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劝谏

“天山,好伟岸的一座山!”

历经十几人的艰难行程,这一天,孙权站在山脚底下,仰望这一座高不可及的山峰,眼眸之中却出现了一瞬间的迷茫。』』『..

他不是第一次来天山。

在一千八百多年之后,他也曾经来过天山旅游。

但是那种感觉完全不同的。

这一座山脉在古时候是中原和西域的分界线,这里有这无穷无尽的传说,这里也挡住了中原迈出去了脚步。

在今天,当他们率领大军路过这座山脉的时候,他感触很深。

这一刻,他才感觉,他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他终于改变了历史。

让炎黄子孙走出了中原的囚笼,走向世界,征服世界,不会如同一千百八年后,成为西方人不爽就欺负一下的对象。

后世人一直说,中国有人有一个陋习,是让他们变得虚弱的根本。

内斗。

中原无数次改朝换代,从来都是内斗。

而今日,他孙权,孙仲谋即将改变这一点。

没有人能越时间。

有一天他也会老去。

他的皇朝也会被毁灭。

可是当他率领的大吴子弟杀出了中原的牢笼之后,那么这个世界舞台未来就是炎黄子孙的,黄种人将会成为这个世界的主流。

这一天,他很自豪。

“陛下!”

历经风霜诸葛瑾的身体变得很虚弱,面容苍白,双眸无光,但是他依旧恪守要职:“这一座山的山顶终年积雪,被当地游牧人称为之神山,传说周天子曾经在这里遇到过西王母!”

“西王母?”孙权露出一抹轻松的笑容。

“这只是传说,不过穆天子传里面的确有些记载,多半只是被神话的,天下何来之真神!”诸葛瑾很博学,这一点从他书就知道了。

“诸葛参谋如何知道神话不曾存在?”苍老的声音从孙权身边出来,有些萧瑟。

这是大吴朝道教之主,国师左慈。

左慈已经很苍老了,一身修为付之一炬之后,他的生命每一天都在倒数,他的白饭失去的光泽,他的眼眸变得浑浊不明,他的声音也变得很苍老。

这一次他执意追随孙权西来,他只是想要在生命结束之前,见识一下西方的教徒。

“有没有无所谓,神的存在,是心安而已,今朕已经心安,何须求神!”

孙权耸耸肩,没有理会他们之间的争执,一步踏出,他头顶天,脚踏地,手握龙渊宝剑,剑出鞘,指苍天,声音郎朗,直入九霄云巅之上:“大吴的儿郎们,朕乃是孙仲谋,今日朕率尔等西来,为的是一个让我们子子孙孙成为这个世界主人的大好未来,走到了这里,我们将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历史,这将会是我们大吴皇朝的里程碑,愿我大吴永恒不垂!”

“愿我大吴永垂不朽,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吕布鞠义等诸将俯高喝。

“愿我大吴永垂不朽,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愿我大吴永垂不朽,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几十万将士一声一声的高喝,声波凝聚,仿佛如同海啸冲天而去,震荡着山顶的积雪仿佛都在颤动。

……

这一条漫长而危险的丝绸之路在孙权脚步之下,一步步的迈过去。

穿过了一重一重的沙漠。

走过了无比荒凉的路途。

承受了非人一般的困难。

每天都有无数的将士倒下。

一滴水都成为了无比珍贵的资源。

这样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孙权亲自率领的西征主力在维持了整整二十三天的艰难路途之后,终于从大沙漠走出来,走进了西州疆域,走到了西州东面第一座城池,南河城。

南河城昔日属于龟兹国的边境,也是从凉州进入西域的必经之路。

当丝绸之路开始复苏起来,这一座城池也成为了连接两地贸易的一个重要纽带,同时成为了西州紧次于西州城的重要战略城池。

“臣,荀彧!”

“臣,弘咨!”

“率西州百官,迎陛下圣驾,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五州巡阅使荀彧和副使府长史弘咨率领西部五州的总督府官吏和还有各城县令,早已经在这里恭候多时了。

“众爱卿平身!”

孙权跳下马背,大步流星走上来,目光有些一丝丝玩味的光芒凝视着明显变得有些苍老的荀文若。

这一个曹魏丞相已经白苍苍,都变得让他有些认不得了。

“谢陛下!”

众臣站起来,相继的抬头,但是目光不敢太直视,他们只能偷偷的打量这个有着无数传奇故事的千古雄主。

西部五州归降东吴时日不长。

但是荀彧的大刀阔斧治理,提拔了不少贵霜人,安息人,龟兹人,乌孙人,大宛人这些当地部族的人成为官吏,很快就稳定了这里的秩序。

而这些官吏,对于孙权只有传说,太多的人对于这个征服他们的主人很陌生。

而孙权给他们的第一印象,年轻。

太年轻了。

Www¸ тTk án¸ ¢O

不过三十左右的孙权,在他们眼中变得有些神奇起来了。

“文若,上来吧!”孙权对着荀彧邀请同车而行。

“谢陛下!”

荀彧沉思了半刻,在一双双羡慕的眼神之中,登上了孙权的龙撵。

“在西部习惯吗?”孙权坐下来,很随意的问。

“没有不习惯的地方,只有不习惯的人!”

荀彧这时候的面容就没有之前那般恭维,多少有些硬邦邦的意思。

他对于孙权的感觉很复杂。

敬佩多少是有的。

但是记恨也是有的。

作为铁杆子的曹魏忠臣,他从来没想过这辈子还会成为大吴朝廷的一员。

只是世事弄人。

当初为了报曹彰,他不得已出山任职。

不过这些年他倒是对西部五州越来越上心,不为朝廷,不为孙权,为的只是让这里的百姓过的好一点,哪怕他们曾经都是异族。

“陛下,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沉默半响之后,荀彧主动开口。

“说!”孙权笑了笑:“朕从不以言论治罪,只要你不违反大吴法规,就算你当面骂朕,朕也受得起!”

这一点是孙权的优点。

不然也容不下御史台那些犀利的御史。

“陛下好胸襟,臣佩服!”

荀彧点点头,目光之中有一丝敬佩,这恐怕是曹操也很难做到的优点,他斟酌了一番之后,道:“陛下,臣作为西部五州巡阅使,职务是管理西部五州,本不应该质疑朝廷政策,但是……”

“不!”

孙权打断了荀彧的话:“有一点你说错了,你可不仅仅是西部五州巡阅使,你还是内阁大臣,有监督朝廷政策的权利,你可以参与朝廷决策!”

荀彧目光一颤,微微有些异动,不过很快就平静下来了,双眸平静如水,没有一丝波涛泛起,接着道:“既然如此,臣就想要劝谏一下陛下,莫要穷兵黩武!”

“穷兵黩武?”

孙权微微眯眼,眼荀彧,并没有责备,反而有一丝丝激动。

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是不是等于他已经归心大吴。

孙权他把放在西部,就是了解他的性情。

这是一个顽固分子,他也许迫于情况,只能为大吴朝廷做事,但是想要他彻底归心朝廷,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此话何讲!”孙权问道。

“陛下比臣更加了解朝廷状况,大吴虽然地大物博,疆域广阔,但是刚刚太平没有多久,长年内乱和征战之下,早已经耗尽了百姓的生存根基,此时此刻,当休养生息数十载,方能建造一个民生富强的煌煌盛世!”

荀彧就是荀彧,一个宁折不弯,一个有话说话绝不含糊的忠臣,他未必终于朝廷,但是他终于中原百姓,所以这话哪怕他知道孙权听了也许不高兴,但是他还是说了。

“陛下为了征服西部蛮夷,连连扩军,如今更是倾巢而出,集合数百万将士,血战连场,喋血无数,更是让无数的大吴将士客死他乡,此非明君之举!”

“陛下如今已经成就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霸业,古往今来,何人比得上陛下的江山之宏阔,陛下的子民之多,陛下的疆域之广,陛下何必退一步!”

“区区西部蛮夷,征服了又有何用!”

“臣场上传来那些伤亡的数字,臣心中悲也,那都是中原子弟兵!”

“陛下兴师动众,难道只是为了让后人在你的史册之上留下重重了一笔,你可曾想过,如今大吴朝麾下八千万子民是否已经过上了好日子?”

“……”

荀彧喋喋不休的说了无数话,他倒是没有什么私心,也不曾是在讽刺什么,他就是想要劝谏不要兴师动众,不顾如今朝廷的状况,不顾民生而征战连连。

孙权听了很用心,他的心中并没有怒,反而有一丝孤独的感觉。

没有人经历过后世那段历史,不会明白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从历史书上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践踏都城,个个大好地方变成了西方的租界,区一个美国代替了中国成为世界第一霸主,那种想要撕碎整个世界的心情。

荀彧自然也不会明白孙权想要不惜代价也要统治西方的那种渴望。

所以孙权不怪他。

当然,他无论如何也挡不住孙权的脚步。

“文若,朕不否认你所说的一切,但是朕有些事情必须去做!”孙权一双碧绿如琥珀的眼眸很清澈,声音很坚定:“征服罗马帝国是朕的使命,朕哪怕是变成暴君,也会把罗马帝国彻底的征服!”

“陛下既如此坚决,臣无话可说!”

荀彧长叹一声,他也很明白,自己是说不服孙权了,孙权如此劳师动众而来,早已经想的比自己还要多还要彻底,有些情况他比自己清楚,但是他坚定要去做,那就说明了,谁也说服不了他。

以孙权今时今日的在朝廷之上的威望,一言可定天,一言可崩天,早已经不是所谓劝谏能撼动得了的。

“文若心系朝廷之意,朕很欣慰!”

孙权嘴角露出一抹笑容,道:“当初建立西部五州巡阅府,是因为西部不稳,为了稳定西部五州,才特别建立了这个位置,如今西部已经渐渐稳定,西部五州巡阅使也该结束了,你进入内阁如何?”

“陛下,臣并无所求,当求留在西部!”

荀彧抬头,目光从龙撵的珠帘之中,凝视着外面的这片大地:“臣从来没有想过为朝廷效命,臣如今只想要为这一片地方的百姓鞠躬尽瘁!”

“你既决心如此,朕成全你!”

孙权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的道:“西部巡阅使会裁掉,但是朕会组建西部行营,组建西部行营的目的,是为了把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州之内西部六州建造成为中原连接罗马疆域的纽带,这需要一个有魄力的人来坐镇!”

他已经开始未雨绸缪。

罗马帝国的疆域一旦打下来,他已经决议用来分封功臣,以昔日周朝制度,以宗主国,统治这些诸侯国,让中原的人在这片土地之上慢慢扎根。

但是西部六州疆域他绝不会让任何人动分毫。

这里就成为了朝廷牵制这些诸侯国的纽带。

“臣领命!”

荀彧松了一口气,点头领命。

**

在南河城待了一日之后,大军继续向西。

三天之后,大军进入西州城。

所谓的西州城是西州总督府建立之后,才改名的一座乘此,这里就是昔日的他乾城。

孙权在西州城决定休息三日。

毕竟长途跋涉之下,无论是众将士还是他,都感觉异常的疲惫,需要缓一缓,才继续赶路。

西州没有行宫,弘咨安排了一座新落成的驿站给孙权休息。

经过两天的休息,孙权的精神好了很多。

而这时候,一个不之客匆匆赶来。

“臣李儒,拜见陛下!”李儒行礼之后,目光有些紧迫。

“起来!”

孙权微微眯眼:“老李,你匆匆赶来,可是有什么消息亲自汇报?”

以孙权对李儒的了解,这时候李儒应该坐镇罗马帝国,而不是赶回来。

“陛下英明!”

李儒恭维了一句之后,开始迫不及待的进入正题:“陛下,在十天之前,卡拉卡拉已经率领铁血军团离开了安条克,未经任何调令,就擅自向罗马城返回,甚至连奥尔维利都是后知后觉,更是大脾气!”

“还有呢?”孙权目光划过一抹锐利的精芒。

“卡拉卡拉率铁血军团离开之后,不到两天,盖塔也匆忙的率领阿波罗军团脱离安条克!”李儒继续道。

“所以你认为……”

“臣认为,塞维鲁的确已经死了,不然卡拉卡拉和盖塔不敢如此不顾大局,率兵脱离前线,返回罗马城!”李儒毕恭毕敬的道:“他们已经是自毁长城,那怕奥尔维利在如何厉害,他都挡不住我们的进攻,此乃一举征服罗马帝国的大好机会!”本站推荐丝袜美腿,童颜**,丰满肥臀图片视频在线看!!快速关注微信公众号:meinvtao1(长按三秒复制)在线观看!

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天权八年第七百八十八章 一个字,打!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谍战风云 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战幽州 八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见徐庶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箭东来,功亏一篑!第六百三十四章 北疆血战之突袭第八百二十七章 庞统的新去向第七百四十三章 关中之乱 四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抵达前线第七百二十七章 吴魏之间的缓和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决战关东之曹丕之野望第九百八十六章 要议和了 上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跨时代的发展 六第九百三十二章 庞德的请求第七百九十一章 青州之战的前奏第五百三十二章 放狮归山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大战前奏 中第八百二十章 针锋相对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封禅前夕 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论资历,你们不够格!第九百五十八章 第一次北伐 八第九百零一章 孙刘大战之建立天鹏军第七十七章 飞鱼服,绣春刀!第一千零四章 大吴西征,灭贵霜 六第一千二十三章 开春大战之凤鸣九天 4第二百六十一章 江东日报 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金陵城 二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龙虎斗 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前奏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夺长安 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返回舟山第九百四十九章 马超的决定第七百九十七章 青州之战 三第1295章 地方制度的编制 上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叩开罗马帝国的大门 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朝堂风暴 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孙权的惊骇之言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塞维鲁之死 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里秦淮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决战关东之金陵宁静 中第六百九十一章 孙权的危机感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灭安息 十三第六百七十章 平衡内阁第五百四十章 赤壁 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不安分第六百八十一章 曹操欲谋汉中第三十三章 孙策屯兵曲阿第九百二十三章 狠辣诸葛 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被围回风岭第四十六章 各自谋划第五百八十四章 金陵城之李贾再战第七百七十五章 关中之战,马超战典韦!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灭安息 十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荆州行 四第四百八十五章 蹴鞠大赛 四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会师之后南下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血战并凉 二十四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泰山封禅?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夺长安 十第八十二章 郭异的决心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战并凉 二十六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烽火大草原 五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风险,大利益!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血战突围第三十二章 戏志才第六十章 孙权练兵记 下第九百五十一章 骆同与方石,锦衣荣光!第455章 落地生根第五百六十六章 官渡战始 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份暴露第九百五十三章 第一次北伐 三第九百六十七章 第一次北伐 十七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争吵第七百一十三章 一个聪明的女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江东日报 中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跨时代的发展 三第五百三十一章 哀兵必胜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破釜沉舟一击 六第三百六十八章 吕布的归宿第五百八十四章 金陵城之李贾再战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灭安息 十二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叩开罗马帝国的大门 八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决战关东之金陵宁静 中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血战并凉 九第五百五十八章 襄阳之乱第1290章 封禅之典,饕餮盛宴!第六百零六章 打?还是不打?第三百四十八章 会猎于鲁 十三第五百九十四章 官渡落幕 再续第七百五十五章 成都兵变 二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谍战风云 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龙蟠虎踞第九百九十四章 两国休战第一百四十六章 防范未然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决战关东之风起萧关 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嫡系虎士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奥尔维利的疯狂第九百四十六章 益州郡的决战 续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扫荡东海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