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计

李儒摇摇头,说道:“我已经说过,和官军火并,就是正中了刘范的下怀。尽管朝廷之于并州、官军之于并州军,已经成为势不两立之仇雠,但仍要隐忍。官军比并州军强,西凉军比并州军则更强!奉先,我等大敌是刘范而非皇甫嵩啊!”

吕布不满地说道:“那怎么办?难不成等着官军杀过来吗?”

李儒说道:“当然不,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不过奉先仔细想想,岳父临行前对你我二人的嘱咐是什么?”

吕布眼珠子滴溜一转,说道:“不能过多损失并州军主力?”

李儒说道:“对啊!时下,朝廷虽颓废,却仍有十几万官军屯驻在京城洛阳。而且,朝廷在各地的州郡兵仍不在少数。益州刺史贾龙,尚且拥有二十万益州军。西凉军更不用说,一个西凉兵,就足以抵抗十名官军士兵。若是并州军损失太大,岳父又要再次扩军,花费巨大,以后争夺天下呢?”

吕布挠了挠头,说道:“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李儒想了想,说道:“我有一计,可以保住并州军主力,且避免与官军争斗,不复两败俱伤之结果,挫败刘范。”

吕布惊喜若狂,说道:“哦!不知文优之计,是何妙计?”

李儒一脸淡定地说道:“很简单。奉先将并州军撤出陈仓城即可。我军正好被皇甫嵩安排在陈仓城之北门,只要奉先率并州军赶在官军发动突袭之前,打开北门,逃出陈仓,然后向北渡过渭水,最后向西渡过黄河,回到并州即可。”

吕布有些犹豫,说道:“这样确实能避免被官军偷袭。但我军撤出关中,回归并州,那就会被朝廷怀疑。”

李儒说道:“朝廷在没有彻底打败刘范之前,绝不敢再来进击并州,处处树敌。而等我们回到了并州,可以坐山观虎斗,观形势变化,然后再做计较。此为上策啊!”

吕布这才终于答应了李儒,于是赶紧去点起并州军,打开了城门,就往北亡命奔逃。这下,官军可就纳闷了,见并州军逃出了陈仓城,官军是追击还是留下,是为两难。于是曹操赶紧报告皇甫嵩。皇甫嵩得知后,说道:“算了,不必再追击了!李儒真不愧是董卓麾下第一谋士,竟能察觉到老夫要突袭之。又恐惧两虎相争,两败俱伤,会给刘范可乘之机。倒是老夫糊涂了,居然没能看出这是刘范之离间计,还意图突袭并州军。若不是李儒有点聪明,乖乖地退出陈仓城,不然这陈仓城可就是刘范的了!既然李儒已逃出城外,我军也不便追击。西凉军在一旁虎视眈眈,就等着我军出城。并州军此次弃城逃走,若是在野外遇见西凉军,定是凶多吉少!”

曹操听着皇甫嵩的话,忽然懂了什么,又好像并未懂了什么,嘴里喃喃自语道:“刘范多谋,恐怕可没那么简单啊!”

像是印证曹操的话,吕布率领并州军在经过一处密林时,果然生出了变故。并州军出城之后,李儒就对吕布说道:“奉先,西凉军无论是铁骑还是步兵都最擅长野战。若我军在野外迟滞太久,没有尽快渡过渭水,必定会被西凉军追上!”

吕布担忧地说道:“那可怎么办?”吕布是出了名的好勇无谋,比之典韦、马超还远不如,他只能依靠李儒的智谋了。

李儒说道:“为今之计,我军必须全速行军,不得在半路上有所耽搁。想必刘范之谋士贾诩设下了这离间计,一定已经在陈仓城西门下,等着陈仓城中响起喊杀声。所以,刘范必定会暗派部曲,在等待战机。贾诩纵使算无遗策,也总不能想到我已经看破了他的计谋,不与官军火并。所以,西凉军虽然已出动,但刘范也不会留意到我军已经逃出了陈仓城。照此估计,我军应趁西凉军未曾反应过来,赶紧渡河!”

吕布应诺,于是策动并州军全军,以全速行军,赶到渭水之畔。陈仓城其实就是在渭水之畔,不过数里而已。甚至陈仓城的护城河都沟通着渭水。陈仓城有渭水庇护,又有坚固高大的城墙,所以易守难攻。并州军此时还有三万五千余人,其中一万五千人是步兵,又没有经过刘范对步兵急行军的训练,速度很慢;吕布又不能抛弃这么多的步兵,所以步兵严重拖累了并州狼骑的行军速度。好在渭水干流距离陈仓并不远,只有数里路而已。为了快点逃跑,不让西凉军追上,吕布选择了最近的一条小道。那条小道不过三里地,只不过,其中有一段路贯穿了一处密林。

慌忙之下,吕布和李儒也就不再多做选择,一头扎进了这条致命的小道上去。就在这条小道中间的密林之中,隐隐约约传来了一些铿锵铿锵的细碎声响,那正是铠甲与兵器触碰的声音。若是仔细聆听,还能从密林深处听出一阵阵似有若无的沉重压抑的呼吸声。这片密林,正是郭嘉设伏之地。密林之中,藏着的便是马超率领的五千骑兵,魏延率领的一万步兵。马超领下的骑兵中,有两千重骑兵和三千轻骑兵。密林之中,树木葱茏,马超不能将重骑兵联结成拐子马。但重骑兵即使如此,冲击力仍是不可小觑。

从九月初开战以来,过去了整整一个月。时值十月,天气依旧燥热,空气中漂浮着滚滚热浪。幸而西凉军之伏兵潜藏在密林之中,树荫之下,故而人人清凉,马匹也未出汗。只是,马超和魏延等待多时,却久不见吕布率军赶到。两员大将一直在期盼着大地传来一阵阵的震动,那是并州狼骑踏地时所引起的地震。但是许久以来,并没有如此。两员大将命人含枚,马衔环,不准发出响声。密林之中,西凉军能听到的,就只有烦人的蝉叫声。

马超耐不住寂寞,忍不住小声地对魏延说道:“文长,如此之久,并州军还未赶到,是不是郭嘉长史猜错了?或许,李儒和吕布那二贼选了别的路呢?”

第七百零五章 庆功盛宴第一百三十三章 枭雄臣服第六百五十二章 安息馈赠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军会攻第七百五十八章 争执不休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师回国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应战第四百六十一章 举世之战第七百九十章 罗马帝国第五十三章 田丰效力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墙第四百三十六章 势不可挡第五百八十九章 笑谈兵机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间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尧献女第十一章 筹谋再战第二百四十五章 扩军可否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刘交谈第九百章 宫变失败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报机构第五百五十九章 长安大捷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战落幕第四百零五章 无可避免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楼兰第五章 新得两千兵第六百三十九章 战法之争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第二百六十章 战法奏效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场赌局第三百零三章 赎金之争第五百零八章 擒贼擒王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一百五十九章 扩军十万第五百六十二章 徘徊不前第一百四十四章 商业改革第九百零九章 袁绍妙策第五百零五章 乌孙溃败第二百六十七章 休战条件第二百三十三章 离京返家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来访第六百六十九章 凤宫之斥第三百九十九章 这是真的第五百四十九章 敌我难辨第四百零四章 夫复何求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八百九十八章 刘宏之死第二百零四章 一个顶俩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谏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争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难全第六百四十八章 闯阵擒将第七百二十章 募兵改制第五百四十八章 诈取阳平关第五百三十五章 败报两至第五百一十二章 偶见火油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游暴病第七百八十四章 儿女情长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议对敌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价牛马第六百六十七章 虚假瘟疫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封贬抑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间第二百二十二章 布局雒阳第六百零四章 议将亲征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政之行(又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虎子异志第五百八十一章 诛杀宦官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说客乎第四百章 鬼才东来第七百九十七章 侠客执照第二百零六章 本初猖獗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长安第五百一十五章 昆苏耶伽第二百六十章 战法奏效第六百八十三章 毒杀之计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机四伏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团聚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针第四百四十一章 巧使离间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楼兰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迹第七百九十二章 粮食问题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无缝第九十六章 兄妹龌龊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第八百九十九章 计划开展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粪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烧街亭第五百二十九章 真假军粮第八百八十六章 缜密设谋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响第七百五十七章 告一段落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氐改革第六百七十三章 绝望逃亡第七百九十三章 师徒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