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国家栋梁傅南容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很快,七月来到。

荀贞数次召郡府吏员朝会,商议安排秋收之事。

他任命了一个在行县中辟除的郡东某县的士子为西部劝农掾,命之与东部劝农掾康规出郡,分去西、东,各行部内的诸县,检查各县对秋收的诸项准备工作。

为了确保各县的秋收准备工作不会出现纰漏,荀贞又传檄给陈褒、刘备等各县的县令长、守令长,严令他们必须要做好妥善完全的准备,同时传檄给文聘、何仪等,命他们加大剿贼力度,务必要保证各县将要成熟的麦子不会受到盗贼的抢夺、损坏。

就像荀贞说的,农事是一国之本,也是一郡之本。这是他上任魏郡太守之后的第一次秋收,不但事关郡内百姓的口粮,而且也关系到他明年的考课。他现在还只是“试守魏郡”,还不是正式的魏郡太守,如果明年考课不合格,那么他这个太守也别想再干下去了。

所以,他对此次秋收非常重视。

经由前不久的行县,他对魏郡今年的收成会如何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如邺县、梁期、馆陶等几个没有被于毒占据过的县,尽管也受到了贼乱的影响,户口减少、荒田增多,收成肯定大不如往年太平时,但较之魏、内黄等这几个被于毒占据过的县,整体情况还是要好得多。

魏、内黄这几个县不止户口减少得严重,也不止荒田的情况比邺、梁期等县严重,于毒的部众对麦田的人为破坏也很严重,——于毒部曲最盛时达万余人,粮食不够吃,他们就去割没成熟的麦子,大片大片的麦田因此被毁坏。

综合全郡诸县的状况,可以预见,最多到明年早春,郡中就会出现大面积的饥荒。

可以这么说,即使在此次秋收中,一粒粮食都没有浪费,魏郡缺粮的情况依然非常严峻。

粮不足,菜来补。

荀贞采纳了郡吏的意见,又制定了一条农业方面的教令。

七月正是种植葱、蒜、芜菁等菜的时候。

他檄令各县必须督促民户及时种植芜菁,并及蒜、葱,并效仿前汉宣帝时的名臣龚遂,规定了这几种菜的具体种植亩数,要求各家各户必须种够蒜、葱若干本,种够芜菁若干亩。

蒜与葱是民家常用的调味原料,尤其葱,与韭、葵等菜合称“五菜”,是最重要的五种蔬菜之一,不可或缺。至于芜菁,在当下也是一种普遍种植的蔬菜,这种菜有个好处:夏种冬收。

蒜、葱是调料,倒也罢了,有了芜菁,加上之前五月时荀贞采纳荀攸、王淙、康规等的建议,命各县大规模种植的大豆,今年冬天、明年春天会出现的饥荒应该可以得到不少缓解。

大豆可以春种,也可以夏种。此物古称为菽,乃是五谷之一,汉以后始称大豆。

这种农作物有个极大的好处,那就是可以救荒。

首先,它成熟很快,种下三个月多点就能收获。其次,营养丰富,荒年时捣碎,与野菜、树叶掺和在一起,可作百姓充饥的主粮,此外,它的叶子古称“藿”,鲜叶和干叶都是普通百姓的常菜,果实与叶皆可食。前汉汜胜之在他写的农书《汜胜之书》里边说:“大豆保岁为易,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因而倡导“谨计家口数,种大豆,率人五亩,此田之本也”。

五月种下的大豆,等到九月即可收获。

有了大豆、芜菁,粮不足的压力可得稍微之减轻。

荀贞从入仕起,除了早年治过一个小小的西乡,大多数时候要么是为郡督邮,督察各县吏员,要么是主兵事,征战沙场,对民事不太熟悉,虽然去年在赵郡,从当时的赵相刘衡那里学到了不少治民、治郡的东西,可纸上得来终觉浅,落到实处,总觉得还是欠缺经验。

就这么几件事,忙了他好几天。

他感叹地对荀攸说道:“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昔读书至此,自以为明此句之意,而今方知如欲‘若烹小鲜’,何其难也!治一郡尚且如此,况乎一国?”

人生而不同,各有其材,有的擅军事,有的擅谋略,有的擅政事,有的擅得人。

荀贞在军事方面可能有些天分,所以从他起兵以来,常胜少败,在得人方面他能够克己下士,推心置腹,得人效忠,也可能有点天分,但他在政事方面却有不足。

荀攸在这方面也不太擅长,他更擅长谋略,但荀氏族中有一人擅长政事。

荀攸笑道:“惜乎文若仕于颍川郡朝。文若如在,明公就不会有此烦忧了!”

荀彧密静有思,在年少时就被何颙赞为是“王佐才也”,较之荀攸,他不仅亦有谋略,而且因为性格沉稳、思虑周密,也有行政之能。

说起荀彧,荀贞颇是想念,乃提笔修书,写信一封,遣人送去阳翟,诉说对他的相思之情。

两个劝农掾、两个督邮、几个户曹吏员先后出郡,巡行诸县。

一片繁忙的秋收准备、督促各县种植诸菜中,何颙来了封信。

在信中,何颙问了荀贞的近况,说朝中已经接到了他“平定于毒”的报捷奏书,并说会与袁绍等人尽力给荀贞争取封赏。

在信末,何颙提到了两件朝中的人事变迁。

却是在上个月,赵忠被罢车骑将军,傅燮出为凉州汉阳太守。

荀贞读信至此,既喜又讶。

喜的是赵忠被免职,免职虽对赵忠之权势无伤,但没了车骑将军的头衔至少比有这个头衔强。

赵忠这个车骑将军的职衔是在今年二月时得到的,也就是荀贞上任魏郡时。车骑将军本是奉旨讨边章、韩遂的张温,今年二月,朝廷拜张温为太尉,以赵忠代为车骑将军。

讶的是傅燮会被朝中任为汉阳太守。

要知,傅燮此人才能出众,早在前年平黄巾时荀贞就知道了他的才能,对他很是佩服。

要非因为傅燮得罪了宦官,被赵忠进以谗言,以其战功在战后本该被封侯的,——这一点倒是和荀贞一样,以荀贞的出身、战功,战后本也应该封侯的,却因他此前在颍川捕拿张直,得罪了张让,最终和傅燮一样而未得封。

战后,傅燮和荀贞一样出任郡之武职,只是荀贞留在了冀州为赵中尉,而他则远去了安定当都尉,不过,他毕竟是出身衣冠大姓,当了没多久都尉就被征入朝中,拜为议郎。

议郎是郎官中最贵者,秩禄最高,多由耆儒名士选任,是参议顾问之职。汉家制度,朝廷每有大事,例诏议郎与将军、中二千石、二千石、诸大夫、博士会议。

议郎如补为吏,留在朝中的或为博士、或为尚书、或为将军和九卿的属吏、或为侍中、或为将作大匠,外放州郡的或为县令、或为刺史、或为郡国守相、属国都尉。

这几个吏职里边,自是将作大匠最高,郡国守相、侍中、属国都尉次之,尚书再次之。

傅燮被拜为汉阳太守,看似不低,是“高补”,可汉阳地处凉州,属于边郡,并且凉州正闹兵乱,很危险,以傅燮的家世、才干,这个任命等同是惩罚性质的。

朝中为何给傅燮了这么一个任命,莫非又是宦官捣的鬼?

荀贞往下读,果然如他所料。

何颙在信中写道:“今年二月,赵忠为车骑将军,诏书令他论讨黄巾之功,执金吾甄举等对他说:‘傅南容前在东军,有功不侯,故天下失望。今将军亲当重任,宜进贤理屈,以副众心。’赵忠纳其言,遣弟城门校尉赵延致殷勤。赵延对傅南容说:‘南容少答我常侍,万户侯不足得也。’傅南容正色拒之曰:‘遇与不遇,命也;有功不论,时也。傅燮岂求私赏哉!’

“傅南容从军击黄巾前,曾上书朝中,抨击宦官,赵忠本就衔恨,闻此言,愈怀恨,然惮南容之名,不敢加害。南容为议郎,耿直敢言,权贵多疾之。由此之故,出为汉阳太守。”

荀贞掩信长叹,对荀攸说道:“傅南容刚壮之臣、国家栋梁,无南容,则凉州或失!如此人才,非但不显擢以示朝廷之用贤良,反遭此待遇,何其不公。先,傅南容有功不侯,天下失望,今出为汉阳太守,恐天下将愈失望。”

“无南容,则凉州或失”,荀贞说的是发生在边章、韩遂生乱后的一件事。

边章、韩遂生乱之后,时为司徒的崔烈因为近年兵乱不断,役赋无已之故,以为宜弃凉州。傅燮坚决反对,在朝中为此召开的议事会上厉声说道:“斩司徒,天下乃安。”被尚书郎杨赞奏廷辱大臣,今天子召而问之,傅燮对道:“今凉州天下要冲,国家籓卫。若使左衽之虏得居此地,士劲甲坚,因以为乱,此天下之至虑,社稷之深忧也。崔烈如不知此理,是极蔽也;如知此理而还说弃凉州,是不忠也。”今天子以为然,遂有张温统兵击边章、韩遂之事。

当年从皇甫嵩击黄巾时,荀贞在军中认识了不少各地的士子、俊杰,而在这么多的士子、俊杰中,他认为傅燮是最有才能的一个,对傅燮的佩服尚在孙坚之上。孙坚说不好听点只是一个武夫,在军事上很有才能,其人之骁勇猛鸷少有人能及,可若较之大局观,孙坚逊于傅燮。

这样一个难得的人杰,却因赵忠之故,被朝廷派去正在兵乱、十分危险的凉州当太守。

固然傅燮是凉州人,熟人情地理,又有军略,可他这样有大局观、正直敢言、不畏权贵的人更适合留在朝中,不留朝中而去战乱的边郡当太守,此绝非朝廷该有的惜才、用才之举。

荀贞对傅燮的了解很少,不知他后来的经历,当此之时,也只能聊以自慰地对荀攸说道:“南容壮勇知兵,今为汉阳太守,必能得展其材,望他能在汉阳再立军功,早日被朝廷征回。”

荀攸看了下何颙的信,对何颙在信中提及的“会和袁绍等尽力为荀贞争取封赏”一事很感兴趣,笑对荀贞说道:“明公从皇甫公击黄巾,功高当封,而未得封;继为赵中尉,平赵山贼,击张牛角、张飞燕,救巨鹿,功最多,捷报至朝中,虽得迁魏太守,然又未得封;今为魏太守,至郡旬月间即平于毒,安定全郡,如论军功,实州郡少有,不知此次,明公能否得封?”

此次如能得封为侯当然很好,如不能,荀贞也不在意。

如果是在太平时代被封个侯,可以光宗耀祖,身份尊贵,可乱世马上就要来了,就算被封个侯又有何用?侯与王一样,都是只有吃封地的租税之权,没有治民、治地之权,对荀贞这个从后世穿越而来、对爵位不很敏感的人来说,这只是个虚名,他对此并不很看重。

因此,对荀攸之言,他一笑了之。

七月是一个繁忙的月份。

从荀贞上任魏郡以来,郡府里从来没有像这个月这么忙过。

既忙秋收、种菜,又忙重建学校。

荀贞本是想赶在秋收之前,等东郡的第一批粮食一运到就开始重建学校的,结果这第一批专为重建学校而买的粮食被劫了,以至拖延到了现在还没能着手,过了这个月就是八月,依汉之俗例,八月暑退,是童子入小学之时,此事不能再拖了。

在确定东郡的第二批粮食已经装车,用不了多久即可运到魏郡后,荀贞决定开始着手重建。

秋收即将到来,各家各户又奉荀贞之教令,忙着种植芜菁等菜,是不能再从百姓里抽调劳役了,不过没关系,县外营中现有大批的于毒降卒,经过这么段时间,许仲、荀成等人已将这些降卒重编得差不多了,其中之老弱尽皆沙汰,凡在诸县犯下有血案,罪大恶极的悉数枭首,得余下之精壮共计六千余,连带这些精壮的家眷,合计九千余人,分编成了九部。

荀贞传下令去,命其中六部次第先开去郡南选定的屯田地,分居诸县,由江禽等负责指挥、安顿,郡南所选之地不足以供九千余人屯种,荀贞另外在梁期、曲梁、斥丘诸县选、租了些地,用来安置其余的三部降卒,这三部降卒先不用去,暂归尚正调度,用来重建诸县乡学校。

于毒自降荀贞,一直不得任用,虽得荀贞宽待,食用不缺,然却难免不安,唯恐荀贞秋后算账,把他给咔嚓了,因此在听说了这件事后毛遂自荐、前来请缨,说愿为尚正辅,为重建学校一事出些力气。

三部降卒就是三千人,荀贞不可能放心再让于毒去和他们接触,笑对于毒说道:“修学之事,非君所知,君且居家,含饴弄子。”

本朝章帝初年,马太后临朝,对章帝说:如阴阳调和,边境清静,你就可以做你想做的事,而我则含饴弄孙,不会再关心朝政了。老年人含饴弄孙,这是正常的,于毒正当壮年,且曾为万余贼寇之渠帅,荀贞却让他去含饴弄子,这未免有点令人好笑,这却是因为近些日来,秋收、屯田和重建学校的诸项准备工作和种菜之事均进展顺利,荀贞心情舒畅,因把这个典故搬来此处,将“含饴弄孙”改成“含饴弄子”,乃是有调笑于毒之意。

可惜于毒不识文字,对本朝典故更是不知,而他昔日帐下的那些谋士,要么在他兵败后逃亡去了,要么如那个曾数次“恭喜将军、贺喜将军”的谋士一样死在了内黄乱中,如今也无人有能力告诉他荀贞此典之来路,闻言之后,只诺诺而已,对荀贞的调笑之意丝毫不知。

见他呆呆愣愣的,荀贞觉得无趣,直言说道:“君求为主簿辅,想参与重建学校,是心存不轨,还是因心怀忧惧?”

于毒吓了一跳,忙拜倒在地,叩头不止,颤声说道:“小人侵害郡中,罪当万死,得明公不杀,已是感激涕零,怎敢还存不轨不图?况明公神威,郡县慑服,小人又怎敢存不轨之图?”

“如此,你是怀有忧惧,怕我杀你?”

于毒不敢回答,伏地叩首。

“郡虽少粮,不缺你一家之食。你如肯听我的话,安居在家,便无需惧刑罚之诛。”

于毒应诺,倒退出堂。

待至堂下,七月酷暑之天,被微风一吹,他竟觉遍体生凉,却是刚才不觉出了一身冷汗。

于毒和李琼不同。

李琼是于毒军中的一个渠帅,部曲不是很多,被荀贞裁、分之后,现今更少,直属李琼统带的只有四百人,用李琼为吏,既不必担忧他会再反,而且能降低于毒在降卒中的威望,并且还可以给降卒一个好的示范作用,只要好好干,也许就能像李琼似的出仕为吏,至不济,也不必担忧无故被杀。

于毒和何仪、李骧、黄髯这几个黄巾降将也不同。

何仪等人降荀贞很久了,起初部曲均不多,后得了荀贞的信任,这才或主一营,或出仕地方。

因此,荀贞可以用李琼,可以用何仪、李骧、黄髯,现在却不能用于毒。

打发走了于毒,荀贞叫来程嘉,吩咐他道:“卿平日无事时,可多去于毒家中,一来察其言行,二来宽解其忧惧。”

程嘉应诺。

这日荀贞散朝,回到后宅,见婢女们或捧衣物、或捧简书,忙忙碌碌地在廊上穿梭不停,召来一婢问之。

这婢女恭敬地答道:“奉女君令,整理衣物、书,以备明日曝晒。”

荀贞这才恍然,又要到七夕了。

曝晒衣物、曝书,此皆七夕之风俗。回想去年七夕,时任赵相的刘衡置酒摆宴,召国中诸吏登高齐聚,欢饮达旦。当夜的情景历历在目,仿佛昨日,而不知不觉间,一年已经过去了。

魏郡刚刚经过大乱,荀贞才在郡中提倡节俭,今年的七夕是不能如去年刘衡那样大摆酒筵了,不过,细想起来,荀贞和许仲、荀成、辛瑷、刘邓等人已有许久不曾痛饮,却是可趁此机会,把他们召入城中,摆一个小的家宴。

说办就办,荀贞即令典韦、原中卿、左伯侯遣人出城,唤许仲等人明晚来宅中赴宴。

91 兵临西华(上)56 善练兵者必练胆气96 贾诩忧山东再起 董卓欲求和阵前11 前倨后恭因何故2 双喜临门(下)52 围魏救赵乱其阵91 事了挂印江湖去(上)32 阳平文谦侵如火 常山子龙稳似山7 每思内战常啮指89 袭阵兵退夏侯惇(七)59 奋武意收黄巾用47 将军何尝真无情152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41 谋重有利为臣职49 辎重已备27 举荐戏忠38 纵横意气袁本初23 文聘(中)44 以退为进郎陵说17 兵者政之辅,政者兵之基(上)162 开阳都尉假彷徨5 冀董幽田两名俊84 捕拿张直(下)96 贾诩忧山东再起 董卓欲求和阵前121 芮祉奉令送女来67 操以兵战振郡气 报得长安急信来8 士族48 许君卿计败张辽200 遣使入豫议盟幽11 雪夜攻庄33 鸾凤择良木而栖80 故齐晏子因君显 北游横连旧苏秦(下)273 夏侯渊传捷坎谷(上)86 袭阵兵退夏侯惇(四)35 乡吏残民67 发踪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兽为功狗116 陶恭祖荏不可轻 荀友若敢问争徐206 万金不如一文重74 太谷甲士逆战败 前头报来吕奉先210 岂可因己污主名10 防寇11 督邮属吏65 延揽勇士(上)288 王太守课政州最(一)57 二月习射(上)69 丈夫做事应如北风扫雪18 西乡蔷夫17 搜山千骑入深幽(八)17 虚席相问上策何26 招人94 感故念旧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21 黄帝邢德有之乎112 陶谦忍怒缘忌器 曹宏献得打劫计95 会师城下(中)100 英雄岂止班定远187 分用能臣郡国守34 大胜(上)130 广陵兵动徐方沸 鲁阳坐视豫州盟(三)30 临大事从容不迫28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九)198 舍泰钦名臣之望10 边文礼攘臂不齿5 大计89 袭阵兵退夏侯惇(七)50 励士出征60 荀君为政(下)13 典韦295 陈国相襄军第一(四)9 太守长史两不负3 书里有一个错处,向大家道歉45 天寒遥寄冬衣去63 讨董未成岂可还 以孝为名事能成129 三战尽复东郡地(十四)75 欺上弄假国之贼76 臧子源主动请缨 荀贞之感慨风月34 冯家23 大获丰收79 闻听道上辱郡丞(下)63 田边断案(上)27 苏合汤饼孰为香33 战罢将军色不改 愿以剩勇取全功84 威震阳翟(中)13 典韦256 两中郎唇枪舌剑109 父子两路齐上阵39 忽报胡轸袭追到 进去不知何其神57 程仲德画策狠辣35 褒贬由人68 三军悄然各入屯19 诛灭沈家(下)102 孙侯得玺度天命 董相败退往长安213 简卢从程计说孙8 邯郸陌上九月秋(八)74 程刘自请见臧薛 三陈领命讨郡贼24 文聘(下)49 本初情谊铭记不忘104 弹棋最妙是长斜71 俊将徐绲孙家甥 佯取伊阙攻太谷19 兵者政之辅,政者兵之基(下)8 朱门酒肉路边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