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章 终章

整个易京外城驻守将士四五万,最后只有邹丹领着寥寥几人前去抵抗赵军,最后英勇就义。

易京被献,高度接近四丈,可以争当天下第一坚城的易京内城也没有守卫多久。

当所谓的内城亲信看到家人被押解过来的时候,很快就有人开城投降了。

整个内城两万余,只有关靖领着几个家丁与赵军交战,之后就义,也算是为他的错误买了单。

公孙瓒本人并没有像传闻那样被害死,外城破了时他还在醉生梦死、饮酒作乐,内城破了时他还在睡美人,最终,一把火将美人还有美酒连同自己一起给烧了。

公孙瓒被赵军消灭。

中原也有消息传来,齐军趁赵军主力不在,大军尽出,将隶属于赵军的中原小军阀张邈—陈宫、孔融、桥瑁等一一攻破。

哪怕是陈宫也不能抵抗数十倍于己的齐军同时进攻,何况这次领兵的还是准顶级的武将纪灵,准顶级的谋主阎象。

张邈、陈宫、孔融、桥瑁倒是没有落得身死的下场,而是被打包卖给了楚军,这些小军阀特别是陈宫,楚军出的价极高。

光陈宫一人就出了足矣武装上万将士的兵甲以及一年的军粮。

这些人得到了曹性的亲自接见,不管是苦苦求饶的桥瑁,还是假装清高委婉求全的孔融、张邈,以及视死如归的陈宫。

都得到了一个好的结果,那就是统一封国,连同依旧对他们死心塌地的亲信们一起,封到了西域和大漠四大都护府。

曹性给出的回答是,每一个军阀都是人才,虽然他不是专攻某一项,但对于当主公来说,都有着自己的一套,加上有了些一次被灭的教训,这些人做封国的封君,比专攻某一项的功臣做封君,更容易做出成绩,更利于大汉的封国国土向外扩张。

对于小军阀们的优厚待遇,给了大汉原国土仅剩的两个小军阀安心良药。

就在赵军、齐军消化新占的地盘之时。

于公元三一六年,小军阀,徐州牧陶谦病重,临死之前举徐州投奔楚军。

虽然徐州实权人物曹豹、糜竺两家都心向楚军,让徐州大半已经暗向楚军,陶谦其实只是在临死前献出了小半个徐州,甚至只有他还实际掌控的州治所在的一郡。

但曹性依旧投桃报李,表陶谦长子陶商接替徐州牧。

陶商不从,上表要就任封国,为大汉开疆扩土,天天去堵曹性的门口相求。

最后曹性同意,上表陶商为亭侯,就封国徐,于中南半岛建国,并留任徐州牧五年,五年期间可以招募徐州百姓迁往封国徐,做徐国国人。

五年后,陶商去徐州牧之印,曹性将徐州刺史之印转交陶谦二儿子陶商之弟——陶和。

公元三一七年,大汉自高祖刘邦建立大汉以来的第317个年头,陶谦病故的第二年,益州牧刘焉行将就木,瘫痪在床,请求朝廷将留在洛阳为郎官的几个儿子送往成都。

袁绍暗中以刘焉出兵攻打楚军关中、汉中为威胁,最后败露,曹性也不生气,将早在把控洛阳时就拐到身边的刘焉最小的儿子刘璋送到了成都。

公元三一八年,刘焉病故,刘璋举益州,实际只有蜀郡、巴郡两郡,献给了楚军。

自此益州大门洞开,楚军长驱直入,益州剩下的郡县、郡属国,全部落入楚军之手。

楚河,也就是后世的湄公河,将益州西南与中南半岛贯穿在了一起,大量的益州百姓随被封亭侯,就封国巴,楚河中游建巴国的刘璋一起南下封国。

同时刘璋留任了五年益州牧。

五年后,刘璋的长子刘循继任益州刺史,刘循能力远超刘璋,并得到了后起之秀的法正、张松的亲昧,三位后起之秀在益州大展拳脚,将南蛮与西面的羌族氐族都收拾的服服帖帖。

将益州疆土直接推到了青藏高原的脚下,也就是后世的康巴地区都纳入了益州的治下。

在公元三一八年,刘璋献出益州之后,天下只剩三家,也就是二袁一曹。

赵之袁绍最弱,也就掌控着天子,但还是经常被齐楚轮流攻打,每次攻破赵地之后也不侵占,掠完人口就走。

不管是楚军还是齐军都是如此,只是手段软硬程度不同而已。

几年过后,原本最繁华的司隶—洛阳、弘农、河东、河内,冀州,以及慢慢繁华起来的幽州,外加一个并州—上党。

这些赵军的地盘,在灵帝时期时有着总数不下一千多万的人口,除了战乱死去的,剩下近千万人口经过齐楚几年的掠夺人口。

在公元三二二年的时候,除了坚城、坚坞堡,再无野外之民,总人口不到百万,少了十倍。

赵军之地遗留的百姓对于楚军再无好感。

公元三二五年,齐军之地也好不到哪去,赵军之地能掠的人口与物资越来越少,曾经的富庶之地都快成了原始森林了,原本的耕地长满了杂草与树木。

赵地,没有城墙周边耕地的百姓,为了生活,已经沦为牧民,开始了在野外放牧的生活,牧草的来援就是原耕地上长得野草。

牧民来去如风,又有烽火台报警,齐军哪里还能靠劫掠维持开销,但开销的口子那么大,齐军对于将士也是非常优待,并且袁术没有裁军的准备。

为了补贴超过五十万的齐军,袁术开始下令劫掠治下齐地百姓,以治下人口与楚军换取物资。

几年过后,齐军之地,兖州、青州、豫州、司隶—荥阳、扬州—江北,灵帝时不下一千八百万的人口,锐减到三百万,还全是齐军官员家属、军队家属。

人口卖无所卖。

赵、齐,苟延残喘了将近十年,直到袁绍病逝,袁绍三位儿子内乱,互相攻打,汉少帝先后在袁绍的三位儿子手中流转,最后流转死了,连个后人都没留下。

灵帝的唯一血亲刘协早几年在齐军攻破陈留的时候,已经被袁术暗中弄死了。

灵帝之前的汉桓帝本就无子,选的宗室灵帝刘宏为继承人,少帝刘辨死于袁绍儿子之手、刘协死于袁术之手之后,汉之帝脉再断。

这个时候袁术还嫌不够乱,大举攻打袁绍三位儿子的同时,在袁谭手里抢来了传国玉玺,就迫不及待的称帝,国号仲氏。

袁术称帝,大肆残害汉之宗室,加之其占据了整个中原之地,也是汉宗室主要分布区域,最终,汉宗室死伤殆尽,余者纷纷改姓躲避。

公元三三零年,仲氏皇帝袁术毁去汉之宗室族谱,楚军一直观望的态度让楚之汉宗室纷纷后怕,最后改姓,不改姓也是矢口否认自己宗室的身份,连带刘备都主动澄清自己不是宗室,并且证据确凿。

公元三三一年,齐逼迫楚投降,最后主动出击,被楚打的找不到北。

公元三三五年,楚灭齐,袁术被送到了身毒、天竺就国。

自公元三零五年,又称中平元年以来的天下大乱,华夏之地经历了三十年的乱战,自此画上句号。

比历史上从黄巾起义到三国归晋的九十六年内战,短了整整六十六年。

人口从历史上的十室九空变成了不减反增,没办法,那么多的异族女子帮忙生华夏儿郎。

公元三三五年十二月初一。

曹性登基称帝,国号华夏,继续使用公元三三五年号。

0482章 张白显威第185章 占人兄弟第223章 寨门打开第238章 先完婚!0434章 真假步度根第181章 圣象旗兵五千0559章 陈留之战(一)第4章 三陪第272章 低落的赖恭第46章 控制沧海第194章 占奸第393章 黄龙之预判第200章 垂死挣扎第82章 雁门说书的第42章 徐荣0575章 追封继承第31章 吴鹏的抉择第80章 杀鸡屠狗第21章 会多第36章 轰动0498章 邹涛的吴国第398章 皇甫嵩的托付第310章 赵云第108章 黄龙先生第130章 江夏之战(八)第41章 以酒换马第168章 团队型竞争0596章 黑山军第301章 阵痛期第277章 南岭中心0591章 曹家的公侯第84章 大汉以外0547章 做表子立牌坊第13章 火烧长社第15章 黄忠、黄盖第403章 王晓守汉中第51章 洛阳0604章 不忘内斗第363章 左丰来信第121章 曹黄问对第307章 招揽盟军第85章 唱山歌第338章 五郡之地0563章 陈留之战(完)第167章 黑山军0550章 袁绍不过如此第233章 谁也夺不走0488章 徐荣城第151章 攻打樊城0531章 先关后奏第259章 真假夏侯第29章 王修第94章 开荒第377章 博士祭酒第366章 洛阳之乱(二)第44章 双儿有喜了0602章 决战(五)0562章 陈留之战(四)第274章 程普纷争第25章 傲慢的关羽0487章 明国曹明第8章 塞上曲第211章 别来军纪官第95章 送行0530章 公元三一三第238章 先完婚!第158章 蔡中 蔡和第120章 纪念币第343章 楚乡侯第264章 安息帝国来客第303章 士燮又来了第173章 新楚亭侯0463章 攻打陈县(二)第327章 西园八校第285章 陈应的魅力0554章 客运第272章 低落的赖恭0511章 护法蝠王第22章 皇甫嵩北上0535章 神迹第276章 又一个九卿第111章 孙乾归附0420章 再到白波谷第225章 真甜第247章 师兄弟情0550章 袁绍不过如此第30章 海船第40章 造反一个试试第252章 千年枣木第49章 衣锦还乡第125章 江夏之战(三)第178章 站满全城第41章 以酒换马第220章 独树一帜第154章 心腹第412章 殿前大博士、国士0495章 瑞兽大把第102章 最后归来的曹鹰第290章 全面进攻第404章 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