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状元楼上楼

状元楼上楼

熙元三年,各地才子汇入京都,南腔北调,一时间又添加许多热闹。

正值三月底,正是早春时节,万物复苏,鸟雀婉转,浅柳抽芽,鹅黄茸茸。街上秩序尽然,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热闹贵气。

这番繁花似锦正是东周国国都之地——京都。

京都闻名于世有三,一是三朝国都,风华气度,底蕴悠久,举国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比得上它;二是有全国最大、发行最多的开源票号;三则是一座酒楼,名曰状元楼上楼。

顾名思义,状元楼上楼自然是因为两则传说。盛传自科举以来,第一任状元科考前以墨宝诗词抵资住店。当时皇帝听闻,欣然提笔写下状元楼。一时之间,传为美谈。至此,历任状元都留下墨宝诗篇。后来,许多赶考的才子们都会到酒楼沾沾运气,吟诗作对。这种风俗延续至今。

另外一则传说则是□□马上打天下后,巡视京都,路过此处,十分饥渴,喝了酒楼的酒水,赞不绝口。他俯瞰远处,澎湃之中好似仙人,翩翩欲飞九天。

遂提笔写了状元楼上楼五字,驾马而驰。事后酒楼当家得知乃是当朝天子题字,激动不已,从此酒楼命名为状元楼上楼。

此时的状元楼上楼的五层楼上正聚集着五湖四海的几大才子,他们或三五一群,围桌而谈;或单独一人,依柱握书;或一群人肃立激辩;或坐或卧,形态各不同。

五层楼形同藏书阁,里面不仅有历朝历代的名书、孤本,春秋战国时期各流派的经典,还有各届科考状元的笔墨、历代名士的字画,都是千金难求的珍本。更有历届科考试题和许多名宿的点评。历经战乱,水火之灾,也没有遗失,可谓珍贵非凡。

比当朝的国子监的万书楼不遑多让。

因为珍贵,能够进入状元楼上楼的人可就有不少限制,非名士和各州盛名才子、神童不得入内,权贵不得入内。并且对进入五楼的人有着严格规定,不能借走,不得摘抄,不得挟带。

就连为五层楼上人服务的小二也有严格规定,不能识字,身穿单衣。每次进入、出去,都得搜身。

一张圆桌上仅仅摆放着一副字画,与其他圆桌满满当当的书卷相比显得异常不同。围着圆桌的四个人正争辩着什么。

他们均穿着青葛白衣,头戴纶巾,正是京都学院的学生装束。

在他们争到兴头上,彼此不能说服对方的时候,门口突然打开,进来一个同样装束的清俊少年。行走之间,说不出的写意风流。

四人抬头看到他,脸上绽开笑容,卢泽迎接道:“子仲兄,你可算是来了。快点给我们做个判定。”

晏曙挑眉一看,这四人名声在外,向来是眼高于顶,在学院里也和自己交情不深,怎么今个笑脸相迎。怪哉,怪哉!

他走到圆桌旁,俯身一看,原来是一副字画双绝图。

左边为画,右边题字。疏朗几笔,勾勒出一副寥廓闲适景象。星辉照院,院内飘香,地上闲影,意境悠远。

而右边上方两句为星1万户动,月1九宵多。而右边下方乃是轻风2细柳,闲月2梅花。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题在上方的诗句旷达开阔,狂草如同龙蛇行走,读字都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疏朗感;而下方的字端正外圆,有一股清新之气幽雅入心的感觉。

四人见晏曙脸上肃穆的表情就知道有戏。

卢泽踱步说道:“传闻此副字画乃是前朝名士子初作画,渡辅先生和素始先生连笔作词,因为连绵不绝的战乱后藏于名山。等这幅字画重见天日的时候,字画上就少了四字。”

何慎接着道:“我们四人一时兴起,想着填上缺漏的字,比较下谁的水平更高。”

晏曙接道:“等你们填完之后,互不赞同他人的,觉得自己填的最为恰当,考虑的最为周详,意境也最好对吗?”

四人齐齐答曰:“正是如此。”

汤孺说道:“我们难以决断,平日里大家都称赞我们是京都四公子,名声相同,难分高下,我们无法评判,倒不如让你这个自小成名的神童来裁决一二,说出个我们都信服的理由来。”

四人把自己的字递给晏曙。

晏曙看完四人答案,便放在桌子上。

其余的孤高者、好事者听此,围拢过来。事情的前后大家都知道,对这四人的名声也了解,看看到底是那幅字画如此了得,竟然难住他们了。

各州的盛名才子低头细看,就连一些名宿也被吸引过来。

围观者们沉吟半刻,自己有了成形的答案,便再去看四人给出的补字,在对照自己的,反而不如,一时汗颜。也心里计量着四人答案哪个更好。

名宿们捻着自己的胡子,锁眉皱脸,一时间也是难以分出高低来。

一时之间,众人的目光齐聚晏曙身上。心里嘀咕着:这人如何评判呢?

晏曙背手而立,看着画面,咀嚼词句,考虑着渡辅先生和素始先生的风格,推敲着,琢磨着,并没有拘泥于四人给出的答案。

他的位置恰好靠着窗户,不经意间瞟了一眼窗外,见一书生打扮的人背着行囊,还牵着傍地走的两只不辨雄雌的兔子,纶巾上还有只灰雀,真是个怪人。

突然福至心灵,晏曙眼里泛光,拿过毛笔,唇轻舔过,挥毫写下四字,临、傍,摇、映。

靠在晏曙旁边的人急急看过,不由的代入其中。

一名宿读完,眼里发出惊人的目光,欣喜若狂,大呼:大才!

抓住晏曙的袖子道:当击掌浮一大瓢白。

四人眼看着这决断还没下,人就给拉走了,好不甘愿。

四人聚头对照自己的重新读过,抚额。

果然是绝对,高下立现。

卢泽填了照、明,拂、影,合乎“仄仄平平平仄仄”,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何慎填了灿、静,吹、落,合情合景;汤孺则填的是照、出,绿、闹,别致有趣,既别开生面,又合乎诗眼。而一直没有开口的杜籍把自己填的词一把拿开,放到自己袖口里,脸色发青的走开到一边独坐。

他填的是沉、近,堕、盈。四人之中最切合,然而笔锋太利,失了字画原本闲懒的感觉,有几分咄咄逼人的感觉。

等喝了杯酒水,晏曙对着啧啧点头的三人说道,“杜籍填的虽然不好,却是做了一句好诗,技高一筹。”

他看了眼独坐的杜籍,然后说道,“可惜剑走偏锋,易折。”

晏曙说完,特意瞟了眼窗外,咦,哪个怪书生怎么停下来了,周围聚集了里三层、外三层的看热闹的人。

这人有点意思。

晏曙抄着手拉开门下了楼,凑热闹去了。

那三人顺着晏曙的目光看窗外,哦,又有一场免费的好戏看了。这半个月来,总有一些人为了进状元楼上楼生出几处闹剧来。三人把字画放好,登完记,步履加快了几分。而杜籍看着晏曙走了,也离开藏书阁随行而去。他不甘愿处处低晏曙一头。

怪异学生本名寇阙,家在山西太原郡,家里贫寒,只有卧床老母相依。他人虽才名不显,但胸藏万书。恰逢科考,老母让他考试,他只得答应。先是中了郡的头名,后是中了州的前十名。因此,州与郡见他家赤贫,出资让他奔赴京都,卧床老母安排人照应。

搭车兼步行,大约半个月终于进了这帝国的中心——京都。种种繁华尚且没来得及看,就惹上了祸。

此刻的他满脸无奈看着对方,一个穿锦衣戴银饰、脸上浮肿的年过三旬的汉子。那汉子扯住一身形瘦削的青年,嘴里嘟囔地说道:“你可是眼睁睁的看到刚才我买了这人的玉珠和木盒,我付的是开源票号的十张一千两银票。这些你不能抵赖吧?这礼物是我家主人要做礼物献给谢太君的,一点瑕疵都不能有。要不是我看你可怜,怎么会买你这种不知来源的东西。

我刚才回去把东西呈给我家主人,我家主人一眼就看中了木盒,说你可怜这玉珠定是你家珍藏,君子不夺人之好,让我把玉珠还回来。

晏曙眯眼一笑,莫不是买椟还珠的事情。

那汉子展开手递到瘦削青年面前,“掐头去尾,你就退还给我九千两白银。”

那汉子继续说道,这可是证人呢,你确定你不还钱,那我们就官府见。

寇阙腼腆的一笑,微带山西方言的官话说道:“这位小哥,你的确是该退还给这位大汉九千两银子。东周商律法言:财货两清,是在双方平等、公开的情况下签订协议或者口头约定。买方有权退货或者其他的权利。如果你不退钱,就是违背平等的原则,就是胁迫。”

围观者纷纷支持,还有人说:“还钱。”

晏曙微愣,听着怪人说的头头是道,倒是知道的不少。不过,他是真看不出出来这大汉的不怀好意还是假装呢?

这穿着锦衣的大汉特意让随从拦下卖玉珠的青年,一开始就做好了打算。这玉珠他可是本来就没打算买吧。这锦衣和银饰造假造的不错嘛。锦衣上还绣着京都最大绣楼的标志,这银饰雕琢的样子到还有几分玉澜瑞出来的样子。可惜,锦衣的丝线用的不对,银饰雕琢的太过刻意,还是能看出仿造的假意来。

晏曙无意指出,他要静观其变。

这时候青年脸色通红,百口难辨。周边看热闹的不断起哄,他只是咕哝的答道,我也想还钱呀,可是他不要。

原来事情还有下文,围观者咦了一声。

管事凶神恶煞一般,“你还给我的钱可都是假的,我怎么敢收。我在府里也是个管事,钱我可是见过不少,你还想骗我。要是我真收了你的□□,我这辈子也还不上呀。”

青年极力辩解,我根本就没有动,怎么变成假的了。

难道真钱张脚了吗?众人不解。

那管事哭了会委屈,他又手指一指,说道:“这位书生可以替我作证。我的确把钱交给他了。”

寇阙点头称是,“我看到这位小哥把钱还给这位管事。不过我有一事不明,还请这位管事和你的随从回答在下一二。”

在寇阙肩膀上的灰雀忽然扑棱一声飞到那位大汉身边,还围着转了几下,还几乎塞进他的嘴里。

寇阙赔笑道:“这小畜生大概是饿了。”灰雀啾啾的叫了几声回转过来,重新站在寇阙的肩膀上。

“请问是你亲眼看着他把十张千两银票揣到兜里的?”

这位管事点点头。

“那么这两位长随你们也是一直看着这位小哥的,一动没动?”

这两位长随连忙回答是。

“也就是说,你们一步也没离开这位小哥身边,也没看到什么小偷这类的人吧。”

两位长随慌忙点头说是。

寇阙对四周的围观者笑着说:“我看到的也是这样,我害怕自己看错了,就亲自验证一下。诸位见谅。”

“这位管事,你说你是经手过钱财的人,必定是理钱的一把好手,常年和钱打交道,必定要比旁人知道的更多。”

那位大汉被他夸的通体舒服,满面都是掩不住的笑容,“那是。我老诚对钱那是了如指掌,熟悉的很。闭着眼睛也能摸出面值是多少的银票。”

“想必这位管事很会辨别银票的真假吧。不知道您能不能闭着眼睛辨别出来。我这个人喜欢看些奇闻异事,恰好知道钱是会说话的。不知道管事能不能配合下让我们共同表演看看。您只需要在三张银票中选出假的就能证明你是清白的。”

辨别钱靠的是手感,他欣然应许。

“我恰好有一张五十两的假银票,是我娘让我认识认识用的,害怕我遇到一些惯偷。这位管事可否借张银票用用,不知道各位谁能拿出一张银票,用完即还。”

晏曙把一张千两银票递给他,寇阙连声说谢谢。

管事特意摸出一张百两的银票。

给那管事蒙上眼睛,寇阙拿着三张银票,混匀。递到管事眼前,让他选择。管事逐一拿到手,仅仅辨别的面值,就确定了。

掀开黑纱,管事看到手里的五十两银票洋洋得意。

大家一片喝彩,寇阙却抓住他的手,说道,“钱说不清白的是他。”

众人哗然。

楠竹下章出现。

暂时没考虑男主攻受的问题♂ 。

有没有觉得天书上的字符别有含义呢?

插入书签

第83章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44 试探乃是无用功第117章 复仇and修仙志95 道是无情还有情26 一朝功业被摧毁92 十年修习琴艺5101 开门立派第四事48 穿越vs重生37 净身出户35 第一卷结局43 村里来了天外客320 阔别周彻24 西陲战乱33 相爱相杀122 解惑·志在天下131 一语惊醒梦中人113 移魂大师兄44 试探乃是无用功86 昆吾寻师36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28 山雨欲来第55章 调90 十年修习琴艺322 解惑·志在天下179 剑术与相剑师38 周旭的持家日常第117章 复仇and修仙志第65章 噩运初至19 和亲公主入东周第58章 晏家盛名天子闻109 灵兽寻主48 穿越vs重生49 梅县书院44 试探乃是无用功第54章 食客清客谋士35 第一卷结局第64章 熟人终须一见90 十年修习琴艺3104 开门立派第七事11 偷窥27 不速之客39 教书先生1第84章 龙渊剑的秘密第52章 成长物语36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第121章 周旭and耶朗寻书*吧50 挑战台29 双生羁绊第54章 食客清客谋士第84章 龙渊剑的秘密22 解惑·志在天下19 青楼坊幸谁95 道是无情还有情46 养成道阻且长251 倒贴的女人116 秘密19 和亲公主入东周67 家主之位34 相爱相杀214 饽饽状元大魁天下第117章 复仇and修仙志89 十年修习琴艺2第53章 本卷结束:得而复失第72章 周旭的为百年计18 东周大难第85章 天下第一剑:龙泉宝剑112 宗主真绝色37 净身出户102 开门立派第五事78 江湖是用来幻灭的第54章 食客清客谋士3 状元楼上楼96 尾声之一代琴师48 穿越vs重生33 相爱相杀182 铸剑术的境界人剑合一第117章 复仇and修仙志48 穿越vs重生108 本卷结束108 本卷结束24 西陲战乱27 不速之客79 剑术与相剑师105 开门立派第八事37 净身出户39 教书先生136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92 十年修习琴艺545 养成道阻且长1第120章 被招蜂引蝶ing34 相爱相杀2103 开门立派第六事99 开门立派第二事第117章 复仇and修仙志8 穿越女妓院一游28 山雨欲来92 十年修习琴艺5第53章 本卷结束:得而复失第73章 动听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