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旷世之战

朝廷收到了贾龙的表文,知道贾龙不会再插手战局,十分愤怒,下令催促皇甫嵩快些进军陈仓。就在皇甫嵩正在赶来的路上,刘范这一边也没闲着。自称王之后,刘范调集了西凉几乎的战略物资,不仅是一百万石粮食,还有超过四十万匹战马,以供骑兵换乘。还有五十万匹劣马,给民夫们使用,用来为大军运输粮草和军械。民夫们则是采用募役法招募来了二十万人。刘范当然可以招募更多人,但太多的青壮年劳动力都用在战争上,会严重影响到西凉的农业。

除此之外,用于备战的,还有军工厂三年来生产锻造的武器。本来军工厂很难满足西凉军的装备需求,但为了备战,军工厂只得加班加点,加紧制造军械。大到一杆马槊,小到一颗马蹄铁上的钉,都对战局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终于,大军准备就绪,自姑臧城开拔,在金城渡过黄河,来到了街亭。街亭此时已经是一座坚城,但刘范一点利用街亭之坚固而固守的想法也没有,他明白他一定要主动出击。贾诩说道:“大王,除了街亭是我凉州门户之外,还有大散关。大散关万一被攻破的话,官军就能兵临下辨城下。”

刘范说道:“街亭城是我军迎击之主要战场,大散关是主战场之侧翼,不可有失。这样,遣一万步兵固守大散关。”

文聘一听,立即拱手道:“大王,末将以为,一万步兵恐怕太少了,官军人多势众,恐怕不足以守住大散关。”

刘范说道:“本王岂会不知?但皇甫嵩那老儿必定是意图逼迫我军分兵两处,一处街亭,一处大散关。若是分兵去驻守大散关太多,则街亭和大散关两处兵马都不足,都会陷入被官军逐个击破之危险。所以本王只能给大散关这么多人马,然后本王在街亭猛攻官军,吸引官军大部,大散关之压力就会减轻。毕竟大散关是四关之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文聘佩服地说道:“大王用兵真乃如神。那谁去守关呢?”

刘范看了看文聘,心想文聘在历史上曾经守江夏,多次击退东吴之进攻,使之守城,必定是无往而不胜。刘范说道:“将坚守大散关之将,不是别人,就是你文聘文仲业了。”

文聘先是一惊,然后坚定不移地说道:“末将绝不负大王所托!只要末将一息尚存,就绝不让官军上到大散关来!”

刘范说道:“仅仅一万步兵调拨给你,实在太委屈你了。”

文聘说道:“兵不在多而在精,大王一万步卒,虽然对于官军来说太少,但战力与战心却是百倍于官军。只要末将运用得当,指挥明确,未尝不可为大王守住大散关!”

刘范很满意地说道:“好好好!仲业真乃忠勇之士!但仲业切记,不论官军如何挑衅,决不可出关迎战,否则必败。”

文聘说道:“遵命!末将绝不忘大王嘱咐,定坚守不出!”

刘范于是给了文聘调兵的虎符,让他去军中挑选十部兵马。西凉军的一部,就是一千人,十部就是一万人。安排好了大散关之后,正好出使益州的郭嘉也回来了。郭嘉说道:“拜见大王!嘉幸不辱命,今已将益州军退掉!大王可无忧矣!”

刘范欣慰地说道:“郭奉孝果然鬼才!以三寸不烂之舌,就为本王消退了益州军一路十五万大军,苏秦张仪可比也!”

郭嘉说道:“大王过奖,嘉只是恪尽职守,为大王分忧尔。”

刘范说道:“本王倒很好奇,你是以何办法劝退贾龙之军?”

郭嘉狡黠地一笑,微微拱手说道:“岂不闻隗嚣与公孙述?”

刘范很快就醒悟过来。刘范可是历史系出身,岂会不知道隗嚣与公孙述两人之间的历史?郭嘉说道:“贾龙现在已经决意不插手大王与皇甫嵩之间的大战,屯重兵于阳平关,只有一部不足一万人的步兵现在南郑城,有坐山观虎斗之意。”

刘范说道:“能够谋出如此妙计,看来蜀中有高人在啊!”

郭嘉说道:“贾龙身边确实有两人,一名黄权,一名王累。此二人少谋略而多远见,精于治政而不知兵,晓大势而不知变,不足与嘉、贾先生和田先生相提并论。不过,此二人尚可称为贤士,贾龙有此二人辅佐,倒是颇为麻烦。”

刘范说道:“既然贾龙要坐山观虎斗,本王就更不能输给皇甫嵩。若是本王胜,他自然按兵不动;否则就将西攻武都。”

郭嘉说道:“大王明见万里。对了,大王,蜀中有一人名张松,将益州地图暗中送给大王,大概是有了投效之意。”

一听到张松,刘范就高兴不已。张松是何人?他可是密谋让刘备进川的内应,没有张松的里应外合,刘备就不可能进得了西川。如今张松将益州地图献给他,看来西川有望了。刘范说道:“是何地图?快快打开看看!”于是郭嘉将地图拿出,刘范展开一看,果然是益州地图。地图上所有的战略要地都标注得一清二楚,而且背面还有注释,十分详尽。

刘范被地图上的粮仓标识吸引住了。益州是天府之国,土地肥沃,不在话下。在地图上,标注着仓储一百万石的粮仓就有七个之多!益州的粮食丰裕,可见一斑。刘范叹息道:“益州真乃天府之国!凉州一州方圆与益州相仿,而凉州一年产粮不过四五十万石,而益州平时储粮就如此之多,却能产出如此之多粮食,天府之国的称谓真是名副其实啊!”

郭嘉也说道:“是啊!天府之国,本是用来比喻八百里秦川的。后来西川之地为人所熟知,天府之国的称谓才被用在西川上。如若大王得了西川,以后就再不必为军粮发愁了。”

刘范说道:“别驾张松既然献上地图,当是有意将西川献上。有他在益州中作为内应,西川已经得到大半了。只是如今本王还要与皇甫嵩对垒,尚无力征讨西川,殊为可惜。”

郭嘉说道:“张松之意,恐怕也是有考验大王之意。若是大王能击溃皇甫嵩所率官军如此之强敌,张松必将不敢二心,一心为大王埋伏于成都城内,益州自当是大王的。”

刘范说道:“说得对。如今皇甫嵩已经在路上了。他的大军,有骑兵二十三万,步兵三十五万。而我军,大散关只有一万,街亭有步兵九万,轻重骑兵七万五千。恐怕天下再难集结如此雄壮之兵了。这一战,必定是旷世大战!诸位可有信心?”

谋臣武将们都道:“臣等必尽心尽力,辅佐大王,击溃强敌,匡正天下!”

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坏打算第七百零三章 四番敬酒第八百零四章 全面落败第三百三十七章 权衡利弊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八百六十四章 商议条约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围妙计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线告平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军中计第七百九十二章 粮食问题第五百六十九章 乱成一团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凉邸报第六百四十六章 包围渐成第二百四十八章 货币之重第三百三十七章 权衡利弊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绝路第四百七十七章 渭水之战第一百九十九章 无情帝王第三百一十五章 刘虞之子第一百二十章 杀机已起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一百六十八章 驯服烈马第二十章 张角身亡第三百三十二章 呕心沥血第九百零五章 实兵演习第四百二十一章 称王大典第一百二十章 杀机已起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败又至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传手段第二百五十二章 誓师大会第七百三十九章 宫名之议第一百八十一章 喜从天降第五百五十九章 长安大捷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一百三十六章 凉州改革续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烧贵山第三十六章 天下无贼第一百四十六章 视察东市第七百四十七章 喜讯传来第八百六十四章 商议条约第六百八十八章 药到病除第一百二十四章 渔翁之利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闯西园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见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忆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开战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谈甚欢第二百四十三章 乌孙异动第三章 初识卢植第六百零七章 作别家人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杀令下第九百零七章 曹操之思第八百六十章 争执又起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面胜利第三百一十五章 刘虞之子第五百一十三章 贵山奇谋第一百五十五章 凉州大兴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储被俘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学进步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第八百二十六章 骑兵出击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计第四十七章 有朋党了第七百八十章 囤积困境第三百二十一章 改制屯田第二百零四章 一个顶俩第四百一十五章 战意已决第三百五十二章 监牧制度第八百四十章 军团装备第二百三十章 所欲为谁第三百五十二章 监牧制度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诺千金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响第四百一十九章 无言以对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报任务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说客乎第四十一章 美丽邂逅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军对阵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贼崛起第五百一十章 开城投降第三章 初识卢植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见第四百六十章 出城斗将第六百七十八章 阿帕麦亚第七百七十六章 脱身遁逃第八百八十章 榻前遗计第七百九十九章 银刀制敌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一百三十四章 凉州光复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六百二十章 惊梦之助第二百九十四章 撕破脸皮第一百八十九章 龙争虎斗第三十七章 枭雄来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面胜利第六百二十八章 围中相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