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初到文登显飘零

劲风呼朔,即使你身着厚重的衣袄,在这呼啸汹涌的大风之下亦是难免感受到那阵阵刺骨凉意。

许多人对此望而却步,宁肯在稍显安全舒适的破烂房屋中无所事事,也不愿意走出房门,去寻找那可能的机遇。

与历史上不同的是,此刻就有这么一小撮人,他们不顾那呼啸的大风,不顾前途多么迷茫,毅然出行,一路风雨无阻。

他们便是王争率领的义井庄村民,这些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一旦做起事来也是韧性十足。

从义井庄出来已经过去十日,王登看了一眼前方好似没有尽头的平野,朝身侧问道。

“可有人知晓这是到了哪里?”

听见王争问话,其余的人都在不断摇头,扶着黄婶的黄阳看了一眼周围,出声道。

“我也不知道,不过咱们也应该在金山左所的地界了,已是远离了宁海州城,不必太过担心了。”

董有银听到后重重的松了一口气,转头见到黄阳有些吃力,伸出手嘿嘿一笑。

“要不俺来替你扶着婶子,看你快受不住了,去歇歇吧!”

诧异的看了一眼董有银,黄阳犹豫了一刻却还是摇了摇头,咬牙坚持道:“还是不了,争哥都能一路扶着大娘,我黄阳也不缺胳膊少腿!”

哈哈一笑,董有银满不在乎的拍了拍黄阳的肩膀,什么话都没说,快走几步跟上王争。

不知走了多久,这一路的风才小了些,董有银嚷嚷道:“到时候放饭了吧,王争,俺的肚子可早就咕咕怪响了!”

看了一眼周围的村民,他们和董有银一样看着自己,有人是喘着粗气,有人则是满脸的希冀。

自打上路起村民们就好像就把王争将当成了主心骨一样,遇事几乎都要来询问。

想了想,王争点头道。

“赶了半日的路了,大伙就在这里歇歇吧,不过如今这地界可不太平,还是要快些。”

听到王争的话,村民中响起一阵欢呼,方才的劳累仿佛全然消失,干劲十足的开始埋锅造饭。

过了没多久,邓黑子带着几十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来找到王争,推搡一阵,这才由邓黑子出马,跟王争提了一件事。

听到他们的话后,王争也是哭笑不得,说来说去就是他们见到黄阳和董有银手里整日提着一口腰刀,感觉很威风,也想配上一把。

大伙知道宁黑子和王争一同贩过私盐,便让他带头来与王争说说情,大伙都想与黄阳与董有银两人一样威风。

这些事无可厚非,但王争仍是拒绝了。

在王争看来,这腰刀虽然有很多,但却不能随便给,同样的腰刀给会使的人或不会用的人那是两个概念。

董有银和黄阳起码与那刘五抗了几下,也都吃过腰刀的亏,都明白手里腰刀的重要性,那就是命,所以他们如今绝不是拿着耍威风而已。

但那些青壮就不同了,拿着腰刀不仅不会有任何帮助,更可能添乱,还是暂时王争保管较为妥当,等到合适时王争不会吝惜手里的物事。

“看吧,俺就说争哥不会同意,不会使刀拿什么刀。”宁黑子听见王争的话没有一点不满,撇撇嘴,回身朝那些青壮嚷了一句。

说来也奇怪,本来王争沉吟半晌,心里已经准好好做做这些青壮的思想工作。

但是这些青壮听见王争拒绝后虽然都是一脸的垂头丧气,却没人说出什么反对的意见,邓黑子还帮王争劝说起来。

见状,王争也不忍心打消他们的积极心理,紧跟着好言劝慰几句。

邓黑子这些青壮都是从小生长在地里的朴实小伙,与那些混迹惯了的兵痞子不同,听见王争的话后他们虽然心中不情愿,但却明镜一样,都知道王争是为他们好。

等闻到香喷喷的粥食后,早将这点不愉快忘的一干二净,乐颠颠的蹦起来,三三两两的跑去喝粥,现在他们最在意的只是填饱自己的肚子。

见到从玉儿雪白小手中伸过来的那碗粥食,王争笑了笑接过来几大口喝个精光,喝完后却皱着眉头细细思索起来。

玉儿见到王争的模样,张了张口,本想说的话还是咽了回去,只是静静趴在王争肩上。

尽管已经集中了全庄的粮米伙食,但这可是几百人,若是吃起来每一顿消耗的都很多,根本撑不到文登。

所以王争只能是精打细算,按照年龄段供给,老人和孩子身子虚弱,每日两餐也吃不了多少,王争与青壮们则是每日只吃饱一顿。

在王争看来,这些青壮年轻气盛,暂时饿上几顿也没什么大不了,只要饿的不至于太久,事后能弥补就行了,都能恢复过来。

吃过饭后,一行人恢复了些许气力,正欲继续赶路时,却惊喜的发现风越来越小,天空渐渐明朗起来。

众人吃饱喝足加上天气也不错,赶路的速度也快了许多,终于在几日后到达文登县。

当见到文登城有些低矮的城墙后,王争与黄阳等人皆是对视一眼,重重的松了口气,后面的村民也响起一阵欢呼,他们终于到了!

......

远看倒还看不出什么,但走近时就能看到细节。

在王争看来宁海州城虽然城墙高大,城外有护城壕沟,城上又建有阁楼,但却都有些残破,若是不加修缮实不可久守。

但现在一看,文登城还不如宁海州城。

本来就略微低矮的城墙比起宁海洲城来显得更加残破,只有东门处建有一座进深两间的老旧阁楼,也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留下来的。

后世的文登区是一个人口近六十万的大区,农业、工业、畜牧业、服务业等非常繁荣,各类资源十分丰富。

不过现在王争见到的,只是坐落在平野上的这么一处又小又破的土县城。

看着靠着城门昏昏欲睡的一个卫所兵,王争方才心中的兴奋渐渐消退,残酷的现实让他不得不为今后提前做起打算。

文登因秦始皇东巡时“召文人登山”而得名,到现在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在后世也是山东半岛少数几个千年古县之一。

永乐年间,由于山东地广且倭寇海盗猖獗,各卫所无法有效制止,明廷拟在山东沿海设营。

起初想做为都指挥使司和卫的中间军事指挥机构,到了明末时已经发展成山东最大的三支兵马。

曾有人言,若是一个人掌管了这三个营,那整个山东便尽在其手。

此三营,一为即墨营,二为文登营,三则是登州营。

三个营管辖山东全部二十四个卫所的军力,即墨营管辖安东卫、灵山卫、鳌山卫、大嵩卫共四个卫和石臼、夏河、胶州、浮山、雄崖、海阳六个千户所。

文登营管辖靖海卫、成山卫、威海卫、宁海卫四个卫和四个千户所;登州营管辖登州卫、莱州卫、青州卫三个卫和三个千户所。

各营中设把总、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等军官,把总一般任各营营官,与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共同掌管总营事。

这样一来,山东半岛东部营、卫、所的军事体系告成,在这明代交通与信息不甚发达的情况下,各营能就近快速地传达军令,以便于各卫、所及时策应。

第四百二十六章:沧州兵谏(上)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陈永福第一百零六章:强军的影子第四百二十七章:沧州兵谏(下)第八十九章:声名大噪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围 崩溃 击毙第三十八章:黑鱼立杆五文河第三百七十五章:顺坡下驴第七十九章:舌头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围剿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五百零一章:兵临城下,尤念太平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五百八十五章:软硬兼施,帝王权道第二章:盐狗挡路斗智勇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养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郑氏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养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门户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强 人心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抢功?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与短处第三百八十九章:军令如山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五百五十五章:国姓齐王,统领天下第六百一十二章:顺齐第三百四十六章:馒头 灾民 义军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抢功?第三百四十一章:内外合击,骑兵显威第一百九十二章:这不是海盗!第六十七章:饿殍遍地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么?第三百七十九章:离心离德第六百零四章:一统历 汉农籍 火器局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围,列阵摧锋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五百八十八章:礼贤下士,笼络人心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营第三百二十七章:诸军云集(感谢护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三百二十六章:钻狗洞的大明游击第四百三十章:温水煮青蛙第三百九十五章:刘宗敏之死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实击虚,转取西安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军第一百四十章:恨谒见之晚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进城第二百六十一章:进袭益都第五百三十三章:军魂 铁律 肃心第五百四十章:一泼尿带来的全面强军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二百零八章:谨防小人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三十六章:以少胜多立奇功第三百五十六章:两厥奴酋第六百零一章:三军云集,帝国开篇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莱水军“十二营”(为舵主exp686加更!)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围 崩溃 击毙第五百二十四章:万事不离荣华富贵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门户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围剿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来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三百四十八章:非无为,实乃大势第五百五十五章:装备了火器的新式骑兵第四百一十六章:将军像第一百八十三章:蓝图第七十章:循序渐进第十章:杀人越货难觅踪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四百二十九章:刚直敢死的知州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间虎威尽显第四百零九章:门户之变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为城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宁大捷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脑袋一用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军第七十五章 :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第四百零九章:门户之变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现自己的机会到了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东军,至死方休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克期出关第四百五十四章:兵临徐州第二百二十二章:山东告急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义第九十八章:我们是文登营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顺皇帝李自成第八十四章:鹰脸刑一刀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给自足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三百七十九章:离心离德第五百四十章:一泼尿带来的全面强军第七十二章:献铳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争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进,一朝失算第四百零八章: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