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〇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七十一)

对马超来说,其实就是,那没错。口头儿上没有什么约定,他觉得就好,是啊。没有联合,哪怕双方最后都是那么做的,可谁都不承认,这个事儿也就那样儿了。至少不会说有人就去较真那个,没大用啊。都知道马超和曹操的意思,就足够了,没错。前者既然是不想,那么就没有。而后者的话,他知道前者的态度,就不会强求,那是。曹操说起来是做对自己对己

方利大于弊的事儿,可像是马超那样儿的态度,他就不会强求了。因为一那样儿,就变成了弊大于利了,没错。所以说曹操就算是放着都不去做,可也不会主动去做那弊大于利的事儿啊,不会。因此,一开始马超去灭江东军,那时候曹操会带着兖州军和他们死磕,那是

必须的。可之后呢,当他一旦是看到灭了江东军对他们利大于弊的时候,就绝对变了,那肯定是。至于说马超不想着联合,那么就没有,曹操不会多说什么。而他只要得到好处、利益,那其实就足够了。哪怕说最后两军算是一起灭了江东军,可那个重要吗?真心都不重要

了,没错。曹操已经是不那么重视原因和过程了,主要是结果,他不可能不看重,没错。因此结果就直接证明,他和兖州军最后能得到多大的好处、多少的利益。因此,曹操都不可能说不看重,那肯定看重啊,没错。对其人来讲,利大于弊的事儿,有什么不去做的?是啊,那必须。所以说哪怕说不是和凉州军联合,可却必须去灭江东军,那可不假。对他和兖州军

来讲,可不就是那样儿啊,确实。因此,两军加一起,江东军必被灭,那是没什么机会不被灭了……是,还是那话没错,就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的想法,哪怕说就只是面对着凉州军一方,可己方最后真就未必一定被灭。但是面对着凉州军和兖州军的进攻,他们是不觉得己

方不被灭。虽说那也不是绝对的,也不是一定,可基本上是一定了,必然被灭,没说的。因为,他们面对一方,可以说还有点儿侥幸,可面对凉州军加上兖州军的话,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确实就再也没有侥幸了,可不是。因此,有什么实力能面对两军的进攻呢?还能不被灭,

他们倒是想啊,但是……顶不住两军的进攻啊,那是。所以说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来看,那就是最不好的结果了,真是。而只要强于这个的,那都是比这个好的,可不是吗。所以说就是这样儿,他们如此认为啊,不错。所以说是什么样儿,那都不重要,曹操肯定不看重那个,他就只在乎结果,那是。原因和过程,在曹操眼里,终究是不比上结果啊,没错。所以说这

个都是,结果重要,那可不。对其人来讲,什么联合不联合的,马超凉州军那边儿态度真心不重要。就只是利大于弊,自己才能说是看重一下,要不然,自己不会搭理。所以说这个事儿就是那样儿,曹操就是那么个人。因此,结果才是他最看重的,比起这个来说,其他的

也真是,那就没那么重要了,是。看重结果,马超总体来说,他基本上也那样儿,那是。反正相比之下,肯定其人更看重结果啊,而不是原因和过程。真得说那些和结果一比,确实就没那么重要了,不错。还得说是马超现实,曹操更现实了,那是。或者更准确来说,人都是很现实的,不过就是有的人更现实罢了,没错。就说曹操,他肯定比马超更现实啊,可不?

更现实的肯定是曹操啊,那都没说的,是。马超在这上和其人一比,那确实是差着了,不错。一想也正常,那是。曹操是什么人?那妥妥是奸雄啊,这个说过N次了,没错。而历史上有几个奸雄?说起来奸雄,你第一个想到的除了他曹操曹孟德之外,还有别人?有别人吗?就算是还有,可真能和人家曹操曹孟德比?所以说这个就是,别人在奸雄这个上面,能

和曹操比的,还有谁?就说还有谁?真心好像也没谁,就奸雄这个方面,那就是人家曹操曹孟德。所以说这个是吧,历史上还有谁了。那么历史上都不行,当代的话,马超和孙策,随便一个,那都是人杰,没错。可他们却没一个是奸雄,哪怕说挨着点儿边儿,可惜不是。

因此,也是没法和人家曹操曹孟德比,没错。在这上面,还真是,马超绝对是甘拜下风啊,自己比不了人家曹操。就孙策的话,他也知道,什么奸雄,自己充其量就是个枭雄罢了。自己是、马超是、刘备也是,可惜几人都不是奸雄。就只有人家曹操曹孟德,那确实是奸雄啊,

没错。别人,那不好使,就这个方面,比不了人家啊,那是。马超都甘拜下风,孙策也知道,自己不好使,是。因此,奸雄上面,就人家曹操曹孟德,马孟起、孙伯符,那都不行。真是那话那样儿,要都是奸雄,这个奸雄也就不值钱了,是啊。可显然,别人不是,就曹操/他老哥儿一个了,所以说这个……不过不管如何,从其人那儿来讲,曹操倒是乐意看到自

己如此。而别人不是奸雄,在这上面更比不上自己,他自然都是觉得好,那是,真心没错。曹操没觉得奸雄就都是好,那可不是。但是可以说大多时候,还得说是好处更多,那不是吗?至少有地方比马超、比孙策、比他们可都强,难道不说明问题吗?是,总体来说,自己更多

地方是不如马超,这个也是事实。可很多地方却超过了孙策,那没错,是啊。所以还是那样儿,总体上,马超是比曹操强,而曹操也比孙策强了那么点儿,是。因此,就是这么个情况,曹操可不觉得奸雄有什么不好,反正更多是好的,那就可以了。对他来说,利大于弊,

那其实就足够了,没错。所以说在曹操那儿,他是觉得不错啊,是。也许放到马超和孙策那儿,也许就变了,也不一定。毕竟这个东西说一样儿,其实也不一样儿。说是因人而异,那也没错。如果说对曹操,对他来讲,是好处更多,利大于弊。但是到了马超和孙策他们那儿,也许就变成不好的地方多了,变成了弊大于利。确实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反而是很

有可能,或者说就那样儿啊。所以说奸雄什么的,对曹操来说,马超和孙策他们也知道,还是好处多,那是。可换成了是自己俩,那么就变了,也是。所以说因人而异啊,他和孙策可都清楚、明白。在人家曹操那儿,那就算是好,可到了自己俩这儿,那就变成不好了,没

错。因此,这个也对,是曹操想到要,对他好处大、利益多,妥妥的利大于弊。而对马超和孙策,对他们确实就不好了,那也是,妥妥弊大于利啊。所以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并且确实,几人想法还都不一样儿。至少马超和孙策,他们与曹操的想法,那怎么都是不同的,没错。谁让说是对曹孟德利大于弊呢,而对他们就是弊大于利了,这个说是根本的不一样儿,

如此说来也并不为过,确实。所以说这个都是那话那样儿,对曹操可以;可对马超还有孙策,那就确实是变了。因此,前者是怎么都觉得好了,但是后二者却没觉得有什么好的,实在是弊大于利啊。那就没办法了,曹操想要的,是他们不想要的了。弊大于利,那还要什么呢,就是。如果说是反过来,那还差不多,利大于弊啊,和曹操一样儿。他们就不是那样儿

想法了,没错。但弊大于利,这还让他们怎么想,是啊。别看比不上曹操那么奸雄,但是他们也知道,奸雄放到自己俩身上,那还是要不得的。总说曹操奸雄,奸雄曹孟德,如果说来一个奸雄马孟起,马超第一个就不习惯,真是。奸雄孙伯符,孙策他也不会习惯的,那是。

所以说还得是奸雄曹孟德啊,大家都习惯了,关键是曹操本人也是习惯了。而他自己也不是不知道,在还年轻的时候,自己没有如今的实力、势力,还有人敢当面说一句,奸雄曹孟德!但是到了现在,曹操却也真是知道,这都多少年了,可没有人敢在自己面前说自己是奸

雄了。当然了,那背后说的,那有的是。背后说什么的都有,不被自己听见而已,没错。不过也真是,曹操不觉得奸雄就不好,哪怕有人当自己面说这个,自己说实话,心情不会太好,但是却也不会说就肯定报复对方,那不是。当然了,要说不处罚一下对方的话,那还不可能。除非说对方是马超或者北方异族那边儿的大人什么的,可以说曹操对他们,那是没办

法,不过那事儿不太可能是吧。因为那些人如今可都不会见自己啊,是。那种级别的还能见自己的,最多也就是他孙策孙伯符了,可对方这辈子也当不了自己的面儿说自己是奸雄。那不开玩笑吗,曹操很清楚,对方最多在背后说,当面儿可说不出来,那是。不过他也是,

不期望这个,那没错。也不算什么好事儿是吧,可以说都不敢当面儿说什么,反而是因此己方有如此的实力有如此的势力,那可不。自己年轻时候怎么不这样儿呢,那是啊。所以说从一个侧面也看得出来形势了,人都是现实的,有几个不是?至少曹操还没见着,也许有?

谁知道了,他反正不知道啊。所以这个其实更多是好的方面,利大于弊啊,没错。因此,曹操可不会想什么,让更多的人在自己面前说自己,那不开玩笑吗?你看马超敢,可他那是不怕己方,没有求己方什么的。但是就凭自己两人的关系来说,他却也不会多说什么,那是。而孙策确实就不会,毕竟他们江东军最后有求于己方,这个需要让自己满意,主要还是利大

于弊,而轻易肯定不会得罪自己和己方啊,那是。因此,孙策都不会,他和马超不同啊,后者完全是因为和自己的关系,哪怕其人是那么样儿的想法,可也不会多说。而前者就确定是有求于己方了,还能得罪自己?那确实不会,没错。这个也是人之常情啊,是,现实嘛,

没错。一想也都正常,那是。对马超是那样儿,而对孙策,那自然又是一样儿了。曹操其实也不指望太多,他做事儿都是利大于弊啊。马超带兵去灭江东军,一开始自己带兵自然就是要保住江东军,那肯定是啊。但是之后,只要利大于弊是灭江东军,那么自己也一定那么

去做,没说的。毕竟那个时候,江东军肯定也是保不住了,真的。那么既然都保不住了,那么就让他们给己方创造出最后的好处、利益来吧,那是。好歹也别白这么认识一回,关键是两军这么多年互相帮助(利用),双方是各取所需,不管是曹操也好,还是说孙策也罢,他们还都是满意的,那是。如果不满的话,肯定也都不那么做了,依旧相互帮助(利用),

足以说明问题,还不少,很多啊。但是到了最后,曹操更不可能意气用事,绝对是对自己对己方怎么有好处、如果有利益、好处更多、利益更大,那么来啊,就是。开始可以为了好处、利益与凉州军死磕,那必须的,但是之后呢?刚开始和他们死磕,那是因为保住江东军

利大于弊,而之后只要灭他们是利大于弊,那么曹操马上就不会带兖州军和凉州军战了,去灭江东军了,那都没错,就是那样儿啊。

第六章 凉州军终破樊城(三)第三六五章 凉州军再战南阳(一)第五〇八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一一七)第一九七章 兖州军终破襄平(三)第八七七章 联凉大战蕲春城(六)第七三一章 兖凉两军战冀州(八)第二十五章 凉州军联军斗将第六七〇章 凉州军收复两地(三)第五四二章 江东军大战江夏(七)第四七七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八十六)第八七七章 联凉大战蕲春城(六)第四三九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四十八)第八四八章 战事毕冀州事宜(三十四)第五六八章 再攻城依旧不力第五二三章 严颜安邑战敌将第四九八章 樊稠中计死长安第八七六章 联凉大战蕲春城(五)第五〇四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九五)第二八四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十九)第三〇四章 凉州军死战雒阳(二十八)第二九九章 凉州军死战雒阳(二十三)第二六九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四)第三四三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三十四)第七七〇章 孙周庞回返临湘(续)第九四五章 兖州军继战临沅第四十五章 管亥相商除五害第九八四章 战事结束两军回(五十八)第三三八章 银坑洞得见三老(完)第三三〇章 议迁都李儒谏言(续)第九四二章 战事结束两军回(十六)第八三三章 霍仲邈身死江陵(续)第七五〇章 襄阳城刘备兵至第九章 凉州军进攻中宿(八)第三六〇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五十一)第三〇三章 三江城马木对话第九〇四章 杨任押粮赴房陵第六二八章 凉州江东战临湘(二)第七五七章 江东军进攻蕲春第九六四章 战事结束两军回(三十八)第一五〇章 朴克亲见公孙康(续)第七〇一章 悍卒受阻高邑城第六五三章 兖州军攻函谷关第二五九章 凉州军破弘农城(完)第四一〇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〇一)第一一七章 孙文台欲战波才第三五八章 长安城马焕大婚(五)第五〇〇章 汉军援军到零阳(续)第六九〇章 战事毕回返长安(二)第三三一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十二)第四〇七章 三人到达汉中郡第九二七章 房陵城头作动员第七一二章 战临湘联军再攻(续)第二二四章 兖州军接收两郡(七)第三七一章 凉州军再战南阳(七)第六七六章 孟起城下说敌将第二八七章 木鹿大王在行动第六七六章 孟起城下说敌将第一〇〇章 孟马对话军阵前第九十三章 二将快马达成都第一三六章 凉州军夺取郁林(二十二)第八五六章 兖州军入主襄阳(续)第二一〇章 曹操进宫见天子第八七八章 联凉大战蕲春城(七)第三一六章 崔福达生擒带来(续)第五四三章 杀入城池将对将第六八〇章 马延亲赴真定城第九十章 马超崔安奔益州第三十九章 谋远虑杜义说赌约第二八一章 入雒阳探听情报第五一五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〇六)第五六九章 知敌情大帐议事第四八〇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八十九)第五三八章 曹操得见徐公明第四五八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六十七)第三四九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三十六)第七十六章 凉州军番禺休整(七)第七四三章 兖凉两军战冀州(二十)第五〇七章 论书信奉孝解疑第四九一章 回辰阳得见主公第八八〇章 兖州军进攻并州(三十一)第八三四章 凉州军终破江陵(一)第三七六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六十七)第二七一章 凉州军攻破新城(一)第一四八章 董卓聚众议破敌(续)第七九七章 临湘破几方反应第四七四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六五)第六二五章 战长城初战不利第八〇八章 战事毕马超回家(三十)第一八二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二十一)第七二六章 兖凉两军战冀州(三)第八四六章 江东军进攻郴县(续)第一三六章 凉州军夺取郁林(二十二)第四一五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二十四)第六十一章 孙伯符战崔福达第五八〇章 凉州军苦战辰阳第一一七章 兖州军再攻襄平(完)第一七三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十二)第三四五章 追董卓马超援手第二〇四章 孟优返回南蛮营第二一六章 凉州大战函谷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