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孟德智略真天授

李干说是决定坐观待变,其实内心中还是偏向曹操的,毕竟首先他与曹操是故交,其次,荀贞虽战功赫赫,可曹操平定东郡的历战却是李干在乘氏近距离所观的,是以,他写书给曹操,将荀贞招揽他、意似是欲尽快占取兖州全境的事如实告之。

李干的去书,比鲍信的信晚了一天送到曹操的营里。

鲍信于昨日遣其子鲍劭来了曹操军中,由鲍劭面呈其信,并由鲍劭详细把兖东目前的局势详细告知曹操,告诉曹操说:江鹄小败之后,守垒不出,本部难由东平赴援泰山,刘公山部败给刘备,数攻陈褒不下,亦不能打通道路,援救应劭,而荀兵在牟县城外新近大破应劭的援兵,眼看牟县将要失陷,奉高及泰山西北诸县也将难保,泰山郡的形势十分危急。

这些是可以明着说的,不能明着说的话,他写在了信中。

在信中,他给曹操分析道:兖北黄巾横行,徐州借幽、冀相争的机会,图谋攻取全兖的意图已经显露无疑,刘公山缺军略才,又刚愎不听建议,看现下的局面,他早晚会要落败,区别只是在败于黄巾,还是败于荀贞。若是败于黄巾还好,有山阳、济阴、东郡和陈留,兖州还能重整旗鼓,可如果是败于荀贞,则至少泰山、东平、任城三郡都将被徐州所有,进而山阳、济阴也将危险,如此一来,他与曹操早先定下的“规大河以南”之策就势难成行。

他问曹操:眼下之计,孟德有何良策?

结合鲍信的这封信,再看李干的来书,曹操不觉拍案,叹道:“贞之佳人,今亦为利废忠耶?应仲远安定泰山,堪称良臣,擅发兵击之,刘公山甚得兖州士心,暗说伯清,欲袭山阳,贞之、贞之,卿不惧失天下望么?”回忆与荀贞初见时,再看他的现在,曹操痛心不已。

“伯清”是李干的字。对荀贞的转变,曹操痛惜地连连抚案喟叹。

陈宫等在帐下,看完了李干的来书,问曹操道:“车骑与伯珪相争正急,伯珪料将总攻,值此存亡之秋,明公断难回师兖东,计将安出?”

公孙瓒与袁绍相攻已久,今下冀州北部、中部郡县愿意从附公孙瓒的都已经从附,可以说,不管是政治上、抑或是军威上,公孙瓒在冀州的声势俱已至顶峰,天气转冷,袁绍可以继续坚守不出,耗费公孙瓒的实力,但公孙瓒肯定不会再小打小闹下去,尤其是赵岐已然去书劝说刘虞攻公孙瓒的后方,为了不致两面受敌,公孙瓒必定很快就会与袁绍决战,袁绍是曹操现下最大的依仗,当此之时,他肯定是无法撤离战场,转往兖东,亲援泰山的。

曹操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他起身离席,绕过案几,一边抚须,一边在帐中踱步,考虑了一会儿,做出决策,说道:“本初如败,则吾兖西、北有公孙伯珪,东、南有贞之、文台,势难存守。唯今之策,只有不顾徐州,全力助本初取胜,然后再借冀州兵,麾师东向,御贞之之犯。”

兖州是曹操的个人利益,冀州与公孙瓒的战争是曹操、袁绍这个政治集团的整体利益,换言之,袁绍和公孙瓒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曹操和荀贞的矛盾因为曹操目前还算是依附袁绍的缘故,只能算是次要矛盾,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故此虽然忧急兖东的局势,担心会出现鲍信说的那种局面:山阳、济阴直接受到荀贞部队的威胁,曹操也只能定下心来,暂时不理会徐州,倾尽全力地帮助袁绍,以期可以快一点结束这场战争,并取得胜利。

陈宫惋惜地说道:“可惜张孟卓与车骑不睦,抗礼公山,要不然,如能得陈留相助,不但与公孙伯珪此战可添些许胜算,至不济,也可借陈留之兵阻徐州西进。”

张邈和袁绍不和,他成名已久,乃是“八厨”之一,又是兖州本地人,颇得兖士拥戴,当年讨董,他在陈留,凭己身之名望,借地主之便利,隐然与袁绍分庭抗礼,是酸枣的盟主,刘岱那时对他也得礼让,因是,他也不大肯听刘岱的命令,于今徐州、兖州交战,冀州、幽州交战,陈留处在这两个战场的中间,却竟是出于如上两个缘故,如置身事外,两边都不掺和。

曹操和张邈的关系不错,陈留与东郡接壤,他也需要张邈能在紧急时刻给他提供帮助,是以,他不愿当众评说张邈其人,对陈宫的这句话,他没有回应,只是在心中想道:“孟卓虽按兵不动,若坐观虎斗,而如徐州真的进兵山阳,吾料他为自身计,却定会发兵援助刘公山。”

曹操之所以会决定先不顾兖东,全力相助袁绍,除了因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之外,亦是因为他对张邈有这么一个判断,陈留民富兵多,只要张邈出兵相助刘岱,荀贞纵是可以在短期内拿下泰山,再趁势兼并任城全境,但要想再接着攻下山阳,料来绝无可能。

给鲍信的回书,今天上午已经让鲍劭给鲍信送回去了。

曹操当下亲给李干回信,信中说:冀州郡县附伯珪者多,伯珪因之骄横,骄兵必败。吾数挑战田楷诸伯珪将校,已知其虚实,君接此书后,至多五日内,可闻吾传捷之檄。

信写好,遣人送走。曹操召集诸将,分派指令,进袭田楷等部。

夏侯惇奉令北上,大张旗鼓,佯攻平原郡,曹操亲率主力潜行西向,攻打甘陵。

行军一夜半天,进入到甘陵境内。

曹操选懦者为候骑,并不给武器,部将问缘故,曹操答道:“今吾军潜袭,不可使敌早知,如选勇者为候,则在见到敌人后,他们会恃勇争斗,将暴露我军行踪,因是选懦弱者为候,不给兵器,可戒其斗,由是既可知敌情,又无虞显露我军踪迹。”诸将拜服。

次日,兵至贝丘县外,与田楷部相遇,因是出其不意,曹兵小胜一场,追至贝丘城下,再战,贝丘城中的守兵出来援助,曹兵小负一战。

一日之内,一胜一负,打胜仗时,曹操面带忧色,打了败仗时,曹操却面现喜色。

诸将不解,问之。曹操答道:“先前小胜,敌败奔贝丘,与城中守兵并力固守,城或许将不易克取,是我所以忧;后之小败,敌必轻我,则城将不难取也!是我所以喜。”

围贝丘两日,田楷遣来救助的援兵赶到了。

敌城未克,外边的田部援兵号称万人,旗帜如林。

夏侯渊以下诸将校俱震,以为敌众,当止攻撤退,伺机再来攻取贝丘城。

曹操却是大喜,说道:“敌急援已疲,又恃众必不疑我,击之可破,则贝丘为我有矣!”

遂以夏侯渊为先锋,急击敌援,直冲贼阵,夏侯渊并帐下精骑左右出之,搅乱了敌阵,曹操领主力合击,半天不到,就大破敌援,贝丘城中的守兵恐骇,曹操趁势再攻,击之乃破。

捷报传到乘氏,为李干所知之时,才是曹操的回信送到他那里的第四天。

曹操的回信初被送到李干处时,李干担心他做不到,所以没有告与部曲知道,这时召集部曲,出示曹操的回信,又出示刚接到的捷报。

他的部曲们看了,包括李整在内,无不心驰神往,对曹操的用兵之能个个服气。

李干说道:“孟德智略,可谓天授。用兵真如神也!”

164 常山中军真倜傥(中)75 荀贞急信说孙坚 文台二战吕奉先42 鲍信烛下劝离洛82 擒贼先擒王(下)41 谋重有利为臣职24 铁官见闻69 志怀霜雪曹孟德(下)24 张让宾客24 旗鼓鲜明三军出 牛刀小试一战胜27 敬老30 将战74 如何练兵28 原师35 乡吏残民150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72 诸荀居家交豪俊 长文将至更添才68 凤集西乡(下)270 选取文武从南下49 选编死士77 布植党羽养虎豹15 李孟续仗剑榻前 荀公达夜还如意272 公仇称引水灌城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50 忠勇士舍身忘死 善战者后发制人96 善将兵何如善将将67 凤集西乡(上)琢磨下情节走向,明天更125 三战尽复东郡地(十)7 清洗颍阴(上)8 收得颍川吏士在 酸枣有信急骑来117 三战尽复东郡地(二)110 宣高节义英雄志 乱世臣亦择人君15 李孟续仗剑榻前 荀公达夜还如意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73 赠马刘备关张喜2 赌钱1 虎士143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十)7 生死之恩何以报37 生来无计避征徭100 将军百战以奇胜20 拜徐州用计离乱142 建功立业就在冀州(八)155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218 媒归婚得两家允29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十)80 擒贼先擒王(上)2 由许仲复仇试看两汉复仇之风51 得领汝南意不足67 志怀霜雪曹孟德(上)32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十三)93 孙文台一战破营 荀贞之喜得徐荣57 我为君取彼良驹(三)37 文远突陷颍川营(下)81 不足忧惧刘玄德4 豫州乳虎第一威2 二李阴与泽贼通149 沙丘台上旧时月(四)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84 拣选英俊充州任23 甲光向日来者谁45 天寒遥寄冬衣去28 诈降234-251 公台允诚意相同22 今有颍阴乳虎(下)62 五角鼓声声悲壮(下)301 陈国相襄军第一(十)4 郡吏士民齐声请 颍川太守挂印归105 先登陷城斩刘辟14 唯恨之流年悄逝24 张让宾客48 其人却恐不易辅也80 故齐晏子因君显 北游横连旧苏秦(下)83 威震阳翟(上)287 彰廉礼贤下邳行(下)288 王太守课政州最(一)28 辰彼硕女69 寻得事由插爪牙97 贾文和出谋分守 戏志才献计驰击47 将军何尝真无情202 议得良策增民户58 下邳国荀贞得子 广陵郡笮融逞威(八)5 且以盗贼付太守12 道是襄阳德珪来73 孔伷病榻不足忧 孙坚兵进略如火268 诏拜镇东得两郡67 志怀霜雪曹孟德(上)158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三)90 周毖巧言说董卓 袁绍得赦拜渤海60 不知诸卿欲从文从武?147 沙丘台上旧时月(二)158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三)79 故齐晏子因君显 北游横连旧苏秦(上)96 善将兵何如善将将2 由许仲复仇试看两汉复仇之风34 一怒之威33 程偃179 广陵悬榻迎陈登90 胡徐吕内斗兵乱 甘潘凌初战先功27 将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计在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