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志怀霜雪曹孟德(中)

皇甫嵩是个温恤士卒的人,在开过军议后,他仍没有歇息,不顾路途疲劳,马上就去巡营,视察部卒扎营的情况。等到营帐全都扎好,士卒吃过了饭,入住营内,他才回到早给他搭建好的帅帐里,吃了些饭食睡下安歇。

皇甫嵩的这套举动与荀贞恩结部卒差不多,这与汉家传统有关。为将者不但要有“将威”,还要有“将德”,要“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与众同好,与众同恶,同甘苦,共劳逸,只有这样才能使部众效死。两汉的名将在这方面大多做得很好。皇甫嵩世代将门,受父、祖的言传身教,在这方面更是做得极好,“甚得众情”。

荀贞回到自家营中,与戏志才闲谈,说起此事,两人感慨。

戏志才说道:“朱公治军刚严,皇甫将军治军温煦。前汉李广、程不识皆为边郡名将,李广治军宽简,‘人人自便’,士卒咸乐为之死,程不识治军严烦,行伍整齐。今皇甫将军得李广之宽和,然观其扎营警宿,又有程不识的严烦,是兼得两将之长而无其短,今世名将也!”

荀贞以为然,心道:“皇甫嵩当世名将,如今有幸能从他征战,我应趁此机会偷学几手。”

要论儒学修养,皇甫氏远不及荀氏,要论治军打仗,荀氏则不如皇甫氏。荀贞虽读了不少兵书,前世又从书籍影视上得来了一些治军的经验,但纸上得来终觉浅,落到实处殊不易。结恩、立威人人都会,这很简单,平时操练、战时冲锋这也不难,难的是具体的营务,是日常的繁杂琐事,全军的吃喝拉撒睡,为将者都要管,这就不容易了,他现下只有三千来部众,治理起来已觉甚是吃力了,而皇甫嵩率带了三万余步骑,观他治军却举重若轻,寥寥几条军令下去就能使全军井然有序。这就是吴子说的:“约者,法令省而不烦”。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但并非人人都是韩信,以荀贞之年龄、见识、经历、才能,如今他也就是能带个两三千人马,顶多三四千人,再多,他就顾不上了。如许仲、江禽、刘邓、高素、陈褒这些人,此前没有领兵的经验,虽在西乡时听荀贞给他们讲过些兵书,但不曾实践,眼下带个一二百人、三四百人就是极限了。许仲的部卒最多,四个曲,四百人,一半甲士,一半弩手,事实上他带起这些人来很费力了。平时,他总跟在荀贞身后,这些天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泡在自家的营里了。

荀贞察觉到了这个问题,只是现如今正与波才、何曼作战,没功夫理会。他准备等到战后,专门抽出时间来,给部将们培训一下。有一瓶水才能教半瓶水,在培训之前,他得先向皇甫嵩偷师学点东西。

休整一日一夜,次日午时,皇甫嵩击响战鼓,与朱俊、文太守、魏校尉等将校官吏立于临时搭建起来的将台上,召集三军部众。

集合的地点选在了巾车乡外一处空地上,四万余步骑络绎出营来到。

荀贞、孙坚各带本部立在部队的最左边。军中尚左指的是将军们,对士卒行伍而言却是尚右,“卒之行伍以右为上,示必有死志”,荀贞、孙坚所带的都是自募之兵,不能和“王师”相比,位最卑,故在左边。

皇甫嵩昨天见荀贞等人时和颜悦色,和蔼可亲,今日他披甲立在将台之上,肩上挂绛色的披风,手按腰侧宝剑,面对集合完毕的四万余步骑,面容肃然,昂首直立,从最左看到最右,末了收回视线,说道:“汝等皆为我汉家忠勇。妖道生乱,祸害郡国,我军一路行来,汝等也看到了轮氏、阳城、阳翟、襄城、父城诸县的惨状,十室五空,路有死尸,孩童流离,家宅被烧,……。”他指向远处的田野,“野间青苗无人照管。颍川百姓苦矣!颍川离京师只有咫尺之远,汝等多是京师的百姓、三河的勇士,如果此次不能击败颍川贼兵,他们势必就会入掠京师、三河,那么到的那时,你们的家园也会变成这个模样。你们答应么?”

四万余步骑嘈杂地应道:“不答应!”

“幸赖颍川太守文公并及郡中一干吏员坚守住了阳翟,使得贼兵前进无路,不得不转而南下,以图与汝南、南阳的贼兵合。汝南、南阳贼势本盛,若是放任他们合兵,则贼势将不可制矣!汝等不要以为汝南、南阳离京师、三河较远,你们的家园就安然无恙了,试问,贼势若不能制,他们在攻取了汝南、南阳全郡后,会怎么样?”

四万余步骑目注皇甫嵩,静听他说话。

皇甫嵩环顾台下,大声说道:“他们肯定会再击颍川,进而攻入掠京师、三河!当其时也,贼锋利锐,汝等的家园还能够保得住么?”

四万余步骑齐声答道:“保不住!”

“所以,吾等救颍川、救汝南、救南阳,就是救京师、救三河,就是救汝等之家园,就是救汝等之父母、妻子、亲族!贼兵昨日已陷舞阳,可能很快就会南下汝南或南阳了,时不我待啊,诸君!吾等若不能赶在他们南下之前将之歼灭,则南阳、汝南不保,则京师、三河危矣!则汝等之家园将被烧掠!吾等出京前,卢将军、宗将军已带数万众去了冀州,击贼首张角,卢、宗二将军当代之名将,有他们去冀州,定然不日就能平定张角,传其首入京师,是汝等不必忧贼兵会从冀州击京师、三河。如此,贼兵只有从颍川入京师这一途径了。”

皇甫嵩抽出佩剑,指向蓝天,昂扬地说道:“为保家园,敢不死战?”

四万余步骑,骑士举马戟,戟士举步戟,矛手举长矛,弩手抽出佩刀,向天举起,同声大呼:“为保家园,敢不死战!”

荀贞也抽出了佩剑,指向天空,随声大呼,同时心中想道:“皇甫嵩临战励士,不说‘忠义’,而从士卒们的切身利益入手,用他们的父母、妻子、亲族的安危来鼓励他们作战。这是个挺好的办法。”

皇甫嵩、朱俊带的部队大多是临时招募的京师壮勇、三河骑士,不是正规军,皇甫嵩、朱俊又是临危受命,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恩德未施,威严未立,不能指望他们如老卒那样俯首帖耳地听从命令,与敌人奋死拼战。这些部卒在从军前多是百姓,还不如荀贞部下那近千铁官徒,对他们讲“忠义”这些大道理没甚大用。临阵之际,一个是“忠义”和“战死”,一个是“逃跑”和“活命”,八成以上的人都会选择后者。

故此,在这个时候,要想让他们死战,只有用他们的亲人、宗族的安危,用他们的家产、田地来激励他们。

这一战,皇甫嵩、朱俊等将领是为忠义而战,部卒是为家园而战。

誓师过了,全军开拔。

朱俊部来的早,熟悉地理,由他们先行,皇甫嵩率本部随后。孙坚、荀贞跟在朱俊部中。

巾车乡离滍水不远,十几里地,行不多远,已至河边。

朱俊昨天派了三千人拿着土囊到河边,装成渡河的样子,以牵制昆阳城里的何曼,虽没真的渡河,但已断绝了上游的流水。上次断流因是夜间,又急着渡河,故此没能彻底断流,河中当时还有积水,这次时间充裕,上游的流水彻底被断绝了,露出潮湿的河底。

见朱俊、皇甫嵩率主力来到,昨天领兵出营断流的军官迎将上来。朱俊令部众暂驻河边,等候皇甫嵩,带着孙坚、荀贞等人去到河边观看。

上游的水昨夜就断绝了,今儿被日头晒了大半天,河底的泥土虽还比较潮湿泥泞,但比上次强上了许多。

朱俊亲自下到河里走了两步,试了一试,颇是满意,回到岸上,对荀贞、孙坚等说道:“不但步卒能走,骑士也能驰马过之了!”

荀贞、孙坚也下去试了试,回来应道:“确实如此。”

朱俊问那个军官:“波才、何曼在河对岸布置的那五千贼兵,昨夜回昆阳后有没有再出来?”

昨天这个军官率兵来到河边时,波才、何曼驻扎在河对岸的五千人还在,两支军马隔河对峙,入夜后,大约二更,这股人马撤走回昆阳去了。这个军官因得以把上流断绝。他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再出来。”

朱俊举首远望河对岸十几里外的昆阳城,尽管离得远,只能看到个城池的轮廓,但在平时城中嘈乱的人声便是在河这边也能隐约听到,此时却毫无半点声息传来。城中定是警戒森严。朱俊又问道:“贼何曼昨夜可曾遣军去舞阳?”

“没有。”

“何曼把对岸的五千贼兵调回城内,又不去舞阳。”朱俊冷笑,说道,“看来他是打算死守昆阳,与我军决一死战了。”

正如戏志才、皇甫嵩的判断,何曼害怕会遭到汉军的尾击,既不敢在河边留兵马,又不敢出城去舞阳。

荀贞站在朱俊的身后,亦远望昆阳,心道:“因皇甫嵩的到来,颍川黄巾分处两城,不得会师。昆阳不足虑,早晚都能攻下,如今唯一所忧者,不知舞阳的波才会有何反应?”

想到此处,他不觉想起了昨天皇甫嵩的一句话。皇甫嵩说:若是波才抛下何曼,自己遁逃了,倒是省了汉军不少麻烦。他心道,“皇甫嵩这句话或许只是为了宽解诸将,但说得还真对。要是波才单独逃遁了,我军打昆阳就省了许多力气,可以全力以赴,但若是他不肯先逃,则在我军攻打昆阳时,他必会来救。他要是只派三五千人来救倒也罢了,万一他亲带本部全军来救?一两万人马,是个小小的麻烦啊。”

不过,这也只是一个“小小的麻烦”。

须知,渡过滍水之前,是黄巾军占有地利,渡过滍水之后,尽管何曼有昆阳为凭,但却就变成汉军占有地利了,因为就如父城和昆阳隔河相望一样,昆阳和舞阳之间也有一条河水,名叫澧水,亦是汝水的一条支流。

有了这条澧水在,之前是波才、何曼在滍水对岸阻击汉军渡河去击昆阳,现在就变成了汉军可在澧水这边阻击波才渡河来救昆阳了。

何曼龟缩城中,汉军便无顾虑,待皇甫嵩到后,各部渡河。

四万多步骑,渡河渡了一个多时辰。

渡过河,依照昨日军议上定下的计划,先派兵去澧水岸边阻挡波才来救昆阳。因为在攻城时骑兵用不上,而在阻击敌人渡河时骑兵大有用处,故此,这支部队由朱俊麾下的三河骑士为主,辅以两千皇甫嵩部下的步卒,以越骑营的魏校尉为主将。

分兵过后,魏校尉带部去澧水岸边,皇甫嵩、朱俊带余下的三万五六千人赶往昆阳。

天黑前,皇甫嵩、朱俊带的主力到了昆阳城外五里处,停下筑营。

昆阳城外没有大片的荒地,没办法,只有在田间筑营了。规划下营区后,数万将士或伐木取土,或挖掘壕沟,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皇甫嵩安排好扎营诸事后,对朱俊、文太守、荀贞、孙坚等人说道:“趁天还没黑,走,吾等去城下看看。”

诸人自无异议,带了两营骑士驰往城下,观察敌情。前行两三里,在离昆阳城不到两里的地方,诸人勒马停下,远望城池。

苍茫的暮色下,昆阳城城墙高耸,城门紧闭。城外空无一人,护城河上的吊桥早被高高吊起。城头上密密麻麻排列了数千士卒,执着各色的兵器,也在临城远望他们。在他们其中有几个或披甲、或丽服的人,应是带军的渠帅或小帅,也不知何曼是否在其间。

皇甫嵩观看多时,微微一笑。

昆阳城头的守卒太多,远胜早前阳翟守城时,文太守看得胆颤心惊,问道:“将军为何发笑?”

“贼兵不会守城。”

“缘何得见?”

皇甫嵩指点道左,笑道:”田间林木未伐,这不是留给吾等做攻城器械的么?”

欲要守城,必先得把城外的林木、民宅砍掉、拆掉,一则防敌人就地取材,制作攻城器械,二则防敌人以之为隐蔽,在夜间发动奇袭。荀贞守阳翟时,阳翟县外的林木、民宅就都被砍掉、拆掉了,是钟繇带人做的。

朱俊颔首,说道:“我军扎营之处,不远有一个野亭,野亭边儿上是个乡里,亭、里中虽已无人,但亭舍、民宅却都完好无损。贼若知兵,早该把它们拆掉了,留下了岂不是方便了吾等扎营?”

皇甫复指城头,又笑道:“城头也不见渠答,亦不见蔺石,只将区区吊桥吊起,如此防备,岂能阻我三万余步骑?破之易矣!”

“渠答”是两样东西,一为“渠”,一为“答”,乃是两种守城器械。《墨子》云:“城上二步一渠,立程长三尺,冠长十尺,臂长六尺。二步一答,广九尺,袤十二尺”。“渠”是一个近似直立的东西,“答”是一个近似横立东西。“渠”张臂以刺,“答”横矛以刺。这两件东西和后世的铁蒺藜有相似之处,但远比后世的铁蒺藜要大得多。荀贞在守阳翟时,因为波才围城围得太快,没有时间做太多的准备,故此没能像墨子所言之“二步一渠,二步一答”这样布置“渠答”,但在城上关键的地方也是布置了几个的,而如今,何曼等虽在阳翟城下见识了这种守御器械,在城上却是一个也没有布置,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不知此物为何,不会用,也不会做。

蔺石,大约相当于投石机,“可投人石也”。这个东西,荀贞在守阳翟时也没有布置,不是因为他不想用,而是因为颍川多年未遭兵乱,城防松弛,器械不全,县里没有。

众人听了皇甫嵩的话,点头称是。

朱俊目注城头,轻蔑地说道:“城头那几人精甲丽服,应是贼兵渠帅。披甲者也就算了,临敌将战,那两个贼人却着丽服,可笑可笑。”

众人也觉得好笑,哄然大笑。

孙坚和荀贞并骑。他笑对荀贞说道:“贤弟,贼兵如此不堪,这昆阳城或许一击即可破了!自那夜渡河之后,军中将你我齐名并称,说‘孙鸷荀虎’。我是猛鸷,你是乳虎,待明日攻城时,你我要不要比比谁能先登?”

荀贞笑道:“兄长勇武,贞不及也。来日攻城,贞给兄长击鼓助威!”

孙坚大笑。

皇甫嵩、朱俊回首,问道:“文台笑什么?”

“我刚与贞之商量,说等来日攻城时,看我俩谁能先登。”孙坚跳下马,拱手请令,说道,“两位将军,坚请为攻城先锋!”

皇甫嵩笑问荀贞,说道:“贞之,文台不是想和你比比谁能先登么?如今文台请为先锋,你为何安坐马上不动?”

荀贞下马,恭谨行礼,说道:“司马江东猛虎,贞莫及也。”

被人称为“英武”是好的,但若被人认为“勇猛”,视为勇将,就不太好了,这不是荀贞想要的。故此,他不愿和孙坚比谁能先登。

皇甫嵩、朱俊齐声大笑,众人也随之而笑。

这一番探视敌情,缓解了战前的紧张气氛,众人放松了许多。

荀贞看了眼皇甫嵩的笑脸,心道:“一张一弛,文武道也。离开巾车乡前,皇甫嵩以‘保家’激励士气,到了昆阳城外,又故作轻视敌人,以化解部将们的战前紧张情绪,这就是善为将者的领兵之道吧。”想起了前世的一句话:“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古今中外,用兵之道唯一也,善用兵者对怎么用兵在语言上的总结可能有不同,意思却千变万化不离其宗,异曲同工。

……

皇甫嵩轻视敌人,在具体的攻城安排上却很严谨。

观过敌情,转回军中,经过商议,朱俊带部佯攻昆阳城东、西两面城墙,皇甫嵩分兵五千佯攻北城墙,亲率两万余人攻打南城墙。

孙坚争做先锋,皇甫嵩允了,把他从朱俊部调来,由他率部先击。荀贞则随着朱俊佯攻,他负责的是东城墙。

计议定了,各部在城外扎营,休憩一夜,次日下午开始攻城。

——

1,皇甫嵩是个温恤士卒的人。

“嵩温恤士卒,甚得众情,每军行顿止,须营幔修立,然后就舍帐。军士皆食,己乃尝饭。吏有因事受赂者,嵩更以钱物赐之,吏怀惭,或至自杀。”

这个“吏”也值得一提,因为怀惭而自杀,大约除了“极好面子”的汉代,别的朝代不多见。“好面子”是个好事儿,知道礼义廉耻。

43 县尉15 原盼劝贼23 大获丰收207 丈夫岂可受人轻56 桥蕤称权当知变 文直再入鲁阳城108 裁存万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25 孟德智略真天授86 了却山中寇贼事(十)19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74 爆竹声里辞旧岁(上)22 今有颍阴乳虎(下)32 破敌(中)78 张飞宿将袭如狼(下)80 故齐晏子因君显 北游横连旧苏秦(下)65 归来解甲抵足眠112 伯符叱咤破俊宠11 陈琳表令诸荀怒14 守城初战42 可愿南下?297 陈国相襄军第一(六)119 郭奉孝东阳说反 刘玄德广陵先至12 琴心剑胆95 袭阵兵退夏侯惇(十三)2 赌钱1 虎士13 典韦44 龙腾潜渊风云汇 再得虎臣潘与凌34 孟涂敢弃夜袭利98 戏忠建言攻山阳23 劫人15 问世间谁主沉浮96 贾诩忧山东再起 董卓欲求和阵前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9 道人87 再访郡士揽为用 军政虽妙徒然功25 郡府回文60 荀君为政(下)85 威震阳翟(下)52 阴少府哀伤洛城 孙讨逆嗟叹往事14 营中点兵尚未毕 遥见数骑绝尘至229 卞驺黄巾待驱行64 其疾如风侵略如火19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16 五日九战(上)181 一潘当先下襄贲128 军民两屯粮百万74 程刘自请见臧薛 三陈领命讨郡贼75 爆竹声里辞旧岁(下)27 将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计在腹中87 了却山中寇贼事(十一)30 回家13 志才出山60 樽前豪杰意难决179 广陵悬榻迎陈登61 太守行春(上)49 登门20 校尉效从麾下战 将军谋议分进兵43 董卓狼顾问英雄(上)217 选将调兵间先行226 藏宣高请子入府212 幽兵临冀可谋兖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195 周幼平如熊举将(上)300 陈国相襄军第一(九)81 了却山中寇贼事(五)29 关云长一身是胆 刘玄德暗猜玄机117 三战尽复东郡地(二)22 今有颍阴乳虎(下)51 得领汝南意不足51 佳客翩翩洛阳来(上)81 了却山中寇贼事(五)293 陈国相襄军第一(二)165 常山中军真倜傥(下)21 赏钱71 初见一龙(上)123 刘备奉使出彭城 郭嘉划策迫薛礼(二)28 孙文台发豫州兵61 五更鼓角声悲壮(中)74 爆竹声里辞旧岁(上)221 孙文台传请击鲁115 且行且战五百里(下)209 州举茂才郡孝廉92 袭阵兵退夏侯惇(十)21 惜乎未能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42 君臣自古固多疑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59 轺车从事雷霆来38 范绳55 两千兵足灭獠寇 智浅何如相国高92 先留锋锐鞘中掩 稍容待得变后出88 远谋图据中原地 欲与孙坚结姻亲146 沙丘台上旧时月(一)41 夕阳11 陈琳表令诸荀怒39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44 以退为进郎陵说60 不知诸卿欲从文从武?100 弃郡而走袁伯业119 三战尽复东郡地(四)91 兵临西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