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自古兴亡百姓苦 天子西迁民何辜

却是本月初,董卓以灾异奏免了黄琬、杨彪,改以以光禄勋赵谦为太尉,太仆王允为司徒。

赵谦、王允两人都是荀贞的熟人了。

讨黄巾时,王允是豫州刺史,荀爽、孔融当时都被他征辟,在州府为从事,荀贞那时尚在颍川,接过他的驾,与他见过。赵谦在黄巾乱时是汝南郡的太守,他的从父故太尉赵典在太常任上时举过荀爽为至孝,算是荀爽的一个举主,所以在荀贞从皇甫嵩去汝南讨黄巾前,荀爽曾特别交代荀贞,叫他不要失礼于赵谦前,荀贞到了汝南,与赵谦相处得不错。

要在太平时,王允、赵谦分被拜为司徒、太尉,荀爽又是司空,三公要么是熟人,要么是宗亲,这对荀贞的仕途会是颇有利的,只可惜,现下董卓专权于朝中,荀爽三人与董卓皆非同道,今所以能为三公者,只是董卓为了拉拢士大夫罢了,实际上是朝不保夕,也不知能在这三公的位上待多久,对荀贞却是除了能借之提升点自家的虚名外,于实利上并无半点好处。

和这道消息一起来的还有一道消息。

董卓要迁都,朝中反对者甚众,城门校尉伍琼、督军校尉周毖两人亦在其中,固谏之,惹得董卓大怒。他痛骂伍琼、周毖:“卓初入朝,二君劝用善士,故卓相从,而这些人到任后却皆举兵相图,这是你们两个人出卖我,我有什么对不起你们的!”遂将伍琼、周毖收斩之。

这是本月十日发生的事情。

伍琼、周毖被杀后,之前也曾坚决谏阻过董卓的杨彪、黄琬感到恐惧,——他两人之所以被董卓找借口免去公位,其实就是因他两人反对迁都之故,这时见伍琼、周毖这两个素被董卓信用的人都被董卓杀掉了,担忧自身不保,于是,就到董卓那里谢罪。

董卓自到洛阳,虽然恃兵称雄,擅权朝中,可他也知道他在朝中、地方的根基太浅,如果得不到士人的支持,那是万万不行的,所以一直克己忍让,一方面不给他帐下亲信的诸将太高的官衔,至多拜一中郎将而已,另一方面则百般向士人示好,把公卿重位都授给名士,可现在却因憎怨之怒而杀掉了周毖、伍琼,这势必会使他之前的努力毁于一旦,并且还将会大不利于他迁都与抗击关东联军,故此,事后也感到后悔,见黄琬、杨彪亲来谢罪,他虽不待见此两人,然却也隐忍脾气,好言应对,非但没有再收拾他俩,反而还又表他二人为光禄大夫。

闻知朝中近日发生的这些事,荀贞不觉长叹。

戏志才、荀攸、荀彧诸人也在侧,亦发浩叹。

荀贞叹道:“本初能为渤海太守,德瑜之力也,设无德瑜,也许就不会有今日之关东起义兵。而今义兵俱起,我等出军讨董在即,德瑜先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又道,“周督军与董卓同州,深得董卓信爱,董卓擅权朝中,他如图富贵,早达之也,却秉持正气,与董卓虚与委蛇,心向汉室,如此义士,天竟不惜,而与德瑜一日俱亡。一日之内,死二英杰,哀哉惜哉!”吩咐帐外,“设坛,准备祭品,召集各部校尉,我要祭此二君。”

有道是:哀兵必胜。荀贞大张旗鼓地祭奠伍琼、周毖,显露出沉重的哀伤,许仲等虽大多压根就不知道此两人是谁,可身为荀贞的部将,见荀贞这般哀痛,受其影响,却也难免就会提足一口气,又正如他们受荀贞的影响一样,他们部中的中下级军官从而也就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再接下去,兵卒因而也就会受到影响。尚未出战,部队的士气就得到了提升。

祭奠过伍琼、周毖不久,没过几天,又从洛阳传来了一道消息。

董卓先是免了黄琬、杨彪的公位,又杀了伍琼、周毖,显示了他一定要迁都长安的决心,朝中无人再敢劝阻,遂在十七日这天,车驾西迁。

长安虽为前汉故都,可当今却是远不如洛阳富庶,在车驾西迁的同时,一为筹集军费,二也是为鼓舞兵卒的斗志,董卓大出军马,纵兵大掠,收捕洛阳富室,尽皆加以罪名处死,没入其财物,因之而死者极多。

董卓心知,关东联军势大,其兵马或许不精,可各路人马分来自诸州,差不多等同是大半个天下的州郡都在与他为敌,战争的潜力却是极大的,只凭洛阳一地,他或能战胜于一时,却早晚难支,故此,他要把朝廷迁往长安,也因为此故,既是为充实长安人口,也是为免在难以坚守洛阳、不得不西去长安后让关东联军占了“便宜”,他掠夺完了城中富户,又把剩下的洛阳居民数百万口悉数驱赶,使徙去长安,派遣了步骑在百姓们后边驱赶,马踏人踩,数百万人互相拥挤,惨状不可胜数,加上饥饿和抢掠,百姓不断死去,沿途堆满尸体。

天子和大部分的朝臣迁去长安,百姓也被迁去长安,董卓没有跟着走,外有几十万关东联兵虎视眈眈,尽管至今尚无一路主动进击,可他也不可能就这么走了,断后也好,先与联军打仗几仗,试试他们的虚实也罢,他都得亲留洛阳,指挥部队。

与他迁百姓去长安的原因一样,为不便宜关东联军,他又命部下纵火焚烧城内外的宫殿、官府以及百姓住宅,二百里内,房屋尽毁,鸡犬不留,他又令吕布率兵挖掘历代皇帝的陵寝和公卿及以下官员的墓地,搜罗珍宝,以进一步地充实军费,并再次地散财以鼓舞士兵斗志。

酸枣、河内的义兵虽无大举进击的,可却也不是都呆坐不动,闻得朝廷西迁,不少诸侯都遣出了小支的兵马绕过关卡,潜行到洛阳左近探看,有一些士卒被董卓的部曲抓住了,董卓命人用十余匹涂上猪油的布裹到这些山东兵的身上,然后从脚点火,将他们烧死。

荀贞闻得朝廷西迁后也派出了数十骑兵潜至洛阳周近远观。

两天后,这批骑兵归来,报上所见所闻。

荀贞闻得他们所见的百姓迁徙之惨状,心痛哀伤,闭目良久,心道:“我终于还是没能阻止这幕惨事的发生。朝中之乱,全是因宦官、士人、武人争权,与百姓何干?百姓何辜?百姓何辜?而竟遭此难!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嗟乎,千秋万古,历代迭兴,可得到富贵的只有那些将相贵族,对千千万万的百姓来说又有何不同?仿如长夜,绵绵无尽。”不觉想到了后世,又想道,“真正能做到心系百姓、与万民共苦的有几人呢?千古以来,唯一人耳。”

这时,已经到了二月下旬,离约定出军的日子不远了。

荀贞收拾起哀痛的心情,请来孙坚、谢容、刘秉、丁猛诸人,商议出兵之事。

这些天来,荀贞的部众在加紧操练,孙坚等人的部众也没有闲着,都是日日操演,荀贞想了些办法鼓舞士气,孙坚等人也都用了各种办法来调动兵卒的斗志,或以名爵为诱,或以财货为赏,又或以义激之,又或通过再三的宣明军法以使兵卒畏怕,使他们将来不敢怯战。

虽说已经把出兵后的战略、大致的战术定下来了,可具体到出兵的细节,还是有许多事要商定的,比如兵马开拔的前后次序,比如粮秣等军需的供应,比如接敌后各部间的配合作战,等等等等,不是一天就能议定的,荀贞等人连着商议了两天方才将各种细节敲定。

闻得荀贞等人连日商议出兵之事,早就知道荀贞、孙坚等要和曹操一起进击董卓的孔伷欢喜不已。他的欢喜不是为荀贞等人敢于主动进击,而是因觉得荀贞等此次出兵是自寻死路。

他对亲近的李延、孔德诸从事说道:“当下群雄起兵,设若各路并进,或有胜算。而今车骑屯河内,后将军屯南阳,孟卓诸公屯酸枣,诸路各拥强兵,多者数十万,少亦数万,而却没有一个肯进兵的,车骑为盟主,尚且驻兵不动,荀侯、孙侯却竟欲连曹将军共进兵,他们一旦出了颍川,就肯定会引来董卓的打击,以董卓之兵精将悍,此取死之道也。可笑谢容、刘秉、丁猛诸校尉却舍我而从他们,此不明时势者是也。诸卿,就与我一起坐等他们的大败吧。”

李延、孔德等皆诺诺。

孔伷手底下这些得信用的从事中,李延是最有勇气的一个,前些时孔伷被孙坚从颍川郡府赶出时,就他一个人敢挺剑护主,正如荀贞早前所想的,他虽貌不惊人,胆色实烈。因孔伷是长吏之故,他听着孔伷的话,口中诺诺,心中却想道:“正是因为诸路讨董皆按兵不进,所以才致使如今天子西迁,洛阳被烧,而诸路联军却仍无进兵之意!诸公鄙矣!唯荀侯、孙侯、曹将军可称英雄,谢容、刘秉、丁猛诸君舍使君而从荀侯,亦可谓豪杰。”

李延是个忠心的人,他既得孔伷信用,便一门心思地要报效孔伷,所以虽不赞成孔伷的话,暗暗称赞荀贞、孙坚,并觉得谢容等人做得对,可却倒是也没有起离开孔伷,改投荀贞之意。

孔德就不然了。

他心中想道:“使君坐拥四万余众,据一州之地,却无进兵之念,不敢战倒也罢了,反正诸路兵马大多没有动,可却在自家州中,先是被孙侯赶出了郡府,抢去了颍川郡守之位,继而又被孙侯、高素诸人两次闯营,强索粮、械,受辱虽怒,却只是斩了辕门守将之首,而竟不敢对孙、高施以报复,今荀侯、孙侯出兵,又幸灾乐祸,以为必败,实在不是一个明主啊。”

看了看席上眉飞色舞、心情大畅的孔伷,他低下头,又盘算想道:“谢容、刘秉、丁猛诸校尉是使君的部曲,今却弃使君去,使君不以军法斩之而明威,反欲坐待其败。这怎么能是治兵之法么?原本因为‘不肯安营’的谣传,军心已经有些散乱,现又有了坐视谢容等人之去,军心恐怕会更加散乱了啊。谢容等人如从荀侯战败倒则罢了,如果取胜?……这豫州将不复使君所有。”

豫州军的军心本就已经乱了,而荀贞如果再取胜归来,这军心、民心会向谁一目了然。

孔德做出了决定,又心中想道:“我且先坐观之,如荀侯真的能取胜归来,说不得,也只好对不住使君了。”

106 岁岁年年人不同57 二月习射(上)25 临水慨叹古今事 莅敌思量远近兵63 荀贞之两问治郡事 张孟高席间相托私255 唯有濮阳倾巢来217 选将调兵间先行19 二荀优劣74 如何练兵128 三战尽复东郡地(十三)115 孙文台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气吞声27 敬老202 议得良策增民户78 开阳连营屯兵地 陶谦厚待泰山军25 再胜28 原师84 废汉帝陈留登基 察云气程嘉附会78 好立功业潘文珪 乳虎欲夺猛虎功?76 臧子源主动请缨 荀贞之感慨风月39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125 豪强应曹为投机262 荀休若盐铁开府122 孙坚族微壮志高109 无情未必真豪杰 争徐需重争臧霸57 我为君取彼良驹(三)57 早晚灭此竖子大贼22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三)82 冠军将呼太史慈(四)61 太守行春(上)82 冠军将呼太史慈(四)49 圣如仲尼也好名41 雄豪满座乳虎声(下)80 擒贼先擒王(上)14 荀家五虎度陈仓(五)47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八)97 孙文台单骑陷阵130 伯圭再败龙凑渡18 捕人64 其疾如风侵略如火13 荀君有召17 兵者政之辅,政者兵之基(上)149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十六)9 计吏郭图(上)219 再选英俊固徐方59 慨叹26 乡中四姓103 归来美酒洗征尘3 杀人15 命令128 军民两屯粮百万296 陈国相襄军第一(五)53 下邳国荀贞得子 广陵郡笮融逞威(三)90 风卷雷动诛邺赵(六)2 安南借重荀与张94 愿以区区当芹献4 将近临湘桃花盛98 荀贞之虎胆包天102 欲攻昌邑先断援83 光阴似苒流如箭(下)91 袭阵兵退夏侯惇(九)8 推衣74 归来有美迎於城68 志怀霜雪曹孟德(中)86 名出郡外州中闻(上)63 讨董未成岂可还 以孝为名事能成15 搜山千骑入深幽(六)82 闻报董兵窥营频 卿或不知黄公覆42 孙郎威震定颍外292 陈国相襄军第一(一)163 一将功成万骨枯(下)16 为君请功44 许仲程偃43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四)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10 洛阳图穷将匕见283 西邻北接豫与兖35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十六)139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六)24 旗鼓鲜明三军出 牛刀小试一战胜70 陶谦虽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149 沙丘台上旧时月(四)3 道左遇贵51 得领汝南意不足108 震张北进以逼兖60 酸枣十万兵将散 洛阳胜军气恐骄78 唯先顺势能造势21 上任西乡42 三见迟婢29 伯符进献渡河略118 三战尽复东郡地(三)51 无中生有兵家计13 搜山千骑入深幽(四)198 舍泰钦名臣之望59 吾候诸君久矣15 出城激战40 雄豪满座乳虎声(中)59 荀君为政(上)18 诛灭沈家(上)90 揭竿而起为招安4 墙下相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