朝廷意下如何?”

刘宏一听,觉得这个建议还是不错的,只要能保住他的皇位,那么一切都好商量。但刘宏还是决定要听听群臣的意见。于是刘宏把刘诞请出宣室殿,然后和群臣商议商议,看看要不要和西凉通过谈判了结此事。

何进当然是同意谈判了,他不愿意折损自己的南军。毕竟,西园军总有一天要成军的,到时候刘宏的实力就又强大了一些。如果连最后的南军都留不住的话,那何进可就危险了。其他的大臣,袁隗、皇甫嵩、朱儁、丁原、曹嵩,以及大部分的九卿都同意用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

但有些人就不乐意谈判。例如张让。张让坚决不同意通过谈判。因为刚刚西凉方面的使者刘诞,口口声声说要惩处元凶,也就是他。牺牲张让来保全朝廷里的其他人,其中还有很多死对头,张让死也不愿意。

王允和刘表也不同意。王允是汉室忠臣,对汉室极其死忠和愚忠。他认为,这次刘范的僭越行为,早就是让朝廷的威严扫地了。如果纵容刘范这样的乱臣贼子,那以后效仿他的人,决不在少数。所以,王允认为,长痛不如短痛。干脆就和刘范硬碰硬,也好震慑天下,让那些野心之辈都不敢再对朝廷如此狂悖。

身为宗室成员的刘表也是这么想的。当然他和王允都清楚,现在朝廷的兵力太过于弱小,但这些军队足够支撑朝廷逃出洛阳,前往山东地区避难。等朝廷从洛阳撤出来,撤到了山东,就可以号令山东地区的世家大族们出兵,去讨伐刘范。这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朝廷的面子,又可以最大程度的向野心之辈和境外的蛮族彰显朝廷的力量,让他们不敢犯上作乱。

而刘宏想的则和王允、刘表不一样。他早就盼望赶紧把刘范给请回去了。刘宏胆子小,生怕自己维持了这么些年的皇位会被刘范抢掉。只要能保住自己的皇位,刘宏什么都能答应。而且,此时此刻,刘宏也根本不在意丢不丢朝廷的面子。在他看来,只要在谈判中加上一条,不准公开这一件事,谁都不会知道发生了什么。一是朝廷秘密关押人质;二是刘范穿凿关中过于快速。这样一来,天下人都不会知道事情的真相,朝廷自然也不会丢脸丢到家了。

刘宏急于和西凉议和,所以赶紧催促其他那些不愿意谈判的大臣尽快准备好。王允和刘表都是愚忠分子,所以刘宏很轻易就说动他们。而张让因为怕自己死,所以一直都不答应。刘宏其实也舍不得张让,所以就答应张让,不会因为谈判而把他卖给西凉。张让这才罢手。

经过了朝廷长时间的讨论,刘宏这才下决心和西凉议和。但是还有一个棘手的事,那就是该选谁去当这个全权代表。何进想去,袁隗也想去。最后,刘宏都没有选这两个权臣,而是选了太尉杨彪和车骑将军皇甫嵩去。

杨彪和皇甫嵩,一文一武,各自代表了朝廷的官僚和军队两支平行的势力,可以最大程度体现出公平,也可以最大程度的为文武双方争取共同的利益,有利于朝廷内部的团结。而且,杨彪善于与人周旋,也可以适当的妥协;而皇甫嵩脾气暴躁,可以震慑西凉。两个人是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相得益彰。

朝廷决定之后,已经是这一天的傍晚了。接到朝廷通知的刘诞,面对杨彪和皇甫嵩这两个朝廷上的大佬,不免有些紧张。生怕自己因为资历和经验不够,而在谈判中输给朝廷。所以,刘诞建议,时辰不早了,不是谈判的时机,故而把谈判的时间推迟到明天。

其实仓促之间,朝廷也还没有想好谈判中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底线,所以也有些没底。正好刘诞和他们有同样的难处,所以朝廷也很爽快地同意了这个建议。

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见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壮语第八百一十章 何后之谋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响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补漏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绝境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压力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声驴叫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骑之弊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荣第六百七十五章 两城又下第九百零六章 演习结束第二百三十六章 母子情深第四百八十八章 毁家纡难第五百七十一章 临幸南门第七百一十三章 噩耗传来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七百二十九章 应对策略第七百六十九章 扑了个空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围妙计第八百章 王越之死第二百三十章 所欲为谁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长安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六章 定计破邺县第三百三十二章 呕心沥血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与重甲第八百八十七章 禁足解除第九百章 宫变失败第二百一十四章 赵忠救星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间第二百九十七章 尽力表演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谋第五百九十四章 知己之交第六百二十章 惊梦之助第一百九十九章 无情帝王第六十一章 黄忠归心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间第七百八十七章 愿赌服输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师回国第六百六十八章 渡河击狂胡第一百三十四章 凉州光复第四百三十四章 趁势反袭第二百一十五章 张让倒戈第两百零二章 大战之始第三百四十八章 继续忽悠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荣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围吕布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书院第二百三十章 所欲为谁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游暴病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发明第十三章 计定杀贼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应战第八百四十八章 暂告段落第一百一十九章 叛军三雄第八百二十六章 骑兵出击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阳谋第四百一十章 大难将至第三百七十一章 如火如荼第一百零三章 女神来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才多异人第八百一十二 人性贪婪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围妙计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响第四百三十八章 西凉军容第两百零二章 大战之始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价牛马第六百九十一章 临别赠言第七百一十五章 虎子异志第二百九十八章 谈判协商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游暴病第五百九十七章 主臣相认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绍暴走第三百三十九章 反应过度第八百零八章 对策长秋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军回乡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二百七十章 战争赔偿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针第八百六十四章 商议条约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域以西第四百四十一章 巧使离间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诺千金第三百二十七章 讲武堂立第七百四十五章 争取之心第七百八十四章 儿女情长第六百七十八章 阿帕麦亚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兽犹斗第五百零三章 马槊之威第四百三十章 益州退兵第八百四十一章 补充兵力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传递(下)第七百一十七章 贸易之战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四百三十四章 趁势反袭第二十五章 父子谈话第一百零七章 必争之地第五百五十九章 长安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