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五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〇六)

那确实不错,他就是那么样儿的性格作风。马超绝对不会说因为江东军也是对付北方异族的一大力量,就放过他们,那真不会。不是他能做出来、做到的事儿啊,那真不是。别说是马超了,曹操更是那样儿啊,不错。其人那奸雄性格作风,绝对不会因为你一方有用,在对付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的时候有用,就放过你。除非说你一方,放过了是对他对兖州军利大于

弊,那倒是另说了,确实。不过显然,对曹操来说、对兖州军来讲,那都是灭一方对他们是利大于弊,而不是说放过。那样儿的话,确实就变成弊大于利了。哪怕他都知道,对付江东军,如果说后者留下的话,那绝对是一大助力。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的时候,那就是啊,没

错。但是哪怕那样儿,曹操都不会说保住江东军,只要灭他们是利大于弊,其人就绝对不会说保住对方,那肯定不会。所以说灭江东军利大于弊,他就会义无反顾,最后带着兖州军那么做,那是。不会说保住对方,刚开始的时候,也许会那么做,那倒是很正常,确实也没

错。曹操不一直都那样儿,那是,马超、孙策、凉州军、江东军,他们可都知道,没错。前者,他要不那样儿,就不是奸雄了,没错。至少在这上,马超还有孙策,他们确实是比不了比不上其人的。曹操为了自己和己方的利益,那确实,基本上什么事儿都能去做,那是。真就是没什么底线啊,不错。孙策是比他更有底线,马超最有底线。所以说一直都是如此,

都知道。还是,两人倒是不觉得这个就是不好,反正更多还是看具体情况,那一点儿不错。是,那还得说是看具体情况,没错。有时候,就马超和孙策,他们看来,是两人不如曹操了,那是。而有时候呢,那奸雄性格作风,带给他曹孟德的,可真不全都是好处啊,没错。所以

说这个没错,可以这么讲,如果说在曹操那儿来讲,他认为自己奸雄,更多是好的。那么在马超和孙策,在他们那儿说来,前者却一样儿是有不好的,就这个奸雄性格,还不少,是啊。但是他们看法不同,一点儿都没错。曹操是那么看的,他觉得对自己对己方说来,就是

好地方多,可马超和孙策他们来看,至少放到自己身上,那肯定不是,妥妥弊大于利啊。所以说奸雄什么的,那是离他们越远越好啊,那是。而且马超还有孙策,他们就是认为曹操那个奸雄,对其人也是有不好,没错。而且相比之下,好像不好的真不少,至于非说那个多,那确实,马超还有孙策,他们是认为不好的多,如此。但是显然,就算两人都知道,曹操不

那么看,其人都觉得是好处多,对他的好处更多。至少曹操很清楚,自己是在奸雄方面超过了马超还有孙策吧,关键是很多地方,靠着这点,那绝对……所以说他觉得好对方更多,很正常。可以说曹操是因为其人奸雄,如此性格作风,有的地方,那绝对是超过了马超还有

孙策,那是。后二人的话,在有的地方上,那绝对是拍马难及啊,一点儿都不错。所以说其人认为奸雄对自己来说,更多是好事儿,不是吗?就看自己手下,多少人都是怕自己。是,这个有的来讲,那不是什么好事儿,起不到太好的作用,都不假。可曹操却也看到好的一面了,就是自己手下怕了自己,那么很多事儿,可以说绝对是更顺利了,一点儿都没错,可不

是吗。对他来说,那样儿还真是好处稍微多点儿,利大于弊,哪怕不是说那么明显,没那么多啊。但是在曹操看来,其实足够了,那是。他和马超可不一样儿,后者的话,绝对有看不起看不上少的好处、小的利益。可曹操确实是不同,至少其人不会说少的好处、小的利益,他就不要了。反正只要是对自己对己方来说,利大于弊,曹操就绝对会去做,不触及到他的

底线就好,那是。当然了,真正了解其人的可都清楚,曹操是真没什么底线,除了那大是大非上,那不同。可不是吗?从某一日开始,就是他知道了北方异族的大威胁,他们要大举南下的时候,在大是大非上面,曹操一直都那样儿,不含糊。其人是,你可以说他没什么底

线,那是事实。可在那样儿大是大非的事儿上,他和马超,也包括孙策,那其实都没有说太大的不一样儿,是啊。该是他们多大的责任,三人从来也没有逃避过。只是孙策那儿,他和江东军也是都想过了,那事儿基本上和己方没大关系了,是啊。那当然不是好事儿,可

他们也是没办法是吧。确实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想己方不被灭,那就好了,但是显然……真就不要多想了,是啊。还是啊,就说己方被凉州军加上兖州军一起进攻,己方还能顶得住?孙策和江东军确实是认为奇迹也就是那么一回而已,多了没有了。然后己方最多抵挡住一次,之后呢?还是一样儿会被灭,那都没说的,没什么不同。所以说他们知道,这个

己方是注定要被灭了,挡不住两军的进攻啊。是,连一方都挡不住啊,更何况是两军,那可比是,这个也不止一次两次说了,就那样儿啊。因此,这个就得说,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那样儿的想法了,确实也都注定他们还不会被灭吗?除非说实力超过了兖州军、凉州军,

可那连做梦都梦不到啊,可不是吗。所以说确实不要多想了,这个那都不错。实力都超过不了兖州军,更别说是凉州军了。并且也真是,别说是超过兖州军,就真是和他们实力上差距缩小很多,那都没有。哪怕一直以来,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可都是那么做的,那确实没错。

很正常,确实。在凉州军那儿来说,马超是一定要带着大军去灭江东军的,一点儿没错。确实只是什么时候罢了,那没错。并且到时候曹操兖州军,一开始的话,他会带着人马和凉州军拼,这个很正常。可之后那,只要曹操看到灭了江东军,对他们是利大于弊,那么显然,其人就会和马超和凉州军都一样儿,义无反顾去灭江东军,那一点儿都没错,是啊。可以说

那么做,那是必然、也是必须的。可以说之前己方和凉州军,那也是保住江东军利大于弊。但是之后一旦说是改变了,那么灭他们利大于弊,自己必然、必须带着己方那么做了,是啊。这个利弊关系,那是有变化的,那么己方作为,自然一样儿有变化啊,那是。对他来说,可

不就是那样儿,没错。如果说一直都是保住江东军,这个对自己对己方利大于弊,那么曹操很清楚,自己该带着己方如何做,那都不错。但是显然,这个最开始马超带兵去灭江东军的时候是那样儿,自己也会那么做。可之后呢,一旦有所改变,是灭了江东军,对自己对兖州军,那是利大于弊,这个他自然就知道该如何做了,没错。那必须和马超和凉州军一样儿

啊,没错。确实,还是那话那样儿,不是联合,曹操也知道,后者不会和自己和己方在这个事儿上联合,只有对付北方异族,那没办法了才能再一次联合。可也是,他是早已不看重那些了,没错。对曹操来说,重要的当然不是和马超和凉州军的联合,这个后者不说是,那都无所谓了,是啊。可以说就只是己方和凉州军一样儿,一起去灭江东军,然后己方和前者

再也没什么战事,至少在灭江东军的时候没有,那其实就足够了。这个就是他的想法,不错。曹操所想,其实也是马超要去做的。如果说最开始,对方来进攻己方,为了江东军和己方拼一把,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他可从来不怕曹操不怕兖州军,所以说肯定都是“兵来将

挡,水来土掩”,那都不错。可之后呢?对方一旦是认为灭了江东军,对他对兖州军才是利大于弊,那么曹操绝对会义无反顾将兵锋指向江东军了,那是。和己方确实就没有更大的关系了,是啊。那也算是马超乐意看到的不错,不怕他和兖州军,但是麻烦少了更好啊,那

是。这个一直都是那样儿,没错。别管说是马超也好,是曹操还有孙策也罢,都那话那样儿,他们也许是不怕什么,就马超还有点儿怕北方异族大举南下,其他的没了。他们是不怕其他的,可必须承认,三人都嫌己方麻烦多,那肯定是越少越好啊,甚至没有更好,但是那就不可能了。这个就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一样儿,最后怎么都有,不是每一个都有,但是有

的,那肯定是有啊。所以说这个缺少不了,有肯定有,不过多少罢了,那是。所以说麻烦一样儿有,那不会说一下就都没了。也不过就是多少罢了,而和之前理想现实差距一样儿,马超、曹操、孙策,他们确实,都希望那是越少越好,一点儿没错。而如今来看,确实也都

是不多啊,少。如此来讲,确实就已经够了,那是。而现在这样儿,确实还是不错的,总体来说,他们都是满意了。这个总体来说是满意的,不光说是对某一个方面、某几个方面,是包括了所有的,他们总体上是满意的,这个确实是够了。哪怕是曹操、哪怕是孙策,他们

都是。那是,没大区别,没错。总体上,这个就是包括所有的,至少他们这个所谓的总体上,就是那样儿,确实是啊。当然了,在某方面的话,就曹操、孙策,他们确实还有对自己对己方不满的地方,太正常了。其实这个连马超都有,他一样儿对自己对己方,都是有不满的地方,没错。所以说马超都那样儿,就更别说是曹操还有孙策了,那是。当然了,相比之

下,肯定还是说马超不满的地方少。也就是说,他对自己对己方,更多的,那肯定都是满意的,是啊。其实曹操还有孙策,他们也那样儿啊,要不然的话,哪有说总体上来讲,是满意的呢。当然了,只是曹操和孙策,他们比起马超来,这个肯定是,两人对自己对己方,那

不满更多,那都是,一点儿不假。所以说这个事儿也是那样儿,马超对自己对己方,相对来说,不满的地方少;而曹操还有孙策呢,他们对自己对己方,相对比较的话,那不满的地方就多了,可不是吗。这个怎么说呢,反正就只从这个表面儿上来看,那肯定是马超凉州军

那边儿更好;而对比之后,曹操兖州军还有孙策江东军,他们那边儿和前者一比……所以说前者,那绝对是有优势啊,一点儿不假。这个也绝对是实力的一部分了,没错。可以说凉州军实力就比兖州军、江东军强,那么很多地方,他们确实,也都超过了对方,那是。因此,这个不管说是曹操还是孙策,他们哪怕嘴上不服,可心里也是绝对承认。所以说凉州军实力

强过他们,这个优势可大了去了。而北方异族的实力更强,那么一样儿,那更多优势是在对方那儿呢,那没错。所以说都知道,那对方实力太强,就得说靠着大汉这边儿统一战线,联合更多的势力,对付他们了,那是。马超、曹操,他们可都那么看的。孙策的话,哪怕他

和江东军也都觉得北方异族大举南下和他们关系不大,但却依旧也是那么认为的,一点儿不错啊,所以说这个事儿那都是那样儿了,不错。

第七三七章 兖凉两军战冀州(十四)第六七一章 张辽城头战黄忠第四九一章 刘备援兵入郯县第七十五章 兖州军攻高句骊第五二五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一三四)第九七一章 邾县曹子孝求援(完)第五三五章 荆州战事又复起第七二五章 兖凉两军战冀州(二)第一九二章 兖州军继战襄平(五)第七〇四章 孟德帐中会人才第六十九章 公孙度辽东称王第七九八章 马孟起帐中议战第九九五章 孙策刘备返南郡第五八三章 凉州军决战江夏(十)第四三四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二五)第五六〇章 兖州军死战西阳(九)第六十三章 夜袭联军凉州胜第九〇三章 兖州军进攻并州(五十四)第七十三章 颍川阳翟别郭嘉第八五七章 曹操带兵进汉中第二七九章 木鹿大王之子到第六二八章 凉州江东战临湘(二)第九〇九章 兖州军进攻并州(六十)第一〇七章 凉州军攻略苍梧(三)第六四三章 兖州军进攻雒阳第二六四章 汉军大战羌兵(中)第二〇九章 禁孟优兄长用心(续)第二七五章 谋士计破烧当(八)第三八六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七十七)第一三二章 换主将董卓出发第四二三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三十二)第五四四章 江东军大战江夏(九)第六七七章 凉州军收复两地(十)第二四九章 八纳洞再请木鹿(完)第二十章 孙伯符商议北上第八四九章 战事毕冀州事宜(完)第六六八章 凉州军收复两地(一)第六二四章 凉州江东战罗县(一)第八七六章 子初出手促结盟第五二七章 吴元雄夺取安邑第一〇三章 福达战中斗孟获第四〇〇章 两洞主值守三江(续)第七八八章 子义负伤战襄阳第九一九章 兖州军强攻临沅第六十三章 闯城门逃出生天第七三六章 兖凉两军战冀州(十三)第八八九章 曹操带兵到樊城第四一二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〇三)第九三一章 战事结束两军回(五)第四六七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七十六)第二一四章 祝融夫人劝孟获(续)第五六二章 凉州军趁夜袭营第三八二章 祝融夫人劝孟获第五三八章 江东军大战江夏(三)第三〇六章 福达战孟带祝融(完)第六三四章 军阵前两人对话第一八五章 名士入伙叛贼第九三四章 战事结束两军回(八)第九七五章 西陵出兵斗李典第九六二章 张任兵败退西陵(续)第九二七章 房陵城头作动员第一七八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十七)第六章 马孟起蕲春议事第四九五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八六)第一七三章 中军帐孟获谈妥第二六七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二)第四一〇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十九)第八二七章 战事毕冀州事宜(十三)第二二八章 凉州大战函谷关(十五)第七六〇章 江东军攻取蕲春第四六九章 过两郡抵达武陵第八七六章 兖州军进攻并州(二十七)第五十二章 糜府内重大发现第八七〇章 司隶兖州军退兵第四四九章 攻城器械今显威第三一二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三)第八六〇章 二将再攻蕲春城第四十七章 北上路联军夜战第四六九章 误中计失手被擒第一四五章 凉州军夺取郁林(三十一)第二九八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三十三)第七〇四章 孟德帐中会人才第八二三章 江东军继战临湘第一一〇章 汉军攻取宛城第九七六章 西陵出兵斗李典(续)第八一二章 兖州军破函谷关(七)第一五〇章 凉州军夺取郁林(三十六)第二八五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二十)第六九四章 高邑城大军已至第一六〇章 马超聚众议来信第二十五章 联军众兵发西陵(续)第三九四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八十五)第七十章 郭奉孝帐中教人第二〇五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四十四)第五三八章 江东军大战江夏(三)第四八二章 孟起带兵返凉州(续)第一五一章 凉州军夺取郁林(三十七)第五四九章 徐公明城下叫阵第九五三章 战事结束两军回(二十七)第三六六章 南蛮王劝阻国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