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习射

正式操练的第一天,荀贞先点检了里民们的武器。

刀最多,弓矢最少。八成的里民带的都是刀,弓矢只有两三成的人有,——这还是把打猎用的竹弓木箭也都算上了。

荀贞征求里民们的意见:“今日初练,手搏、刀剑、射术三项,你们想从哪一项学起?”

里民们七嘴八舌地讨论了会儿,得出了统一的意见:“愿先习射。”

这个答案不出荀贞所料。因为从表面上看,三项之中最容易得到奖赏的正是射箭。

手搏、刀剑两项需要比试才能得到赏钱,而要想比试,就必须先训练一段时间。射箭就不需要了,按荀贞的说法:只要能射中箭靶上的钱,当即就能拿走。

“急功近利”,人之常情。这也正合了荀贞的心思,一开始就跌爬滚打、白刃相交地操练手搏、刀剑,很容易使里民们因为疲累却不见好处而失去兴趣,消极懒怠。射箭就不同了,即使里民们的箭术普遍不好,但有许仲、江禽、高甲、高丙这些轻侠在,总有人能射中拿钱的,可以给里民们一个念想,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训练之中。

荀贞“从善如流”地说道:“既然如此,那便以习射为先吧。”令陈褒、程偃把早就备好的箭靶从车上取出,共有五个,竖立在场地的边儿上。

靶子上已经放置好了铜钱。

当世通行五铢钱,外圆内方,每个钱币的直径差不多一寸左右,转换成后世的长度,也就是两厘米多。两厘米很短,若以此为靶,便是练上两年,里民们也难射中。故此,荀贞在每个靶子的正中间都钉了九个铜钱,分成三列,每列三个,紧紧相连,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长、宽各有七八厘米的“靶心”,再将射箭的距离放得近点,里民们也就有可能射中了。

靶子定下,还得定射箭的距离。如上述原因,为激发里民们的积极性,初期距离不易过远,荀贞暂定为五十步。汉承秦制,一步六尺,五十步为三百尺,也就是三十多米。在三十多米外,射一个长宽各有七八厘米的“靶心”,有难度,但并非不可能。

为了更进一步地激发里民们的积极性,荀贞并又规定:“若不能中钱而能中靶者,亦赏钱。每中一环,赏一钱。”

——“每中一环”:荀贞把整个箭靶分成了五环,正中的铜钱是五环,其次为四环、三环、二环,最后是一环,只要能中靶就是一环。

里民们人人兴致盎然,不管有弓矢的、还是没弓矢的,尽皆跃跃欲试。

……

箭靶放好,规矩定下。荀贞又从推车中取出一个竹篮,把盖在篮子上的布掀开,里民们看得清楚:里边放的都是铜钱。

竹篮不小,黄橙橙的铜钱直堆积到篮子的边沿,怕不下两三千个。里民们的视线齐刷刷地都投入其上,一阵小小的骚动,有人忍不住高声叫道:“亭长,这就是用来赏赐的钱么?”

“对。”

“这么大一篮子,总共得有多少啊?”

这个问题问得质朴可爱,荀贞不觉为之一笑,说道:“不管有多少,只要你们能中靶,我就给赏钱。不怕你们拿得多,就怕你们射不中!”

荀贞的“守诺”早已深入人心,如今又有一大篮的铜钱摆在面前,里民们无不两眼放光,顿时就有两三人挤出队列,自告奋勇地请求说道:“亭长,小人请求先射!”

荀贞本打算让高甲、高丙兄弟在正式的操练之前先射上几箭,他们射术好,等他们射中后便现场给钱,以此来激励里民,却未料不等他开口说,已有里民自告奋勇。他心道:“果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自然不会拒绝,因笑道,“好!便让你们先射上几箭。”

这两三人执弓拿矢,奔到场中。

早在放箭靶的时候,陈褒、许仲、黄忠、杜买等人就已将五十步的距离量好,在地上划了一道线。这三人奔到线后,一字排开,一人对准一个箭靶,扭头请示荀贞:“可以射了么?”

“一人三箭。可以射了。”

里民们都是野路子出家,未经正规操练,荀贞看去,发现他们举弓搭箭的动作皆不标准。有的脚步歪斜,有的举弓过高。甚至其中一人用的还不是长箭,而是“矰”。“矰”是一种带丝绳的短矢,打猎时用的。射出去后,可将箭矢拖回,二次利用。

高甲、高丙兄弟都是箭术高手,专门向人学习过,看到上场那几个里民的动作后,嘴角都露出轻蔑的笑容。总共有五个箭靶,上场了三个人,还空着两个。他两人说道:“荀君,我兄弟也想射上一射。”

荀贞正目不转睛地看场上三人,闻言转首,笑道:“好啊。”

高甲、高丙兄弟也不等那几个里民射完,当即挟弓矢上场。

他二人这一上场,立刻引来了不少里民的视线。轻侠中有人给他俩大声加油:“大高、小高,拿出手段来,叫他们瞧瞧什么才叫神射!”

高氏兄弟不屑站在五十步外,又往后走了一段距离,立定在大约**十步的位置,两人对视一眼,齐齐开弓,几乎就没怎么瞄准,箭矢已出。一箭紧随一箭,后一箭的箭镞紧追前一箭的箭尾,围观众人只听得“啪啪啪”,三声弓弦响,他两人已将三箭射完,紧跟着又是“叮叮叮”三声脆响,诸人看去,却是这三箭都正中了靶上的铜钱。

高甲用的弓强,三支箭矢的箭镞都击裂了铜钱,深深地钻入了靶上。高丙用的弓较弱,但也有两箭钻入了靶中。里民们静了一静,随之不约而同地喝彩出声。荀贞也是十分欢喜,对侍立在身侧的许仲、江禽说道:“我知高氏昆仲善射,却不知他两人竟能如此善射!”

……

与此同时,先上场的那三个里民却还没有射完,手快的也只是射出了两箭而已,手慢的才射出一箭,兀自在那里苦苦地瞄准。其中一人被乡民们爆发出的喝彩吓了一跳,手一滑,箭矢出弦,歪歪斜斜地飞出了十几步外,跌落地上。里民们看到这个情景,又都不由大笑了起来。

高家兄弟声势夺人,那三个里民尽无斗志,匆匆地把三箭射完,垂头丧气地夹起弓矢,就要归队。荀贞叫住了他们,问道:“哪里去?”

“小人等丢丑人前,已知错了,乡野之人不自量力,求亭长勿怪。”

“这说的什么话?高家兄弟拜有名师,故成绝技,你们虽有不如,但只要刻苦用功,早晚也能像他们一样百步穿杨。……,适才尔三人各射三箭,虽未射中铜钱,也分别各有中靶。我已说了,只要中靶就有赏钱,且上前来领取赏赐。”

这三人见荀贞不怪反赏,感激涕零,与高家兄弟一块儿躬身上前。

“高家兄弟三箭皆中钱,且是在**十步外射的,故赏钱翻番,一人赏钱七十二。”荀贞先将高甲、高丙的赏钱发下,接着又对围观的里民们说道,“先上场的这三人,一人中三环两次,一人中两环两次,一人中一环一次,分别赏六钱、四钱、一钱。”

当场把铜钱赏下。

眼见高家兄弟一人捧着一堆钱,又见那几个上场的里民也各有斩获,里民们眼馋不已。只就射了三箭,片刻的功夫就赚钱到手,这好事儿百年难遇。有人问道:“小人若也能在**十步外射中箭靶,赏钱翻不翻番?”

“一样翻番。”

听了荀贞这话,又有几人挤出来想要上场。

荀贞拿钱做赏赐的目的是为了操练里民们的射术,可不是单纯为了给“赏钱”,因而将这几人制止住,笑道:“你们且莫着急,等我说几句话先。”

荀贞威望已立,那几人立马停下脚步,里民们齐齐躬身说道:“荀君请说!”

“适才高家昆仲八十步外连射三箭,如流星赶月,皆中靶钱,可谓神乎其技。不知道你们注意到了没有?我发现他们刚才站立的姿势、射箭的动作似与另三人有所不同。”

被荀贞这么一提醒,不少里民都想了起来,说道:“是啊。的确如此。”

“的确有不同。”

有聪明的就问道:“难道这就是他两人能在八十步外三箭中钱的原因?”

荀贞笑顾高甲、高丙,说道:“不如请他兄弟二人亲自答复?”不露声色地把现场的气氛转到了该如何射箭上。

高甲、高丙当仁不让。高丙是弟弟,请高甲说。

高甲将钱收好,拿着弓矢,站在场上,对着众多里民侃侃而谈,说道:“射法有三,一曰器,二曰审,三曰正体。”他举起手中的弓矢,“器,即弓矢。凡射之前,若不调弓审矢,那么即便射术再强也无用。力强者用强弓,力弱者用弱弓。宁手强于弓,勿弓强于手。此其一。其二:箭矢又视乎弓力之重轻。弓越强,则箭矢越短,越重。”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陈褒识趣,便即插口问道:“这是‘器’了,何谓‘审’?”

“审,即审敌之远近。敌远、敌近,射术各有不同。……,今以箭靶为例,审得相距八十步内,开弓时需以前手与肩对一。”

“什么是前手?”

高甲把弓拉开,左手执弓身在前,右手拉弓弦在后:“执弓身的手便是前手。……,前手的位置很重要。”他虚虚开弓,分别把前手对准自己不同的位置,给里民们做示范,“八十步内与肩对一;百步内与眼对一;百三十、四十步内与眉对一;百八十内与帻、冠对一。”

“这是‘审‘了,何为‘正体’?”

“射虽在手,实本于身。身不正,射亦不正。最忌腆胸驼背。肩、肘、腰、腿力应萃于一处。”

“愿闻其详,请高君详解。”

“首先,手务要平直,引满时用右眼观左手,……。”

有在八十步外连中流星三箭的成绩在前,高甲说的话又都是大俗话,浅显易解,人人听得懂,场上十分安静,里民们无不虚心聆听。一条又一条射箭的道理,一点又一点在射箭时该注意的事项从高甲的口中传出,传入里民们的耳中。

荀贞也擅射术,把高甲的话与自家学习的《李将军射法》两相印证,颇有相通之处。不过,他现在的心思并不在这上边。他观望着认真听讲的百余里民,想道:“这正式的操练就算从今天开始了。……,不求人人神射,只望两个月后他们能粗通大概,我就心满意足了。”

39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88 风卷雷动诛邺赵(四)32 荀衢155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57 下邳国荀贞得子 广陵郡笮融逞威(七)78 开阳连营屯兵地 陶谦厚待泰山军119 郭奉孝东阳说反 刘玄德广陵先至69 英雄志气袁本初217 选将调兵间先行3 先表北海刺青州5 寻贤不遇(上)233 数骑星夜报州郡38 荀攸来访1 从朱俊看东汉寒士之入仕艰难及试论朱俊之180 四陈并力厚丘陷58 下邳国荀贞得子 广陵郡笮融逞威(八)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41 夕阳140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七)73 健儿战死谁封侯(下)135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二)33 程偃12 一檄引得泰山惊119 郭奉孝东阳说反 刘玄德广陵先至74 归来有美迎於城29 志高行健皓月明6 何为乳虎80 了却山中寇贼事(四)101 轻功重节辛玉郎103 归来美酒洗征尘76 聚於今宵兮欢乐极205 信到彭城看司盐10 督邮在此(下)215 十年树得梧桐栽47 武贵立功38 初步45 天寒遥寄冬衣去26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七)109 转战十县至平舆(下)172 许显临机能应变(下)76 臧子源主动请缨 荀贞之感慨风月10 防寇10 洛阳图穷将匕见34 胜威使梁不战遁 五更悄然过刘营17 搜山千骑入深幽(八)87 再访郡士揽为用 军政虽妙徒然功3 习射60 文直81 捕拿张直(上)53 不顾母弟朱灵忠171 许显临机能应变(中)85 姚叔潜丹阳募兵 辛玉郎颍川议粮91 忽然闻得故人到12 道是襄阳德珪来77 了却山中寇贼事(一)73 忠孝勇武86 风卷雷动诛邺赵(二)155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188 聚得干才羽愈丰(上)144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十一)178 袁绍表举豫刺史163 一将功成万骨枯(下)32 阳平文谦侵如火 常山子龙稳似山22 鹄备分得胜负机47 张飞急袭葛陂西48 正旦之日298 陈国相襄军第一(七)180 四陈并力厚丘陷54 灭族(下)103 归来美酒洗征尘5 言而有信荀贞之36 会师(上)7 遍观诸郡(上)174 荀成将度自雍然(下)25 临水慨叹古今事 莅敌思量远近兵82 了却山中寇贼事(六)45 渡汝过澺沿途闻51 得领汝南意不足296 陈国相襄军第一(五)15 阳城治吏(下)14 营中点兵尚未毕 遥见数骑绝尘至158 刘玄德两战援徐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53 劝降非是一路使 临敌当有攻守备55 下邳国荀贞得子 广陵郡笮融逞威(五)71 兵有形同而势异者94 桥瑁诈书移诸镇 一声雷响起风云131 圣旨一下赴冀州(一)290 王太守课政州最(三)128 广陵兵动徐方沸 鲁阳坐视豫州盟(一)28 三军兵至董营外 刘关驰挑敌将前43 为今之计52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21 三战尽复东郡地(六)130 广陵兵动徐方沸 鲁阳坐视豫州盟(三)67 志怀霜雪曹孟德(上)37 起行3 杀人50 吕奉先攻胜李通(下)68 重施魏郡屯田计 秦松笑举糜子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