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蔡邕往事

见主公很是期待的样子,钟繇也没有过多的耽搁,清了清嗓子,就将蔡邕的往事,向主公娓娓道来。

“蔡邕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人,其人的确是才华横溢。他精通音律,师事着名学者胡广。除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精于书法,擅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所创“飞白”书体,影响甚大,被评为“妙有绝伦,动合神功”。这一点让钟繇很是佩服,恨不得以师师之!”

说到这里,钟繇抬眼看去,见主公袁绍也是一副欣赏的样子,看来对于他的话很是讚许。

但他并没有让袁绍沉浸于欣赏之中太久,在袁绍继续倾听之下。钟繇接下来却话锋一转,说出来一段秘史,却振聋发聩。

“但钟繇对于他的人品不敢苟同,也嗤之以鼻!”,说到了这里,钟繇还是恨恨不平。

这样就让袁绍很是好奇不已,他所知道的蔡邕好像没有什么不好的评价,怎么到了钟繇这里,却让钟繇很是愤懑起来。

钟繇也没有让袁绍疑问太久,迎着袁绍疑问的表情,钟繇又接着说道。

“蔡邕早年拒朝廷徵召之命,后被徵辟为司徒掾属,任河平长、郎中、议郎等职,曾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及刻印熹平石经。后因罪被流放朔方,几经周折,避难江南十二年。董卓掌权时,强召蔡邕为祭酒。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侍中、左中郎将等职,封高阳乡侯,世称“蔡中郎”。算是达到了人臣极致,也可以光宗耀祖。但他侍奉董卓屠夫,实在是乱臣贼子,其罪一也!”

“其罪二,董卓被诛杀后,蔡邕却为董卓奸贼的死而痛哭流涕,实在是可恶至极,因而被下狱,不久便死于狱中。也算是罪有应得,死了活该!”

说到了这里,钟繇很是咬牙切齿起来,看起来对于钟繇此举很是不满,一副愤青的样子。

然后不等袁绍说话,钟繇最后又道,“还有就是他由于侍奉董卓,很得董贼喜爱,知道蔡邕喜欢藏书,就将东观(那个时候的图书馆)藏书全部赐予他。所以他生平藏书多至万余卷,晚年仅存四千卷。但他很是不爱惜这些珍贵的藏书,随意的送人,以至于现在整个都被遗失。实在是国家民族的罪人,其行可诛!”

“哼哼,这个罪人应该还有一个女儿叫蔡琰字昭姬的,现在不知道流落在何方,也算是才女一个!”

说到了这里,钟繇依然是忿忿不平的样子,对于蔡邕此举,极为不满。但最后还是将蔡邕所有的往事,全部说了出来,也提到了他的女儿蔡昭姬。

不理会钟繇这幅愤青的样子,袁绍一听到蔡昭姬(蔡文姬)的名字,眼前顿时一亮。他等着就是钟繇的这句话,现在听到他说到了这个名字,自然很是兴奋不已。

不等钟繇的话落下,袁绍便对着他出言询问一下关于蔡文姬的事情。显得异常的好奇,也十分渴望,他袁绍等着就是钟繇的这句话,终于等到他想听的事情了。

“不知道这蔡琰是何人,先生能否给孤好好介绍一下?”

听到主公如此询问,虽然有点不明白,为什么主公对于蔡昭姬如此的感兴趣。虽然心中疑惑,但钟繇并没有多想,就顺着主公的话,当即出言给介绍一番起来。

“蔡琰,字昭姬,陈留郡圉县人,蔡邕之女也。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后回家!”

说道这里,见钟繇还要继续说下去的样子,一旁的沮授听不下去了,猛地咳嗽了一下,也等于是出言打断钟繇继续的话。

“咳咳咳!”

沮授这声音很是突兀,一下子就吸引了袁绍和钟繇的注意力,惹得他们侧目不已。

等他们两个的目光投过来之后,沮授并没有去搭理袁绍,反而对着钟繇打了一下暗号,做出了让他停止叙述蔡琰的事情,不要再给袁绍介绍了。

虽然不明白沮授军师这样做的目的,钟繇还是选择相信军师,听从他的建议。也就不在继续叙说蔡琰的事情了,当即将话题给终止起来。对着袁绍就是一副说完话的态度,这让袁绍很是气愤不已。

“以上就是关于蔡琰的情况介绍,就这么多,微臣也说完了,请主公示下吧!”

“不是吧,就这么多,很显然没有结束的吧,孤刚刚听到兴头上了,你这反而停止了,真的是岂有此理!”,袁绍听到很是认真,比方才都很上心,结果现在就被戛然而止,这心中自然很是不爽,当即在心中很是抱怨起来。

袁绍也不是傻子,很快就理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这后面还是沮授在捣鬼,“钟繇应该是准备详细的叙说的,都是沮授先生,应该就是他的咳嗽所致,不然钟繇定然不会如此的,真的是让人很是失望!”

“哈哈,多谢先生给孤解惑,辛苦先生了!”,明白了这些之后,袁绍先对着钟繇道谢了一番之后,然后边转过头,对着沮授出言质问起来道。

“不知道先生为什么中途突然咳嗽,是不舒服,还是有意为之?”

袁绍这话说的很是话里有话,钟繇倒是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正常的谢恩不已。沮授倒是明白,他这话的意思,肯定是对于他沮授出言提醒钟繇,打断了关于蔡琰的介绍。这个自然让袁绍有点不爽起来,不然他是不会说出来这样的话的,肯定是生气了。

但是生气归生气,沮授还是要这样去做的,原因很是简单。就是他发现袁绍在听到蔡琰名字的时候,眼中有种慾望在升腾。在联繫上马超口中的蔡姓美女,沮授自然是明悟起来,原来如此。

看来主公应该是对于这蔡琰很是心动起来,不然也不会如此感兴趣的去打探一下关于朝廷死去旧臣的事情,这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名为打探一下蔡邕的往事,实际上就是为了了解一下关于蔡琰的情况。

初时沮授还是不太明白主公的用意,但是在他袁绍询问蔡琰的时候,眼中的慾望也就暴露了一切。沮授也反应过来,自然是出言提醒钟繇一下的。

第八十二章风雨如晦第七百五十五章大军杀到第六十七章迁都第七百五十三章合围第一百二十一章自焚而死第九百零二章通报主公第三十八章传国玉玺第四十章屯田制第一百零八章祭旗出征第一百八十章后手第一百三十一章丧家之犬第八百九十一章渐入佳境第一百一十三章出兵范阳第七百八十四章暗影有毒第八百一十六章心照不宣第九十四章豪门的反击第一百九十三章言谈甚欢第十九章夜袭第五十章志在徐州第八百零二章暗潮涌动第七章典韦VS许褚第五百九十章得意太早第八十四章逃窜第四百一十九章野心第八百九十七章出大事了第五百四十章察觉第六百八十五章发酵第八百六十六章行动开始第二百四十七章缠斗第十八章张松献图第八百八十六章最后的宁静第六百零一章不甘心第三十七章主动出击第一百零四章兵不血刃第四百九十三章苦大仇深第二百零二章屠杀第九十六章大赦天下第一百一十章不欢而散第七百三十一章孤注一掷第一百一十九章一场阴谋第九百零九章噩耗传来第三百零八章战报第一百三十九章车轮战第三章天赐良将第一百九十四章张飞请战第七百五十九章收官之战第六百八十九章两面配合第七百七十四章贾诩赴宴第六十一章袁绍到来第六十一章袁绍到来第六百三十四章前奏第八百二十六章留一手第二十六章大婚(五)第六百五十九章不速之客第七百四十八章磨刀霍霍第五百二十章袁绍和蔡文姬第一百三十六章背叛第七百六十九章回归第十五章会无好会第七百零四章一触即发第九百零七章忧心忡忡第九十一章背水一战第六十六章噩耗第五百二十章袁绍和蔡文姬第二十二章冀州牧第三十四章恶战第五百七十章勾三搭四第八百一十二章暗潮涌动第九百一十七章第二波刺杀第八百零八章高览的答复第一百五十章将相和第三百二十四章怀恨于心第四十三章杨修献计第一百二十四章嗤之以鼻第一百五十二章不死不休第一百七十九章担忧第一百五十八章三路合围第二百八十二章奇怪的命令第一百零七章推演第五十八章功败垂成第二百七十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百七十二章危急时刻第八十四章投降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所决定第六十八章心存忠义第二百二十一章众目睽睽第八百五十二章疏漏第一百三十一章丧家之犬第十四章议取鲜卑第四百一十一章矛盾激化第二百零三章迎头棒喝第八百零五章转移目标第二百七十五章驱之以敌第五百七十四章阴谋进行时第五百七十四章阴谋进行时第七百四十八章磨刀霍霍第四百九十四章二十五万第一百零二章匈奴残暴第八百二十五章计划第二十一章诸侯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