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毛遂自荐

关中形势紧急,袁尚一众人马虽然恨不得立刻就率兵飞往关中,但天色已晚,急切之下无法调动兵卒,于是只能暂定在晋阳城歇息一夜,次日明辰再集合兵马上路出征。

当夜,袁尚没居住在高干的府邸或是晋阳的行辕,而是前往高干为他准备的三万精锐所屯扎的南营中,一则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进入战时状态,二则也是为了能够尽快熟悉并州的这些士卒,达到将帅一心。

高干本意在并州再多抽调一些兵马给袁尚,不过却被袁尚拒绝了,凉州出了乱子,万一遏制不住,将战火蔓延到了并州,可就得不偿失了,守备的兵力还是留的充足一点比较好。

听说了赵云落在了阎行的手里,袁尚的心情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说是很糟糕,他半宿翻来覆去的都没有睡着,最后干脆不睡,一个起身,手捧《遁甲天书人盾篇》,一边细细品读,一边等待天明的到来。

就这么翻来覆去的读了一个时辰,营寨之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接着便听帐篷口有侍卫拦截来人的声音。

“……天色已晚,主公已经就寝,还请将军回去,来日再行拜见!”

来人似是很着急。

“不行啊,来日主公就要行军入关中,明天再说就不赶趟了!兄弟行行好,帮我通禀一声!”

“主公睡觉,谁也不能打扰!”

“就通禀一嗓子,主公要是不起来,我走便是了。”

“一嗓子也不行,这是军令!”

来人生气了:“你家军令规定的主公半夜睡觉不能起床啊!太霸道了!你个小兵卒子,你当你是谁啊?”

“…………”

袁尚放下了手中的书简,冲着帐外问了一嗓子:“是谁啊?这么横!”

一听袁尚的话音传出来,帐外的人急忙高声冲着帐篷内大声吆喝。

“主公!是我!张绣!宣威侯张绣!当年从宛城兵败往长安投奔你的张绣!现任雁门关太守!”

袁尚扯着嗓子道:“你不在雁门守关。来这来干什么……大初一的要拜年吗?”

张绣扯着嗓子高声呼叫:“不是啊,主公,我有要事想要求见主公,还望主公恩准,赐我一见!”

袁尚闻言乐了,呼喊回喝:“刺你一剑?我舍不得啊……不是拜年的话就回去吧!大半夜的,除了拜年我什么业务也不接。”

张绣闻言呆了一呆,接着“噗通”一声在帅帐的门口跪下,做行礼状态,喜气洋洋的大声呼喊。

“主公过年好!雁门守将张绣。这厢祝主公马年大吉,万事如意!并在新的一年里,万马奔腾揍刘备,金戈铁马打曹植,千军万马削孙权,快马加鞭杀阎行,马到功成平宋建……青梅竹马收蔡琰呐!”

袁尚咧嘴一笑:“说的真好,你这拜年嗑说的比你打仗的功夫要来的带劲多了。”

张绣嘿嘿一乐:“谢主公夸奖……主公,猴年马月让我进去啊?” шωш☢ttκǎ n☢c○

袁尚大袖一挥:“看你拜年吉祥话说的这么好。开个特例放你进来吧!先说清楚了啊,我这可没有压岁钱给你。”

“…………”

当年,时值曹操陨落,张绣在宛城被刘备击溃。恐曹操死后无人保他,曹丕借当年曹昂之事寻他的仇,无奈之下率领残兵西进长安拜见袁尚,投在了他的麾下。后被袁尚带回河北,派遣在并州为将,奉命驻守雁门。

今日袁尚出兵并州。张绣特意从雁门赶回晋阳相见。

少时,张绣进了帅帐,整理了下盔甲战袍,然后行一军礼,高声禀报道:“末将北地枪王,童枪神嫡系长徒,建忠将军,宣威侯,宛城太守,暂领雁门太守,张绣见过大司马大将军袁公!”

袁尚摸了摸鼻子,斜眼瞅着张绣:“你唠唠叨叨的一大串跟我报菜名呢?”

张绣嘿嘿一笑,道:“多报点名头,这不是显得咱职务多,本领高,责任重嘛,也好卖个好彩头!”

袁尚闻言乐了:“你专门从雁门大老远的回来,不会是专门来逗我笑的吧?有事就说吧。”

张绣整理了一下词汇,随即道:“主公,雍凉出了乱子,你要亲往平定?”

袁尚点了点头,道:“没错。”

“主公,算我一个吧!”

“你?”袁尚闻言愣住了,他上下打量了张绣几眼,道:“你跟我去雍凉干什么?”

张绣嘿嘿一笑,道:“特为建功献策而来,主公您忘了,末将的绰号是什么?”

“绰号?”袁尚皱起了眉:“拜年小先锋?”

“是北地枪王啊!”

张绣的脸色有点发黑:“主公,末将当年初随家叔张济从仕的时候,就任于金城,当时正逢羌族领袖北宫伯玉与李文侯联合韩遂和边章造反。末将当时虽然身份不高,却也参与平定羌乱之战!北地枪王这绰号,就是在那时竖起来的!”

袁尚闻言恍然而悟,点头道:“如此说来,你不但对凉州金城等郡的地势熟悉,年轻时,还参与过平定羌族首领北宫伯玉的凉州乱战?”

张绣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而且属下对于平定羌乱的方法,自有一套分析,可助主公长远的安定羌族。”

袁尚扬了扬眉毛:“说来听听。”

张绣面色一正,道:“羌人与我汉人之间,来往约有数百年,早已并入我朝治下,但依旧是循序古礼,虽从事农耕,且依旧以游牧为主,羌人‘不立君长,无相长一。’强则分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兼喜欢以力为雄,极难管治!”

袁尚叹了口气,道:“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对于羌人,我不可能像对待鲜卑三王部。南匈奴王庭那样,先以兵马击之,再并其民入河北,更不可能屠戮至尽……因为羌人早在三百多年前就被并入了汉朝治下,多年来与西境的汉民通婚生子,混血极多,像是马腾马超父子,虽以汉人自居,但实属羌汉混血,西凉边境。已是属于羌不离汉,汉不离羌,都是我朝的治下的子民……只是我不懂,同样是汉朝的百姓,又经过几百年的同化,怎么还是屡屡叛变没完没了!”

说到这里,袁尚有些不满,继续道:“不是我自吹!别看鲜卑三王部和南匈奴治下子民刚入河北境内,但我有信心。十年之内就能把他们统统归于王化,分不出汉人、鲜卑人或是匈奴人……反观羌族融汉数百年,至今还没融进来,这几百年得汉朝官员都吃屎去了吗?”

张绣闻言道:“羌族融汉和主公在河北进行的鲜卑匈奴融汉可不一样。主公在河北是迁民入境,让他们到我大汉境内,受我土地民风影响……但西州之地,原本就不是大汉之土。而是当年冠军侯霍去病千里逐鹿奔袭,慑服了休屠王、浑邪王夺下来的,西州曾是匈奴的领土!武帝立河西诸郡。迁民实边,是用我们的子民去适应人家的土地民风,况且我朝对羌政策有误,使羌不服汉屡屡反叛,也在情理之中。”

袁尚闻言来了兴趣,道:“都是汉朝子民,我朝对羌人,还有什么特殊政策?”

张绣闻言无奈一笑。

“当然有了,主公,这其中一言难尽,我就给你大略的说说,元鼎六年,孝武皇帝在酒泉郡的基础上,增设张掖,敦煌二郡,又在西平设临羌县和破羌县,昭帝始元六年和宣帝地节三年,我朝又分设金城郡和武威郡,用以隔绝羌胡!并设护羌校尉,纳羌族各部为治下!然羌族各部统治制度难以与我大汉内地相划齐,因此存其国号而属汉治,即在尊奉!昭宣二帝采取了‘抚循和辑’‘怀柔笼络’政策,使得纳羌族初期,边境稳定,百事可期。”

袁尚点了点头,道:“一国两制的手段嘛……我明白,继续说。”

张绣长叹一声,道:“可惜自建武年间开始,国策未变,然行之有更,‘抚循和辑’‘怀柔笼络’之策逐渐被废弃,反倒是奴役之法普及凉州边塞,各郡官吏依仗权势,滋行横贪,化治羌策为奴羌策,把羌人从汉民化为汉奴,供给边境豪强恣意挥使,如此百多年,西戎因待遇不公而屡战屡反,祸乱不仅于在于凉州,战火最大之时甚至延续至并州,益州,三辅,毒害至深也!”

袁尚点了点头,心道,如今的羌汉之争,就犹如过去的美国人种问题一样,属于民族歧视,只不过人家是黑人白人的互相咬,这里是汉人和羌人之间互相掐的问题。

袁尚摸了摸鼻子,道:“如此,那怎么解决?”

张绣拱手道:“主公此番若是能平定西州,张绣愿为护羌校尉,替主公戎边,还请主公对待羌人,能够取消奴役制,重施‘抚循和辑’‘怀柔笼络’之策,田若均,民若等,法若衡,制若严,汉羌之人,一视待之,则西州之地,断然无祸。”

袁尚挑了挑眉,笑了:“张绣,你是想让我做林肯啊。”

“啊?”张绣没反应过来,呆呆的瞅着袁尚:“林肯是谁?”

袁尚悠悠的叹气,道:“那是遥远很遥远的一个国家的诸侯王,地处塞外的塞外的塞外的塞外……”

张绣听着有点发懵:“这林肯大王,对属下之民,也是‘抚循和辑’‘怀柔笼络’‘重视均等’?”

袁尚点了点头,惋惜道:“是啊,就因为这个,他还死了。”

张绣一惊:“怎么死的?”

“知道荆轲刺秦吗?”

张绣点了点头:“知道啊。”

“荆轲刺秦成功了吗?”

“当然没有了。”

袁尚叹息道:“林肯大王也让荆轲刺杀过,那一次,荆轲成功了。”

张绣闻言愣了愣神,接着惋惜的一叹。

“好可怜的林肯大王!”

“…………”

少时,二人把话题拉了回来。

“张绣啊,你说的关于治理羌族问题的建议很有道理,不过我总觉,这些事不像是你自己能分析的出来的……”袁尚笑意满满的看着张绣。道:“跟我说实话,这些都是你从谁那听来的见解?”

张绣脸色一红,憨笑道:“瞒不过主公,这些都是当年在宛城,我与贾诩私下谈论凉州事曾唠到的,那老家伙是武威人,对凉州诸事和羌族都了解透彻……”

袁尚闻言恍如,点了点头道:“贾诩啊,老头子,原来是他……”

“……”

袁尚南下。又征调了雁门太守张绣,三万兵马直入关中地。行至京兆边境,却有探报回来,说阎行,宋建,羌族等部的兵马已过秦川,直奔京兆地,凉州沦陷,雍州之地已被他们割去大半。

袁尚兵马屯扎在京兆北境。知道信息后,立刻在营寨内展开军事会议。

诸位将领在了解这目前关中的形势之后,各个义愤填膺,其中以马超最甚。立刻出班表示请战。

“京兆长安,乃是雍州重镇,断不可失去!末将愿意领一支兵马,去战阎行。宋建,反羌之众!将他们打出京兆!驱此恶贼!”

大将庞德亦是起身,朗声道:“阎行的兵马增长虽然迅速。但他是一边以赵云的名义攻城掠地,一边收揽各郡县之兵为己用,被他攻下的城池几乎没有任何留备守军,几是空城,所以敌军只是表面势大而已,我们一旦反击成功,所有的失地就会如同迅风扫秋叶一样,立刻就被我军收回!”

在场诸人,一个个义愤填膺,纷纷请命,要求火速前往京兆,去攻打阎行和宋建。

袁尚想了一想,道:“各位将军的斗志值得鼓励,但单纯的硬碰硬,是下下策,阎行,宋建,叛羌,三路兵马打着赵云的旗号攻入雍凉,占据主动,势如破竹,一路上过关收县,锋芒毕露,此时不是和他们正面冲突的时候,耽误之急要做的,是先扼守住他们进攻的步伐,挫败其攻势,然后再出兵破他们。”

马超闻言好奇,道:“那主公的意思是?”

袁尚想了想,问道:“京兆长安的郝昭,麾下有多少兵马?”

有知情人回答:“据闻郝昭守长安城的士卒约有精兵一万余,阎行叛乱后,郝昭又立刻收拢雍州各处郡县兵马归于长安助守,也应有一万以上,如此长安城内,可用士卒当有两万五千。”

“两万五……阎行和宋建等兵马相加大约二十来万……对郝昭而言足够了!”袁尚点了点头,道:“用鸽哨传令郝昭,用这两万五仟精锐,死守长安!给我拦住阎行和宋建等人的兵势,利用长安的城郭,阻拦其军军势,打压住他们进攻的气焰!”

“诺!”

钟繇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袁尚,眼中露出了赞赏的神色。

马超见袁尚到了关中边境,却不出兵,心下有点不爽,道:“主公,你不出兵,让郝昭去死守!那咱们这些人来并州干什么?”

袁尚微微一笑,道:“不必着急,躲避锋芒归躲避锋芒,但咱们并不是什么都不做……首先的当务之急,是先把东方的钉子拔掉,料理一个平稳的后方,方才好西进行事!”

马岱闻言一愣,道:“主公所说的东方之钉……莫不是指的是……洛阳?”

袁尚点了点头,道:“皇帝太晒脸,不久前我才联合过刘备和曹植给了他一个下马威,这才多久的功夫,他居然嘚嘚瑟瑟的还敢再犯?放肆到我头上来了!皇帝怎么了?皇帝就可以不讲理吗?我这回得给他来点真格的,帮他治治多动症……众将听令,咱们此番的第一个任务目标,先干天子!”

先干天子?

众人闻言,不由得一起抬手擦汗。

“这话说得……真是有点太大逆不道了!”

袁尚的这个目标选择也是有原因的,天子虽然兵少,但毕竟是皇家正统,由给予其他各路叛军施以正规名目讨伐关中的机会,且阎行上一次已经把金祎送到河北去了,袁尚也从金祎的嘴里,大致了解到了各路反军的策动原因……

他们是由天子一方策动而起。

不收拾不行啊!

当然,袁尚暂时不会打到洛阳城去。毕竟他一旦动了,荆州和中原的兵马也会立刻疯入洛阳,到时候三家开抢,局面不可收拾,天子小体格太弱了,乱军争抢万一给他碰死了,袁尚怕沾了弑君的包袱。到时候天下士子非得拿吐沫淹死他不可。

当然,等河北迁移事毕,袁尚起兵南下灭了曹植,再夺天子就好办多了。那时候若是再把天子一个不小心碰死了……那就活该算他倒霉,被自己碰死两次。

袁尚兵马东进,不打洛阳,但他却料定天子的兵马一定会悄悄西进。

果然,没有几日的功夫,就有探子报,天子命徐庶与童飞,以名将之后朱皓、皇甫坚寿、皇甫郦、赦将徐荣、胡轸、杨定等为偏将,起四千人马。乘乱向着关中偷偷的进发。

他们想浑水摸鱼,乘机在关中夺取一片发展之地,不想这个美丽的梦却被袁尚直接扼杀在摇篮中。

兵马行至三辅的庐喾道,却见一片军营正坐落在道口之间。生生的扼住了去路,而军营正中的大纛旗上生生的绣着一个美丽而妖娆的“袁”字。

看到那个大字的时候,徐庶仿佛生生吞下了一只苍蝇,脸色都有些发绿了。

关中如此之乱。袁尚不去对付他们,反而专程率领大兵来这里打自己这三千弱旅之师,是何意思?

听说阎行。宋建的兵马已至京兆,眼看就要攻打长安,难道袁尚不怕长安失手?

关中他不要了?专门来跟自己置气?袁尚这小子是有病不成?

徐庶心里没底了,他不曾想到袁尚居然能如此乱来,此举确实大大的超乎了他的想象。

徐庶心里正在没底,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袁军的岗哨显然也已是发现了他们,随着一阵‘隆隆’的擂鼓声响,却见从袁军军营中冲出了一众彪军,当头之人,骑着白马红袍,头戴紫金束发冠,扬着马鞭,正悠闲的盯着己方的兵马,神态散漫倨傲,他的左右包围着一众将领,大大小小的约莫能有二十多个。

徐庶估摸着这人应该就是袁尚。

其实那个人也确实就是袁尚。

袁尚打马而出,往前走了两步,目光在天子军阵中扫了一扫,道:“你们哪个是左将军徐庶?出来跟本将军答话。”

徐庶平复了一下心情,打马而出,道:“我是徐庶,你可就是袁尚?”

“…………”

袁尚打眼看了徐庶一会,笑着开口道:“你就是徐庶啊,久违了,你把天子从许昌救出来,挺有本事的,可为什么不好好的待在洛阳,跑到这里瞎得瑟?这是你该蹦跶的地方吗?”

徐庶笑了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徐庶领天子兵至此,为何不行?”

袁尚微微一笑,道:“好家伙,你拿天子兵吓唬我?你当我是谁啊!我告诉你,我是大司马大将军,掌管天下兵马大权,就是天子亲军,要进来也自当由我率领,你一个左将军算干什么吃的?识相的赶紧滚蛋!省得我出手打发你!”

徐庶皱起了眉头,冷笑一声道:“明人不说暗话,我说大司马大将军,如今整个关中都已经陷入了水火之中,你不去保护关中之地击退各路反贼,反倒是在此拦截天子兵马,孰轻孰重你分不明白,长安城你不要了吗?”

袁尚冷笑一声,道:“不要了,整个关中我都不要了!我今天就是置这口气,长安城我送给河首平汉王了!换你们这几千人进不了关中!反正我城池有的是,有本事你咬我?”

“你!”徐庶没想到袁尚会如此败家:“一时间气的说不出话来!”

反观徐庶旁边的童飞,一直瞅着袁尚,此刻听到这话,不由得笑了。

“有意思,我行走天下多年,这样的怪胎,还是第一次见到。”

“…………”(未完待续。。)

第749章 西方来援第621章 五环不罚第626章 阳平鏖战(二)第202章 连环计(二)第717章 老当益壮第342章 稀里糊涂第680章 将星陨落第405章 朝堂试探第655章 摔琴谢知音第202章 连环计(二)第736章 一个一打第208章 闭幕曲第372章 老当益壮第308章 暂时的歇息第660章 风遁远扬第402章 如此后人第370章 以弱敌强第168章 说降张白骑第370章 以弱敌强第602章 你当大哥第24章 分界碑上的笑脸第454章 潜伏待机第686章 浴血重生第54章 各有分工第44章 不似人君第700章 南中风云第563章 踌躇犹豫第28章 南顿县宰第23章 鬼 才第726章 吴军破阵(上)第449章 败将不堕第158章 病第292章 棋 活第246章 滥竽充数第20章 围攻许都第33章 狼之女二百一十一章 迎亲第215章 新婚之夜第187章 尔虞我诈第426章 议计逼宫第620章 对阵魏延(五)第143章 能人来投第363章 袁尚微服第334章 节节而胜第361章 劝谏落草第517章 李儒近身第218章 塞外之行第741章 诈死夺关第338章 谁也别跑第737章 滚滚长江第520章 天时算计第456章 斗将童飞第214章 成婚(二)第380章 孔明布计第602章 你当大哥第736章 一个一打第80章 初战黑山贼第450章 壮士断腕第522章 放弃彭城第86章 袁谭断案第155章 反客为主第437章 五路人马第137章 二虎竞食第373章 挑拨离间一天假第347章 火凤凰第225章 塞北群雄第238章 漠北才女第725章 日月五行第659章 天赐佳婿第717章 老当益壮第604章 定军山(二)第1章 官渡三公子第738章 魏延贾诩第329章 意外的人第346章 离间计(二)第216章 蜜月之旅第104章 生擒张燕第359章 暴戾校尉第59章 各方动态第47章 无头凶案第682章 遣匪劫道第191章 老将守成第77章 棋逢对手第299章 荆州之动第416章 奔出许昌终章大结局第7章 曹军终来袭第135章 袁绍之死第45章 曹操曰:十浊一清第2章 岌岌可危的战争第175章 挑拨众诸侯第448章 毒瘤丞相第423章 三小争宝(四)第589章 辽东行事第76章 第一次的相遇第17章 退兵之议第231章 吓匈奴第3章 大厦将倾第716章 公安事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