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

刘范也不得不退出三十六营寨。见盟军已趁着大火逃跑,西凉军又不能冲破大火去追击盟军,于是就鸣金收兵,命令西凉军押解降兵返回街亭城。皇甫嵩等人在败退途中,听闻西凉军中响起鸣金声,这才松了一口气,然后继续扶老携幼地退回陈仓城。等刘范返回街亭城后,再次清点西凉军,得知此战西凉军又阵亡了六千多人,轻重伤者又是数万。但此战,西凉军在三十六营寨中又收降了将近一万两千余人。加上前三战的俘虏,西凉军受降了一万五千多人。刘范命人从中甄别出官军和并州军,以及鲜卑军和乌丸军,传令对待官军和并州军的俘虏一律从宽,待遇较好;而鲜卑军和乌丸军的俘虏,则是每日只发放很少的口粮,维持之不死而已。

之后,刘范又封赏了斩杀步度根的张辽。取得又一次大胜,刘范反而还有兴高采烈,而是忧虑不已。张辽说道:“大王已经接连四次大败了盟军,杀得盟军狼奔豕突,丢盔弃甲,次次损失惨重。而我西凉子弟损失极少,又何故忧虑?”

刘范说道:“尽管我们四次大败盟军,但这四次胜利,不过只是小胜罢了,并未因战胜敌军而达到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要完全消灭盟军,而盟军人多势众,四次战败后仍有一定的实力,距离完全消灭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将盟军对凉州的威胁完全消除,但现在盟军仍然盘踞在陈仓城内。陈仓城乃天下有名的坚城,我军又不善攻坚。盟军一日据守陈仓,凉州仍处在危急存亡之秋。如此,虽几番大胜,本王又何能不愁?”

诸将皆道:“大王深谋远虑,明见万里,末将等皆远不及。”

郭嘉说道:“陈仓城高三丈,厚三丈。若盟军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对我军不再打正面战,而是打消耗战,则我军必败。西州物产,除开供养西域二州,其余者已经被消耗殆尽。我军囤积的粮食、辎重等物资,只能维持一个月之久。若是不能再两个月内彻底击败盟军的话,我军粮草断绝,定会不战而败。而盟军物资充裕,人多势众,可以在陈仓城中坚守超过两个月的时间。我军不善攻城,攻击陈仓城这样的坚城,更会造成我军死伤惨重。眼下的形势十分不利。”

贾诩说道:“除此之外,大王之围魏救赵之计也没能成功。盟军虽又一次大败,但仍然实力雄厚。只要坚守不出,我军奈何不得。且我军被盟军拖在陈仓城下,袁绍就仍能肆无忌惮地猛攻大散关。盟军若坐等大散关被袁绍攻下,绝不会出城野战。袁绍二十倍于文聘,恐大散关危急矣。且大王不能速胜盟军,则不能应对大月氏。若大月氏与田丰、赵云等相持不下,形势又危急一分。以此观之,大王实为危急。”

张辽说道:“若不是孙坚以大火焚毁连营,以大火迟滞阻挡我军,末将早已在盟军逃入陈仓城之前追上其军,在陈仓城下就为大王除掉盟军。谁知孙坚如此奸诈,竟防火焚营!”

刘范说道:“孙坚此人,若是不死,日后必成本王之大敌。”

听得二谋士都如此分析,众人都不仅气馁。不仅是刘范和他的谋士想到了这几点,撤回陈仓城的盟军中也有人和西凉军想到了一块。回到陈仓城后,皇甫嵩命人清点盟军,盟军又战死了四万人,投降了一万人,轻重伤兵不计其数,辎重也在大火之中损失殆尽。所幸陈仓城里囤积着大量的粮草和辎重,足以重新装备盟军。看到盟军都是盔甲不全、身上带伤,步兵相互扶持着,骑兵则是伏在马背上,疲惫得不能动弹,他们的战马也是身上大多插着羽箭,皇甫嵩悲哀不已。但皇甫嵩很纳闷,为何刘范能在他布阵不久,就迅速找到他的位置,然后猛攻,致使盟军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从而大败。皇甫嵩思来想去,这才意识到是他的驴坏了大事。正是高亢入云的驴叫声,引来了西凉军的攻杀。而此时,盟军也大概知道了他们的战败的原因,尤其是以曹操为首的诸将。都是因为皇甫嵩的这头驴。盟军士卒对皇甫嵩十分不满,都认为皇甫嵩给西凉军露出了破绽,指挥失当,应该对此次战败负主要责任。盟军内部议论纷纷,死伤惨重的士卒们都开始抱怨皇甫嵩,皇甫嵩的威信一下就陡然而降。

皇甫嵩何等聪明,很快就察觉到了诸将以及士卒们对他的怨恨。失去了威信,皇甫嵩就无法统御盟军,无法取胜西凉军。皇甫嵩知道,他必须做点什么,挽回自己的威信。皇甫嵩急中生智,想到了一个办法。于是,皇甫嵩佯装一副气急败坏的模样,抽出宝刀,高高扬起,就奔向他的驴,悲愤地说道:“皆是因为你这孽畜,才引来贼军攻击!你这孽畜不死,何以对得起满营士卒战死沙场?老夫今日非杀你不可!”说着,皇甫嵩怒吼一声,手起刀落,一刀就将他那驴砍成两半,鲜血飞溅。如此一来,皇甫嵩就巧妙地把战败的责任推到了一头驴的身上,盟军诸将皆以为是驴的过错。见皇甫嵩愤然砍杀他的驴,这才没有过多地抱怨皇甫嵩。但诸将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驴是皇甫嵩的,而且盟军的战败,必然是主帅的过错,和一头驴又有多少关系?但皇甫嵩此举之后,诸将又重新对皇甫嵩敬重起来。然后,皇甫嵩又采取了很多措施,这才挽回了他摇摇欲坠的威信:听说步度根被西凉骁将张辽斩杀,皇甫嵩立即赶到步度根余部的营中慰问,抚慰其手下逃跑回来而没有投降张辽的鲜卑兵。知道大人步度根是鲜卑另一位大人蒲头的弟弟,皇甫嵩又召集蒲头,对蒲头赏赐了一些金银,以加抚慰。蒲头泣拜。又听闻是孙坚烧毁了连营,为盟军撤退创造了机会,皇甫嵩又对孙坚大加赏赐,将更多的部曲调给孙坚指挥。经过这一系列的拉拢人心,皇甫嵩又重新赢回了威信。皇甫嵩松了口气,感叹这三军统帅可真是不好当。

第九十一章 再设州牧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八百零九章 大变将至第五百九十六章 试探而已第二百二十六章 争执又起第八百三十六章 三军鏖战第一百四十三章 农业改革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传来第一百零九章 马氏子弟第一百三十四章 凉州光复第二百九十章 仓皇失措第七百二十九章 应对策略第八百八十一章 双重保障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计第六十六章 未雨绸缪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刘交谈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二百五十九章 连环战马第二十六章 忽悠刘焉第五百一十三章 贵山奇谋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计第五百零九章 贵山之战第一百五十九章 扩军十万第四百九十八章 贵山城下第八百二十三章 克里安德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语交锋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储被俘第五百四十二章 朝议计策第一百八十三章 行刺后续第三十一章 董卓刁难第二百三十三章 离京返家第三百二十一章 改制屯田第七百二十九章 应对策略第一百零一章 宾客献礼第一百二十八章 穷途末路第四百六十一章 举世之战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并进第二百九十四章 撕破脸皮第六百零七章 作别家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五百零五章 乌孙溃败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监献计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一百八十八章 将遇良才第四百一十九章 无言以对第七百二十章 募兵改制第三百三十四章 华佗张机第五百五十六章 献计献策第八百六十八章 脱逃妙计第二百一十五章 张让倒戈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军对阵第四百六十三章 救援之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凉州改革续第八百一十六章 尼城攻防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扩军十万第二百九十八章 谈判协商第二百六十八章 帅帐策论第八百七十三章 罗马使团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夏陷落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二十四章 拜见刘焉第三百七十五章 连环三计第三百五十二章 监牧制度第六百四十四章 箭雨之下第七十五章 规章制度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计败露第八百二十三章 克里安德第三百二十章 后代取名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问题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骑兵第六百四十二章 两相交兵第九百零一章 主谋自尽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赛结束第五百六十章 兵临洛阳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机第五百三十一章 瞒天过海第三百九十八章 口干舌燥第二百一十七章 围追堵截第八百三十六章 三军鏖战第一百三十四章 凉州光复第二百六十章 战法奏效第八十四章 镇北军首战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义理第二十三章 杀苏陵第五百零七章 大势已去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七章 邺县大捷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质困境第五百六十二章 徘徊不前第八百五十八章 围魏救赵第五百六十九章 乱成一团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环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储被俘第一百八十三章 行刺后续第四百八十一章 攻关之难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于蓝第二百六十七章 休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