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五更鼓角声悲壮(中)

感冒好多了,明天大概能正常更。

——

上万人的会战不能一窝蜂的上,需要有具体的分工和先后进发的顺序。

《尉缭子》中说道:把作战的军队分成四支,分卒、兴军、踵军、大军。

大军是主攻部队。踵军先于大军出发,离大军百里,带三天的粮食,与大军约好作战时间,等时间一到就大会餐,进入临战状态。兴军又先于踵军出发,离踵军百里,离大军二百里,带六天的粮食,为后续部队做好战备。分卒负责占领有利地形,战斗胜利时追击敌人,暂驻待机时紧逼敌人。

荀贞这一路三千人的队伍就相当于踵军。

到了襄城后,他直接回到营中,把荀攸、许仲、江禽、高素、陈褒、刘邓、荀成等人叫来,召开战前会议,分配战前任务。

荀贞、戏志才和程偃等人路上走得很快,只用了半天就从阳翟回到了襄城。

这会儿午时,正是军中用饭之时。按照荀贞的军令,军官必须和士卒同食,许仲等人多在吃饭,接到召令后,他们把食盒一丢,急匆匆得就赶来了。高素的嘴角还沾着米粒,刘邓的衣襟上都是汤渍。到来后,七嘴八舌地问荀贞:“怎么昨天去,今天就回来了?”

得了陈褒的提醒,高素把嘴角上的米粒抹掉,兴致勃勃地问道:“听说朱将军带了北军五校和三河骑士来,北军是天下精锐,三河多侠士剑客,不知军威如何?定然十分壮观吧!有他们来,灭掉波才还不是易如反掌?”

刘邓、江禽等人对朱俊、北军五校、三河骑士也非常好奇,问个不住。

也难怪他们好奇。

朱俊乃朝廷名将,六年前旬月定交趾,天下知名。北军之设起自前汉,原是京师宿卫军,最盛时有八校之多,达数万之众,后来渐渐转变成野战军,入本朝以来,兵额虽被大量缩减,被裁撤为五校,三四千步骑,但只要有征战之事,他们就必会在出征之列,常从将军出征,或西北击羌人,或南下定乱,有的乃至长期屯驻边疆,是鼎鼎大名的一支王牌野战军。三河,即河内、河南、河东,地处京畿,故韩魏之地,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多奇节锐士,民风剽悍。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是朝廷派来的“天兵”、“王师”。

荀贞手下的这些人,许仲、江禽也好,高素、陈褒也罢,别看近期他们立下了多少战功,说白了,其实都是乡下的土包子。在遇到荀贞之前,许仲、江禽只是在西乡有点名声,高素也仅仅是一个乡下地主的儿子,陈褒更不用提,一个小小的野亭亭卒,故此,虽然他们跟着荀贞多次大败过黄巾军,但在朝廷来的“将军”、鼎鼎有名的北军五校、天子脚下的三河骑士面前,他们难免会兴奋好奇,同时自惭形秽。

荀贞说道:“我昨天傍晚到的阳翟,在太守府议完事后,今儿一早便回来了,朱将军所带之军在县外屯驻,军威如何,我无缘得见,想来应是极好的。”

“议完事?都议了什么?”诸将说完朱俊、北军五校、三河骑士,这会儿才又想起来接着问,“对啊,怎么昨天去,今天就回来了?荀君,府君给咱们什么奖赏了?”

“奖赏暂还没提,朱将军决定救援舞阳,渡河击贼,令我与志才先回襄城,为大军到来做准备。”

“要救援舞阳、渡河击贼?”

帐中诸人闻听此言,大多喜笑颜开,说道:“王师至,贼兵必反手可定!荀君,府君和朱将军给了吾等什么任务?叫做些什么准备?”

“两个任务:一是多派哨骑去对岸,打探贼兵近况,一是砍伐树木、制作土囊,为大军渡河做准备。”

高素有些失望,说道:“没叫吾部当先锋么?”他这个土包子想在朝廷的王师面前表现表现自家的勇武。

荀贞对朱俊这么急着南下本有异议,哪里还会争着去做这个先锋?敷衍说道:“朱将军善战,必有定计,做不做先锋,等朱将军带兵到后再说。”

诸将接了命令,分头行事。有的指挥部卒去砍伐树木,有的向县中征收布囊,以用来装土。

等他们走后,荀攸对荀贞说道:“贞之,王师至,贼兵不日可定,你怎么反而郁郁不乐呢?”

荀贞叹了口气,说道:“贼兵若能不日而定自是最好,我只担忧不能旗开得胜啊。”

“此话怎讲?”

“朱将军所带之军虽有万众,然多半是临时招募来的京畿壮勇,没受过什么操练,只是编了编什伍,定了定部曲,在铠甲、兵器上比贼兵强而已,在其它地方,如阵伍、军纪等方面比贼兵强不了多少。他们从洛阳出发,趋行数百里,过轘辕关,东入吾郡,先战轮氏、阳城两县,未经休整,现便又要马不停蹄地继续南下,我恐怕这场仗不好打。”

荀攸想了一下,说道:“恐怕朱将军正是因为考虑到他所部人马多是临时招募来的京畿壮勇,所以才急着南下击贼啊!”

“此话何意?”

“若是百战老卒,那么在阳翟休整几日也未尝不可,而今朱将军所带多为临时招募来的京畿壮勇,所恃者一口气而已,若是入吾郡后停顿不战,这股气泄了,兵就不好带了。”

荀攸说的也是事实。临时招募来的壮勇不比身经百战的老卒,若在阳翟待得久了,任黄巾在汝水南岸攻城略地,等他们的捷报一再传来后,恐怕士气就会下落,不利与黄巾军作战。

“你说的也有道理。”

荀攸笑道:“王师连复两县,士气正盛,而反过来看贼兵虽也接连攻陷了两县,可舞阳却迟迟不能下,这说明他们军卒已疲,这一场仗也不是不能打的。”

朱俊已经做出决定,荀贞、荀攸、戏志才他们再说什么也没有用,只有尽力完成自己的任务。

朱俊带了上万人马,行速比荀贞、戏志才他们慢得多,次日上午才到襄城。

这时,荀贞已搜集到了许多有关对岸黄巾军的情报。

他带着荀攸、戏志才、乐进、陈褒、江禽、高素等人并及李瓒这些县中衣冠到县外迎接朱俊。

出乎他的意料,文太守也随军来了。

转念一想,也并不奇怪。

文太守身为一郡太守,保境安民是他的本分。先前他可以以坐镇指挥为由留在阳翟,现今朱俊带着王师来了,他身为地主,没理由滞留不进了。更何况,他还是个“待罪之身”,估计他也想借机立个功劳,以使朱俊能帮他在朝中说句话,减轻罪责。

人到一万,无边无沿。

朱俊他们是从西北边来的,荀贞等人在县西北相迎,展目远望,只见官道上车骑旌旗,矛戟如林,行军队伍足有数里之长,前为骑士,后为步卒。两三千骑士策马扬威,六七八步卒持矛前行。远望之下,烟尘弥漫,军容甚盛。

最前边是朱俊、文太守和那个姓魏的越骑校尉,三个人皆未乘车,都骑着马,冠带黑衣,银印青绶,革带佩剑,一干的军中将校与郡府吏员随从其后。人群中,荀贞看到了费畅、钟繇、王兰等人,还看到了孙坚。他与帐下诸人并及李瓒等县中诸姓迎接上去。

迎接的人群除了他们,还有数百选出来的县民,扶老携幼,跪拜道边,箪食壶酒,共迎师旅。几个拄着长九尺的鸠头拐杖站的老者跟着荀贞等人上前。

走到军前,朱俊、文太守、魏姓校尉等人下马,李瓒代表县中父老迎接王师,拄鸠杖的老者们颤巍巍地奉酒给朱俊。鸠杖就是王杖,给年高德劭者授杖之法始自周朝。汉法:七十以上得授王杖,持杖的待遇与持节同,身份比六百石吏,入官寺不趋,得行驰道,以示尊老之意。

朱俊忙快步上前,接过酒,说道:“怎敢劳长者相迎!”

李瓒说道:“闻将军率王师到,县民不胜雀跃。贼起至今,吾县深受荼毒之苦,十室五空,死者枕藉于道,今终将王师盼到,吾民有救矣!这椀酒,为将军洗尘,请将军饮下。”

“今次,我率三万精锐先发,皇甫将军带五万大军随后,来贵郡,就是为国家杀贼,为百姓平乱的!”朱俊端起酒椀一饮而尽,一手拿着椀,一手握住剑柄,慷慨地说道,“后天我就率部渡河,为父老除此残贼!”

25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六)126 玄德愁闷业不立95 袭阵兵退夏侯惇(十三)5 且以盗贼付太守33 破敌(下)47 张飞急袭葛陂西256 两中郎唇枪舌剑52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1 破敌(上)5 且以盗贼付太守68 重施魏郡屯田计 秦松笑举糜子仲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8 守职岁满乃为真14 阳城治吏(上)75 许县陈氏13 荀君有召140 建功立业就在冀州(六)2 二李阴与泽贼通59 吾候诸君久矣94 愿以区区当芹献115 孙文台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气吞声98 荀贞之虎胆包天22 喜闻定策掀须髯 英雄所见原本同29 伯符进献渡河略103 孔德信报刺史病 荀贞再表孙文台37 生来无计避征徭4 最风流之武评(一苇)65 短歌17 虎狼之威(下)256 两中郎唇枪舌剑49 本初情谊铭记不忘96 贾诩忧山东再起 董卓欲求和阵前101 轻功重节辛玉郎292 陈国相襄军第一(一)77 薛礼高踞临下问 刘备席坐从容答293 陈国相襄军第一(二)11 寇至55 两千兵足灭獠寇 智浅何如相国高79 闻听道上辱郡丞(下)32 许显奉令提兵援75 欺上弄假国之贼161 一将功成万骨枯(上)48 惟是小人最难养61 一朝食尽分别去 令使英雄气填膺87 恐将危矣数请救 营有公覆必能撑195 周幼平如熊举将(上)95 徐荣单骑入太谷 胆勇兼备得雄关48 袁太尉满门被斩 贾文和献策分击50 排场64 难居人下刘玄德 文动天下陈孔璋81 琅琊太守牢骚盛 孔明当年正少年180 四陈并力厚丘陷302 陈国相襄军第一(十一)56 买马(下)50 忠勇士舍身忘死 善战者后发制人25 郡府回文202 议得良策增民户65 邀得念旧仁厚名37 士疲不宜再强进 骑往东北问袁曹60 樽前豪杰意难决90 揭竿而起为招安57 下邳国荀贞得子 广陵郡笮融逞威(七)雷电灾害啊,晚点更63 田边断案(上)91 忽然闻得故人到20 辛瑷(中)129 三战尽复东郡地(十四)283 西邻北接豫与兖57 尺素飞传相思意139 建功立业就在冀州(五)40 隐秘非只君可寻32 督邮一怒(中)44 董卓狼顾问英雄(中)27 高素三劝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7 计划79 闻听道上辱郡丞(下)40 兵非无情不可掌120 昼聚虎狼争为战 夜宴当以军法行5 秦项建言取济南(上)132 广陵兵动徐方沸 鲁阳坐视豫州盟(五)25 备寇29 伯符进献渡河略61 一朝食尽分别去 令使英雄气填膺100 英雄岂止班定远13 典韦7 生死之恩何以报27 举荐戏忠102 欲攻昌邑先断援50 搜山千骑入深幽(四十一)77 薛礼高踞临下问 刘备席坐从容答128 军民两屯粮百万3 道左遇贵220 陶恭祖数求归乡3 习射94 感故念旧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25 郡府回文63 同道92 虚席问贼进退意33 督邮一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