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一章 淹南郑逼降张鲁

不是张鲁他承受不了打击,而是马超这个亲笔信给他的打击太大了,也实在是太打击人了。

马超的信中说得很明白,在信射到城门后开始,一个时辰之内,张鲁他如果不开城投降,那么他便马上就下令水淹南郑,到时你张鲁就算再开城投降也已经晚了。而这就是马超信中的意思,所以张鲁他看过之后,能不受打击吗。所以一个时辰之内,就要决定是开城投降,还是说要被水淹了。

张鲁可不认为马超所说的是玩笑,哪有这时候还开这玩笑的。而且这几日下大雨他又不是不知道,只是却是大意了啊。所以马超放水淹南郑根本就是很可能的,关键是马孟起凉州军如此动作,自己这边儿居然是不得而知啊。如今就剩下不到一个时辰了,而一个时辰能顶什么用啊,还能做什么?再说,就算是退一万步说,守城士卒都能躲过,可是南郑的百姓呢,他们能好得了吗。

行,再退几十万步说,就算百姓人都没事儿,可百姓的那些财物怎么办,大水一淹,损失可就大了,自己就要对不起南郑的百姓了。张鲁赶紧是召集了所有人,大家商讨到底是如何,其实他已经想开城投降了,但是却还得和属下们商议一下。

--------------------------------------------------

马超大营,如今马超的所有人马都已经撤到了汉水西岸。此时那就看张鲁是怎么抉择了。

而之前贾诩的计就是水淹南郑,而马超军中别人不清楚,但是他贾诩对汉中那却是清楚得很。就是他说得那样儿,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来到过汉中。而且汉中郡他贾诩当然也知道,那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军事重镇。所以他特意在这儿待了一个月还多,那时候他就和当地的农户闲聊,结果人家特意告诉他,还好他来得早点儿,要不到了六月,赶上汉中的雨季的话,那可就要狼狈多了。

结果贾诩一下就来了兴趣,就特意请教了人家,于是人家就给他讲了不少。反正每年的六月。都是汉中的雨季。就算前几天不下大雨。那么十日内也必下大雨。然后整个六月都断断续续地下雨,就这样儿。而贾诩虽然不懂太多什么气象方面的东西,但是他却记住这个了。六月,汉中雨季,下大雨,而且断断续续要一直下。

于是贾诩之前就把他的想法和马超都说了,而马超他虽然也不太懂气象方面的东西,但是好歹多了两千年的见识,所以他虽然不知道二十一世纪汉中是什么气候,但是这公元一九二年的这个时候,汉中就是这个气候,六月份雨季。然后大雨。所以他马上就拍了板儿,做了决定,就等着到时水淹南郑。

所以马超派人在汉水和褒水的交汇处,让近百人忙活了好几个晚上,最后才算整好。如今蓄水量足够把南郑给淹一遍的。要说贾诩说得这个地方确实是最好的地方,南郑挨着两条河,这第一条自然就是汉水,南郑在汉水的东北方向。而这第二条便是褒水了,褒水和汉水交汇的地方,却也距离汉中不远,距离马超所驻扎的地方那更是近了。

结果马超让人忙活几日,张鲁却也没有发现,毕竟距离他们相比距离马超来说,确实是远了点儿。而本来以贾诩他的意思,其实直接就放水淹了南郑就完事儿,而之后张鲁汉中军残了,他也就不得不投降或者怎么样儿了。但是马超可不这么想,因为在他看来,能不放水淹南郑,那就尽量别放水淹。毕竟百姓可是根基啊,而且放水淹城怎么都是下下策,那是迫不得已才干得事儿。

而对马超这个主公的决定,贾诩至少他到现在都是从来没有反驳过的,这时候一样是如此。其实他也知道,自己主公做事有他自己的想法,而一般人还真就很难改变他的决定。不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贾诩他这人的性格,就是这样儿,他要是能去反驳,据理力争的话,那他就不是那个擅于自保的武威贾诩贾文和了。不过贾诩其实也觉得自己主公做得没错,只是就是还得等着张鲁的最后决定。

其实马超为什么做出了这么个决定呢,主要还是两个原因。这第一,当然就是汉中,还有汉中的百姓。因为汉中是自己必得之地,而以后占据了之后,那是要归到自己所管辖的。那么今日你让南郑的百姓损失了,那么以后统治其地的时候,难免会失去一些民心。当然了,这个民心是能补回来,不过百姓却回不来了。

这就是马超更顾虑的了,因为百姓就是根基。本来连年的战乱,大汉的百姓是越来越少,马超记得前世自己看过一组数据,要说刘宏那时候的百姓其实人数不少,但是从黄巾之乱开始一直到了三国末期,可真就是没有多少了。可见战争让多少百姓都这么没了,要不怎么说和平可贵呢,而“乱世人不如太平犬”啊,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吗。而大汉的百姓少了,以后异族的人是越来越多,所以最后造成了更大的祸乱,这和战争让百姓减少了是分不开的。

至于第二个,那就是马超有把握,张鲁张公祺他能投降于自己。别管他是真心,还是假意,反正马超知道,张鲁其实他还是个能为百姓着想的人。因为张鲁他和一般人不同的是,他是个道士,是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人,而且还是这个最高层的人物。像这样儿的人绝对不会置几万生灵于不顾的,这就是马超所倚仗的东西。如今自己以南郑的百姓来逼迫他投降,马超有八成的把握他张鲁就能投降。

而在马超的印象中。张鲁虽然不是说对百姓怎么怎么地好,但是却也绝对不是个恶人,而且他对百姓其实还真不错。尤其马超记得在演义中看到过,当初曹操征汉中之时。张鲁最后是抵挡不住了,只能投降。结果他弟弟张卫就给他出主意,那意思就是把府库都烧了吧,怎么也不能留给曹孟德。

结果张鲁是摇了摇头,说道:“仓廪府库,国家之有,不可废也!”

之后他就直接让人把府库封存,然后便等曹操入城了。

从这儿马超就觉得张鲁其实还是个比较讲原则的人,而他至少知道去保护府库,谁也不能去动。那么对于百姓。他当然也一定会去保护了。他可是个修道之人。虽然不一定说非得是悲天悯人。天天都去做什么功德无量的事儿吧,但是张鲁绝对不会有什么太坏的心思就是了。这就是马超认为的,所以在几万百姓面前。张鲁最终会选择妥协,而他可不会去做那恶人。

其实他应该都明白,无非就是两种结果。第一自己开城投降,保住了南郑。第二就是被水淹了,然后最后还是被迫投降,或者是被杀或者怎么样儿,不就是如此吗。所以张鲁他还不知道如何选择,那他可真就白当这个太守,白当这个五斗米教的天师了。

--------------------------------------------------

张鲁召集了所有的属下,把马超的亲笔信的内容一说。众人大惊失色。为什么,一当然就是马超出这么狠得招让自己等人投降,而二那就是自己这些人都让人给骗了,而自己等人居然还都没有察觉,难道这不汗颜吗。

结果这时候有士卒来报,说马超大军已经全部退到了汉水西岸去了。

众人知道,马超这几日都没攻城,还都以为他暂时就是整军休战了,然后等着休息得差不多了再说。结果他倒是偷偷派人蓄水呢,如今正准备决汉水和褒水来淹南郑啊。

杨松赶紧说道:“师君,马孟起就给我们一个时辰,这如果再不做打算,我们南郑可就要毁了!”

虽然杨松说得可能有点儿夸张,但是汉水和褒水这么一淹,南郑肯定是要元气大伤就是了。

张鲁说道:“先生觉得如何?”

杨松一咬牙,说道:“师君,此时不如投降了吧!”

张鲁丧气地点点头,没再多说。

结果旁边的阎圃则说道:“杨松,你这就是为了你自己所以才让师君投降!师君,属下来看,投降可以,但是要把条件和马孟起说好才行!”

阎圃知道自己大意了,虽然来汉中不久,但是却也知道六月这气候,这不一直在下雨吗,可是自己居然没有在意这个,所以如今却让凉州军有机可乘,直接是逼迫师君投降啊。

张鲁点点头,不过自己都这样儿了,还能和他马孟起讲什么条件?张鲁突然一下好像就老了好几岁,他其实到现在终于觉得,自己一直以来的追求,其实并不算什么。或者说那是个什么,自己一直以来就是相称王,但是就算称王了之后又能如何?这真是自己想要的吗,也许并不是。

张鲁此时他想起了自己的先祖,大汉的留侯张良公,想自己先祖名震天下,但是却也没有自己这种称王的心思。而且辅佐高祖夺取天下之后,功成身退,当了隐士了。要说张家之后再也没人能和先祖比肩。不只是说本事,而且还有这境界。难道说以先祖之才,在天下中还能没有一席之地吗,但是先祖的选择不是去争霸天下,而是去辅佐明君。

也是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但是张鲁也不是完全就这么认为,他认为这其中还有自己先祖的性格,而且先祖确实是大智慧的人,所追求的东西不是世俗的那些什么金钱权利那些俗物。而先祖是个真正为百姓的人,算是看透了很多很多的人。

可自己呢,却是还是看不透啊,是啊,看不透名利。还一心想当王,有什么用吗。也许那不是适合自己的路,自己所做的,还应该是一心求道才是啊,这个才是自己应该去做的。

张卫一直都没说什么,他也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没有用了。他当然不想投降,但是看众人的意思,倒是都想投降,那么自己还有什么说的。这也是他第一次没随大流,保持沉默。

不过张鲁此时说了,“好了,就如此吧,开城,投降!”

众人一听,还有什么办法,如今也只能如此了。不过张鲁说出来的话,就是用了很平淡的语气,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什么汉中太守,什么称王,这些都已经不属于他了,他以后要走的是另一条属于他自己的路。

其实说到这儿,也许他应该还要感谢马超,毕竟正因为马超的到来,让他看透了很多东西,所以这汉中的一切算是没了,但是对张鲁来说,却也并不是不好啊。

第九二九章 战事结束两军回(三)第十二章 凉州军进攻中宿(十一)第一一二章 石全搬兵拖兖州(四)第九六〇章 蕲春城联军终破(完)第三五〇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三十七)第九三三章 王伉府中会吕建(续)第六三二章 曹真押粮到罗县(续)第二六五章 凉州军强攻谷城(三)第六〇四章 凉州军决战江夏(三十一)第九二七章 房陵城头作动员第一八五章 襄平城中赚石全(二)第五六二章 凉州军趁夜袭营第五七二章 两军战江东战败第九二五章 召部下相商对敌第三九八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七)第七四九章 联军夜战临湘城第二九一章 雒阳城外初交锋第七一八章 马赵拜访张飞燕第三八九章 马超带兵入沔阳第三六四章 长安城马焕大婚(完)第九九九章 凉州军兵进交州(十四)第八一四章 二将再战临沅城第九四六章 兖州军继战临沅(续)第六一六章 凉州军决战江夏(四十三)第八六九章 兖州军进攻并州(二十)第九一六章 兖州军进攻并州(六十七)第六九七章 冀州军撤退归还(续)第一九八章 兖州军终破襄平(四)第四五五章 离长安兵发荆州第九九六章 凉州军兵进交州(十一)第三三三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十四)第七八七章 黄忠闯营临城下第六九六章 战临湘联军收兵第四八六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九十五)第四三八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四十七)第一百零九章 崔安城下骂阵第二七五章 木鹿大王苦定计第一三六章 黄巾副将中计第九四四章 兖州军樊城夜战第五〇二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一一一)第九章 欲游学故人来投第九四一章 战蕲春联军突破第四二九章 拦路虎半路阻截第四六九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七十八)第六一八章 张儁乂投奔曹操(续)第一七三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十二)第三〇八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四十三)第四九〇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八一)第九二二章 兖州军进攻并州(七十三)第七一八章 胡轸带兵返江陵(续)第五〇二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一一一)第八十八章 赴西陵传递消息第二五三章 凉州军大营誓师第六〇〇章 凉州军决战江夏(二十七)第八四六章 江东军进攻郴县(续)第一五四章 凉州军夺取郁林(四十)第七六七章 曹操聚众说前事第四九八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一〇七)第七六六章 孙周说服庞士元(续)第六四三章 凉州军受阻箕城第一〇二章 凉州军攻苍梧郡(二十五)第四〇三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九十四)第六九七章 战事毕回返长安(九)第八一五章 战事毕冀州事宜(一)第一七八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十七)第三四七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三十四)第四九七章 心中不平找李郭第三二〇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十一)第三四〇章 三族老竹楼商谈(续)第三八四章 贾诩一计破雄关(完)第八九三章 曹操襄阳会兄弟第七八五章 庞士元计取临湘第四七四章 孟起问询郭奉孝第三七四章 战长安叛军攻城第三八四章 长安马超摆家宴第二七七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十二)第二一二章 陇县城有人来投第五二三章 见马超问询范强(完)第八八七章 兖州军进攻并州(三十八)第二七四章 银坑洞孟获设宴(再续)第三八四章 两洞洞主守三江第七六八章 孟德兴兵进荆州第二九五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三十)第四十八章 王平带兵退南阳第七〇八章 郭淮慕名投曹营第八六九章 兖州军进攻并州(二十)第八〇三章 战事毕马超回家(二十五)第一二五章 灭孙夏解宛城危第九八六章 凉州军兵进交州(一)第六三五章 乐文谦对战高览第四八五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九十四)第五二八章 曹孟德提议迁都第三三一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十二)第三〇一章 凉州军死战雒阳(二十五)第六九七章 战事毕回返长安(九)第五九〇章 离穰县子扬告辞第八八二章 伯符带兵赴前约第一四七章 兖州军受阻襄平(五)第三〇八章 战祝融雷孟联手(续)第一六〇章 马超聚众议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