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虎胆奸雄

第二更。

今天还是两更,第一更应该还是在下午六点左右。

——

荀攸问荀贞打算如何应付第三氏,这会儿没有外人,在场的文聘、董习等都是自己人,荀贞就实话实说,把自家的打算讲说一遍。

文聘原本在前头开道,这时跟在荀贞的马后,听了后,拍打马鞍,说道:“正该如此!”他到底还是少年,虽然较为“老成”,难免气盛,讲究的是有仇报仇、有怨抱怨,要不然也不会和高素怄气争斗了。他说道:“这样的混账人家,居然敢冒犯君之虎须,不剪除不足以消恨。”

荀攸也不反对。不过他的着眼点却和文聘不同。

文聘恼怒的是第三氏冒犯荀贞,而他则是对第三氏的“杀官、残民”深恶痛绝。

他说道:“世人皆言颍川剽轻。先时寇恂任颍川太守时,因对光武皇帝说:‘当以精兵驻之’。想我颍川,自古贤人辈出,何来‘剽轻’之评?泰半就是因为郡中多有此等奸猾豪强之家。

“此等奸猾豪强,仗匹夫之勇,招徕刺客,聚集死士,身无半通青纶之命,以布衣之身而竟抗衡长吏,残害百姓,隐亡匿死,犯法难禁,以至刺杀命官,目无法纪,此正太史公所谓之‘剧孟、郭解之徒’。我颍川的民风皆败坏在彼辈手中,我颍川的清名也皆因彼辈而坏!

“贞之,此辈名为黔首,实为民贼,罪难容也。《书》云:‘除恶务本’。你打算将他们尽数诛灭,连根拔起,我非常赞成。”荀攸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对豪强、轻侠都是持反感态度的,认为他们违法乱纪,好勇斗狠,搅乱了社会秩序,败坏了民风,不利统治的安定。——这也算是荀氏族人的一个共识,高阳里诸荀多数都是这样认为,这样看待游侠、豪强的。

荀贞了解荀攸的脾气。荀攸引用《尚书》说“除恶务本”,这四个字其实也很适合他的性格,他就是一个除恶务尽的人。荀贞揽辔徐行,说道:“是啊,我也这么想的,所以才决定暂时不动他们,等收集到足够的证据后,再发动雷霆之击,将之一网打尽,为百姓除害。”

“证据收集够了么?”

“收集到了一些,但还不足以将其族诛。”

颍川士子多非俗儒,大多兼习律法。荀攸也学过律法,他掐指计算,说道:“族诛乃最重之刑,够资格动用此刑的罪行不多,也只有‘不道’一罪了。”

“不道”,即“逆节绝理”的行为,包括的范围很广,有政治方面的,比如:“谋反叛逆”、“诋毁先帝”、“诽谤政治”、“执左道以乱政”等;有人伦方面的,比如“弟与后母乱,共杀兄,知而不发举”、“杀不辜一家三人”等。

“并且不道之罪也并非全是族诛。够上族诛的也就谋反、左道几类。”荀攸沉吟片刻,又道,“第三氏乡里豪强,胆子再大也不会谋反。剩下的左道?也难。……,贞之,恐怕你很难将其族诛啊。”

荀贞也知道很难。其实以他现在搜集到的这些证据而言,虽还不够将其族诛,但杀个十人八人、抓个二三十人却也足够了。但是,根据许仲探查的结果,第三氏全族共有近百人,只杀个十人、八人,抓个二三十人远远达不到他“斩草除根”的目标。——他可不想给自家留个隐患,所以,这几天他也在一直地仔细考虑此事。此时听荀攸问起,他也不隐瞒,坦诚地说道:“我也知难以找到。……,不过,‘难以找到’和‘不去做’却是两回事儿。”

荀攸手扶车轼,品味了会儿他这句话的意思,目光灼灼,盯住他,问道:“你此话何意?”

“我有个想法,只是不知可行与否。”

“说来听听。”

“我欲先拿下他家的一两个宾客,作为突破口。”

“噢?”

荀贞从容地说道:“捕入狱中,严刑拷打。三木之下,必有所得。”

荀攸默然。他听出了荀贞的意思,什么是“严刑拷打”?什么是“必有所得”?摆明了是想要用严刑来逼迫第三氏的宾客诬告其主。荀攸不是个腐儒,知道行非常之事,必须用用非常手段,对荀贞的这个决定倒不是不能接受,只是一下子接受不了荀贞这种坦然的态度。

——便是未冠的童子也知,这种用严刑来逼迫宾客诬告其主的事情是见不得光的,然而,荀贞却丝毫不加避讳,“非常坦然”的就说了出来,就好像在讲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儿一样,反差太大。他迟疑了一下,决定暂时不纠结此节,说道:“话虽如此说,但你是乡有秩,不是游徼,没有拿人、拷问的权力。你怎么行事?”

“其实我早意从第三氏的宾客入手,之所以这几天却没有动手的原因便是在此。我与乡里的游徼没甚交情,只是在上次救援刘庄的时候,让了些功劳给他。自我来乡中后,他多数时间都在各亭中巡查,偶尔见上一次,也是匆匆一面,没有过深谈,既不了解他的为人,也不知道他对第三氏的看法。如果贸然告之,万一他惧怕第三氏,反将我卖了,岂不惹人嗤笑?”

“那你打算怎么办?”

“我想将此事交给繁阳亭去办。”

“繁阳亭?”

“繁阳亭亭长杜买、求盗陈褒皆我之旧人,料来他们不会拒绝于我,也不会给第三氏通风报信。”

“这倒是个办法。”

文聘插嘴问道:“荀君既有此意,为何迟迟不动?”他倒是半点也不在乎荀贞打算要“诬告第三氏”。

“因为两个缘故。”

“哪两个?”

“一个是难处:繁阳亭管不到第三氏。要想让繁阳亭拿人,就必须得想个办法将第三氏的宾客引到繁阳亭界内,才好拿人。”

“……,这的确是个难处。”

“要说难,其实也不难。乡间的轻侠之辈彼此多相识,我已问过,繁阳亭里的一些轻侠,比如大小苏兄弟,或者邻亭的一些豪杰少年,例如江禽、高甲、高丙等,有不少都认识第三氏家的族人和宾客。通过他们设个局,或者请宴喝酒,或者博戏赌钱,也不难诱个一二人来。”

文聘搞不懂了,说难的是荀贞,说不难的也是荀贞,这是个什么意思?他问道:“既然如此,又为何说难?”

“难在该诱谁入局。”

“那么该诱谁入局?”

“本来还没有想好,但现在已经决定了。”

文聘问道:“决定谁人?”

荀攸猜出了荀贞的意思,问道:“可是刚才来送请柬的那个‘恶客’?”

荀贞笑了起来,说道:“知我者,公达也。刚才送请柬的那个恶客名叫胡平,上次第三兰来寺中给我赔罪道歉时,便是这个胡平随从;这次,又是他来送请柬,可见他在第三氏家中必是一个得重用的人,是第三明的左膀右臂,也由此之可知,此人必知第三氏的不少隐秘。……,正是一个适合的人选。”

“如君所言,人选已定,是不是马上就可以动手了?”

“不然。”

“为何?”

“我刚才说因两个缘故,所以到现在还未动手。一个缘故是人选,另一个缘故是时机。”

“时机?”

“第三氏称雄乡中百余年,不是傻子。繁阳亭一动手,他们八成就会想到我的身上,虽然刚开始他们不会猜出我是想将其族诛,也许会误认为我只是想给他们一个教训,以报文谦被劫之仇,但不管怎样,他们百分百都会找到我的门上,或者亲自来,或者托人求情。……,仲业,你说到那时候,我是放人的好,还是不放人的好?”

文聘想了一想,答道:“放与不放都不好。”

“为何?”

“如果就这么放了,前功尽弃。如果不放,极有可能会引起第三氏警惕。”

“没错。所以如果时机选择的不好,到时候,我将会放与不放两为难。”

“那么,荀君打算将这个‘时机’放在何时呢?”

荀贞转目去看荀攸,荀攸也正看他,两人第二次相对一笑。荀攸悠然说道:“这个‘时机’就在正旦的前一天。”荀贞哈哈大笑。

文聘不懂,问道:“为甚么?”

“正旦的那一天,贞之要回县里。回到县里后,随便找个借口,比如说生病了,告假数日,暂可不回乡中,第三氏便想为门下的宾客求情也是不能了!”

文聘问荀贞:“荀君,是这样么?”

荀贞笑而不语。

荀攸喟然叹道:“贞之,你我自幼相熟,同在我从父门下学经十年,我以为很了解你了,今日方知,我还是不够了解你。”

“怎么说?”

“用刑逼客,使诬其主,此大罪也。若被人知,轻则去职,重则伏法。常人纵有此意,恐怕也会隐之不及,唯恐人知,而你却从容策马,坦然直言,如等闲小事耳。不知是该说你有虎胆,还是该说你是奸雄?在这方面,我不如君。”

“奸雄?”

荀贞惊笑,说道:“曹孟德年二十举孝廉,除洛阳北部尉,造五色棒,不避豪强,棒杀小黄门蹇硕之叔,京师为之敛迹,莫有再敢犯禁者。继迁顿丘令,因通古文,今年又被征拜议郎。我去年加冠,今年九月为亭长,到现在才是一个乡有秩,恩不及三千户,威不出一乡地,怎能与他相比?许子将的这个评价,我可当不起。”

曹操早年被桥玄赏识,听从他的建议,去汝南拜访许劭,得到了“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这个故事不但流传千古,在当时也已被人多知了。

荀攸说道:“人之所以能事者,一看际遇,一看本心。你际遇不足,本心已足。”

“愿闻其详。”

“曹孟德阉室之后,赖祖、父之荫,方才能二十被举孝廉,除洛阳北部尉。你只是没有这个机会。以你今日的作为来看,你如有此机会,怕一样也会使‘京师敛迹,莫有犯者’。”

荀贞心道:“公达也太高看我了。”

他是真的自觉当不起这个评价,也不想继续说下去,岔开话题,笑道,“逼客诬主固是大罪,我不瞒你们却不是因为我虎胆,而是因为你我同族,自幼相熟,仲业又乃我师弟,情同手足。你们难道还会卖了我不成?‘奸雄’之评,我实当不起。……,我若是奸雄,你便是能臣。我或有虎胆,但论及智谋,我不如君。”

他问荀攸:“公达之智,我深知矣。我请教一下你,你觉得此计可行否?”

“可行。”

“好!既然你也觉得可行,那便是可行了。”

文聘刚才听他说到“仲业乃我师弟,情同手足”时,两眼一亮,甚是感动,想道:“荀君对我有引荐之恩,今又以手足待我,我岂能无报?”便很积极地说道:“荀君,如你所言,第三氏族人不少,等到动手捕其全族时,怕会有危险。到时,你告诉我一声,我带人来助阵。”

荀贞笑了笑,心道:“我虽打算用诬告之法,但这也是公事,怎能用你?”不过文聘主动请缨,也不好直接拒绝,含混带过。

诸人回到官寺。

文聘、荀攸在竹林里坐了半晌,回来路上又被风吹了一路,都被冻坏了,加上有荀贞准备族诛第三氏这件大事压在心头,又都觉得意犹未尽,还有话没有说完,不着急就走,又随着荀贞来到前院堂上坐下。荀贞把自己珍藏的茶叶拿出,亲手泡给他们饮用。

文聘喝不下去。荀攸早知他的这个嗜好,也陪他喝过,刚开始喝时很不适应,现在能喝一点了。喝了几碗茶,几人说了会儿话,见暮色将至,天色不早,不走不行了,这才辞别而去。

荀贞转回后院,唐儿早把衣裳洗完,正在厨中做饭。他扁起袖子,也不在意自家的身份,搭手帮忙。唐儿赶他不走,也只得罢了。两人说说笑笑,其乐融融。——不知为什么现在每看唐儿时,荀贞总会忍不住想起迟婢。

快把饭做好时,许仲、程偃、小夏、小任几个相继归来。

荀贞出来院中,在井边洗了洗手,招呼他们来屋里坐下。先问了一下他们今天的收获,还是与前几天差不多,收集来的多是一些第三氏抢劫、逼债之类的恶事。荀贞记下后,便将自家的计划告诉了他们,吩咐许仲、程偃明天就去繁阳亭,告诉杜买、陈褒,令他二人依计行事。

“杜买、陈褒两个怕是指挥不动大小苏兄弟、江禽、高甲、高丙诸人。君卿,你这几天就暂在繁阳住下,主持此事。别的都好说,唯有一点,要务必谨慎。”

“哪一点?”

“当胡平被你们拿下后,第三氏找不到我,很可能会来硬的。你们要当心他们会抢人。最好多找几个人住在亭舍里,以防万一。”

许仲恭谨应道:“是。”

荀贞环顾诸人,室外薄暮已至,室内昏暗不明,诸人表情各异。

程偃可能因为紧张,不住地挠脸上疤痕。小夏、小任有点坐立不安,也不知是兴奋,还是恐惧。许仲蒙着脸,看不出表情,从他纹丝不动的坐姿来看,是几人中最镇定的一个。

“第三氏暴虐乡里,历任乡有秩皆不能治,阿偃说他们还刺杀过官吏。如今咱们要对他家下手,后果也许会很严重,没准儿会引来他们疯狂的反扑。”荀贞顿了顿,问道,“你们害怕么?”

许仲的声音很平静,低沉地说道:“第三氏虽暴虐乡中,但在我眼中,灭他一族,如屠一狗。”

程偃没干过这种事情,要论力气,他可能比许仲、小夏、小任大,但要比胆气,有不如之。不过他也没有害怕,说道:“小人的这条性命早就交给了荀君。荀君不怕,小人也不怕。”

小夏、小任本为乡间轻侠,尚气轻生,也不怕,说道:“要说杀官吏,那郏县来的群盗也杀过亭长、求盗,不也被荀君灭了?第三氏何惧之有!”

荀贞展颜微笑,将佩刀拔出,插到塌前的地上,挺身跽坐,按住刀柄,目光炯炯地看着诸人,说道:“事之成败,便全看你们在这几天的所为了。事若能成,旬日之内,这世上便再无第三氏!”

说来奇怪,上次击贼时,他虽外表镇定,其实颇觉忐忑,但这回诛灭第三氏,他却没有半点异常的感觉。他琢磨寻思:“莫不成我真像公达所说的,是个有虎胆的人?”怎么想也觉得自家不像,琢磨了半晌,勉强找到了一个说得过去的解释,“或许是因为上次击贼,长了我的胆色,又或许是因为我知第三氏乃我聚众路上的一丛荆棘,非得铲除不可,所以能如此淡然?”

——人都是在不断成长的。

三个多月前,当荀贞初至繁阳亭时,他接人待物的种种,虽然城府深沉,虽然有做作、施恩的成分,但大体上还是本色表现,还是一个刚走出“象牙塔”的“士子”,而在治过民、杀过贼后的今天,他的性格却在不知不觉间开始出现了改变,也可以说,不知不觉间开始了成长。<dd>

52 下邳国荀贞得子 广陵郡笮融逞威(中)40 蹴鞠300 陈国相襄军第一(九)34 飞蝇逐路厕之臭12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3 杀人61 太守行春(上)77 演武荐贤(下)77 布植党羽养虎豹103 殊死鏖战破敌营(中)60 樽前豪杰意难决15 李孟续仗剑榻前 荀公达夜还如意2 邯郸陌上九月秋(二)65 为政之要宣文德 轻车简从访张纮48 惟是小人最难养34 孟涂敢弃夜袭利45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六)45 欺人27 朱公伟奉天子诏77 薛礼高踞临下问 刘备席坐从容答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32 督邮一怒(中)11 前倨后恭因何故38 范绳90 袭阵兵退夏侯惇(八)170 许显临机能应变(上)51 得领汝南意不足85 临战忘死虎狼士 陷阵总是高顺营47 董卓难断凉并事 吕布驰兵入荥阳231 徐州将军逐敌易12 一檄引得泰山惊12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63 荀姚谒见陶恭祖 江湖豪气陈元龙82 冠军将呼太史慈(四)52 受表扬威心感动29 钟繇132 圣旨一下赴冀州(二)6 本初何如伯珪强177 乐进单骑入彭城(下)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29 乐进归来197 周幼平如熊举将(下)14 贼困屋中154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15 搜山千骑入深幽(六)50 排场28 几事不密则成害37 无礼赔罪33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十四)152 沙丘台上旧时月(七)114 且行且战五百里(上)96 鲍允诚兵败被杀 赵子龙进克历城(上50 搜山千骑入深幽(四十一)1 风物迥异江南地88 徐荣久观疑云起 荀贞静候将欲击50 搜山千骑入深幽(四十一)186 星罗雄杰满部中(下)88 风卷雷动诛邺赵(四)26 当过小城取大敌 自领中阵分左右127 三战尽复东郡地(十二)8 士族35 潜光为养羽翼成171 许显临机能应变(中)76 演武荐贤(上)133 广陵兵动徐方沸 鲁阳坐视豫州盟(六)124 三战尽复东郡地(九)20 名士4 初雪10 荀家五虎度陈仓(上)117 三战尽复东郡地(二)76 江东猛虎方列阵 并州飞将已出营58 下邳国荀贞得子 广陵郡笮融逞威(八)27 高素三劝23 自古兴亡百姓苦 天子西迁民何辜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2 双喜临门(下)24 太守骊马从白驹8 清洗颍阴(下)259 宣文教何劳三请90 胡徐吕内斗兵乱 甘潘凌初战先功1 关东州郡联兵盛 建威讨逆二将军60 五更鼓角声悲壮(上)171 许显临机能应变(中)9 督邮在此(上)272 公仇称引水灌城80 了却山中寇贼事(四)27 苏合汤饼孰为香50 人谋不藏实堪浩叹70 土为季夏序主养 将临战至纷请前26 当过小城取大敌 自领中阵分左右267 荀贞之态渐枭雄28 三军兵至董营外 刘关驰挑敌将前37 生来无计避征徭130 伯圭再败龙凑渡55 毁容14 营中点兵尚未毕 遥见数骑绝尘至190 非荀侯无以安徐26 当过小城取大敌 自领中阵分左右135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二)198 舍泰钦名臣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