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冠军将呼太史慈(四)

战争,从来不是单纯的在沙场上取胜,而是敌我两方在各个方面的角力,包括国力、政治、外交等,所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此言诚然,荀贞遣张飞率部袭扰山阳,从表面上看,是军事上的一次行动,但实际上,其中包含了政治上的进攻。

这个政治上的进攻,便是军议时张观等人的表现,以及袁遗半天之内的三次求救。

可以说,荀贞的这个军事行动是个阳谋,即便曹操、程立等看出了荀贞不可能会在这个时候与兖州兴起州战,也就是说,他不可能会于此时大举攻略山阳,可政治上的压力,却使得曹操不得不被荀贞牵着鼻子走,只能分兵去援助山阳。

当然,曹操分的兵不多,没有达成荀贞预期的目的,但至少荀贞的此策算是成功了三分之一,首先,分出了李干部,其次,使山阳郡的郡兵收缩自守,退出了任城县的战场。

曹操的部队现可分为三类,一个是他的嫡系,一个是州兵,一个是各郡派出给他暂用的郡兵。

他的嫡系当下分在三地,一部驻守东郡,一部由夏侯惇统带,已经对任城县发起了进攻,一部便是曹洪、曹纯营。曹纯去了泗水东岸,曹洪于今在定陶大营,跟在他的身边,换言之,他的嫡系部队,能够调动的,现下只剩下了曹洪部数百人。

州兵多在东平国,分屯两地,一部在须昌,一部在寿张,在寿张的是主力,暂由鲍信统带。郡兵也是分在两地,主力在夏侯惇的帐下,余下的在定陶营中。

此三类之外,又有李干、蒋奇、朱灵三部。

李干这一被分出去,曹操能亲自掌握的兵马,亦就是他可用的预备队,也就只余曹洪、蒋奇、朱灵和少部分的各郡兵了,总数不到七千。不到七千,六千余步骑,看起来还是有不少,但问题是这六千余的步骑构成太复杂,蒋奇、朱灵是客军,各郡兵也是“客军”,战斗力姑且先不说,只说在服从命令上、肯否为曹操死战上,明显就信不过。

曹操因此而产生了焦虑。

他知道,他必须立即对荀贞这次政治与军事上、两管齐下的合力进攻做出反击。

否则,随由荀贞如此逼迫的话,任城县不能攻下事小,他才掌兖州,在州中尚无多少威望,万一大败,必会导致州中的士族对他失望,想那公孙瓒兵强气盛、进侵冀州之时,有多少冀州的郡县长吏、地方豪强与他暗通款曲,乃至明面迎降的?前车之鉴,真的是为时不远,如果不对此高度重视,设法化解,那他以后还能不能坐稳兖州刺史这个位置都将存疑。

曹操想出的化解之策,就是檄鲍信进攻江鹄、李瓒,自带兵赴任城,亲自指挥战斗。

听他说了此应对之策,程立、陈宫俱皆说道:“明公此高策也!”

程立摸着花白的胡须,连连称赞,表示佩服,说道:“明公此策,反守为攻,定可使镇东挠头。”

遣援兵去山阳郡,这是被动的守,荀贞的攻势如此咄咄,只守当然不行,既是必须要做出反击,那就干脆搞一个大的,荀贞为抓住战场的主动而开辟山阳战场,曹操便报之以李,为夺回主动权而再开辟一个东平战场。

此战未开前,荀贞的用兵、关注重点是在济北,曹操的用兵、关注重点是在任城,而今仗才开打,以眼下的形势而言之,最重要的却已既不是济北,也不是任城,而是东平国了。

东平国在济北和任城的中间,北接济北,南邻任城,鲍信如是能在这个战场上取得大胜,把江禽、李瓒击败或者索性逐走,那么他就可以北上济北国,南下任城县,曹操由此也就能进退自如,攻守从心,战场的主动权将完全落入其手,这场仗,他就有六分的全胜把握了。

这是一步不错的棋,但鲍信能否取胜是一说,即使取胜也只有六分全胜的把握,故此,曹操以为还不够,仍需再加上一点东西,所以他又决定亲自带兵去任城前线。

他去任城前线,可以一举两得。

加强夏侯惇的兵力,增大对任城县的攻势,这是其一。设若鲍信在东平国作战不利,他随时可以提兵往助,这是其二。

曹操的这两招确是大胆,也正因大胆,而才犀利,不愧程立称赞,言说会使荀贞挠头。

陈宫说道:“鲍济北如攻李瓒、江禽,镇东会有何应策?”

他一边思虑,一边慢慢地自问自答,接着说道:“想来不外乎援或不援。如果援,我山阳、任城县所面临之压力就会大为减小;如果不援,东平一旦为我所得,济北率部南下,与明公合兵,任城县也就随之攻复易也。”赞道,“明公此真妙计也!”

程立笑道:“明公,立有一策,可使镇东更加挠头。”

曹操喜道:“公有何良策?快快言来!”

“明公何不传州檄一道,述以贼乱过后,民生维艰,李、郭凌辱天子,王室凌迟,质问镇东当此之际,不思为民、为国,却怎反而侵犯我州?”

荀贞打了一套军事与政治的组合拳,曹操也可以一样用此回敬。

一道檄文,几句话,可能起不到什么实质上的作用,但兵法也有云“攻心为上”,能攻心者反侧自消,此法用得得当,可以消灭的不只是反叛,敌军亦可。战场上打仗的是兵士,要是能让敌方的兵士觉得这仗打得不对,自家理亏,那么斗志自就不会昂扬,敌国的百姓也会因此而产生民怨,粮秣军械都是百姓生产、制造的,他们也就没有干劲。兵法又云,“哀兵必胜”,这是为何?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故也,对敌人“仇”不起来,没有愤怒,取胜则难。

曹操哈哈大笑,说道:“公此策,正与吾所思同!”

面临这么危急的形势,曹操应对镇定,言笑自如,这使得程立、陈宫不觉心折。

曹操的檄文传到徐州州府时,荀贞正在看乐进刚遣人送来的军报。

乐进已经攻入济北,打下了肥城,他在军报上备述太史慈之勇,形容他“功劳冠军”。

106 忠壮引来海内重 张纮迎愿献绵薄153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221 孙文台传请击鲁90 风卷雷动诛邺赵(六)66 谋大计暂敛英眉 郡童子显傲刚强15 搜山千骑入深幽(六)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27 朱公伟奉天子诏89 烟尘卷骑分两路 已失天时复失和78 开阳连营屯兵地 陶谦厚待泰山军137 建功立业就在冀州(三)91 忽然闻得故人到126 玄德愁闷业不立78 张飞宿将袭如狼(下)92 虚席问贼进退意94 感故念旧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7 置彀在此请君入13 黄巾围城56 行若纯儒实怀诡14 守城初战49 本初情谊铭记不忘17 无赖60 文直175 阴德献上削贼策26 决胜74 奋武遣以一军阻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2 礼钱需得四百万31 破敌(上)17 兵者政之辅,政者兵之基(上)189 聚得干才羽愈丰(下)157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85 临战忘死虎狼士 陷阵总是高顺营19 闯中军咄咄逼粮 到帅帐讶见有客54 私愤何及国事重 兄弟阋墙两不和89 陈荀分被董卓征 兵编别部号安郡67 二月风雷重又动53 灭族(上)91 陶谦坐视待成败 董卓谋备据相国30 奉先驰雄击汝南1 上任2 双喜临门(下)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292 陈国相襄军第一(一)35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十六)80 擒贼先擒王(上)66 急击则负缓则胜194 鲁子敬狂儿奉粮182 元龙片言郯城开37 会师(下)60 刘备月下图远志 关羽林中慨为驱23 大获丰收55 此子乃忠直奇节士3 光和七年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41 谋重有利为臣职77 布植党羽养虎豹73 孔伷病榻不足忧 孙坚兵进略如火51 兵前先有礼臣至 软在硬后声威夺魂130 广陵兵动徐方沸 鲁阳坐视豫州盟(三)158 刘玄德两战援徐158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三)134 圣旨一下赴冀州(四)29 盘点筹划52 围魏救赵乱其阵69 寻得事由插爪牙62 赐字212 幽兵临冀可谋兖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51 无中生有兵家计113 陈宫催马离营去262 荀休若盐铁开府5 大计23 甲光向日来者谁223 调派署威压山重22 今有颍阴乳虎(下)27 举荐戏忠5 邯郸陌上九月秋(五)24 旗鼓鲜明三军出 牛刀小试一战胜193 荀徐州为子储才77 演武荐贤(下)130 广陵兵动徐方沸 鲁阳坐视豫州盟(三)89 风卷雷动诛邺赵(五)58 下邳国荀贞得子 广陵郡笮融逞威(八)31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十二)149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十六)142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九)79 吕布既遁援将到 两路先取胡文才21 惜乎未能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81 冠军将呼太史慈(三)53 下邳国荀贞得子 广陵郡笮融逞威(三)11 孟德穷窘设摸金59 慨叹43 董卓狼顾问英雄(上)270 选取文武从南下12 一檄引得泰山惊3 董卓兵掠颍川地 孔伷借兵陈国中121 三战尽复东郡地(六)46 治平天下舍我其谁42 固知功业不易立 败而不馁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