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演武荐贤(上)

补上五月十五号的。

——

嫁人是件大事,尤其是对像陈氏、荀氏这样的士族来说。一个弄不好,若所嫁非人,贻人话柄、被人嘲笑都是小事儿,往严重里说,说不定还会使整个家族的清名受污。名望乃一个家族的立世之基,若族名受污,那整个家族也就完了。陈群年纪小,嫁姐之事本也非他所宜言。所以,他虽提出了这个建议,但最终陈寔、陈纪是否会同意,却还是未知之数。

当夜堂上,陈寔不置可否,只在陈群、华歆等人退下后,对陈纪说道:“元方,你没事儿的时候可以多留意一下荀贞,打听打听他的为人处事。”陈纪应诺。

……

陈群与荀贞只一面之见,便因“奇”其为人行事而起意嫁姐,欲结为姻亲。此事听来似乎莽撞,其实并不奇怪。

桓帝年间,名臣李固因得罪梁冀,死在狱中,祸及诸子,二子受害,唯幼子李燮被门生带走藏匿,亡命徐州,变姓名为酒家佣。李燮时年十三,受学读书,酒店主“异”之,“意非恒人”,遂以女妻之。一个低微的帮佣却能被店主看中,为何?还不就是因为他受学读书这件事得到了店主的“异”之么?况荀贞虽为旁支,亦荀氏出身,官职虽低,如今也是有秩百石。细察其为人行事,确也有异乎常人之处。有出身、有异乎常人之处,能得陈群高看亦不足奇。

陈群的心思、陈寔的想法都是陈家的事儿,在他们未做出最终的决定之前,荀贞自不会知晓。在送走了太守,和高素、冯巩诸人大醉了一场后,他重又投入了日常的工作之中。

县里边早就派人来给他通过气了,新官上任三把火,今春郡内有两件大事,一件是行春,一件是“假种食”。如今本乡的行春已毕,剩下的就是假种食了。准备借给乡民的粮食在阴修走后的第三天送来了乡中。

近代以来,帝国境内天灾**不断,只从今天子即位至今,十三四年里就已发生了十数次的地震、疫疾、洪灾、蝗灾,羌人又年年犯边,并且州郡各地百姓起事不断,大厦将倾,内外交困,风雨飘摇,朝廷早已是捉襟见肘,府库空虚。当年桓帝朝时,陈蕃就曾说过:“当今之世,有三空之厄”。何谓三空?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况乎今日?大前年,天子下诏,明码标价、西园卖官,固有其贪婪敛财之因,却也不能排除有府库空虚之故。

颍川郡地处内陆,较之边疆、沿海和民乱不已的南方诸郡还算是好一点,去年也还不错,碰上了个好年景,称得上风调雨顺,饶是如此,郡中府库里的余粮也是不多。而且,郡守虽有财权,但除了规定拨给郡府使用的之外,其余的一般不得擅自使用,赈民恤贫是需要上报的,在得到了朝廷的允许之后才能做。阴修请示过朝廷了,朝中也很支持他的善政,可府库里就那么多粮食,总不能全部拿出来,若再遇上灾年怎么办?只能拿出一小部分。这一小部分再分给十七个县,再由各县分给治下各乡。一个郡,几十个乡,一个乡能分到多少?寥寥无几。

押粮之人是县廷仓曹的一个佐史,总共带来了十车粮。荀贞亲自接待了他,办交接手续的是时尚。办完后,这个佐史笑道:“其它几个乡都是八车粮,唯有君乡是十车粮。下吏的上官,本曹的曹椽说了,本县诸乡中,君乡的民口最多,八车粮肯定不够,故送了十车来。”

县廷诸曹中,仓曹是主收民租的。在分粮这种大事上,仓曹是没有权力的,只有县令才能说了算。这个佐史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为了讨好荀贞罢了。荀贞从袖中摸出点钱,递给他,笑道:“辛苦足下了。”这个佐史执意不收,等时尚指挥人把粮卸下,笑吟吟的作揖道别。

荀贞把他送走,对时尚说道:“明德,你是乡佐,假种食这事儿该由你来办。咱们乡有民两千余户,人口上万,粮只有十车,该给谁,不该给谁,你心里要有数。定一个章程出来,凡大姓、大族、家有余粮者,一概不得假贷,要确保把粮借给真正需要的贫户手上。”

赈恤百姓分为两类,一为赈,无偿给予;二为贷,即假贷,贷给的粮要全部或部分偿还。“假种食”,假即假贷,是借给百姓的,待到来年收成后,还是要还的。虽然要还,但这回“假种食”的条件很优惠,阴修办得很不错,不需要全部偿还,只需要还一半即可。这样,就很有可能会出现大户和乡吏勾结,上下其手,把本该借给贫民的粮弄到他们的手里去,一斗粮入手,来年还半斗,赚得半斗。——在往年假种食时,此类事情常有发生。

时尚应道:“是。”

时当初春,已经到了二月时分,官寺外路边的杨、桐树抽出了嫩叶,摇曳风中,鲜绿可爱,映衬得路边的官寺也明亮了几分。

荀贞青帻黑衣,手按佩剑,立在春光之下,下午的阳光温暖宜人。

他望着那粮车在官道上渐行渐远,终至消失不见,回转目光,扫了一眼恭立身后的诸多乡吏,复又对时尚说道:“‘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今天下不靖,四海之内灾患丛生。十余年间,我郡连遭两次大疫,民不聊生,郡县残敝。你是本乡人,当知本乡事,只咱们一个乡,这些年里就因疾疫、因无粮,死了多少人?郡将阴公莅任本郡,下车伊始,就上书朝廷,请假种食。天子爱民,因而允之。这些粮,都是郡中给的,是天子、阴公的一片爱民之心。……,明德,乡中诸吏,若有敢当硕鼠、贪公肥私、以此牟利者,你即刻禀我。我上报郡县,斩之。”

郡守因有将兵之权,故又被称为郡将。荀贞特地以此来称呼阴修,是为震慑诸吏,以免真有勾结大户,肥私牟利之事发生。时尚凛然应诺,诸乡吏噤若寒蝉。有人叫苦似的想道:“你刚任职本乡就灭了第三氏全族。便有天大的胆子,我等也不敢在你的手下徇私牟利啊!”

荀贞这番话是肺腑之言,和他以前的那些“做戏”不同。

以往他在繁阳亭时,也做过抚恤孤寡、给敬老里买桑等等诸事,但那些事,更多的是为了市恩于民,是为了能得百姓效死,是为了能“聚众保命”。

而今,他经过努力,手下已有了百十个受操练的里民,几十个投效的轻侠,还得了乐进效命,并与文聘交好,算是已略有班底,“保命”虽还是头等要事,但已不如以前那么急了。

既然不急,他就有心思去想别的事儿了。事实上,从去年底起,他的思想就开始在转变了。在继续聚众之余,他也开始关注民生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眼见乡中贫户生活如此之困苦,而乡中大户、大姓、富户却尽皆奢侈、无不鲜衣怒马,他不是无情之人,又怎会不为此嗟叹天地不仁?

他以前就想过,老百姓生活这么艰难,衣不能取暖,食不能饱腹,又疫病、灾害频发,朝不保夕,又怎会不起来造反?反正是个死,怎么死不是死?正如民谣所歌:“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与其成道边饿殍,不如造反而死。

把自己代入到那些贫户的身上,换了是他,他也会起来造反。一方面,他理解黄巾为何起事。另一方面,他又不能参与其中。黄巾必败。参与其中,自寻死路。

说来好笑,近日以来,不知为何他总会想起前世上学时学过的一句话:“人都是有阶级性的,每个阶级都是有阶级利益的”。原话他记不清了,因上学时他并无感受。可现在他有感受了,有感触了。他是“荀家子”,他是“士族”。士族可以爱民,但士族和黔首百姓却绝不是一个阶级的。有时夜深难眠,他也常辗转自嘲:“我这算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了吧?”可是,他智不过中人,力不能伏虎,又非在朝的公卿大臣,更非天子。他,又能怎么办呢?纵有不安,纵然内疚,也只有尽力帮助百姓罢了。最重要的,是要先努力保住性命才行。如此而已。

他的这些心思,他的矛盾,他的不安,时尚和乡吏们当然不会不知道。时尚与乡吏们看到的、听到的,只有他的疾言厉色。把这事儿吩咐过后,他就彻底放手,完全交给了时尚去办。

转过身回到后院,他召来小夏、小任:“假种食之事,我悉数交给了明德去办。明德虽是本乡人,但他原为里监门,初任乡佐,威尚未立。那些乡吏都是积年胥吏,也许会欺瞒他。你们两个人,帮我盯着点。”小夏、小任对视一眼,心领神会,说道:“小人等明白。”

“真明白了?”

“真明白了。荀君敬请放心。”表面上看,荀贞是让他们盯乡吏,实则是让他们把时尚也一块儿盯住了。毕竟荀贞与时尚相交尚浅,未知其为人。时尚家里也很穷,要不然他也不会去干里监门这个贱役,十大车粮食摆在面前,荀贞又放权不管了,他会不会心生贪念?这需要观察。这也正是荀贞放权的一个主要原因,借此机会,观察一下这个人,看看是否值得信用。

——他放权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很忙。

自灭第三氏后,又经“春秋断狱”两事,他在乡里的威望已经远远超过了乡父老宣博,每天都有老百姓跑来找他。不止打官司的找他,丢了东西本该去找亭长的也来找他,丢个鸡、丢个狗的也都跑来。又或者兄弟、亲戚间闹了矛盾,不去找族长、里长调解,也来找他。大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但老百姓可能不觉得这是小事,而且,他们大老远地跑来,岂不是正说明信任他?说明他在乡里的威望越来越高?他也总不能拒之不见。差不多每天都得有半天是在忙这些事,忙着“听诉平怨”。同时,也忙着编练江禽、陈褒送来的那二十个人。

……

这二十个人中有轻侠十二个,受训的里民八人。

轻侠姑且不言,这八个里民也都是自愿而来的。荀贞只在繁阳亭待了四个月,但“文治武功”样样杰出,可以说已经尽得部民之心。这八个里民有的是敬仰他,如刘邓、江鹄(江禽族弟),有的本就是轻脱好勇之徒,如史巨先,有的则是奉家长之命,如安定里里长史调的侄子史绝。投效的原因不同,共同点是:俱皆有勇力,擅刀枪拳脚,能骑射,都是壮士。——这一条也是荀贞挑人的标准,负责办此事的陈褒严格地执行了他的要求。

因官舍小,不够地方住,荀贞暂借了高素家一个院子,把他们安顿了进去。寄人篱下终非长久之事,也不利就近召唤,因而荀贞已决定在官寺边上再建一个院舍,给他们居住。地已买好了。官寺附近的田地大多是高素家的。高素给他了一个低价,半卖半送的总共买了五亩地。

建这个院舍是为了住人,也没太多讲究,只要屋舍够多、马厩够大、有演武场就行。乡里会盖房子的人也不少,荀贞叫许仲去各亭、各里找了百十号人,管吃,还给工钱。乡民们干劲十足。

在时尚编好贫户民册、开始假种食的当天,文聘从县里来了。他少年脾气,从没见过盖房子,很感兴趣,打着“有事弟子服其劳”的旗号,磨着荀贞主动讨要差事。

他一个未冠的少年能干什么事儿?荀贞被他磨的没办法,只得随便找了个事儿给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盖院舍,没材料不行,土、石、砖、瓦、木料,都得备足。我已把西乡席卷一空,能买来的都买来了。”说着话,他指了指堆积在地上的各种材料,接着说道,“但是还不够。我本打算过几天等我休沐了,我去县里大市上再买些。你既然这么积极,这事儿就交给你去办吧?”

文聘欢喜得很,说道:“好,好!荀君,你放心,我肯定能办好。”眼往在工地上帮忙的诸多轻侠、虎士们身上转了一圈,又说道,“荀君,等你这院子盖好了,能给我留一间屋么?”

“你还是在县里好好地读书罢。你隔三差五地总跑来我这里,我已觉得愧对你的从父文直公了。再给你留间屋?你这是想让文直公来骂我的么?”

“荀君,我从父从来没有拦着我来找你啊!先生也不是每天都授业教书的,而且先生也说了,君子六艺,只读经书,最多能当个老儒,难为奇士。荀君,你这里有这么多的虎勇之士,当先生给我放假之时,我可以来住上一天两天,练一练我的骑射、击剑。……,更始年时,吴侯贩马于燕、蓟间,往来结交尽豪杰,有人称赞他,说:‘吴子颜,奇士也’。聘虽年少,亦不愿成老儒,愿为奇士。”吴子颜,即吴汉,南阳宛人,是文聘的老乡。

荀贞不觉失笑,摸了摸他的头,说道:“孺子亦有封侯之志?”

文聘不太乐意,说道:“我前年已经束发,非是孺子了。”这几个月来,他常来找荀贞,见的次数多了,彼此熟悉了,慢慢地也就不再拘束了。原本他对荀贞全是尊敬,现在逐渐地多了亲近之情,也不再总是一本正经的,有时也会显露出他少年的本性。

荀贞哈哈大笑,很欣赏地看了看他,心道:“这文聘原本最终封了侯没有?我却是给忘记了。”说道:“你既然有如此的志向,我当然要支持你。行,等院舍盖好,就给你留一间屋。”

——

1,西园卖官。

东汉卖官非只灵帝一朝,始于安帝,而盛行于桓、灵两朝,又主要是在灵帝时期。桓帝时只颁布过一次卖官诏令,所卖之官也仅是低级武职、爵位,是为了缓解国家之急,钱入国库。灵帝时前后卖官十余年,把卖官的范围及等级扩大到公卿,所得之财大多流入西园库中。

灵帝“本侯家,宿贫,每叹桓帝不能作家居,故聚为私藏,复寄小黄门常侍钱各数千万”。灵帝少年家贫,因缘际会,骤登大位,或会有如在梦中、患得患失之感,因贪婪聚财。又其生母董氏,可能也是因为过去生活的贫穷,在进京后也表现出了对钱财极其强烈的贪欲。

西园卖官肯定有这方面的原因,但当时国库空虚应也是一个原因。桓帝时已有三空之厄,灵帝从登基起,到光和元年,十二年中又发生了十几次的地震、疫疾、蝗灾、洪灾,又有羌人年年犯边。内外交困。在连赈济灾民的钱都拿不出,在连军费都要东挪西凑的情况下,朝野上下又早吏制败坏,贪腐横行,卖官虽饮鸩止渴,怕亦是无可奈何之举。

55 此子乃忠直奇节士103 归来美酒洗征尘86 名出郡外州中闻(上)291 王太守课政州最(四)13 荀家五虎度陈仓(四)6 东汉诸侯王46 恩威并施201 择妇寻姚问北孙223 调派署威压山重64 裨将军新旅建组230 兖州刺史左右难143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十)80 恨天失我傅南容5 邯郸陌上九月秋(五)6 压豫州取占先机 猛刘邓拒领校尉255 唯有濮阳倾巢来78 张飞宿将袭如狼(下)128 三战尽复东郡地(十三)6 寻贤不遇(下)58 曹子孝奉令趋行143 建功立业就在冀州(九)6 东汉诸侯王75 时当秋收堂上议 夜读淮南闺中乐296 陈国相襄军第一(五)156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39 忽报胡轸袭追到 进去不知何其神52 最后的麻痹34 一怒之威87 了却山中寇贼事(十一)34 招揽乐进26 乡中四姓230 兖州刺史左右难5 邯郸陌上九月秋(五)45 渡汝过澺沿途闻35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十六)26 威震郡北9 督邮在此(上)93 袭阵兵退夏侯惇(十一)150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55 我为君取彼良驹(彼一)56 桥蕤称权当知变 文直再入鲁阳城23 自古兴亡百姓苦 天子西迁民何辜183 商应拜奉州印绶7 生死之恩何以报92 先留锋锐鞘中掩 稍容待得变后出115 且行且战五百里(下)1 张长詈骂府门外14 贼困屋中4 初雪1 谋北要在泰山郡283 西邻北接豫与兖34 大胜(上)37 文远突陷颍川营(下)24 太守骊马从白驹73 赠马刘备关张喜66 燕雀安知鸿鹄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76 臧子源主动请缨 荀贞之感慨风月16 燕赵意气多豪侠(下)60 樽前豪杰意难决35 大胜(下)68 凤集西乡(下)171 许显临机能应变(中)90 从征汝南(下)38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十九)290 王太守课政州最(三)69 丈夫做事应如北风扫雪67 凤集西乡(上)11 朋党35 乡吏残民106 忠壮引来海内重 张纮迎愿献绵薄24 铁官见闻82 了却山中寇贼事(六)17 虚席相问上策何35 集合297 陈国相襄军第一(六)107 冠盖里中安诸将 上兵当以先伐谋18 第一天(下)111 争徐未起州已乱 治徐终究用徐人47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八)15 出城激战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归乡45 虎胆奸雄135 建功立业就在冀州(一)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06 汝水岸边降何仪60 镇东结与糜家婚15 命令102 会猎书来满城惊293 陈国相襄军第一(二)39 忽报胡轸袭追到 进去不知何其神66 延揽勇士(下)151 沙丘台上旧时月(六)58 孙坚49 吕奉先攻胜李通(上)178 袁绍表举豫刺史12 荀家五虎度陈仓(三)45 虎胆奸雄4 邯郸陌上九月秋(四)88 徐荣久观疑云起 荀贞静候将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