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朝议计策

陈仓会战的败报,很快传回到了雒阳城。朝廷尚未从败报带给他们的失望和惊恐中脱身而出,接着,刘范挺进关中、直取长安城的消息又传回来朝廷之中。再一次,朝廷一片混乱,人心惶惶。

汉灵帝刘宏、十常侍、何进,还有满朝的文武大臣,都是以为在十军会攻之下,刘范必败无疑,败局已定。谁也想不到刘范竟然能一举战胜由皇甫嵩统率的盟军。

之前,当皇甫嵩五次败在刘范的西凉军手下时,朝廷并没有过多的惊慌。毕竟他们也都知道,西凉军是天下精兵,硬仗打过很多次,不是容易对付的。而反观皇甫嵩的盟军,几乎除了北军战斗力比较可观之外,都是乌合之众。就连被朝廷寄予厚望的鲜卑骑兵,其实其精锐也都死在了幽州之战。这次的鲜卑骑兵,都是些新兵蛋子,被匆忙地召集而来。所以,败在西凉兵手下,这似乎是早就被预料到的。朝廷都在想,随着时间推移,西凉军的锐气慢慢消磨,局势越趋明朗,盟军定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再后来,皇甫嵩传回消息,说已经采纳了曹操的阳谋,分袁绍去强攻大散关,朝廷更是欢欣鼓舞,认为袁绍一定能攻克大散关,杀进凉州。百官们纷纷弹冠相庆。但再后来,发生了徐荣被俘、进而暴露出董卓怀有异志的变故,使得朝廷整个都震怒。

刘宏决意一并征讨董卓,却被众大臣都拦下了。大臣们都说什么,现在刘范未灭,再讨伐董卓的话,会引得董卓与刘范勾结在一起,对朝廷不利。征讨董卓,必须要等到刘范灭除之后,方可实行。刘宏作罢。

后来,西域爆发了张燕为首的黑山军叛乱,张燕又恢复了朝廷赐予他的平难中郎将的称号。这是个明显的信号,说明张燕希望与朝廷守望相助,意图借助朝廷的威望,来名正言顺地造反。这让朝廷开始对黑山军抱有希望,下诏加封张燕为将军,希望张燕能攻占西域二州。西域守将庞德却神速地镇压了黑山军,让朝廷的希望再次破灭。

再后来,又传来了西凉军用田丰的计策,在贵山城两次大战,就轻而易举地灭了乌孙国和康居国,迫降了大宛国,又火烧大月氏的三十万大军,强占大夏之地。非但没有处处抵挡不住,还给刘范送上了广阔的疆域。这时,朝廷对于战胜西凉的信心,有了一丝的松动。

同时,皇甫嵩坚守陈仓不出,袁绍也攻不下大散关。从这开始,朝廷之中开始弥漫着对十军会攻的担忧,低落的气氛萦绕在公卿大臣们的心头。当皇甫嵩求援的书信随着败报传回来,整个朝廷都处于崩溃状态。

陈仓丢了,军粮也丢了,整个关中,八百里秦川,只有长安城、槐里城、扶风城和蓝田城等少数几个城池,堪能抵挡住西凉军的攻势。但西凉军多为骑兵。万一携带三天的军粮绕开长安,再绕过华阴,去偷袭潼关的话,朝廷可就要亡了!

朝廷乱成一团,公卿大臣个个都像没头苍蝇似的乱窜,也想不出什么计策来。汉灵帝刘宏立即弃了后宫佳丽,赶紧大开朝会,征求公卿大臣的意见。朝会上,刘宏焦急地说道:“如今皇甫嵩退守长安,城中只有两万四千骑兵驻守。刘范贼子还有三日就要兵临城下。长安有失,社稷危急。诸位大臣,你们可快些想想法子,定要保护这汉家的社稷江山啊!”

何进此时被吓得乱了心神,竟然大言不惭地说道:“陛下,臣以为,刘范虽起兵作乱,但号为清君侧,又擅自称王。若陛下下诏,广布天下,正式册封刘范为凉王,刘范必定心满意足,退兵而还。”

如此悖逆的话,如果是在十军会攻开始时说出,刘宏早就驳斥了。但到了这般田地,刘宏也不得不认真地考虑考虑,是否真的要册封刘范为凉王。毕竟不管怎么说,刘范论起辈分还是他的远房堂弟。刘宏低下头思考。

杨彪站了出来,严肃地说道:“大将军所言,真是误国误君!刘范之所以起兵,犯上作乱,不惜举三州之力,与朝廷十路大军殊死相抗,难道是为了一个区区凉王的爵位吗?刘范此来,是来盗窃神器,谋朝篡位,难道是用一个爵位就能收买的吗?如果真能如此,朝廷之大军还会死伤如此惨重吗?若是陛下果真下诏册封刘范为凉王,刘范又拥西凉军,定然会更加猖獗狂妄,不思退兵,必定以为朝廷这是胆怯于其盛大兵威,所以才册封他为王。如此,刘范侵略之势反而大增!”

何进噤声。刘宏眼前一亮,以为杨彪有计策,能击退刘范,很是喜悦,说道:“难不成杨卿有方法能保住社稷?”

杨彪说道:“启禀陛下,臣有一建议,不知当不当讲。”

刘宏说道:“杨卿可速速说来。”

杨彪说道:“臣的意见,就是陛下迁都到邺城去。邺城在冀州,粮食丰裕,人口充足,足够朝廷支使;又远离西凉,刘范很难打到邺城来。若陛下迁都到邺城,社稷无忧矣。”

“什么?迁都?”刘宏和其他大臣都惊呼道。

杨彪面不红心不跳,说道:“不错,正是迁都。西凉军能征善战,皇甫嵩又一败再败,节节败退,断送了朝廷大多数兵力。眼下,洛阳城不过只有十数万大军,根本抵挡不住西凉军之入侵。臣以为,长安城、潼关和函谷关已经挡不住西凉军了,来日必落。只有迁都,江山社稷才能留存。而且,陛下可对外称为出狩,不称迁都,以安人心。”

刘宏这下真的动心了,说道:“既然如此,邺城之中可营造宫室吗?需要多少时日,才能建起一座宫殿?”

眼看刘宏真被说动了,卫将军朱儁坐不住了,站起来,狠狠地驳斥道:“陛下万不可如此啊!若陛下果真迁都,这江山社稷才会真正断送在刘范贼子之手中啊!”

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阳惊变第八百一十七章 两军汇合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见第八百四十三章 虚假和约第四百八十七章 断粮之险第八百一十六章 尼城攻防第九百一十三章 各怀鬼胎第三十七章 枭雄来了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四百七十一章 惊天秘密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击战成第四百三十四章 趁势反袭第八百零九章 大变将至第四百九十八章 贵山城下第九十六章 兄妹龌龊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战蜀人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传手段第十三章 计定杀贼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袭失败第七百一十章 何人知意第二十六章 忽悠刘焉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三百三十六章 栾提羌渠第四百三十六章 势不可挡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争我夺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三百零四章 谈判要点第八百一十章 何后之谋第七十三章 单于圣裁第三百九十九章 这是真的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团聚第七百六十六章 顶级神射第一百三十五章 凉州改革第八百五十二章 乐进妙计第三百七十三章 阴谋始作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八百一十二 人性贪婪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揽流民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问题第六百四十二章 两相交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刘交谈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尧献女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七十七章 训练成果第二十五章 父子谈话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语交锋第七十四章 四员名将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议对敌第一百七十九章 毒杀大贼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谋第七百四十三章 农耕放牧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对比第八百二十章 建立互信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七百八十九章 国之重器第八百四十一章 补充兵力第六百六十八章 渡河击狂胡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战与否第七百零五章 庆功盛宴第八百七十二章 移风易俗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势已去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次惨败第六百零四章 议将亲征第八百四十七章 栽培新人第八百五十一章 群策群力第五百八十六章 丰厚利润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七百六十二章 街巷酣战第七百三十章 对症下药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阵之威第七十四章 四员名将第四百五十章 内讧初起第三十四章 长社首战第四十六章 拜将封侯第一百二十章 杀机已起第二百九十三章 兴师问罪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虏将军第六百七十三章 绝望逃亡第一百九十八章 贡品惊人第八十五章 忠奸不分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八百六十八章 脱逃妙计第二百九十章 仓皇失措第五百八十一章 诛杀宦官第七百五十五章 图穷匕见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长安第一百七十章 黄氏教媳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四百六十一章 举世之战第八百七十五章 宣室之谈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议事第一百章 正式成婚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第五百四十章 升为军师第六百零四章 议将亲征第六百零八章 玉门夜话第十六章 强攻广宗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从天降续第三百一十三章 善意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