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线告平

贵霜帝国的大夏之地连同乌孙、大宛和康居三个国家的领土在宣告被西凉铁骑所侵占之后,刘范的西线业已无战事。原本令刘范忧虑不已的西线,被田丰、张郃、赵云和庞德率领的西凉铁骑顺风顺水地给消弭了。黑山军这次在西域二州的作乱,让庞德采取诱敌深入、引入伏击圈的方法,顺利地镇压下去。而且庞德还心狠手辣地把黑山降兵坑杀在它乾城下的沙漠之中,虽然十分残忍反人类,但这样就极大地震慑了整个西域,让那些黑山军的余孽和想要在动乱中浑水摸鱼的人不敢轻动,所以整个西域再也没有动乱发生,西域的开发得以顺利地进行;第二次三国联军,原本很难翦灭,但也在田丰的激将法下,被永远地留在了贵山城下;最为危险最为强大的贵霜大军,也让田丰利用了昆苏耶伽的轻敌,顺利地引诱到贵山城中来,田丰还上演了一出“火烧贵山城”的好戏,用火油把三十万贵霜重骑兵尽皆烧死。

如此智慧又光辉的一战,一定能彪炳史册,传之千古。就这样,西线战事有惊无险还喜上加喜地结束了。西线战事结束时,刘范只付出了四千多人的阵亡和伤残,就接连消灭了黑山军、第二次三国联军和贵霜的精锐重骑兵部队,其总人数加起来差不多四五十万人。这么一场以少胜多、以小博大的战役,相当于一次稳赚不赔、一本万利的大买卖。虽然心疼那些伤亡的将士,但刘范巴不得再多来几次这样的大买卖。而且,刘范的西域二州没有失去一寸土地,西征军还给刘范奉上了乌许斯河以东的花剌子模之地和大夏之地,加起来有方圆一千五百里的广阔土地,把西凉的疆域的边界,一直从葱岭,向东推到了乌许斯河。从此,刘范的西州,与安息帝国和贵霜帝国隔河相望,在中亚地区呈现成了一个三国鼎立,三雄并立的局势。花剌子模之地,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东西方世界之间的战略要地。夺取了花剌子模,东方才能向西扩张;守住了花剌子模,西方才能把来自东方的敌人挡住。蒙古大军就是这样,成吉思汗利用花剌子模杀害蒙古商队的借口,把花剌子模灭了国,然后一路向西,无往而不利,各个政权均倒在了蒙古大军的刀下。大夏之地,就是后世的阿富汗西北部,其中的高附城就是后世的喀布尔。大夏之地在这时,十分地丰饶肥沃。夺取了大夏,刘范又多了一个粮仓。

西线战事的顺利,有赖于田丰的出谋划策。田丰与伊列人的结盟,使之帮助西凉侵略康居和乌孙,使之不能坚守不出;又巧用浑都靡的首级,使用激将法,把速度快于西凉铁骑的三国联军给留下,为西凉铁骑全歼三国联军,取得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田丰又设谋,以锦衣卫散布安息帝国即将派兵出击贵霜帝国的谣言,使贵霜大军不能援救三国联军,又三次翻越葱岭,师老兵疲;再引诱贵霜大军进入贵山城,城中的一把大火,把三十万人马烧成灰烬焦炭。田丰又给西征军定下了严谨正确的进军战略,先攻灭三国,再打败贵霜帝国;与伊列部落瓜分康居和乌孙的疆土,趁贵霜无备,又趁胜占领大夏之地。可以说,西线的大胜,基本上是依靠了田丰的一次又一次的神机妙算。

另外,西线战事取得的大胜,也离不开三位将军的指挥作战和与田丰之间的默契配合。庞德谋定而后动,再引诱黑山军进入埋伏圈,又幸好没在假意伏击贵霜大军时犯糊涂,虽有贪功之嫌,但好歹还算头脑清醒;赵云和张郃二将,在与乌孙骑兵作战时,配合默契,指挥得当;赵云又成功引诱贵霜大军追击,张郃则是依照田丰的计谋,将偌大的贵山城,巧妙地布置成贵霜大军三十万亡魂的葬身之地,埋骨之所。田丰设谋,而三将作战,配合得可谓是相得益彰,天衣无缝。

在贵霜大军被全歼在贵山城后,捷报传遍了整个西域和西凉,顿时笼罩在西州人民头上的战争阴云消逝不见。田丰的威名,再次扬于四海,天下闻名。西域再也没有失陷的危险,贵霜和安息也在短时间不敢来侵犯西凉境界。这样一来,十军会攻,已经接连又有三支军队战败,只剩下集中在东线的官军、鲜卑军和乌丸军;四个方向,南线和北线让郭嘉不费一兵一卒地化解,西线无战事,就只剩下了刘范所在的东线。

此时,刘范所在的东线面临的险境,并未因田丰定西,而有所缓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危机还愈为加重。过了十天之后,东线的十三万西凉军又陷入到了断粮的风险之中,而皇甫嵩所率领的盟军,依然坚守着陈仓城,凭借充足的粮草和十多万兵卒,从不敢出城来与西凉军决战;在大散关,袁绍也洞悉了文聘轮番守关的奥妙,照猫画虎,也是轮番攻关。文聘逐渐处于了下风,关城上的守城器械,如巨石、滚木、金汁等已经告罄,守关的西凉步卒,只能与官军短兵相接。袁绍没日没夜的攻关,每次攻关,都有大股官军攀登上大散关,与西凉步卒短兵相接。西凉步卒也渐渐吃力起来,大散关变得岌岌可危,摇摇欲坠,随时有陷落之险。

当田丰等人打败整个西线上的敌人的捷报传来时,东线的西凉军都是十分振奋。但振奋过后,不论是在陈仓还是在大散关的西凉军,士气很快又下跌不少。卢植设法让西凉百姓募捐粮草之后,刘范却没能在十天内找到克敌制胜的方法,只能依旧与皇甫嵩相持不下。眼看着粮食又要告罄了,刘范就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着,整日忧虑不已。

第十六章 强攻广宗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无缝第七百零七章 醉后之怒第二百七十九章 心急如焚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无缝第一百七十九章 毒杀大贼第九百零六章 演习结束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语交锋第三百四十二章 将计就计第八百四十三章 虚假和约第五百四十二章 朝议计策第七百一十九章 师唐改制第二百三十二章 两全其美第三百五十二章 监牧制度第三百一十五章 刘虞之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马铠甲第六百六十三章 姐弟再见第一百四十八章 问政于野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楼兰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四十三章 农业改革第七百零四章 庆典结束第六百零八章 玉门夜话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战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环第三百章 主仆合谋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怀远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场争辩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别猛虎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烧贵山第两百章 万国衣冠第三百九十章 多路兵马第七百五十五章 图穷匕见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击战成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谋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师回国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难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将之战第八百四十五章 破阵破阵第六百章 赤霄临世第两百一十章 孟德登场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九百零一章 主谋自尽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计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对比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见第七百零四章 庆典结束第五百三十三章 郭嘉破局第五百八十八章 关下笑谈第一百三十四章 凉州光复第五十六章 借酒题诗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机四伏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迹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宫之议第二百四十八章 货币之重第九百零八章 董卓上表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认大势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无缝第八百六十一章 唇枪舌剑第六十五章 马镫和马掌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底线所在第四百六十六章 败退入城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战启第六百八十九章 岭西之战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丑第八百八十五章 调包良策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坏打算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骑之弊第三百章 主仆合谋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怀远第七百零四章 庆典结束第八百九十章 无机可乘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约未竟第七百零七章 醉后之怒第二百二十九章 剧情反转第一百八十一章 喜从天降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针第八百九十八章 刘宏之死第三百七十一章 如火如荼第三百零七章 人质交接第一百五十九章 扩军十万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响第七百零三章 四番敬酒第两百章 万国衣冠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允智算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见第八百七十章 处置赀财第七百二十八章 王越史阿第四百一十五章 战意已决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急关头第六百六十三章 姐弟再见第二百三十八章 家的温馨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机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