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黄帝邢德有之乎

荀绲的信虽迟迟不到,但捷报却接到了好些。

最先来的是魏县捷报。

魏县是江禽的第一个目的地。在魏县城下,于毒一露面,他的大妻就携其长子、诸贼小帅开门献城降了。奉荀贞之令,江禽遣人把于毒的大妻、小妻和他的长子、幼子送到了邺县。

荀贞这几年剿灭了不少造反的义军,被许多义军的人恨之入骨,比如吴妦就时时刻刻地在想着刺杀他,为了刺杀他,甚至不惜以色诱,可究荀贞之本心,他对这些造反的义军是抱有深深的同情的,要知道前世的他和这些义军是同属于一个阶级的,可这一世他是士族,是掌握着权势、财富和舆论的统治阶级中的一员,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而同时他又知道造反的义军不可能成功,因此他也不可能抛弃自己的阶级身份去帮助义军,所以就只能恪守本阶级的身份与他们为敌,如果不能剿灭他们,他就会被他们消灭,故此,他对义军的镇压毫不手软,但另一方面,又因为他深怀对造反义军的同情,故而在义军投降之后他却也不会斩尽杀绝,会尽力地安顿他们。

对何仪、李骧如此,对左须、黄迁如此,对于毒的妻、子当然也是如此。

于毒的妻、子到邺县后,一些郡府吏员提议可先囚禁之,待余下的元城、武安等县也收复之后,便将他们和于毒一起问斩。阶级斗争是你死我活的,作为既得利益阶级的郡吏,对试图推翻他们统治的农民义军恨入骨髓,早就有吏员向荀贞提出:“于毒现在有用,可以暂且不杀,等他无用之时,最好还是杀掉,以儆效尤”,现在他们又提出要杀于毒的妻、子。

荀贞拒绝了这个提议。

他说道:“民所以反者,缺衣食故也。民缺衣食,咎在太守。我岂能因太守之过而诛缺衣食之民?吾闻‘有德惟刑’,又闻‘黄帝刑德,可以百胜,有之乎?刑以战之,德以守之’。今于毒降,兵戈息,此正二千石‘德以守之’、用明德来教化他们的时候,岂可滥刑?”

刑德之说是自古就有的执政思想,其源头可追溯到上古,甲骨文中就有刑、德这两个字,“黄帝刑德,可以百胜,有之乎?刑以战之,德以守之”出自《尉缭子》,“有德惟刑”出自《尚书》。前者的意思是说黄帝以刑德而百战百胜,后者的的意思是说有德于民,惟刑为重,慎刑则民被其德,滥刑则民蒙其害,故为人君者必敬于刑,也即不可滥刑。

荀贞现为郡太守,执政千里之地,提倡刑德之说正合儒家之道,令人无法反驳。

他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配合他之前在朝会上宣言要以德治郡、做个贤明太守的演说,显然是一副铁了心要当个“仁主”的架势,郡吏们对此无言可对,虽有不以为然的,也有拿他之前杀军候、逐郡吏来做对比腹诽的,但因在言辞上反驳不能,却也只得听从。

荀贞在县中划了一区地,给于毒的妻、子居住。

没多久,这件事就被于毒知道了。

见荀贞如此优待他的妻、子,于毒感激不已,此前的忐忑尽去,更加卖力地为荀贞招降了。

魏县降后,依照荀贞在江禽等出发前就布置好的安排,陈褒取出檄令,就地上任守魏令,李博、江鹄也分别就任守魏丞、守魏尉。魏县是个大县,战略地位又比较重要,既是邺县东边的屏障,南边又临着内黄、繁阳等郡南诸县,不可无精卒驻扎,江禽给陈褒留下了四百义从。

出魏县,向东北进军,行四十里是元城。

元城闻魏县已降,且是于毒亲自招降的,不等江禽率军到城下,便开城门投降。依照荀贞的命令,跟从军中的一个郡吏出任了守元城令,江禽给他留下了二百郡兵。

由元城南下,行百里,是阴安。

阴安在内黄、繁阳的东边,临着东郡,再向东三十里即是东郡地。魏、繁阳、内黄均已降,阴安守贼亦降。阴安有一名族审氏,其先人为周时的司空属官,因官职为氏,在魏郡很有名气,依照荀贞提前的交代,江禽、刘备等人亲入县中,拜访其族。

阴安为贼占据数月,赖荀贞之功而得光复,和魏、元城、内黄等县的士族、大姓一样,阴安的士、民对荀贞也甚是感谢,审氏没想到江禽、刘备等人会带着礼物登门拜访,尤是感动。

在阴安待了两天,带着荀贞檄令的另一个郡吏就任守阴安令,如元城县,江禽亦给他留下了二百郡兵。

出阴安向西行数十里是繁阳,繁阳已降,宣康、李骧、陈午持檄令入县,分就任守繁阳长、丞、尉。江禽给他们留下了一百义从,带着余下的部队继续西行。

再向西数十里是内黄,在内黄,江禽驻兵停歇了一日。

守内黄令李琼和守内黄尉张飞出县相迎,跟在军中的黄迁出示荀贞的檄令给他两人看,上任守内黄丞。此外,江禽还给李琼、张飞带来了荀贞的另一道檄令。

李琼本有部曲三千,在内黄之乱的那夜死伤、逃散了近两千,尚存千许人,一是为了利于招降纳叛,二也是为了利于分化贼兵内部,荀贞特许可以不在内黄屯兵,内黄的治安仍由李琼率其部曲负责,但千许人也太多了点,所以荀贞又给李琼下了一道檄令,命他压缩编制,只许他保留六百人,并且这六百人不能全部驻扎在内黄,命他分出二百去繁阳,改归陈午统带。

贼兵中现在被荀贞委以官职的只有李琼,便连于毒也无官无任,李琼已是很感谢荀贞的另眼看待了,对荀贞的这道檄令自无不愿之理,——就算他不愿也没有用,内黄周边的魏、阴安、繁阳等县现皆已被荀贞管控,而且县外现在还驻扎着江禽统带的千余兵马。

监督着李琼完成了对部曲的缩编,并等他把两百人分给繁阳之后,江禽没有再继续南下。

再往南就只有黎阳了,黎阳早跟着李琼一块儿降了,跟在军中的一个郡吏带着二百郡兵,捧着荀贞的檄令告别江禽,自去黎阳上任守黎阳长。

至此,郡东、郡南诸县全部收复。

江禽统带余下的义从、郡兵,看押着从各县集合起来的降兵,北上归邺。

回到邺县,把降兵交给许仲后,江禽马不停蹄,又统兵西进,去收复最后的两个县:涉国和武安。

涉国收复得很顺利,在武安遇到了麻烦。

武安县内的守将是个有理想、有节操的“反贼”,乃是黄巾军之余部,坚决不降。

无奈之下,江禽只好督兵攻城。

在阵中看着前线的战士猛攻县城,江禽心道:“武安不降也好,我本来就打算在这里把明公交给我的那个任务完成,武安不降,正好少了我的麻烦。”

荀贞交给他的“那个任务”自然就是叫他找机会把赵家在郡兵里的耳目、爪牙悉数除掉,在经过了多次分兵之后,现仍留于江禽帐下的郡兵已只有四百人,赵家在郡兵里的耳目、爪牙俱在此四百人中。江禽传下令去,命攻城的义从暂退,只催促郡兵猛攻不停。

武安城中有千余守贼,只四百郡兵是万难将城攻下的。

江禽此举不外别的,正是为了送赵家的那些耳目、爪牙去死。

只是他这一手未免太狠了点,战场之上,刀枪无眼,以四百人附城击千余守贼,可以想见,赵家的那些耳目、爪牙固然难活,受其牵连而无辜丧命的郡兵也必然会有不少,但只要能顺利完成荀贞的命令,别说受牵连的郡兵不到四百,便是八百郡兵、八千郡兵,江禽也不介意。

猛攻了两个时辰,郡兵死伤近半,余下的实在没有勇气了,有的掉头逃回本阵,江禽早备下了监阵的刀斧手,严格依照军法,将这些临阵而逃之郡兵当场斩杀,复又催促余者继续攻城。

一天下来,四百郡卒全军覆灭。

当晚歇息一夜,次日换义从上阵。昨天的攻城太惨烈了,武安县中的守兵亦死伤甚众,终于抵挡不住,城被攻破。江禽率部入城,将俘虏尽数斩杀,堆成京观,筑于城外。

奉荀贞檄令来上任守武安长的刘备对江禽的酷烈好杀很是不忍,但江禽是荀贞帐下的旧人,又是此次统兵的主将,他不想得罪此人,因此没有出言谏止。

他没有出言谏止,荀贞却闻讯惊怒。

荀贞不是为江禽杀俘、筑京观而惊怒,而是为江禽为杀赵家的耳目爪牙竟让数百郡卒陪葬而惊怒。他一道檄令送到军中,严厉斥责江禽,命江禽把阵亡的郡卒厚葬。

江禽接到檄令,惶恐不已。那四百阵亡的郡卒,他原本只是令人随便挖了个大坑,草草掩埋了事,得了荀贞的军令,他连忙亲自指挥义从把郡卒的尸体挖出,重新厚葬掩埋。

刘备看出了他的不安,私下里对他说道:“君乃明公乡人,从明公征战数州,功劳卓著,明公倚君为心腹,必不会因为四百魏卒之死而怪罪君,之所以飞檄令君厚葬亡者,以备估料,应是做给魏人和余下的郡兵看的,君不必为此惶忧。”

得了刘备的安慰,江禽略微心安。

刘备趁机又对他说:“明公方宣扬德化,似不宜筑京观于武安,君如能撤掉京观,把贼之亡者也掩埋土葬,并向县民宣布,说‘贼兵已灭,不会穷治追究’,想来定能得到明公的赞许。”

武安是最早被于毒部占据的县城之一,被贼兵占据的时间长达一年多,包括大姓、士族在内,和贼兵有关系的县人很多,或者是被迫与贼兵结成了姻亲之家,或者是曾在贼兵的军中当过小吏,或者是为了自保而不得不违心地给贼兵的渠帅、小帅送过珍宝财货,而今武安被光复,他们均很不安,害怕新来上任的守官会穷治追究。

刘备虽无此心,但高素却有此意。高素是荀贞任命的“守尉”,并且和江禽一般,也是荀贞的帐下旧人,刘备亦不想明着和他唱对台戏,因而趁机劝说江禽,借此打消高素的主意。

江禽以为然,乃又下令撤去京观,命掩埋贼兵死者,同时张榜县中,表示不会追究那些被迫“附贼”之人的责任。此举不但顿时安了武安县人之心,而且果然得到了荀贞的赞许。

5 大计52 市义119 三战尽复东郡地(四)222 临将战复授机宜102 孙侯得玺度天命 董相败退往长安90 风卷雷动诛邺赵(六)2 礼钱需得四百万5 当民兵预备役遇到野战军,后者华丽败退了18 第一天(下)63 讨董未成岂可还 以孝为名事能成155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26 决胜133 广陵兵动徐方沸 鲁阳坐视豫州盟(六)18 兵者政之辅,政者兵之基(中)135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二)63 下邳相旧习难除224 破敌溃阻骄兵计224 破敌溃阻骄兵计琢磨下情节走向,明天更6 秦项建言取济南(中)12 道是襄阳德珪来59 荀君为政(上)5 风雪夜刺(下)27 将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计在腹中58 胡轸奔袭鲁阳城 王匡兵败小平津120 三战尽复东郡地(五)289 王太守课政州最(二)51 动手前夜291 王太守课政州最(四)94 桥瑁诈书移诸镇 一声雷响起风云103 归来美酒洗征尘102 殊死鏖战破敌营(上)85 了却山中寇贼事(九)99 董仲颖毁弃洛阳 孙文台拔剑立誓204 财用不足何以补19 围不赦以威生仁52 佳客翩翩洛阳来(中)31 何机点兵趁夜袭 关羽惜刀不杀贼2 佳妇何人陈家女63 不朽曰三次为功2 光和六年(下)29 钟繇35 鼓音破晓天欲坠 文聘横矛定军旗90 袭阵兵退夏侯惇(八)32 荀衢133 广陵兵动徐方沸 鲁阳坐视豫州盟(六)137 建功立业就在冀州(三)260 浮华交会时之弊36 争锋唯数刘邓劲 夸功最推高素雄91 袭阵兵退夏侯惇(九)87 名出郡外州中闻(下)35 文远突陷颍川营(上)84 袭阵兵退夏侯惇(二)28 几事不密则成害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276 才由天授曹东郡68 司空病薨长安里 相国倒行洛阳城113 长安董卓坏五铢 广陵荀贞制二器66 子义树戟喝虎狼134 圣旨一下赴冀州(四)54 诈死52 围魏救赵乱其阵82 擒贼先擒王(下)90 从征汝南(下)2 由许仲复仇试看两汉复仇之风14 臧霸风从元直言52 下邳国荀贞得子 广陵郡笮融逞威(中)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贼名水上号锦帆196 周幼平如熊举将(中)283 西邻北接豫与兖165 常山中军真倜傥(下)88 远谋图据中原地 欲与孙坚结姻亲79 冠军将呼太史慈(一)103 孔德信报刺史病 荀贞再表孙文台139 建功立业就在冀州(五)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141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八)41 一诺从来许杀身4 初雪26 当过小城取大敌 自领中阵分左右56 桥蕤称权当知变 文直再入鲁阳城116 陶恭祖荏不可轻 荀友若敢问争徐19 围不赦以威生仁3 路见白骨露於野35 文远突陷颍川营(上)73 忠孝勇武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58 下邳国荀贞得子 广陵郡笮融逞威(八)46 可怜的胡/平161 一将功成万骨枯(上)7 计划1 关东州郡联兵盛 建威讨逆二将军265 会於汶北将击章12 琴心剑胆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37 士疲不宜再强进 骑往东北问袁曹29 伯符进献渡河略121 陈群筹粮械颇备 荀彧荐高才使彭181 一潘当先下襄贲149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