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宫名之议

田丰摸摸胡须,说:“不如就叫‘大凉宫’!够气派,够醒目,天下人一定深深铭记!”

刘范不怎么喜欢,说:“未可。哪有直接套用国名来命名宫名的?人家始皇帝也未曾用过‘大秦宫’,高祖也未曾用过‘大汉宫’啊!一听就土,不好不好!再想一个!”

典韦粗放的嗓子响起来了,他说:“主公,以俺恶来之见,既然咱这宫殿在姑臧城,不如就叫‘姑臧宫’!俺看过书,人家始皇帝的宫殿也是用京城的名字,叫‘咸阳宫’,咱的叫‘姑臧宫’,不也和始皇帝没两样嘛?”

刘范还没反对,黄琬就说:“不可,姑臧这名字,我觉得用来命名咱们大凉的京城,都不好听。这姑臧城原来是匈奴人修建起的,本叫‘盖臧’,后来先汉夺得了河西走廊,就依据匈奴的习惯,设置姑臧县。所以这‘姑臧’二字,是匈奴旧名,根上就不对。哪有汉人城池,却用匈奴之名的道理?我建议,把这姑臧城给改了名字,另外宫殿名也决不可称为‘姑臧宫’。若是真取了此名,天下人还不知如何笑话我等呢。”

典韦气呼呼地说:“这姑臧二字,都用了多少年了!既然黄尚书认为俺的主意不好,那你就说说你的主意!”

黄琬得意地看了眼典韦,说:“主公,不如就叫‘万年宫’,取主公万年,大凉万年之意,岂不更好?”

刘范听了,说:“这寓意虽好,但怎么听着还是有些别扭啊。”

蔡邕也摸摸白胡子站出来,笑道:“呵呵,黄尚书的建议,确实寓意美好。但人家后汉,早就有相似的宫殿名了,‘长乐’、‘未央’,其意味、境界,早就比黄尚书的‘万年’好得太多了。

再次一点的,后汉的宫殿里也有‘千秋万岁殿’,也比‘万年’好听多了。若是取了这名字,天下人多半会嫌弃咱们大凉没文化啊。要老夫看,这给宫殿取名字这种需要文化的事,还是我们礼部来办,最合适不过。”

黄琬知道蔡邕是举世闻名的大儒,便不忿地退回去了。

刘范这才想起来,对啊,他老丈人蔡邕,那可是和卢植、陈蕃齐名的大儒,又是凉国的礼部尚书,这事还是他来定最合适。

刘范道:“岳父有何高见?”

蔡邕老神在在地说:“贤婿啊,乐者,和也。长乐之意,就是国君以亲和力善待臣民,国得以永续;未央者,出自《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这一听,满满的都是文化啊。所以,咱们大凉的宫殿要取名,不可不用典。”

众人听了,不禁为蔡邕的学识和见地所撼动。

刘范也是深以为然,说:“那岳父要用哪个典?”

蔡邕想了想,道:“论典雅高尚,非《诗经》莫属。以老夫之见,不如就叫‘景福宫’吧!《诗经·大雅·既醉》曰:‘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刘范不满意,这“景福宫”是后来朝鲜用过的。平心而论,朝鲜人还真是挺有文化的,这“景福”二字很有水平。若是李氏朝鲜没用过这两个字,刘范心想自己也多半同意了。但毕竟景福宫是一个小国,一个藩属国的宫殿名,刘范还是有些不喜欢。

蔡邕很准确地看见刘范好像还在犹豫,就说:“贤婿不喜欢?那也可以改,不如叫‘昭明宫’,《诗经·大雅·既醉》曰:‘君子万年,介尔昭明。昭明,也是极好的寓意。”

刘范摇摇头,他想大凉现在虽然名字是还是后汉的诸侯国,其实和李氏朝鲜的藩属国的地位也差不多。但大凉的国力可不是李氏朝鲜一个区区蕞尔小国可以比的,刘范认为,他的大凉,和后汉比较起来,最起码也是如同辽宋,契丹皇帝时常因为不如宋朝皇帝年龄大,而不得不称呼宋朝皇帝为兄,自己为弟,辽宋也是兄弟之国,但契丹可经常把宋朝打得一败涂地。所以,刘范可不像用李氏朝鲜那种小国用过的宫名。

不过蔡邕提到“昭明”二字,倒是提醒了刘范,另一个赫赫有名的宫殿,那就是唐朝兴建的大明宫。

大明宫者,首先为唐太宗为了唐高祖而建。当时唐高祖年高病笃,而隋朝遗留下的大安宫地势低洼,过于潮湿。于是马周就提议,为了太上皇的健康着想,不如再兴建一座新宫殿。当时唐太宗刚刚策划玄武门之变没几年,天下人正议论他杀兄弟、逼父亲的恶行。唐太宗出于表孝心,就在龙首原建造新宫殿,初名“永安宫”。但永安宫还没建成,太上皇李渊就去世了。唐太宗也没心思继续建造,这永安宫就成了烂尾楼。

到了唐高宗继位,武则天也成为皇后。因武则天“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故而褚遂良、长孙无忌等人极力反对。野心勃勃的武则天,在铲除褚遂良、长孙无忌等人,一心要用庞大宏伟的宫殿,来宣告她的威权,于是重新拾起永安宫的建造。

武则天的野心,唐高宗对她的宠爱,以及当时大唐强大雄厚的国力,使得永安宫成为全世界有史以来最大最豪华的宫殿!后来,永安宫就改名大明宫。

想到“大明宫”,刘范心潮澎湃。大明宫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宏大最壮观的宫殿,虽紫禁城、卢浮宫、枫丹白露、温莎、吴哥等,也远远不如。在某种程度上,盛唐之所以精彩,令人神往,大明宫出力不少。

刘范便道:“不如,就叫‘大明宫’吧!”

“哦?大明……大明……”蔡邕听后,就仔细地思索,“此二字,好生熟悉,老夫好像在哪里见过,怎么就想不起来了呢?”

刘范有些疑惑,难不成,他一时间心血来潮,而附会的“大明宫”,竟然也是出于典故的?

卢植对蔡邕笑道:“哈哈哈,蔡老头,老夫看你是老糊涂了吧!竟然连‘大明’二字也想不起来!”

第五百五十九章 长安大捷第一百八十七章 雏鹰起飞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于蓝第七百三十五章 师徒矛盾第六百六十三章 姐弟再见第七百九十章 罗马帝国第六百四十二章 两相交兵第七百四十三章 农耕放牧第一百零九章 马氏子弟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压力第七百六十九章 扑了个空第七十六章 全军反响第二百七十章 战争赔偿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迁之争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烬第五百一十五章 昆苏耶伽第五百一十三章 贵山奇谋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第一百七十章 黄氏教媳第八百七十三章 罗马使团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计第六百七十四章 虚张声势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八百六十三章 大举征召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八十五章 忠奸不分第七百九十二章 粮食问题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七百一十二章 狂醉终解第二百六十三章 撤军回国第二百九十九章 底线所在第八百七十八章 两国密约第八百零九章 大变将至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医东来第七百八十七章 愿赌服输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开战第六百四十八章 闯阵擒将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机解除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面胜利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云动第五百三十四章 郿县失陷第二百二十六章 争执又起第六百三十八章 新月之阵第六百零四章 议将亲征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马铠甲第三百四十六章 流言再起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方皆险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谋第六百零五章 力排众议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开战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装伏击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约未竟第五百九十六章 试探而已第八百四十八章 暂告段落第五百三十四章 郿县失陷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阳谋第五百三十四章 郿县失陷第七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三十八章 家的温馨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国灭种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见第三百七十九章 田丰论势第八百六十八章 脱逃妙计第七百二十九章 应对策略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计中箭第四百四十一章 巧使离间第一百二十二章 看破一切第一百三十章 别无选择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诺千金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尔之忧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域以西第八百五十七章 达成一致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从天降续第七百零七章 醉后之怒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为主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诛杀宦官第八百八十六章 缜密设谋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军对阵第六百零七章 作别家人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将至第五百七十三章 战后和谈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政之行(又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悉问策论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计第九百一十章 大谋始作第五百九十九章 悉问策论第六百一十六章 少女幻梦第二百九十七章 尽力表演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监献计第七百二十一章 税改金改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一百一十三章 历史重演第七百九十章 罗马帝国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问策第八百六十章 争执又起第八百二十六章 骑兵出击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