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牵挂者何

第一更。

——

秦干忍不住拍打车轼,赞道:“荀君之德,吾未曾见!”

荀贞的“德”好不好,最清楚的人是他自己。设若他不是穿越而来,设若他不知天下将会大乱,设若他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东汉人,以他荀氏的出身,他也很可能会和荀彧一样根本看不上一个小小的亭长之职,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心甘情愿地屈己待人,视钱财如粪土。

与荀彧、荀攸这样的天纵奇才相比,他一个中人之姿,唯一的优势只有“远见”,也即“知道未来”。有道是笨鸟先飞,正所谓有备而来。他既“有备”,既要“先飞”,那么做事肯定就不会如“无备”之人,而这样的做事风格落在不明内情之旁人的眼中,自然就会觉得他与众不同,看起来很有“德”,很能“脚踏实地”。

他嘿然自嘲,想道:“我自请为亭长、市恩乡里、让功给上官、让财给轻侠里民,所有一切的作为都是为了能聚众保全性命而已,要说起来其实挺‘自私’的,但是落在别人的眼中却反倒成了有‘德’。……,这算不算‘沽名钓誉’,算不算‘王莽谦恭未篡时’呢?”随即又觉得王莽这个例子举得不恰当,“呸、呸!怎么能拿这个最终身败名裂的家伙来自比呢?”

一边瞎琢磨,他一边“谦恭”地送行,直将秦干送到亭部的边界、又目送着秦干乘坐的黑色轺车在几个持刀戟的从吏簇拥下辚辚走远,方才转回。

杜买、程偃、陈褒也在。这时等秦干远去,在回亭舍的路上,杜买三步一回头,一副神情不属的样子,手中的短戟都差点滑出,掉到地上。——这短戟,是他为了在秦干面前显示武勇,特地拿出来的。

荀贞拍了拍他的肩膀,吓了他一跳,好悬踩到路上被压出来的深深车辙里,急避过去,回过神来,抓牢短戟,尴尬地笑了笑,说道:“荀君?”

荀贞笑道:“可是在想你什么时候能够正式就任亭长么?”

“嘿嘿。”

“秦君不是说了么?此事已经定下。再过上两天,县里的任命文书就会到了。”

杜买感激之极,落后荀贞一步,躬身弯腰地说道:“全靠了荀君举荐,小人才能升任亭长,小人定会不负君望!”话说完了觉得自家似有些急于上任的样子,忙又补充一句,“若无荀君,便无小人。以后,这繁阳亭还是荀君你说了算!”

陈褒轻笑说道:“荀君不日就将会升迁到乡里,就职‘有秩’,全乡上百个里,十几个亭,哪里还会有看得上一个繁阳?”

“是,是。荀君少年英才,心存壮志,非我辈庸人可比。荀君你放心,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小人必一如从前,定唯君之马首是瞻,唯君之命令是从!”

荀贞哈哈一笑,调笑似地说道:“杜君,你曾说过你的愿望是做一个百石吏,今为亭长,已始于足下了。要好生努力!”求盗和亭长一步之差,却是大不相同,前者只是副手,追贼捕寇,冒风雪,刀头舔血,危险且累;后者却是十里之宰,能够独当一面,舒服多了。

“是,是。荀君的教诲,小人牢记在心。……,不知荀君还有何叮嘱?请一并示下。小人坚决做到。”

“也没什么别的叮嘱了。”荀贞瞧了他一眼,“……,只是有两件事,我有些放心不下。”

“荀君请说!”杜买拍胸脯保证,“不管是什么事儿,小人定能使君放心。”

“如今回想起来,在繁阳的这三个月里,我还真做了不少事儿。”荀贞顿了顿,反问杜买,问道,“你觉得哪一件是我最牵挂的呢?”

“荀君曾助敬老里买桑苗,如今桑苗大多刚刚种下。荀君最牵挂的应是此事!”

“民以农桑为本。里民既得桑苗,必会妥善培育。此事我并不牵挂。”

“不牵挂?……,荀君慷慨豪气,好结交朋友,在亭中这几个月,常与亭部中的豪桀少年饮酒下棋,博戏欢乐,其中尤与大小苏兄弟、史巨先、冯巩的交情最好,如今君将上任乡中,最牵挂的也许是他们?荀君放心,小人会对他们多加照顾的。”

“苏、史、冯群辈皆壮士也,为我友,他们若有事,我自会照拂。对他们,我亦不牵挂。”

“……,荀君赈赡孤老,全亭乡民无不感恩称颂。荀君可是担忧走后,小人不能善待他们?”

“我与你相识三个月,虽不敢说尽知你的为人,但也对你了解一二。你不是严苛的人。对此,我亦不牵挂。”

杜买笑了起来,说道:“是了!荀君牵挂的必是老黄、阿褒、阿偃、繁家兄弟。”

“黄公长者,繁氏兄弟本亭人,阿褒人缘好,我也不牵挂。……,至于阿偃,我已决定带他去乡里了,当然更不牵挂。……,对了,阿偃,此事还没与你商量,你愿意随我入乡么?”

程偃求之不得,欢喜说道:“怎不愿意?俺就寻思这两天给荀君说呢!荀君此去乡中,人生地疏,身边没有人怎么能行?俺虽愚笨,但好歹是乡亭人,人头熟,也许有能为君尽力之处。俺与君卿商量好了,都跟着你去乡里,为君牵马执鞭,开道前驱!”他只是个亭卒,还是招募来的,比较自由,不想干了请辞就是。

……

从桑苗说到朋党,再从朋党说到亭中孤老,又从亭中孤老说到亭舍诸人,能想到的地方都想到了,荀贞却只是一个劲儿地摇头,杜买犯了愁,左思右想,实在想不出他牵挂何事,又问道:“那么,荀君可是牵挂小夏、小任几个?”割肉似的咬着牙,保证说道,“若是为此,则请荀君放心!小人一定会如荀君在时一样,好吃好喝地养着他们!”

“亭舍又不像县廷,没什么余财。小夏、小任几个在舍中的吃住所用,一直都是由我出钱。今我要去乡里,不会把他们留在亭中的。我会与他们商量一下,若是他们愿意,可与阿偃、君卿一起跟我上任。……,对此事,我也不担忧。”

“如此,荀君可是牵挂许母、幼节?”

陈褒实在听不下去了,打断了杜买的话,说道:“许母、幼节是东乡亭大王里人,又不是咱们亭的人!老杜,就算你想去照顾,也照顾不了啊!何况,荀君又不是升迁到外地去了,升任的乃本乡蔷夫,许家正是治下之民,要说‘照顾’,还用得着你么?”

杜买愁眉苦脸地说道:“荀君,小人实在想不出还有何事值得你牵挂了!”

荀贞问陈褒,说道:“阿褒,你能猜出来么?”

“荀君所牵挂者,无它,必是里民操练一事。”

荀贞畅快大笑,说道:“知我者,阿褒也。”

杜买楞了一愣:“里民操练?……,这眼看年底一过,明年开春,这操练就要散了啊!”

“正是为此,我才牵挂。”

“……,小人斗胆,请问荀君何意?”

“今之天下,疫病连连,寇贼蜂起,世道不平。别的不说,只说前夜那股贼人,杜君,你久任‘求盗’,见的寇贼多了,以前可曾见过有凶悍如他们的么?”

杜买想了一想,老老实实地回答:“往年之寇贼,最多劫道、劫质,杀人的都不多,悍不畏死到杀求盗、杀亭长的更是未曾见过。”

“所以,我以为里民之操练万不可停!”

“可是过了春,地气上升,就要农忙,……。”

“农忙,也不是每天都忙。做不到三天一操,至少也可以五天、十天一操。”

“可是,以前从没有过这样的旧例,恐怕乡民们会不愿意。”

“若以强暴逼之,乡民自不乐从;但若以钱粮为饵,定然人人踊跃。”

——荀贞之所以坚持即使在农忙的时候也要抽出时间来操练,倒不是为了在短时间内就把乡民们操练得有多么精锐,更多的只是为了能把这个“组织”保留下来。乡民乃乌合之众,如果不用一定的组织形式来约束,“冬聚春散”,那等到明年入冬再操练的时候,必前功尽弃。

杜买为难地说道:“若以钱粮为饵,也许能做到,但是,荀君适才也说了,亭舍不比县廷,没什么钱,这钱粮……?”

“钱粮不必从亭中出,我出。”

杜买真心不理解,说道:“荀君,你这是何苦?虽说今年的盗贼比往年凶残,但是也不必自己出钱,操练乡民呀!而且再说了,就是为了备寇,等到明天入冬再操练也不晚啊?”

“群盗日日杀人,乡民日日耕土。若不坚持组织操练,以耕土之乡民,如何能敌日渐猖狂之杀人群盗?”荀贞悲天悯人地叹了口气,说道,“繁阳是我就任的第一个地方,部中千余里民,大半皆相识。我今虽升迁,即将要离去,但实在不忍看此地有朝一日或会遭寇贼之灾。”

杜买颇是感动,说道:“既然如此,请荀君放心,小人必尽心全力将此事办好!”

“好,好,那我就放心了!”荀贞转目陈褒,说道,“阿褒,你将任‘求盗’,主管一亭治安,职责不小,以后要多多配合杜君,万不可轻忽麻痹!”

陈褒个是伶俐人,不必太多交代,一句话,他就心领神会,晓得荀贞说话的重点是“操练”,接口应诺,说道:“荀君只管上任,有老杜在,有我在,繁阳亭必会如君在时!”顿了顿,又说道,“荀君刚才说有两件事放心不下。操练是一件,另一件是什么?我可是猜不出来了!”

“另一件,……。”

荀贞行在官道之上,望向远处,可见前边诸里。繁里、北平里、春里、敬老里、安定里、南平里或东或西,或在路边,或在田野中,或被林木掩映,或为小溪缠绕,都安静地蜷伏在干净蔚蓝的冬日天空下。他沉默了片刻,接着说道:“另一件事,就是王屠妻女。”

“王屠妻女?”

“前两天,我听冯巩说,王家的生计日渐困窘。你们以后要多照顾一二。”

杜买、陈褒相顾一眼,都应道:“是。”

……

回到亭舍,荀贞将那五万钱拿出来,先紧着亭舍诸人发放。

那天夜晚,许仲、陈褒、程偃、小夏、小任诸人是跟着他上阵杀贼的,一人二千。陈褒、小夏负了轻伤,额外每人多给二千。杜买虽去得晚,也没有什么“战功斩获”,但总算有召集乡民之功,也一样给二千。繁家兄弟没去,勉强算他们一个擂鼓传警之功,一人一千。黄忠也没去,但他的本职不是捕贼拿寇,能把舍院守好就是功劳一件,也给一千。

赏遍诸人,五万钱还剩下两万。荀贞吩咐陈褒、程偃分别给受伤的那几人送去,并交代,让告诉他们:“这只是县君提前发下的赏钱,等验明贼人正身,走完程序后,还会有上百万的奖赏放下。”

陈褒、程偃都不傻,虽然荀贞的原话是这么交代的,但拿了钱出去,说出去的话却就变成了:“这些钱是县君单独赏赐给荀君的,荀君不要,教分给尔等。”钱虽不多,一个伤者也就能分个两千上下,但“钱轻仁义重”,对荀贞的慷慨仁义,一个个心服口服,觉得那夜没有白白冒险,这命,卖得值。

荀贞留在舍中,把该得爵位之人皆列表写出,将自家该得的爵位让给了杜买。写好后,遣人送去县廷。

128 广陵兵动徐方沸 鲁阳坐视豫州盟(一)96 会师城下(下)87 再访郡士揽为用 军政虽妙徒然功87 恐将危矣数请救 营有公覆必能撑100 荀友若奉使离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42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三)6 本初何如伯珪强43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四)146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十三)62 其犹穿窬之盗也82 擒贼先擒王(下)1 风物迥异江南地113 诏讨东郡出汝南(下)6 闻寇68 重施魏郡屯田计 秦松笑举糜子仲11 朋党300 陈国相襄军第一(九)26 乡中四姓50 人谋不藏实堪浩叹193 荀徐州为子储才40 蹴鞠39 雄豪满座乳虎声(上)5 寻贤不遇(上)20 牵挂者何72 宁舍济北取任城53 佳客翩翩洛阳来(下)29 盘点筹划13 荀成善纳奉孝策9 邯郸陌上九月秋(九)43 焉可自弃学陈项38 初步55 买马(上)39 忽报胡轸袭追到 进去不知何其神17 虚席相问上策何16 乱将至中流击水111 朝中争斗起风波(下)36 争锋唯数刘邓劲 夸功最推高素雄114 且行且战五百里(上)20 屯田从来积粮策28 辰彼硕女206 万金不如一文重67 操以兵战振郡气 报得长安急信来16 五日九战(上)165 常山中军真倜傥(下)2 二李阴与泽贼通18 搜山千骑入深幽(九)13 倏忽如白驹过隙30 怒自羞出堪难忍 非因勇故守此营206 万金不如一文重176 乐进单骑入彭城(上)42 孙郎威震定颍外16 子长忿仇求为应34 飞蝇逐路厕之臭50 吕奉先攻胜李通(下)13 志才出山75 爆竹声里辞旧岁(下)47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八)92 北海郡邑黄巾满 孔融襟抱称名儒11 朋党72 凌霄鸿鹄颍阴侯86 袭阵兵退夏侯惇(四)152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44 许仲程偃19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135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二)5 三县吏士迎满道 闭门谢客因兄伤148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十五)85 风卷雷动诛邺赵(一)74 花开是为迎卿来7 遍观诸郡(上)80 擒贼先擒王(上)64 裨将军新旅建组149 沙丘台上旧时月(四)66 延揽勇士(下)4 风雪夜刺(上)114 且行且战五百里(上)71 擒得郑相逃吕尉102 孙侯得玺度天命 董相败退往长安39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24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五)65 邀得念旧仁厚名12 一檄引得泰山惊152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83 光阴似苒流如箭(下)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31 督邮一怒(上)85 姚叔潜丹阳募兵 辛玉郎颍川议粮1 从朱俊看东汉寒士之入仕艰难及试论朱俊之17 兵者政之辅,政者兵之基(上)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90 袭阵兵退夏侯惇(八)158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三)267 荀贞之态渐枭雄4 豫州乳虎第一威90 揭竿而起为招安61 最令人惧是毒计198 舍泰钦名臣之望137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四)39 忽报胡轸袭追到 进去不知何其神52 市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