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〇八章 孙策再欲赴丹徒

最新的作者调查出来的,还请各位去选择一下,谢谢~

关羽在两军阵前,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便斩杀了河北名将颜良。而他更是为曹操为兖州军立下了大功一件,于是曹操之后便是上书了朝廷,表奏关羽斩杀敌军大将之功,最后关羽依旧是被封了侯了,就是那个汉寿亭侯。这个汉寿是个地名,而亭侯则是侯爵名之一。

要不人家怎么说,有句话叫“朝中有人好做官”啊,其实好好想想,还真就是如此。

要说马超在大汉都为官多少年了,十几年了,但是他就只是在曹操迁都到许县之后,曹操则是为了安抚马超,这才给了马超个槐里侯。可你看看人家关羽呢,到曹操帐下没多久,而就是斩了颜良这么一个大将,而就因为他在曹操的帐下效力,而曹操也是为了让他归心,所以是一点儿都没吝啬封侯赏赐什么的,他如今这不也和马超一样了吗,封亭侯了。

而曹操这步走得太对了,曹操不是没赏赐过关羽,当初关羽可是誓死保护他突出过重围的。不过曹操早就发现了,关羽是对什么钱财啊,美人啊,都没什么兴趣。是不贪财也不好色,最后曹操才知道,关羽关云长其人倒是挺看重自己名声的。

所以这个就好办了,你不喜欢名声吗,那我就给你名声,所以这次就有了关羽被封汉寿亭侯。而曹操之后还特意告诉了关羽,说如今的骠骑将军、凉州牧马超马孟起,也不过是在前些年刚刚封了槐里侯。

关羽一听,表面上是看不出什么来,但是心里确实也是挺高兴的。毕竟马超马孟起那么大的官职,那么大势力的诸侯,在天下都是实力强劲的诸侯。他如今也不过就是个侯,而自己也是了,说明自己比起其人来。并不差什么。

关羽因为年轻时候杀过人,然后没办法是逃亡江湖。以致于他这人确实是有些自卑。不过之后慢慢这个自卑就转变为傲气了,在关羽他看来,自己不能就那么一直自卑下去,所以自己一定要超过天下人,而让被人去自卑,到时他们都不如自己,自己自然就不用去自卑什么了。所以关羽的傲。何尝不是自卑的写照呢,要说这个,他自己其实还是最为清楚的。

-----------------------------------------------------

江东,吴郡丹徒。当时张辽从徐州逃出来后,就直接奔向了吴郡,可惜他却是来晚了。而等他到了丹徒的时候,吕布是已死多时。张辽他也是没办法,是真没有想到。自己主公纵横天下二十几年,最后却是折在了江东孙策孙伯符的手里。不过张辽也明白,自己主公其实是用了他自己的一条命,换来了妻子和女儿的平安。

当然吕布的隐情,张辽还是不知道的。要不他了解那些的话,他就会都明白了。而在丹徒,张辽最终还是见到了严氏和吕玲绮,这故人相见,都是感慨颇多。张辽也是安慰了两女几句,不过如今自己主公身死,对他来说,就是保护好自己主公的家眷才是最为重要之事。

而吕玲绮把自己父亲的信交给了张辽,张辽一看,他是不胜唏嘘啊。自己主公是有如此大病,可惜除了他自己,谁都不知道啊。真是瞒得大家好苦啊,这时候知道了,张辽对孙策就没什么恨意了。

当知道自己主公身死在孙策手里的时候,要说张辽一点儿想法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尽管是吕布到江东这儿来的,是故意要和他孙策孙伯符了解恩怨的。但是自己主公死在了江东,死在了你孙策孙伯符手里,这个却是一点儿都没错。不过对张辽来说,不是去报仇什么的,而是要保护自己主公家眷平安。

结果这时候一看自己主公的亲笔书信,张辽是都明白了,自己主公真是用心良苦啊。张辽明白自己主公的意思,所以他自然会按照吕布的想法去做事,而不会去按照自己所想的去做什么。

至于吕布他是什么想法,其实很简单。之所以吕布要留下一封亲笔书信,就是不让人给他去报仇,俗话说得好,“冤家宜解不宜结”,吕布自然是明白。上一代的恩恩怨怨,到了他这儿,随着他的身死,就已经是完全烟消云散了。尽管最后自己是要死于孙策孙伯符之手,但是吕布却明显不想让谁去为他报仇。

因为真要那样儿的话,那么就像那句话一样,“冤冤相报何时了”啊,如此的话,那肯定就没完没了了。这根本就不是吕布所要的,你看吕布这人,活着的时候,他怎么去拉仇恨,又去杀这个,又去杀那个的,他怎么做,他觉得都无所谓。毕竟在他看来,自己这一生,就是活在这种状态的情况下的。

但是他绝对是不愿意把这些加给他的妻子和女儿,这也是为什么吕布要让自己被孙策给杀死,还不就是为了用自己的一条命,去换自己妻子和女儿的平安吗。吕布知道,自己不是被孙策所杀,那么自己的妻子和女儿,那后果就不一定是什么样儿了。也许他孙策孙伯符不会把他们如何,但是能防得住江东的其他人吗,这个谁又能保证呢。

所以张辽明白自己主公的用意了,他是不会去报仇的,要不自己主公就白用心了。其次,那就是自己主公担心家人,担心自己妻子和女儿的安危,所以张辽决定了,自己要保护主母和小姐,那么自己就应该离她们最近,她们在哪儿,自己就在哪儿。

-----------------------------------------------------

在张辽还没进丹徒多久,早已回到了会稽的孙策便收到了鲁肃的加急信件。

鲁肃自然就是把张辽的行踪告知了自己主公,最后请自己主公定夺此事。毕竟张辽他之前是吕布的属下,而如今吕布早已身死,张辽他已经属于是没有主公的人了。所以鲁肃当然知道,这个是个好机会。而以他对自己主公的了解,自己主公绝对是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的。

要说张辽在天下确实没什么大名声。但是在诸侯间,细作基本上都能打听得到。吕布帐下,高顺、张辽、陈宫、这几个都是人才。高顺不用说了。他一手训练出来的“陷阵营”,那在天下都是数一数二的。是精锐中的精锐,还有几个不知道这个的。

张辽张文远,细作的情报就是,吕布吕奉先是颇为器重其人,而其人绝对是有胆识有谋略,是个不可多得的帅才。

最后陈宫不用说了,那是吕布他帐下的唯一一个谋士。而且还算是比较不错的谋士。

至于吕布的其他手下,倒是没什么太出彩的地方了,和这三个人是没法比啊。

-----------------------------------------------------

孙策看完鲁肃的亲笔书信后,他想了一下。此时确实是个机会啊。

鲁肃就是把张辽的事儿和自己主公说了下,至于自己主公要如何去做,他是一点儿都没说别的。因为这事儿自己主公自然是能定夺,自己对此却是不好多说,毕竟张辽其人如何。自己主公自然都知道,心中有数。没问自己,自己何必多言呢。

孙策是让人找来了张昭、张纮还有周瑜三人,这个目前就是他主要的谋士班底了。

演义里,孙策临终前留给其弟孙权的话。“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而从这话就能看得出来,在孙策这儿,张昭和周瑜其实就是他最为器重的两个人,是一内一外,相辅相成。而也确实是这样,对于江东的那些政务,最擅长处理这些的那就是张昭。而军事方面,当然就是周瑜了,别看周瑜年纪不是那么大,但是真正了解他的人,是没一个敢小看他的。

至于张纮,也是善于谋略,这个孙策要问询别人,那肯定也是少不了他。

三人一听是主公相召,肯定是有要事,所以不敢怠慢,都马上放下了各自手头上的事儿,然后赶紧都来见孙策。

三人见到自己主公,施礼后,孙策让几人坐下,然后他把信先递给了自己左手边儿张昭。

孙策左手边为首的自然是张昭张子布,因为其人的本事、年纪和资历等等吧,可都在那儿摆着呢,所以他在孙策的帐下,从来都是左手边儿的第一个。而第二个则是张纮,至于周瑜,他这时候则是坐在了孙策的右手边首位。

张昭看过后,就递给了周瑜,最后周瑜看完又给了张纮,等三人都看过后,是谁也没说话。

最后还是孙策说话了,“不知几位都有何想法?”

几人心说,主公啊,你难道就没有想法吗?可你要是真没什么想法的话,还会让咱们几个来这儿见你?可是你既然有了想法,那么为何还非得要咱们替你说出来呢。要说张昭和张纮两人,他们对孙策确实还不是那么特别了解,不过周瑜心里可明白,但他也只能是一人在心里偷着笑了。

自己主公那人是什么样儿的自己还不了解吗,如今张辽张文远从徐州而来,在丹徒,那么此时正是收服其人的大好时机。而自己主公是想去啊,也要去,但是他却不能直接就这么去了。为什么,因为面子的问题。

这个事儿很简单,如果说自己主公什么都没说,就这么直接去丹徒了。那么如此一来的话,让自己主公手下的这些人一看,怎么主公如今却是为了这么一个败军之将,居然是特意去丹徒,说服其人了?如此一来,未免让一些人有些什么想法。

毕竟自己主公,一共才亲自去请过几个人啊,所以他一去,那么很可能让一些人不平衡。

但是这个却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结果。如果说结果,最后张辽是投靠了己方,那么张文远其人的投靠,在自己主公手下这些人看来,你张文远是让主公亲自给请来的,那么好了,以后有事没事,都得给你张文远找些麻烦出来才行。

但是如果自己主公没能说服张辽其人呢,那么结果是更不好,因为这个可是丢大面子的事儿了。主公亲自去说服张辽张文远,结果其人却都没同意,那么自己主公可不就失了面子吗。

所以周瑜的心里清楚,这事儿,自己主公只能是让别人来说,让自己几人劝说,让主公前去说服张辽。至于为什么不是自己等人出马呢,也简单,那就是自己主公要做给天下人看啊,看看我江东孙策孙伯符,是多礼贤下士。一个败军之将,都是亲自去说服啊,那么还愁天下人才不来投奔吗。

第三四〇章 三族老竹楼商谈(续)第三六八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五十九)第六四二章 曹孟德许都称公(二)第一章 曹孙刘兵进江夏第二〇三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四十二)第四七〇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七十九)第二三二章 董卓收到雒阳信(中)第九六一章 张任兵败退西陵第五〇九章 迁雒阳孟起出兵第六八八章 凉州军收复两地(完)第七七五章 刘备军夜袭敌营第三二五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十六)第五二八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完)第七三八章 兖凉两军战冀州(十五)第九二八章 兖州援军到樊城(续)第二八五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二十)第六六三章 谋士夜入敌军营第一六八章 甘宁张辽带兵回(完)第八六一章 张既点将询阎圃第七六〇章 兖凉两军战冀州(三十六)第三十四章 凉州军攻四会城(八)第四六四章 会客厅两人相谈(续)第八〇五章 战事毕马超回家(二十七)第十四章 欲大比三人出题第二九六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三十一)第四一三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二十二)第六六四章 谋士夜入敌军营(续)第三五〇章 藤甲兵袭凉州军(续)第四二六章 到汉中进入南郑第七三一章 虎豹先登三交锋第五七八章 凉州军决战江夏(六)第八十七章 辽东出兵拒兖州第六〇三章 来敌将求见马超(续)第九三三章 孙伯符说孙叔弻第二四九章 斩仇人父仇终报第六八三章 凉州军收复两地(十六)第一八七章 马孟起奔赴凉州第四三七章 阅兵毕离开南郑(完)第一一一章 石全搬兵拖兖州(三)第一七九章 凉州乱北宫反叛第一八五章 名士入伙叛贼第三三七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十八)第五四三章 江东军大战江夏(八)第八八四章 兖州军进攻并州(三十五)第三一三章 带来无奈掐战马第五八九章 凉州军决战江夏(十六)第五七三章 兖州军兵临下邳第二八八章 凉州军死战雒阳(十二)第一一三章 凉州军攻略苍梧(九)第四七四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六五)第七八四章 兖州军入驻新野第二九六章 凉州军死战雒阳(二十)第四〇九章 银坑洞马孟谈判(续)第四十三章 官道上孟起战山贼第二八三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十八)第一六八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七)第八八五章 兖州军进攻并州(三十六)第四四五章 见先生马焕拜师第一五四章 孟获聚众说敌计第六五一章 巨鹿郡瘿陶决战(一)第一九四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三十三)第九六七章 战事结束两军回(四十一)第六五一章 甘宁带兵攻江陵第五四一章 一百精锐抢城门第九十九章 凉州军攻苍梧郡(二十二)第九二〇章 兖州军强攻临沅(续)第一五八章 凉州军夺取郁林(四十四)第五二七章 吴元雄夺取安邑第七九九章 得邀人才入军帐第七三七章 新野城公子求计第九一六章 凉汉荆兖战樊城(续)第四二七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一八)第二六九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四)第九三三章 孙伯符说孙叔弻第六十五章 凉州军大战番禺(二十)第二〇五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四十四)第一一二章 伤蛮将雷铜取胜第五〇七章 张济兵临长安城第八五五章 兖州军攻破弘农(三)第二七四章 凉州军兵临雒阳(续)第四五四章 兵进荆州聚众议第六五〇章 甘兴霸到达江陵(续)第七一一章 战临湘联军再攻第二四一章 马超带兵攻交趾(七)第六三一章 凉州军夺取耒阳(一)第六〇五章 凉州军决战江夏(三十二)第五五六章 孟起领兵去辰阳第七四八章 许都城刘协欲动第一一一章 石全搬兵拖兖州(三)第八八九章 曹操带兵到樊城第四六八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七十七)第八十五章 甘兴霸兵败归来第五五五章 李恢赴雒见曹操第三九四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三)第一三八章 朴克得见曹孟德(四)第五四〇章 见家主传递消息第九八〇章 满宠许褚见孙刘第三六六章 南蛮王劝阻国主(完)第一六一章 南蛮军再遣使者第五六八章 江东军大战江夏(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