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定思痛之下,王越决定,这两日先蛰伏一段时间。等刘范以为绣衣卫已经不成气候,不敢再动手时,王越再率领绣衣卫展开行刺行动。
…………………………………………
刘范也猜想,经过接连两次失败之后,绣衣卫肯定很难再有大动作,便将目光仍旧放在与大汉朝廷之间的贸易战上。
这次汉廷的贸易战,主要是以禁止粮、茶、铁、丝、麻,这五种最为大宗的原材料。凉国耕地面积较少,四分之一的粮食依赖从大汉境内进口;凉国百姓之中,有四成是牧民,整日食用腥膻的牛羊肉,需要从大汉进口茶叶,喝茶来解腻;凉国虽然有发达先进的钢铁业,但铁矿石依赖从大汉进口;凉国依赖丝绸之路的贸易,但境内寒冷,不适合养蚕,生丝依赖从大汉进口。
粮、铁、茶、丝、麻,其中只有麻的紧缺,被羊毛的替代解决掉。其余的粮、铁、茶、丝,仍旧依赖从大汉进口。如果不能从大汉进口,那么凉国就算有再发达和先进的制造业,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没有制造业,凉国便会衰落,一落千丈。
刘范每天都为此事发愁不已。
就在这时,好消息再次传来。
刘范正在行宫之中为贸易战发愁,中书令贾诩、中书侍郎郭嘉、侍中田丰、尚书令卢植等人到了。
“参见主公!”众人都是面带喜色,向刘范行礼。
刘范诧异不已,说:“诸位怎么来了?”
又看众人都是一脸喜气洋洋,问:“怎么?又有好消息了?”
贾诩道:“回主公,确实是有好消息。此事既然是工部上报,那就由工部来向主公汇报吧!”
工部尚书邴原高兴地说:“回主公,汉凉贸易争端之间,不是主要争于粮、丝、麻、铁、茶吗?”
“是啊!”
邴原说:“自从我工部的侍郎马钧,改进了羊毛纺织机器,用羊毛替代了麻作为制衣原料后,我大凉所患者,只剩下了粮、丝、茶、铁四物。而在今日,又有一物,已经不再为汉廷所制,我大凉可无忧了!”
刘范大喜过望,说:“哦?到底是其中哪一物,竟然也不必受制于汉廷了?”
邴原欣喜地说:“回主公,乃铁也!”
“铁?铁矿石?”
“正是!”
刘范点点头,说:“铁是所有制造业都必需的原材料,是所有原材料中最基础的。若是没有充足的铁矿石,那么就什么都制造不出来,制造业也就无从谈起。但只要有了铁,制造业就可兴盛。国之所重,在盐在铁。铁乃民生所系,若无铁,农夫便无镰刀锄头;兵士便无刀枪剑戟。我大凉与铁矿石,实在缺憾,为汉廷所制。你等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邴原笑道:“所有人都认为,我大凉境内无铁矿。汉廷正是认为凉无铁矿,方才敢禁断铁矿石进口我大凉,以要挟我大凉。而在今日,工部下属的有司,已经在敦煌郡西南部找到了铁矿,并且是为富矿,铁矿石品质较好。有了金城郡的铁矿,我大凉再也不必受汉廷的要挟了!”
刘范激动不已,走到地图旁,说:“可指给孤看看,这铁矿究竟在何处?”
邴原拿手指在金城郡北部一大片区域画了画,刘范立即想起了。酒泉郡的西南部,在后世就是镜铁山铁矿。刘范惊喜交加,没想到工部居然发现了镜铁山铁矿。
邴原说:“此处铁矿,含铁量较高,品味较佳,容易拣选。而且铁矿石多含有对人体有毒的物质,该处铁矿的铁矿石,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较少。可以说,这座铁矿石较为容易开发。而且一旦开发,大凉就不会再缺乏铁矿石了。”
刘范点点头,田丰走上前来,指着镜铁山铁矿所在的位置,说:“而且更有利的,这座铁矿位于玉门关附近,靠近西域二州,也就是天州和昆州。而我大凉早已修通了凉州连通了西域二州的官道,官道都是以水泥铺成,交通十分便利。这座铁矿的铁矿石,不仅可以在凉州冶炼。而且昆州和天州也可以借此,建立起钢铁业,促进西域的开发。”
刘范更为高兴,说:“好!那就不遗余力地开发这座铁矿,越早越好!”
田丰有些迟疑地说:“不过主公,这座铁矿位于深山之间,人烟稀少。而且距离最近的城池是酒泉郡治禄福城,也有数百里。要想开发,颇有些难度。”
刘范道:“那你等可有何建议?”
贾诩道:“回主公,属下认为,铁矿开发事大,就算成本再高,也必须要成。属下建议,工部在铁矿设置专门部门,招募五千工人,采挖铁矿。工人为数众多,可以考虑迁徙他们到此处,建立一座城池,供工人及其家人居住。”
众人听了,都认同地点了点头。
贾诩道:“为运出铁矿石方便,可考虑从玉门关和禄福城,各向此地修建一条官道。同时,调离我大凉至少二十万匹牛马,供给工部,用于运输。”
管宁道:“主公,这铁矿开采,极为麻烦,是否可以考虑,将之交给商人们开采,与我大凉官府分其利润?”
刘范摇摇头,说:“绝对不可!铁乃国之所重,必须要紧紧掌握在国家手中。若是托给商人,商人难免做大,难免会依靠垄断铁矿,而影响国家大计,波及百姓。这铁矿就算再难开采,也必须要由工部掌握,不给假手于人!”
管宁便不敢再说话。
郭嘉附和道:“况且这铁矿开采虽然麻烦,但只要开采了,利润巨大。因为所有产业都必须依赖于铁。利润如此大,又怎能让给商人呢?”
刘范点点头,说:“好了,此事就不必再议,铁矿必须国有!”
“是。”见刘范乾坤独断,众人也就不再坚持。
刘范道:“中书门下,尽快商议出开采这座铁矿的预算,上报于孤。工部立即开始准备开采事宜,越快越好。”
中书省的贾诩和郭嘉,门下省的田丰,还有工部的邴原和马钧,回道:“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