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决战关东之最后一战 四

清晨,天色才刚刚有些蒙蒙的亮,浓雾之中,东方天际,一轮朝阳悄无声息的冒出了头,一缕一缕金黄色的光芒越过海平线,映照在天地之间。

汝南,阳安城。

城墙之上,一队列一队列的魏军在来回的巡逻,垛口的魏军将士在细细的戒备城外吴军的动向,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毕竟他们都知道,自己面对的是天下第一武将吕布。

仅仅只是吕布这个名头,就已经足够引起他们这些将士百分之三百的重视。

天下第一武将吕布,无论是魏军还是吴军的军人的心中,他就是一尊战无不胜的神,在怎么重视都不过分,也是因此,他们的谨慎挡住了吕布的前进。

吕布三次强袭,两个夜袭,还有一次远程偷袭,都完全告知失败。

县衙大堂。

“报!”

“进来!”

“禀报将军,吴军突袭清水河!”

“什么?”

“这是清水河守将传回来的消息!”传令兵把消息递上。

“给我!”

右骁卫将军李典大手直接夺取了战报,神色变得异常严峻起来:“昨夜寅时,吴军强攻清水河,仅仅只是一个时辰渡河而过,向北挺进了?”

“是!”

传令兵俯首,点头说道:“吴军的攻势太强,我们驻守在清水河的三千将士,在突如其来的强行袭击之下,基本上全部阵亡,因此我们目前还完全不清楚吴军派出北上兵力数量!”

“立刻去探查!”李典咬着牙,大喝:“我要最短的时间,清楚他们北上兵力数量,不得有误!”

“诺!”

传令兵离开之后,大堂之上,魏军众将的面容都变得严峻起来。

李典心中越发的急躁起来,他走出位置。目光看着沙盘上详细地形图的地势。

“在这个时候,他们放弃攻取阳安,突然从清水河的位置北上,意图何在?”

李典咬咬牙。喃喃的问道。

清水河与上蔡南辕北辙,要是从清水河北上,攻取上蔡,那绕路就绕大了,这根本不可能造成突袭的效果。只要他们出兵从北门出,随时都能拦截吴军攻势。

如果不是攻取上蔡,那吴军意图又是什么?

李典脑子有些乱了,嘴里咬牙切齿的叫着:“吕布!吕布!吕布!!!!”

每喊一次,他就越发感觉心中的沉重。

他的对手是吕布,他不敢小看。

“灌阳!”

一个儒袍中年人站出来,对这李典,拱手的说道:“将军,吴军很大可能攻取灌阳!”

“叔治,你的意思是说。吕布要拿灌阳?”

李典闻言,连忙看着沙盘地形图,灵光一闪,忽然有些领悟了,神色顿时变得一场难看:“可为什么要那灌阳,灌阳城怎么看都有些微不足道啊!”

“将军,你看,他们只要渡过了清水河的位置,北上不到十里,就是灌阳城。灌阳城不重要,但是他们拿下灌阳之后,就有了另外一个选择,一方面他们可以伺机攻取上蔡。从灌阳绕路去上蔡城可能有些艰难,而且都是山路,没有官道,不好走,但是也不是不能走的,这路还是通的。而且最重要一点,灌阳西北面,那可是最接近颍川的方向,可以直通颍川郡,三日路程可逼近许都!”

儒袍中年名为王修,字叔治,青州北海营陵人,年约四旬,自汉末开始,他先后侍奉过大儒孔融,然后投身晋国,还曾经是袁绍之子袁谭的谋士,最后晋国败亡之后,投身曹魏。

他算是孔融的半个弟子,在曹魏士林也算小有名气,曹魏十二卫兵马整编的时候,他被征辟入军,如今乃是右骁卫主簿,管理右骁卫大小事务,也算是李典的军师,有一定的军师谋略。

“许都?”

李典闻言,眼眸爆出一抹冷芒:“吕布要拿下许都!”

“吕布三次强攻阳安不成,他知道一时三刻拿不下阳安城,自然也就不能直攻上蔡城,但是他们又不想这么一直僵持下去,在这个时候,另辟捷径,北上许都,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王修沉吟半响,沉声说道:“而且,我怀疑他们有可能望东而击西!”

东是上蔡,西是许都。

任何一个都不容有失。

“怎么说?”李典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将军,如今我们决战的战场虽然在汝南之地,但是我们大军背靠颍川,没有颍川的支持,我们连三天都熬不住,颍川是我们的后路,颍川一旦有失,对我们的十几万主力大军来说,绝对是一个灭顶之灾!”王修低声的提醒道。

“你说的对,正因为如此,吕布也应该明白我们对颍川的重视,万一他们只是虚晃一招呢?”

李典谨慎的说道:“他就是有心让我们分兵,好攻取阳安,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我们不排除这个可能性!”

王修点头,沉吟半响,说道:“但是将军,如今他们仅仅只是用了一个时辰的时间,那已经打通了我们的防守,强渡清水河,这足够证明了一点,他们动用了兵力不弱,这么一看,不太像是虚招!”

“是不是虚招,还是要看看他们能不能拿下灌阳!”

李典眯着眼,冷静沉着的说道:“在灌阳没有消息回来之前,我们不能擅动,阳安是北上上蔡的咽喉,上蔡是我们大军的指挥中心,灌阳我们丢得起,阳安我们丢不了,就算丢了灌阳,我们也还有时间部署!”

“我们在灌阳有一部,兵马两千,镇守校尉林博,是一员悍将!”王修点头:“他若是能守住灌阳,那么就能证明,吴军只是虚晃一招,主力还在城郊,伺机而动!”

“等!”

李典说道:“既然如此,我们等灌阳方面的消息,在做出决定。还有,你立刻派出麾下所有斥候精兵,细细的给我观察城郊吴军的营寨,不惜代价。我要完全清楚城郊兵力!”

“诺!”

王修点头。

城中越发紧张的气氛之中,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了,头顶上的太阳越升越高,越来越猛烈,约莫中午。李典走上城墙,站在城头上,看着城外若隐若现的吴军营门。

“吕布,我倒是想要看看,你在玩什么花样?”李典喃喃的冷言。

过了午时,一个斥候来报:“将军,灌阳失守了!”

“什么时候?”李典猛然回头。

“半个时辰之前!”

斥候拱手,在李典凶猛的气势之下,咬着牙说道:“吴军攻势甚猛,渡过清水河之后。一个时辰不到,便已经兵临城下,前后只是用了三个时辰不到,就拿下了灌阳!”

“从清水河到灌阳,前后不过五个时辰,居然就让他们一一攻破?”李典闻言,两个拳头紧紧的握紧,双眸之中变得冰冷起来。

这一刻,他有些动摇了。

吴军的主力看来是北上了?

他还是有些谨慎,不想去相信这一点。必须要求证真实情况。

“将军,城外的斥候有消息回来了!”

这时候,王修紧跟着走上城门,对着李典躬身禀报说道:“吴军营寨。一切如故,兵力不见少,而且营帐没有少,炉灶没有少,但是……”

“但是什么?”

“我们的斥候在他们营寨的营房之中,发现了一些稻草人掩护的踪迹。所以如今可以确定一点,他们应该出动了大部分主力北上,而城外的状况,做给我们看的,迷惑我们,让我们以为他们的主力尚在城外!”

王修道:“我怀疑,这时候吕布已经亲自率领吴军主力北上,不管他们的目标还是上蔡,还是……颍川,对我们来说,都是很危险!”

“看来我们要分兵了!”李典这时候想要不相信都不行了,他沉声的说道。

“怎么分?”王修问道。

“阳安不容有失,我领兵镇守,而你,亲自率兵两万精兵,立刻北上,抢先一步,在灌阳或者上蔡之前,死死的堵住他们,不要让他们进入颍川或者上蔡!”李典既然下了决心,也没有拖泥带水,动作干净利落。

“将军,这么一来,你这里兵力可就薄弱了!”王修有些担心。

“你不是说他们主力不在城郊吗?既然事已至此,我们也无可奈何,不能让他们北上,而我这边,兵马过万,尚能依城而守,应该能守住阳安,这方面我认为没有问题的。”李典道。

“诺!”

王修点头领命。

当天他们便已经分兵,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王修点齐兵马,亲自率领两万精锐,马不停蹄的向着灌阳出发,意图在灌阳拦截吴军北上之势。

傍晚。

城郊,吴军营寨。

“虚虚实实,李曼成,你总算是上当了!”

吕布目光看着斥候回禀的消息,嘴角扬起一抹笑容,他抬头,目光看着麾下一众师长:“诸位,如今鱼饵上钩了,用锦衣卫的飞鸽传书,给我传信董袭,立刻舍弃灌阳,然后率兵回袭,从北面打响攻取阳安的战役!”

他从来就没想过攻取颍川和上蔡,他的目标一直都是阳安城。

做这么多,兜兜转转,都只是为了迷惑魏军,让他们分兵北上,好攻取阳安,很明显的是,他的战略成功了,李典重视颍川之地,还是上当了。

“诺!”

一个锦衣卫驻守飞虎军团的百户立刻领命,然后去传达命令。

“传我命令,各师养精蓄锐,准备战斗,在今夜子时,正式攻取阳安城,一旦开战,一刻钟搭起浮桥,渡过护城河,直接强攻,无需任何策略,不惜代价,以生命攻取这座城池!”

吕布斩钉截铁的说道。

“诺!”

一众师长闻言,战意高昂,俯首领命。

日落西山之后,朦胧的夜色渐渐的覆盖了这一方天地,今夜的星空异常璀璨,一轮明月高挂,圆月当空,照耀天地。

王修率领两万魏军马不停蹄的赶路,顺利抵达灌阳城下。

“报!”

“说!”

“城中很安静,并无吴军守城之踪迹!”斥候俯首,禀报说道。

“什么?”

王修万一,有些皱眉:“难道吴军已经离开了灌阳北上了?”

“主簿将军,吴军是不是空城计?”一个校尉策马上来,低声的说道。

“很有可能!”

王修点头,抬起头,看看夜色,道:“不过我们不能等下去,韩自,你率领兵马三千,试探性攻击,看看城中吴军的反应!”

“诺!”

一个魁梧战将手握大刀挺身而出,率领三千将士,小心翼翼的越过护城河,然后向着安静的城门而去。

但是一场预料之中的攻城大战并没有如期的来临。

他们很轻松的入城了。

约莫在一个时辰之后,校尉韩自亲自出城禀报:“主簿将军,我们已经搜了全城,城中没有发现任何的吴军将士的踪迹,我们问询一些百姓,吴军在下午刚刚攻下城池不到一个时辰,就已经离开了灌阳!”

“从什么方向离开?”

“不是很清楚!”韩自说道:“不过斥候在北城方向,没有返现任何行军踪迹!”

“不好!”

王修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他调转马头,大喝:“骑兵随我来,步卒快速跟上,传我军令,立刻返回阳安城!”

……

夜幕之下,一片悄悄之中的的阳安城,擂鼓声突然爆发而起,响彻天际,打破黑夜的宁静。

咚咚咚……

这擂鼓之声是一个进攻的号角。

大战是在阳安北城门之上打响。

城中的李典闻讯,匆匆走上阳安北城门的城头,目光看着城下的吴军,眼角不由得抽搐了一下:“该死,吴军营寨在南面,北面怎么会有吴军的呢?”(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一章 蠢蠢欲动的刘备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决战关东之夏侯渊的陨落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吕蒙和曹休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大洗牌 三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冀州易帜 上第九百四十一章 益州郡的决战 上第一百二十章 长安乱 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周瑜的提醒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箭东来,功亏一篑!第五百七十三章 金陵城 七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破釜沉舟一击 三第三百八十章 锦衣卫和鬼卒的较量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朝堂之争第六百九十章 刺杀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孔明夺希腊 中第八百八十章 汉中血战之战定远 四第五百四十三章 赤壁 四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雒阳风云 四第八百五十七章 曹仁之死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决战关东之定北疆 续第四百九十四章 蹴鞠大赛 十三第三百五十章 会猎于鲁 十五第二百七十四章 卧龙!凤雏!冢虎!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灭魏之战 二十三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灭匈奴 六第八百一十三章 突围血战 上第六百二十八章 北疆血战之背水一战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议和第两百零四章 今日,汝是走不了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吕布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除夕 下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威尼斯大战 三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叩开罗马帝国的大门 三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决战五丈原 一第五百一十一章 孙坚之忧第九百一十六章 桃园之义 二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血战并凉 二十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任县令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灭魏之战 十七第二百一十三章 夺襄平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两大战区的筹谋第五百零八章 孙翊大婚第四百六十六章 西陵血战 四第一百零四章 太史慈的臣服第五百三十五章 金陵城之前奏 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武关乱 三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全民皆兵第十七章 孙策统兵第六百四十七章 北疆血战之黄忠在行动第五百二十三章 瑜亮初战 十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雒阳风云 六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大战紫禁之巅 六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决战关东之最后一战 九第七百五十六章 成都兵变 三第五百七十四章 金陵城之图穷匕见第一千一百章 雒阳风云 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创建江东讲武堂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大洗牌 二第一千零四十三章决战关东之郭嘉的反扑 上第七百二十九章 七营战旗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朝堂之争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宣传司第九百零九章 五比二的结果!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猛将马超 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蒋钦战败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灭魏之战 九第五百八十六章 金陵城之两雄血战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开春大战 五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渡海战役 二第八百三十一章 知错要改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大洗牌 三第六百四十三章 灭晋之晋国落幕第八十三章 潘凤来投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龙虎斗 十第三百六十章 会猎于鲁 二十五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塞维鲁之死 十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赤壁 五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渡海战役 五第二百一十五章 降!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决战关东之曹丕之野望第七百八十二章 政务琐事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龙策六年,亲征之议 下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龙虎再斗 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吴变法的前奏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血战并凉 三十七第九百六十二章 第一次北伐 十二第六百一十章 夜访江侯 下第九百六十七章 第一次北伐 十七第五百八十章 金陵城之你就是一头猪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孙权见贾诩 上第七十九章 江东之变 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蔡邕的不爽第二百七十四章 卧龙!凤雏!冢虎!第三百九十三章 朝堂风暴 八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破釜沉舟一击 二第四十九章 父子商议第七百五十八章 关中之战,马腾的逆袭!第五百八十九章 金陵城之落幕第一百五十九章 嫡系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