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二)

听荀贞说完他“借都试沙汰郡兵”的腹案,邯郸荣、卢广抚手大赞。

邯郸荣说道:“中尉此计甚妙。按此行之,郡兵中那些不合格的强宗右姓之子弟、奴客们纵被中尉悉数沙汰,那些强宗右姓却也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无有怨言可发。”

荀贞的办法并不复杂,很简单,八个字就可以概括:“先礼后兵,以威压人”。

所谓“先礼后兵”:在举办都试前,先把郡兵里的屯长、军候等军吏召来,当面告之将要举办都试之事,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优异者我将拔擢而使之进,不合格者我将沙汰而使之退”,这是先礼,礼罢,都试的时候就严格执行这两条,铁面无私,绝不徇情,此是后兵。

所谓“以威压人”:荀贞初到,在郡兵里没有威望,军队里是最讲究威望的,没有威望就不能服众,不能服众就什么也办不成,荀贞统兵多时,深知在军队里若无威望而只以权势压之的话只会适得其反,这时就需要借助外力了,他的外力便是许仲、典韦、刘邓、陈到、江禽等这些熊罴猛士,当都试之时,在试郡兵之前,先令许仲、典韦、刘邓等出场,通过演示他们的勇武以震慑郡兵。

典韦、刘邓等或为万人敌、或为百人敌,料来郡兵中无有能比得上他们的,比不上就只能服气,就只能老老实实地接受荀贞的发落,就算被沙汰掉了也只能自惭不如人,没有什么可怨言的,——即便有怨言,在道理上站不住脚,他们身后的强宗右姓也兴不起风浪。

这世间万事,离不开一个理字,只要站住理,事情就能办好。

卢广在郡兵曹里为吏多年,熟知郡中兵事,详细地给荀贞介绍了一下郡兵里都有哪家豪强大姓的奴客为军吏,相府兵曹中又有谁家的子弟、门客为吏员,说得清清楚楚,细细致致,让荀贞在戏志才打探来的情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了解了郡兵的底细。

荀贞大喜,说道:“有卿,我尽知郡兵事也,来日沙汰郡兵又多了三分把握。”

昨晚邯郸相不止嘱咐邯郸荣要尽力佐助荀贞,在与邯郸荣说完话后他又把卢广叫了来,并也嘱咐卢广要全力协助荀贞,所以卢广今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诸人在堂上说到中午,荀贞留邯郸荣、卢广用饭。

饭毕,荀贞即委用邯郸荣暂先协助戏志才布置校场。邯郸荣欣然从命。

卢广是相府兵曹的人,荀贞不能越权任用。不过这也没关系,他写了一道公文给刘衡,把卢广荐给刘衡,说此人坚毅可用,可以参预都试。刘衡当然不会不给荀贞这个面子,在接到公文之当时,即用卢广为相长史之辅,协助相长史筹备都试一事。

都试,例来是由郡守与中尉共同主持的,因此,校场之布置自然也即由郡府与中尉府共同负责。郡府里主办此事的是相长史,长史就是郡丞,在郡称丞,在国称长史。中尉府这边则是由中尉丞戏志才出面操办。

由此,两边主事的上有丞与长史,下有邯郸荣、卢广等,这些人多是精明强干的,两下合力,诸项的筹备工作进行得很快。

在戏志才等人筹备都试时,荀贞也没闲着,他于次日上午把郡兵中屯长以上的军吏悉数召到中尉府中。

近百人应召至,悉披甲带刀,立于堂前院上。

中尉府中本有百余锐士为荀贞护卫,平时守在府中各处,警戒森严,今天,荀贞特地命他们待在屋里不要出来,只带了典韦、原中卿、左伯侯三人,布衣简从地出来见这些军吏。

他站在堂门口的阶梯上,环顾这些人,说道:“兵法:‘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办事之前,如果未能向吏士申明约束,说清奖罚,那么是为将者的错,如果已经说明白了约束、奖罚而吏士却不能遵从,那么就是吏士的错了。诸君想必应已知,后日将举都试。我为国中尉,职掌武职,为诸君之将,那么就应当在举办都试前先将此次都试的约束、奖罚告知诸君。”

荀贞到郡以后常去郡兵营中,和这些军吏不是见过一次两次了。他每去营中,随行带的护卫都不多,或七八人,或十余人,这些军吏哪知荀贞是何等样人?本来就有轻视他少威仪的。今见他的府里居然也是警备松散,空空荡荡的没几个人,简易到不像话,而荀贞更竟是身着布衣,只带了三个随从来见他们,毫无为将者的威严,不免越发轻视荀贞。好些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荀贞只当未见,说道:“此次都试之约束、奖罚只有两条。一,优异者,我当擢进之。二,无能者,我当沙汰之。……,诸君可听清了么?”

百余军吏参差不齐地答道:“听清了。”

“听清了?”

“听清了。”

“那就请各自散去吧。”

荀贞转身离开,典韦、原中卿、左伯侯跟从其后。

军吏们没有想到荀贞的话这么简短,看着他顺着走廊走远,众人大眼瞪小眼,你看我,我看你,呆了片刻,有人懒洋洋地说道:“中尉既叫我等散去,我等便就散去吧。”

众人一哄而散。

出了中尉府,有那自恃出身的免不了就要嘲笑荀贞几句,说他无威不重,没有将才。

却也有心思细腻的,略知荀贞以往的战绩功劳,不免犯些嘀咕,寻思想道:“中尉战功赫赫,与黄巾历战杀贼甚众,功常居三军第一,怎可能是这样一个没有威仪的人?他以布衣简从示于我等面前,却是何意?”猜不透荀贞意思,家在邯郸的便先不归兵营,回去家中将此事告与家主。

很快,这件事就传开了。

到得下午,邯郸县里的诸大姓家中尽皆已知,传得沸沸扬扬。

相府功曹费畅前几天得了风寒,身体不适,一直在家静养,数日未去相府,下午在家听奴仆讲起这件事,方知国中将要举办都试,乃急起,命奴备车,欲去相府。

他的妻子莫名其妙,不知他为什么突然要去相府,担忧他的身体,劝道:“君病,当养精神,何故要忽去相府?”

魏畅说道:“都试,国之大事。我为相府功曹,岂可不忠言进谏?”

“进谏何事?”

“汝妇人也,我就是告诉你进谏何事,你也听不懂,快去催促奴客给我备车!”

他的妻子无奈,只得催促奴客备车。魏畅乘车急赴国相府,入了府中,下车登堂,拜谒刘衡。

刘衡见他来府,颇是奇怪,说道:“卿病愈了?”

“未曾。”

“既未病愈,当在家养身体,何故来府?今天风不小,若再冲了风,使病加重,岂不后悔?”

“畅听家奴说,国中将举办都试?敢问相君,此事可有?”

“有之。”

“都试乃郡国大事,不知此次都试是由谁提出的?相君还是中尉?”

“中尉。”

“由谁主之?”

“我与中尉共主之。”

“岂可与中尉共主之!”

刘衡不知魏畅之意,愕然说道:“中尉掌武职,都试怎能不与中尉共主之?卿此话何意?”顿了顿,想起魏家有好几个奴客在郡兵里为军吏,因笑道,“卿是担忧你家在郡兵里为军吏的奴客会被中尉沙汰么?若是为此,你不必担忧,我可与中尉言之,让他莫要沙汰卿家宾客就是。——莫说是由我两人共主都试,便是由中尉独主,这点情面他也还是会给我的。”

“由中尉独主更万万不可!……,奴客是我族父家的奴客,与畅何干!畅这是在为相君担忧。”

魏畅为相府功曹年余,未尝为魏氏说过一句请托,刘衡知其性,方才是笑言,此时他这么说,便就问道:“卿为我担忧什么?”

“畅忧中尉将侵夺相君之权。”

刘衡失笑,说道:“侵我之权?卿多虑了,中尉不是这样的人。中尉之所以建议举办都试是因为郡兵不堪用,故此不得不沙汰污秽、擢进优异,绝非是为了侵我之权。”

“‘沙汰污秽、擢进优异’,此固应当,可沙汰与擢进却应由相君独主,不可使中尉共主。”

“为何?”

“优异被擢进之士若是被相君擢进的,那么就会感激相君,若是被中尉擢进的,那么就只会感激中尉。中尉在郡兵里本无羽翼,如果任由他擢进用人,那么他就羽翼初成了。中尉少贵,以常情计,定非肯久居人下者,待其羽翼成,又挟破黄巾之功,且为州伯所重,如与相君争权,相君何以应之?到得那时,相君虽是赵国相,恐怕也不得不听从中尉的指使了啊!此即为畅之忧也。前朝宁成为济南都尉,凌国相郅都;周阳由为都尉,凌国相、夺之治;本朝先帝年间,唐衡弟为京兆虎牙都尉,不敬京兆尹。此些皆为前车之鉴。”

刘衡不以为然,说道:“只是与中尉共主都试罢了,哪里有卿说的这么严重呢?”

“‘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中尉善战,又得州伯看重,我闻他昔在颍川号为乳虎,与宁成的外号一样,可见其人之奋厉威猛,对这样的人,防之当如防虎!防之尚且不及,何况主动让权与之呢?相君今日与中尉共主兵事,明日怕就不得不与中尉共主兵权。明日与中尉共主兵权,后日怕就不得不让兵权与中尉!”

刘衡是个纯儒,对兵事委实没甚兴趣。他此前先后两次被朝中委以武职,一次是张掖属国都尉,干了没多久就因受不了军旅之苦而以病免,一次是辽东属国都尉,索性就没去就任,直等到朝廷又拜他为赵相,这才之官上任。他虽知魏畅说的有点道理,只是一想起兵事就头疼,要让他去与荀贞争兵权,他却是十分为难,对魏畅说道:“如卿所言:‘中尉善战,且是州伯爱将’,如此人才,正当倚重,我已将兵事尽付与之。”见魏畅还要再谏,笑道,“卿病体未愈,应当近医药,养精神,不可再劳思苦虑,且先归家好好调养,待卿病愈后,我还要倚仗卿之大才治理地方。”

魏畅无奈,只得辞别归家,回到家里长吁短叹。

他妻子问道:“你叹什么?”

他叹息说道:“相君竟欲让兵权与中尉!我苦谏之,相君却不听,奈何奈何!唉,乱世无兵,何以为国相?”

……

魏畅是刘衡的掾吏,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苦谏刘衡不可把兵权委给荀贞,相府里人多眼杂,这件事很快就被卢广得知。

卢广马上跑去中尉府将之告诉了荀贞,说道:“魏畅聪颖忠诚,素得相君信重,他要是执意劝谏相君,怕会对中尉不利。”

荀贞先是吃了一惊,继而笑道:“这是忠君之士。他虽相府功曹,我当礼重之。”

虽然敬其忠君,却笑其不知己,荀贞笑与卢广说道:“魏畅不知我也!我岂是争权之人?便是争权,区区五县,民不足二十万,又岂值我争?我之所欲,不在此也。”

按照刘衡的意见,都试的时间定在了后天,又按照早先与刘衡商量好的,荀贞与刘衡联名下檄文,调城外县中的荀贞私兵部曲入城接管城防,而令原先负责城防的郡兵归营为后天的都试做准备。因有刘衡的署名,守城的郡兵没有抵触,接受了命令。

半天功夫,在郡兵曹史卢广的全力配合下,城防就悉数换由了许仲部接管。

魏畅在家中闻之,喟叹连声,说道:“等到后天的都试过后,这郡兵里恐怕一大半都要被中尉沙汰了,待至那时,郡兵空虚、人手不足,相君就算想要再用郡兵负责城防,亦难为也。”

他又强起之,去到魏氏的族长魏松家里,对魏松说道:“中尉至境,蛰伏半月不言语,借遇刺之机乃设计伏击左须,一战大胜于马服山,遂挟大胜之威,定下后日都试,又借都试之机,调其家兵接管城防,其志不小,他这显然是想借机把兵权尽控入手中。莫说族父安插到郡兵里的那几个奴客虽有些勇力,却不知兵,就算他们知兵善战,中尉为了控兵权,此番恐怕也会找借口把他们尽数沙汰掉的。与其等中尉沙汰,使我魏家面上无光,族父不如主动把他们召回。”

魏松向来看重魏畅,视魏畅是他们魏氏一族的千里驹,听得魏畅此劝,虽然不大相信荀贞会无视他们魏家在邯郸的名望而将其家中在郡兵里的奴客尽数沙汰,却也从谏如流,命人去将那几个奴客召了回来。

卢广听闻后又来中尉府,将此事告与荀贞。

荀贞闻言大喜,笑道:“魏畅这是在助我啊!”

魏畅当然不是在帮助荀贞,可魏家的这个举动却等同是在帮助荀贞。

都试还没开始,魏氏就主动将自家的奴客召回,近似于向荀贞示弱。魏氏乃邯郸冠族,尚且“惧”荀贞之威,余下的那些豪强大姓还不得掂量一二?

32 君为虎士107 克曹而后可图荆11 朋党88 风卷雷动诛邺赵(四)112 伯符叱咤破俊宠44 练军方略70 今才知君是谁人14 唯恨之流年悄逝15 阳城治吏(下)22 枉费心机空费时101 许逢共上辣毒计 二袁不谋而意和27 敬老79 吕布既遁援将到 两路先取胡文才1 双喜临门(上)11 陈琳表令诸荀怒80 帐下授任四司马 道前空候无功回205 信到彭城看司盐4 冀州牧迎节以征91 忽然闻得故人到62 桥元伟恃功身灭 陶恭祖侵迫彭城26 招人2 礼钱需得四百万34 胜威使梁不战遁 五更悄然过刘营91 兵临西华(上)36 第三兄弟39 点将封侯趁少年10 边文礼攘臂不齿20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一)22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三)56 我为君取彼良驹(二)29 盘点筹划113 陈宫催马离营去147 沙丘台上旧时月(二)56 下邳国荀贞得子 广陵郡笮融逞威(六)23 大获丰收25 备寇63 田边断案(下)95 会师城下(中)54 灭族(下)59 刘玄德乡亭杀吏 荀贞之道边得民146 沙丘台上旧时月(一)91 卸甲擦伤慰功绩 大树司马人口传37 天下之中洛之阳(下)92 先留锋锐鞘中掩 稍容待得变后出37 会师(下)104 殊死鏖战破敌营(下)33 鸾凤择良木而栖58 二月习射(下)91 忽然闻得故人到89 陈荀分被董卓征 兵编别部号安郡104 殊死鏖战破敌营(下)4 墙下相托52 最后的麻痹93 袭阵兵退夏侯惇(十一)33 战罢将军色不改 愿以剩勇取全功3 谁人不知荀贞之14 臧霸风从元直言70 土为季夏序主养 将临战至纷请前34 胜威使梁不战遁 五更悄然过刘营101 许逢共上辣毒计 二袁不谋而意和85 临战忘死虎狼士 陷阵总是高顺营88 远谋图据中原地 欲与孙坚结姻亲58 孙坚297 陈国相襄军第一(六)75 爆竹声里辞旧岁(下)6 初夜6 东汉诸侯王87 再访郡士揽为用 军政虽妙徒然功14 守城初战155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257 徐元直献策危行61 丈夫生当为二千石26 决胜130 伯圭再败龙凑渡231 徐州将军逐敌易62 太守行春(下)49 郭公则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65 短歌62 田使君退还平原60 刘备月下图远志 关羽林中慨为驱60 荀君为政(下)88 风卷雷动诛邺赵(四)7 每思内战常啮指40 隐秘非只君可寻27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八)4 最风流之武评(一苇)47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八)85 了却山中寇贼事(九)46 盗马5 秦项建言取济南(上)78 唯先顺势能造势14 臧霸风从元直言169 满营呼拥张益德(下)107 冠盖里中安诸将 上兵当以先伐谋215 十年树得梧桐栽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归乡13 倏忽如白驹过隙261 重儒引风导以良50 祭祀族宴45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