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

一战攻下圉县城,但孙坚没有在城中多停。

他叫兵士们掳掠一番,然后放了把大火,将县城烧着,便就带部离了圉县,仍旧回去扶乐。

回扶乐的路上,孙坚北顾,远看那熊熊的火焰,几把半天的天空燎红,黑烟滚滚,旋腾而上,遭风一吹,弥漫天地,远飚十余里,略带点遗憾地说道:“没能生擒张孟高,可惜了!”

张超在战败之际,虽没能收敛兵士、撤回圉县,但他骑的有马,见势不妙,却是逃掉了。

说那孙坚为何打下圉县而不守,反烧城而归呢?

原因也简单,他的确兵马不足,依仗士卒的精锐,可以击败圉县的守卒,但如是据守,就会力不从心,此其一;他现阶段的用兵方向,重点是在收复汝南的南部,不在陈留,此其二。

张超逃到陈留县。

张邈闻讯大惊,出来迎接,见他模样狼狈,问了详情,埋怨地说道:“孟高!前时讨董,汝不见孙文台之悍勇乎?我交代你守城自御,你怎么反而出城浪战?”见张超满面通红,显是甚为羞愧,亦不忍多加责备,也就罢了。

与张超回到郡府。

两人计议。

张邈说道:“本欲发兵援助曹孟德,结果圉县失利,孙文台若是进驻圉县,我倒是可以调兵遣将,将他围困城中;然其克城而不取,旋师扶乐,这就好比一把利剑随时悬在我郡的头上,目前这个情况,我郡人必然惶恐,人心浮动。恐怕是援不的孟德了啊!”

济阴对陈留来说,固然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可唇亡齿寒,毕竟是“唇”亡在先,“齿”寒在后,总归好过是“齿”先寒掉。陈留郡而今自保不暇,——便是孙坚不侵占陈留的县城,可类似的事情若再来个一两遭,被他再烧掉一两座城,张邈也吃不消,当此时刻,自是无暇再去理会济阴。

张邈去信曹操,述说情况。

……

就在孙坚进兵圉县的前后,孙策亦引部出了薄县,北入到济阴郡内,至济水南岸,张起旗帜,沿着岸边行军,命令部曲击响战鼓,吸引对岸的注意。

军报传入到定陶县内的济阴郡府。

定陶这个地方,是古之名城,许多后人耳熟能详的名人、故事就都发生在这里。此地春秋时属曹国,秦置定陶县,那被辛瑷所杀的山阳郡督邮伊兴,在山阳太守袁遗弃郡而逃前曾对袁遗说,“焉知我非彭越耶”?前汉初年,彭越被封为梁王,其梁国之都就在定陶。定陶的西边有个陶城,范蠡功成身退之后,以为陶城为天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贸易,遂即选了陶城为定居之地,因号陶朱公。又县北有旧城一座,今为亭,据说是商汤追击而复败夏桀之处。

又其县东北二十里有荆城,战国时,庞涓与孙膑这一对师兄弟尝在这里打过仗。

孙坚家本寻常,并无很高的族望,而下他名声显赫,为了给他的脸上贴金,减少士大夫们对他的轻视,而今他帐下的幕僚,如那今从孙策骚扰定陶的豫州州府从事孔德之流,遂对外宣传,说富春孙氏是孙武之后。

孙膑,亦是孙武之后。如此一来,孙膑亦就成了孙坚、孙策的祖先了。

若把孙坚、孙策比作孙膑,他父子两人皆知兵勇敢,倒也不差;唯是济阴郡中,现在却连个庞涓也无。那战死的骑督将杨章,在济阴郡的军中已是号称善战,余下诸辈可想而知。

济阴太守吴资年过四旬,两道弯弯的眉毛,小眼睛,肉乎乎的鼻子,颔下一部柔软的胡须,比较胖,身上的官服被大肚子撅起,诚然大腹便便,走起路来,他喜欢双手放在肚上。

成定、石关两个,形容他慈眉善目,如个乡下的富家翁,还真是颇为贴切。

接到军报,吴资召集郡吏商议。

也没什么可商议的,郡吏们众口一词,认为根据军报,孙策只有兵马两千,定陶南有济水为阻,只要把渡口守好,料那孙策定难渡河,却是不许理会即可。

吴资深以为然。

不像张超自恃出身清高,小看孙坚,吴资对孙坚父子的用兵能力还是挺高看一眼的。

不说别的,只说那讨董之际,吴资也是参与其中的,当日,十来路的诸侯无人敢进,只有孙坚、荀贞、曹操等数将提兵直进,不畏董卓,与之鏖战,最终且把董卓逼出了洛阳,这件事,他可乃是亲见亲闻。张超以此认为孙坚轻躁,吴资则以此认为孙坚雄壮。

却是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而不同的观点,也就导致了不同的应对。

张超浪战的错误,吴资断然不会犯。

于是定下了应付孙策的对策,吴资颔首说道:“卿等所言甚是,豫州兵虽悍,然我军守住济水可也。”到底孙策年纪小,且他带的兵马又不多,如果不与他打,好像是怕了他一般,老脸上挂不住,故而吴资换了个说辞,不提孙策,只说豫州兵骁悍。

一个郡吏说道:“明府君,曹公的檄文上午又来了一道,仍是问府君何时可以出兵入乘氏,并问粮秣等军资何时可以送到?”

吴资听到这个就烦,叹了口气,说道:“前时我已遣兵三千,去到乘氏了;曹公令我佯援昌邑,我又令杨章领郡兵千余往去,未料杨章大败身死,千余郡兵,或死或逃,收揽于今,也只收回了百余。我郡兵总计不到万人,前前后后,已用掉了半数;现在不过还有四千余罢了。孙策现领豫州兵,游弋于济水南岸,胁我定陶,我总也得留些兵马自卫吧?

“曹公一张嘴,就问我要兵马三千,我如何能遣三千卒与他?

“要兵也就算了,还有那军资粮秣。故兖州刺史刘公山讨黄巾的时候,已经从各郡搜刮了一通,充作军用;李干部久驻廪丘,泰半的军需又都是从我济阴出,我济阴再富,现下这个世道,小民连饭都吃不上了,又哪里有那么多的赋税可收?连番缴纳,早已快是穷得府库干竭了!我又从哪里给曹公搞那么些的粮食、钱帛?唉,真是为难。”

郡吏说道:“定陶不可不守,府库空虚是个难题。不如临时征募壮丁、再向小民摊派粮钱,然后一并遣去送给曹公?”

吴资想了想,说道:“也只能如此了!”

乃传下命令,叫郡吏分赴冤句、离狐、句阳、成阳、鄄(juan)城、廪丘等定陶北部的各县,监督各县的令长征召民丁、强取钱粮;定陶虽是郡治,吴资所住之所,济阴郡的首善之区,也不能得免,亦有郡吏到定陶县寺,传达吴资的指令。

定陶县令看罢檄文,请郡吏在堂中稍坐,自回到后宅。

这位定陶县令是冀州人,他的老妻与两个儿子,皆跟着他客居在此。

后宅中,见到妻、子,这位定陶县令吩咐说道:“打点行装,咱们归乡去者。”

他的老妻闻言,纳闷说道:“好端端的,你任期又还没到,干嘛回乡?”

这位定陶县令说道:“什么好端端的?你是没有出过门吧?你出门去看看,哀鸿遍野,饿殍满沟,百姓已是民不聊生,我方接檄文,州府、郡府却仍催粮不止、强征民丁,桀纣之治,无非如是!

“先时,刘兖州讨黄巾,黄巾贼造反叛乱,屠杀英俊,所过处,郡县残破,罪不容赦,那自是必须要讨的,我拼了老命,也要把刘兖州要求的民夫、粮秣之数给他凑齐了。

“可现在是什么情况?荀镇东好不容易讨定了兖北的黄巾,曹孟德又要和荀镇东打仗?打就打吧,打的赢、打不赢,都是他们的事,百姓哪里得罪他们了?又要我向县中百姓强征粮钱、强征民丁。我六十多岁了,还想积些阴德给儿子们,这种事情,我干不来,我也不干了!”

说到这里,他望向室外院中的角落。

这位定陶县令是个雅士,素好青竹之秀,上任定陶县以后,便在后宅种了一丛竹子。此时看去,那竹丛郁郁葱葱,挺美可爱。比于今之乱世,当真是浊流中的一丝清流。

他喟叹说道:“天何以复生商汤?还海内朗朗乾坤?”嘱咐两个儿子,“我老了,或许看不到那一天了。等那一天到来,汝二人家祭之时,无忘告于乃翁。”催促老妻,“快些收拾!你我归家以后,我就杜门隐居,朝赏青竹于庭,夜读经书灯下。大门一关,管它天昏地暗。”

济阴郡府的那个郡吏在堂上等了半天,不见定陶县令出来,等得着急了,出到堂外,招呼几个县吏近前,询问说道:“你们的县令呢?”

那几个县吏茫然不知。

那郡吏说道:“去找找。府君的檄令须得抓紧办理,不可耽搁!”

不多时,那几个县吏慌里慌张地跑了回来,个个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一个喘着气说道:“不好了!县令挂印而走了!”

“什么?”

“我等在县寺中,遍寻县令不得,便到后宅探问。谁知到了后宅,宅中空无一人,唯有本县的印绶挂在宅院一角的青竹之上。”

那郡吏惊愕之下,下意识地重复这县吏的话,说道:“唯有印绶挂在青竹上?”

“是啊。”

“这……、这……”那郡吏勃然大怒,说道,“真是岂有此理!”拂袖而出。

坐上牛车,赶回郡府,把此事禀与吴资。

吴资听后,也是诧异,半晌,遗憾地说道:“本郡诸县,吾独与定陶令意趣相投,常服其清雅。令却不告而辞,空留我一人在郡。自兹以后,吾在济阴,没有朋友了啊!”令道,“定陶令既走,征募壮丁、征收抢粮的事情,就给县丞去办罢。”

那郡吏应命而去。

却是吴资自诩与那定陶令意趣相投,定陶令却不见得会认同他与为友。

……

济水南岸,孙策大摇大摆,耀武扬威,定陶城中兵马不出。

孙策与从他来扰济阴的黄盖、孔德、孙河等人计议。

一人说道:“吴资胆小如鼠,不可与我部战斗;而我部兵少,也不好从定陶县的南边强渡济水。以我之见,不若咱们干脆从济水的西段渡河,袭济阴之冤句县。”

众人看去,说话之人是个赳赳的武人,此人名叫袁雄,是孙策帐下的别部司马。

黄盖蹙眉说道:“明公的命令,是叫我部袭扰定陶,如果吴资出兵往援乘氏,我部可寻机截击之;倘使截击不能,则就沿济水而东,进逼乘氏以西,以呼应镇东将军,为镇东将军侧翼之游军。你建议我部西击冤句,这不是违背了明公的命令么?”

袁雄自有主意,说道:“咱们出发之前,又何曾会料到吴资这般胆怯,简直如个缩头乌龟?我部在济水南边,沿岸烧掠,那吴资却竟能忍看县人遭害,不来救助。他不过河来斗,我部如何能阻他遣兵去援乘氏?故是我以为,不如干脆去打冤句。

“冤句与定陶同在济水北岸,在定陶之西,两城相距,才八十里。我部在济水南岸,有济水相隔,吴资可以不作理会;但我部如攻冤句,吴资难道还会坐视不顾么?这样,阻他出兵的目的不就达到了?”

黄盖说道:“冤句西邻陈留,离陈留郡的济阳县不到二十里,离陈留郡的郡治陈留县不到百里。我部如果去打冤句,如你所言,吴资当然不会继续坐视不顾,但陈留张邈,恐怕也不会熟视无睹。一旦济阴兵从东、陈留兵从西,合力夹击我部,我且问你,如何应对?”

袁雄胸有成竹,说道:“明公现驻军扶乐,在陈留之南。张邈如敢出兵击我,正可利于明公进袭陈留。”

孙策问孙河、孔德,说道:“伯海、孔公,你二人觉得呢?”

伯海,是孙河的字。

孙河性忠直,讷言敏行,平时话不多,听了孙策的询问,他思索稍顷,答道:“先后经过刘公山、曹孟德的两次索兵,以及杨章之败,济阴郡中,现下兵马已然不多,且少精卒。这大概是吴资不敢渡河与我战的

主要缘故。既然济阴兵寡不精,而明公又在陈留以南,威胁陈留。那么,黄校尉所忧之我军可能会受到‘两面夹击’的局面,也许就不会出现。即便出现,敌如势大,以我部之精,也可从容转战。河以为,袁司马之议,似乎可行。”

孔德知道孙河是孙策最信任的人,所以没有急着开口,等孙河说完了他的意见,孔德也就知道他该说些什么了,便大力支持孙河,说道:“黄校尉的忧虑不能说没有道理,但袁司马、孙君所言,以在下愚见,亦不为错。兵法无常,能随机应变者,是为名将。将军不妨可从袁司马、孙君之议。”

孙策早前被荀贞表为了骑都尉,骑都尉秩比二千石,虽非将军,较以同为比二千石的中郎将,位次也不如之,但毕竟与中郎将的品秩相同,因此孔德奉承他为“将军”。

孙策叫铺开地图,蹲在图前,细细观看,边看边想,心道:“吾师与曹孟德决战济阴,如成,则兖州基本归徐,不仅对吾师有好处,对我豫州也有好处,此战事关重大。

wωω ▪тт kān ▪¢〇

“吾师待我恩比山高,我做为弟子,既是为吾师,也是为我豫州,须得在此战中,大大出力。吴资怯懦,不肯出战,我部久待在此,也是空耗时间。兵法云‘围魏救赵’,那我索性就听了袁雄、孙伯海的意见,今日给吴资来一个“围冤句而调其兵”!”

想定,孙策站起身,朗笑说道:“好!就按这个办法来!”

当下,孙策即传令部中,改变行军的方向,沿着济水南岸,向西疾行。行四十里,到了一个渡口。派了斥候去对岸打探,对岸只有数十冤句的县兵守御。无须再派兵去打,那十余斥候潜至近处,呐喊杀出,三下五除二,就把冤句的县兵杀了个落花流水。

渡口拿下,孙策引部趁夜渡过济水。

不到二十里外,就是冤句的县城。

冤句此城,亦是历史悠久,乃一大城,又叫宛朐。如大部分的县城一样,分为内外两城。内城较小,周约七八里,外城较大,周三十余里。冤句城北有一个煮枣城,成定、石关的家乡就在煮枣城附近。

冤句县令接报,说孙策带兵渡济,入了县境。

这位县令,与吴资一样,惧孙氏父子的威名,不敢出战,赶紧叫关闭冤句城门,命令县尉等带兵上城守御,自引百十壮士,护着家眷,躲在内城的县寺中,胆战心惊,倾听外头动静。

从昨晚到今午,外头一直静悄悄的,一点声响也无,城头也无有回报送来。

冤句县令派吏出去打探。

那吏折返,满面喜色,说道:“正好碰上县尉派来禀报的人,陈留张太守,派兵来助我城了!”

冤句县令大喜,说道:“陈留兵到了么?”

那吏重重地点头,说道:“刚刚到咱城外!”猜测说道,“也许很快就要与孙策开战了吧?”

冤句县令问道:“陈留兵的主将是谁?带了几许兵马?”

“是屯驻在济阳县的别部司马赵宠,兵马约有千人。”

冤句县令大失所望,说道:“赵宠虽有勇名,然孙策所部足足有两千战卒,他只带了千人,有什么用?”收了从县寺出去,到城头观战的打算,连连挥手,叫那吏再去打探。

那吏应命,重新赶到外城的城上。

从上望外看,只见冤句城外,南面是如带的济水,北边是孙策的部队,南边是赵宠部。

孙策部旌旗飘扬,赵宠部矛槊如林,两部都是阵型整齐,各有杀气冲天。

那吏近至县尉的身边,问道:“情况怎样了?”

县尉说道:“赵司马方遣军吏到我城下,邀我共击孙伯符。”

“那要打么?”

县尉瞟他了一眼,说道:“我城中守卒只有数百,且多是没有经过什么训练的农夫,怎么打?你想打的话,我可以给你兵士三百,你且去战。”

那吏如何敢去打?讪笑说道:“是府君叫我问的。”看了会儿城下的局势,虽尚未开战,也已感到紧张的气氛,想到如果赵宠战败、冤句失陷的话?这吏越来越是不安,忍不住又问县尉,说道,“万一赵司马失利,我城可该如何是好?尉君可有应敌之策?”

县尉说道:“谚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城中守卒区区几百人,连四面的城墙都看不过来,我能有什么对策?而下唯一的应敌之策,就是等吴太守遣兵来援。”

“吴太守会遣兵援我么?”

“冤句如果有失,定陶就将后方不稳。吴太守必然会来援救我县的!”

兖州、豫州这些大州,人文昌盛,郡县也都富裕,少山川险隘,土地肥沃,离首都洛阳也都不远,放在太平时代,固是百姓的宜居之地,商贾的云集之所,也是当官的挤破头,都想有来这里发财的上好之处。

可到了战乱年间,兖、豫这类州,就反而不如徐、冀、关中,甚至江南诸州了。

原因有二。

一个是没有什么天险。

再一个,就是因为人口太多而致使的县邑太多,兖、豫州中的郡,刨除掉汝南这个特例,大多皆面积不大,可县城却都很多,彼此间的距离很短,这就造成了战略纵深的缺失。

山阳之被徐州兵在不长的时间内全境攻克,即是因此;而今,济阴、陈留,面临到的,亦时同样的窘境。

换一个地广人稀的郡,郡边上的某个县城如果被敌人攻陷的话,可能对郡治还不会造成太大的威胁,可陈留、济阴不行,哪怕是最边上的县,离它们的郡治往往也就百十里。

是以,随便任一个县出现问题,郡治就都得头疼,只要有能力,也就都会尽力遣兵援救。

这个县尉料得挺对。

快到傍晚的时候,一支兵马从东边而来。

远远观其旗号,是吴资帐下的司马臧俊。

51 得领汝南意不足51 动手前夜127 三战尽复东郡地(十二)76 贵显何氏两将军30 朱阳第三41 一诺从来许杀身69 英雄志气袁本初21 徐羊各献破敌策72 宁舍济北取任城69 英雄志气袁本初13 荀君有召45 渡汝过澺沿途闻203 当治上田粮产丰85 临战忘死虎狼士 陷阵总是高顺营112 诏讨东郡出汝南(上)14 唯恨之流年悄逝20 今有颍阴乳虎(上)44 许仲程偃254 飞檄八郡召兵至60 镇东结与糜家婚15 原盼劝贼71 初见一龙(上)21 赏钱20 名士82 光阴似苒流如箭20 拜徐州用计离乱73 孔伷病榻不足忧 孙坚兵进略如火128 广陵兵动徐方沸 鲁阳坐视豫州盟(一)59 慨叹159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四)61 丈夫生当为二千石86 了却山中寇贼事(十)57 无信不立丈夫举 围而不击事可疑50 忠勇士舍身忘死 善战者后发制人93 孙文台一战破营 荀贞之喜得徐荣64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58 我为君取彼良驹(四)62 赐字68 重施魏郡屯田计 秦松笑举糜子仲48 其人却恐不易辅也35 乡吏残民65 安之若素使人奇29 许季45 正旦前日81 不足忧惧刘玄德4 冀州牧迎节以征43 为今之计59 慨叹67 志怀霜雪曹孟德(上)5 风雪夜刺(下)143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十)40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一)27 将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计在腹中71 擒得郑相逃吕尉41 效果90 揭竿而起为招安214 一时群贤凤凰聚9 结交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125 三战尽复东郡地(十)157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二)97 贾文和出谋分守 戏志才献计驰击59 文若誓愿扶汉室 贞之笑辱董仲颖22 文高初见37 文远突陷颍川营(下)上架感言182 元龙片言郯城开101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17 虚席相问上策何30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十一)226 藏宣高请子入府109 无情未必真豪杰 争徐需重争臧霸41 效果55 孟德引兵还东郡47 将军何尝真无情83 光阴似苒流如箭(下)208 督军要务需先试108 震张北进以逼兖82 闻报董兵窥营频 卿或不知黄公覆44 龙腾潜渊风云汇 再得虎臣潘与凌85 风卷雷动诛邺赵(一)85 临战忘死虎狼士 陷阵总是高顺营9 袁公路纵虎谋北80 冠军将呼太史慈(二)152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259 宣文教何劳三请101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8 清洗颍阴(下)125 刘备奉使出彭城 郭嘉划策迫薛礼(四)34 一怒之威62 五角鼓声声悲壮(下)218 媒归婚得两家允21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二)160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五)51 下邳国荀贞得子 广陵郡笮融逞威(上)12 自以为得逼负荆 小计略施迫人穷165 常山中军真倜傥(下)24 张让宾客78 开阳连营屯兵地 陶谦厚待泰山军84 处弱先击为惑敌 假败归营而骄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