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 彰廉礼贤下邳行(下)

东海谣言邯郸荣贪腐,查无实证,实际上邯郸荣也很清廉。邯郸荣、乐进各掌郡权,而俱廉洁,唯因邯郸荣家为豪族,昔年投荀贞于颍川时,不仅带了五百邯郸子弟,并且随行携了不少的钱粮,献给荀贞了部分,他自留了一些,所以仕宦至今,虽不贪墨,于钱帛的用度上却不缺乏,衣冠饮食俱皆豪奢,乐进与之一比,那真是俭朴到寒酸了,又唯因寒酸,更显难得。

荀贞赐给乐进钱帛十万,次日,又传檄州中,表彰乐进的廉正高洁。

从下邳县出来,荀贞至县外许仲的营中,许仲在辕门外迎候。

从任城率军返回后,许仲休息了几天,然后便开始巡视下邳郡中各地的驻军,一直到数日前,闻报荀贞将要行州至郡了,他这才匆匆地返回自己在下邳县外的驻所,昨天和乐进一起在郡界迎接了荀贞后,荀贞叫他回营,不必跟着一起进城,因是昨晚他没有参加郡府的饮宴。

荀贞的车骑队伍在营门外停下,荀贞从坐车中下来,见许仲等似欲行跪拜大礼,遂步上前,止住,笑对许仲说道:“君卿,卿等介胄在身,行军礼可矣!”许仲等便行军礼。

荀贞握住许仲的手,两人并排入辕门。

到了营中,荀贞未去将帐,先视察营内。驻扎在此的兵马只有五百步骑,都是许仲的亲兵,乃是下邳、彭城两郡所有驻兵中的精锐,部曲虽少,然营内外刁斗森严,道路帐舍,整整齐齐,深堑望楼,俱皆有之,校场平阔,营之一角,还有个军市,一应布局,悉按规制。

荀贞巡视了一遍,心中满意。

因是荀贞要来的缘故,许仲提前下了军令,命步骑军吏不得擅出帐舍,所以营中显得有点空空荡荡,悄寂无声,只偶尔闻得马嘶。

荀贞来入校场中,登上高高的观兵台,令侍卫击召兵之鼓。

一鼓未毕,营内各处顿纷纷响起军官们的呼兵、下令之声,一时沸然,二鼓方响,集合已成的各曲兵吏纷按建制奔至,人马脚步震地,不等三鼓击起,校场上已是各曲俱至,精甲曜日,矛戟如林,按照兵种之不同,五百军士分列两边,步左骑右,每曲前各有本曲的军旗飘扬。

随着集结的完毕,军官们的下令声、兵士的奔跑声、甲衣与兵器的碰撞声等等,甚而连马叫声渐渐都不复再闻,整个营中又归回沉寂。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怕是都没有人会相信此时的校场上居然步骑云集。

依照典制,一通鼓是击三百三十三下,两通鼓也就是击六百六十六下,当然,第一通鼓和第二通鼓之间会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但总共加在一起,两通鼓也就是不到一刻多钟。在一刻多钟的时间内,兵卒们穿上甲胄,拿上兵器,按各曲集合,之后再来校场,整合成军,并且还是步骑混杂,有步兵、有骑兵,虽是此五百步骑俱为精锐,但如非主将擅治军也断难做到。

荀贞心中更是满意,他笑顾荀彧、张昭等,说道:“此兵何如?”

张昭等答道:“鼓只两通,军已集成,队列井然,人马无声,如非亲睹,不敢信也。”

由许仲指挥下令,这五百步骑在校场上以什为作战单位,依照次序,表演了各种战术动作,又分成两方,各自成阵,转换攻守。盛夏季节,上午的阳光就很炽热了,场上尘土飞扬,兵卒挥汗如雨,旗帜所向,攻者一往无前,金鼓鸣处,守方坚不可摧。辛瑷、典韦等武臣,观之奋昂,张昭等文吏,一个个看得目眩神迷,乃至有握拳屏息,浑身毛发都似要为之颤栗的。

待兵卒们演练过,重新集结,向着台上的荀贞行罢军礼,随着鼓声列队退场,各归返帐舍之后,张昭目送着他们,犹觉心血沸腾,情绪尚未平复下来,不觉叹道:“尉缭子云‘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桓公也。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设如有兵如此者三万,固知足以天下莫当矣!”

主簿陈仪说道:“‘指敌忘身,必死则生’,‘万人被刃,横行天下’。兵如皆类似,何需三万,万人即天下莫当了!”又笑对荀贞说道,“舞阳侯提十万众,方敢横行匈奴中,远逊许将军也。”

“指敌忘身”云云,也是出自《尉缭子》。荀贞好兵法,于今又是乱世,故而张昭、陈仪等虽是文吏,却也颇读兵书。荀贞现正在增删由古至今的历代兵书,打算编纂一册,发给帐下的诸将观阅学习,以提高他们的用兵能力,《尉缭子》在他选用的兵书中是较为重要的一本。

许仲素来寡言,此时听得张昭、陈仪都称赞他练兵有方,亦无甚谦虚之言,只是对荀贞说道:“显本乡野愚夫,哪里知道军事?练兵、用兵诸法,都是由明将军的教诲而得。”

他这是大实话。荀贞听了,笑抚他的后背,对陈仪说道:“舞阳侯立功鸿门,走狗耳,何能及君卿?许将军,我之周亚夫也。”对许仲期望甚高。

在许仲营中宿了一晚,次日,荀贞继续行州。

乐进、许仲、刘儒、何仪等郡中的大吏相从,荀贞过下邳县北行,行六十余里,到良成。良成县的长吏、县丞等出迎,张飞率五曲八百骑兵屯驻在此,也同出迎。

张飞与赵云年龄相仿,长赵云两岁,今年二十九,他虽非士族出身,雅好文学,早年学过书法,写得一笔好字,画画的技术也不错,现今虽在军中,未弃旧好,军务之余,仍不辍书画文学,因是之故,与许仲、典韦等将相比起来,他固以威猛著称,却颇带些儒将之风。

荀贞带着盛大的车骑队伍、鲜明的“镇东将军”、“徐州牧”等旗帜去良成县中行了一圈,达成了“彰显威仪”之目的后,他没有在县寺多停,即由张飞陪导,出县来到了张飞的营中。

有几句话,荀贞是早就想对张飞说了。

事实上,他想说的内容,之前已是有对张飞说过,只是效果不好,据听闻,张飞没有完全听从,所以,借此次行州、路经张飞这里的机会,荀贞想再叮嘱他一番。

荀贞想叮嘱张飞的,是有关张飞性格的问题。

张飞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对士大夫很礼重,对军中的兵卒却多暴虐。荀贞此前告诫他,虽小人亦不可辱,张飞虽没有把荀贞的告诫当成耳边风,然本性难移,却还是时有凌下。

巡看过张飞的营地,荀贞屏退左右,独留张飞于帐中,唤他近前落座,对他说道:“益德,卿从我也算已久了,应知我治兵之法。理军当严,然刑罚不宜过,闻卿常以小过鞭笞健儿,又少抚恤勇士,此非兵家正道。不闻吴起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攻中山,为卒吮脓,卒之母泣曰:‘吴子吮吾夫之创,吾夫不旋踵而死。今又吮吾子,知吾子将战死矣!’孙子云‘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这才是治军的正道。”

张飞应道:“将军此前对飞已有教导,飞已知过,不敢忘。”

“知过当改,你不能只是不忘,要克制本性,稍改此前所为。”

张飞应诺。

荀贞又苦口婆心地教他:“卿主一部,平日宜亲近佐史,常引见之。佐史,卿之耳目也,彼此亲近,卿方能知部中兵士的人情,见之如稀,则人情不知,复何由知部中的众事?”

张飞应道:“诺。”

说完想再次叮嘱张飞的这些话,荀贞见他的帐内悬挂了几幅字,字体研美,颇有可观,细看书左,无有落款,因转换话题,笑问张飞道:“此卿所书否?”

张飞把这几幅字悬挂帐中,正是为了给荀贞看,见荀贞问起,忙应道:“正是飞书。”

荀贞指着其中一幅字,笑道:“昔在颍川,我尝见刘德升书法,卿此书有其三分神韵矣。”品观了会儿,又指着另一幅隶书的字,说道,“奋雄扬波,交戟横戈,卿此书所法可是师宜官?”

刘德升是颍川的名士,精擅书法,被后世称为“行书鼻祖”,有不少士人都学他的笔法,钟繇也曾学过,荀贞当年在颍川,于钟繇处见过刘德升书法的真迹。师宜官是当下最有名的“八分书”大家,灵帝好书法,设鸿都门学时,征天下工书者数百人,八分书以师宜官为最。

张飞应道:“将军明察,飞此书确是学的师宜官法。”

荀贞评点张飞的书法作品,心中不由想起了曹操。

曹操出身宦官家族,受家风影响,与儒学传家的士族子弟有别,好诗书文辞,诸体书法中,他最好八分书,荀贞见过他的字,比张飞写得好太多了。荀贞心道:“孟德与刘公山击兖北黄巾,不知战况如何了?”连着有两三天没有接到江鹄、陈褒从兖州发来的军报,也不知刘岱此次击兖北黄巾会否如本来的轨迹一样,依然是以战败身亡告终?又或竟能取胜传捷?

与张飞言谈多时,见张飞恭谨地保持着跽坐的姿态未动,荀贞心中欢喜,展颜笑道:“卿与子龙年相近,居军中,俱好文儒事,意趣又相投,当多亲近。海内兵乱,吾志在荡清寰宇,迎天子还洛阳,兴复汉家,卿与子龙可努力之,以封侯自期,务莫懈怠。”

张飞恭敬地应诺。

57 下邳国荀贞得子 广陵郡笮融逞威(七)35 集合19 二荀优劣95 徐荣单骑入太谷 胆勇兼备得雄关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215 十年树得梧桐栽90 袭阵兵退夏侯惇(八)78 好立功业潘文珪 乳虎欲夺猛虎功?7 生死之恩何以报104 汝辈亦我汉家民88 了却山中寇贼事(十二)86 了却山中寇贼事(十)28 辰彼硕女9 道人8 守职岁满乃为真88 了却山中寇贼事(十二)93 孙文台一战破营 荀贞之喜得徐荣264 军旗纷至聚昌邑19 恶奴53 只知太守不知君107 冠盖里中安诸将 上兵当以先伐谋30 怒自羞出堪难忍 非因勇故守此营177 乐进单骑入彭城(下)47 武贵立功96 善将兵何如善将将40 荀攸之志65 奉孝高卧怀栖逸14 臧霸风从元直言13 孔德再献明良策 江东猛虎孙文台19 二荀优劣55 买马(上)44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五)5 寻贤不遇(上)22 文聘(上)54 私愤何及国事重 兄弟阋墙两不和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23 豫兖群豪三人最100 荀友若奉使离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175 阴德献上削贼策4 郡吏士民齐声请 颍川太守挂印归54 临战合刃之急者三34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十五)32 阳平文谦侵如火 常山子龙稳似山73 孔伷病榻不足忧 孙坚兵进略如火300 陈国相襄军第一(九)99 郭奉孝惑敌扰巨野94 感故念旧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12 自以为得逼负荆 小计略施迫人穷57 程仲德画策狠辣147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十四)23 大获丰收79 了却山中寇贼事(三)57 下邳国荀贞得子 广陵郡笮融逞威(七)59 慨叹53 灭族(上)77 北边健将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众18 府主簿拒降守名19 闯中军咄咄逼粮 到帅帐讶见有客187 分用能臣郡国守93 孙文台一战破营 荀贞之喜得徐荣223 调派署威压山重54 诈死8 推衣123 吕布剑客意亦雄42 孙郎威震定颍外81 擒贼先擒王(中)108 转战十县归平舆(中)107 冠盖里中安诸将 上兵当以先伐谋2 邯郸陌上九月秋(二)50 忠勇士舍身忘死 善战者后发制人76 贵显何氏两将军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90 周毖巧言说董卓 袁绍得赦拜渤海13 荀成善纳奉孝策44 而今本为多事秋73 大丈夫宁鸣而死23 甲光向日来者谁13 志才出山87 风卷雷动诛邺赵(三)67 本以霸王道杂之89 袭阵兵退夏侯惇(七)81 琅琊太守牢骚盛 孔明当年正少年19 兵者政之辅,政者兵之基(下)51 佳客翩翩洛阳来(上)17 第一天(中)8 士族186 星罗雄杰满部中(下)107 转战十县至平舆(上)33 鸾凤择良木而栖231 徐州将军逐敌易88 风卷雷动诛邺赵(四)198 舍泰钦名臣之望32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十三)124 三战尽复东郡地(九)28 辰彼硕女39 得二荀举荐118 欲进故退曹孟德87 袭阵兵退夏侯惇(五)84 威震阳翟(中)63 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