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辅兵 正兵 战兵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在军议司的协助处理下,登州这边事事如常,再没什么比较重要的事情发生。

这个期间,王争一声令下,登州营上下开展一次轰轰烈烈的拉练活动。

这拉练活动很多人都是头一次遇上,以往朝廷官兵对这种事也是应付了事,自打万历年间就很少有地方再弄,也没人来查。

王争对这件事上心的很,这可是看自己麾下军兵战斗力的最好方法,不过登州营的拉练名为拉练,骨子里已经换了。

原本商量这件事的时候,军议司的参谋们都赞成用老规矩就行,但王争了解原来的规矩后,当即就是拒绝。

王争已经发话,军议司的人也就没什么好说。

王争在登州营内向来说一不二,地位超然,军议司只是个辅助的作用,即便是所有人都赞同一个方法,王争想要否决也简单,就是一句话的事。

在王争看来,这时候的规矩很多空子可钻,按老规矩搞起来多半又是观赏性的阅兵,这可不是王争要的,他要的是能看出问题的“演习”。

只有战前发现问题去改,战斗时才不会手忙脚乱。

定下新的规矩后,王争发下话,今后登州营的拉练每四个月要来上一次,就照着自己的规矩来。

六月份下旬,登州府内每个地方的驻守官兵成批次来到蓬莱,城内开始喊声不断,日日不停的拉练持续了半个月才逐渐熄灭下去。

最后结束的时候,王争带着文登兵亲自练了一次。

周围几千的登州营官兵看得目不转睛,要么说人家文登兵的待遇就是高,也就是这种兵才能全歼鞑子。

文登兵就连步子走起来都是齐刷刷的,看样子是真把拉练当成上战场了,无论王争忽然发下什么指令,都能有条不紊的执行,而且速度也是奇快。

文登兵人人都是铁盔铁甲,手里端着精钢虎枪,精光闪闪的一大片直晃眼,一千多人硬是搞出了几千人都没有的气势。

这次拉练后王争并不高兴,甚至是有些担忧起来,看出的问题太多了。

首先在准备的时候,事先已经有军议司部署协调,但各地兵马还没有统一编制起来,仍是一阵手忙脚乱多花了很多时间才完成。

开始之后也并不顺利,这些登州兵虽然在干盐丁的时候都能称得上是其中佼佼者,但转正后有了新的建制,那军列歪歪斜斜与刚招的新兵也没什么区别。

看在王争和董有银几人的眼里,简直是不忍直视。

问题还要有一大串,这些就是接下来要解决的。

其实王争也有些庆幸,若不是一时兴起办了这么一次拉练,倒还真看不出来自己下属兵马居然存在这么多问题,要是上阵才发现还真是晚了。

说起来,现在的登州营,往下分要包括整个登州各地的驻守官兵,这些人都是刚刚从盐丁转正过来的,最精英那部分还是王争亲自带着的那批文登兵。

文登兵在登州营系统内地位较高,就好像是巴牙喇兵在清军中的地位一样,人数虽然只有一千五百多人,却都是个顶个的老兵,水战陆战都打过不少,经验丰富。

拉练过去后其他人还在兴奋的到处议论,而王争已经开始想编制的问题。

自打朝廷编制下来,自己统带的兵马已经不能再叫成文登营了,出去要说是登州营。

没多久,统一的编制发了下来。

从今往后,所有的随军伙夫、辎重兵等都称为辅兵,各地驻守的登州营官兵称为正兵,不到大的战事一般不打算动用。

在王争看来,这些人虽然战斗力是有了,但编制和阵列还不熟悉,打仗可不只是一窝蜂冲上去那么简单,还需要好好练练。

除此之外,自己带着的那部分文登兵才是战斗的主力,编入登州营后称为战兵。

对于整个登州府来说,这一千五百多人的战兵已经捉襟见肘,所以王争在盘算更大规模的招兵。

战兵需要由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自然不能直接从百姓中招募,即使是巡检司的盐丁也不行,只能从各地驻守的登州营正兵中招募。

招募过后,正兵空出来的名额就从巡检司的盐丁中选优秀的充入转正。

......

七月份中旬,左营那边送来的第一批流民总算是到了。

这些流民之所以要分批次的送来,完全是因为人数太多,上次单候说是几千人,这还不是实话,真实情况是要有一万五千多人。

这么多人要是一块送来动静太大,这才是分成三批。

他们多是各地的流民,什么人都有,既有以往的大富大贵人家子弟,也有辽东和中原五省的难民百姓。

对于没有根据地的左营来说,要养活这些人,每天花费的可都是一大笔银钱,不过对于王争来说,整个登州府接纳这些流民还不是轻而易举。

现在均田的事情已经接近尾声,登州营下辖几乎是户户有田地,即便不想种地的,也可以到盐场、铁匠铺子或是其他的地方帮工,银钱同样不低。

在外人看来,王争收拢这批流民好像是脑子烧坏了才有的举动,不过李岩却是知道王争为何这么去做。

现在登州府最缺的是什么,一是人口,二就是会各种手艺的人才。

往远了说,王争组建骑兵不可能一直靠自己摸爬滚打,自然需要有经验的人担任教头,胶东没有这种人才,但是中原战乱连年,会骑马的可多得很,这就是很好的一个开始。

往近了说,眼下登州营的火器也就只有鸟铳一种,实在是有些单调,其它这时候的土火器高效简单的还有不少,但登州营中并没有熟悉的,王争就更不知道了。

这批流民中各色人等皆有,虽然一些混子、痞子免不了要混进来,不过这却不是该担心的。

现在登州府太平的很,巡检司的盐丁想进登州营,正犯愁没什么小贼可以抓来立功记册,这点人估计还不够他们塞牙缝的。

除却这些混子,剩下的可就都是有用的了,各种手艺的匠户一定不少,即便是什么都不懂的农户,也可以给他们分田去垦荒,现在登州营这个大机器缺的可就是小零件。

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营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奋威第二百零一章:让人高兴不起来的胜利第五百五十五章:国姓齐王,统领天下第八十八章:血战赤山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营投山东第一百九十四章:骚动第六十六章:齐家悍妇第五百五十六章:阵前叙旧情,首功夺潼关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杀驴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三十七章:土蛮妄帝不可骄第八十六章:盐丁尚比官兵强第四十章:文登锐卒逆乾坤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台湾条约(上)第三百六十五章:锦州解围战(下)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沧州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六百一十七章:诱敌深入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荟萃,战将云集第一百二十九章:右东路参将第四百五十五章:乱世角落第二百八十一章:当世戚家军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内必克襄阳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显威,不败之地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无碍,满汉无情第三百零一章:有马有刀,唇舌无谓第三百零一章:有马有刀,唇舌无谓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八十三章:血溅寨堂第四百五十四章:兵临徐州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辈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时代的脚步第四百三十章:温水煮青蛙第三百七十八章:冲冠一怒第十七章:乱世知音莫相问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营第八十三章:血溅寨堂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学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缮皇陵,善始善终第三百四十八章:非无为,实乃大势第二百九十一章:历城军校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围,列阵摧锋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八十一章:声东击西第五百二十二章:直来直去的谈话第四百零六章:谍报司 无孔不入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备军令如山第三百九十四章:无妄之灾第三百四十三章:圣旨 革职 奸臣第七十二章:献铳第五百六十七章:华夏一体,只诛东虏第五百三十八章:胜不骄,败不颓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战永宁门第一百三十四章:这辈子都没见过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伤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顺北上,屠掠宁武第五百五十五章:装备了火器的新式骑兵第一百三十一章:发财大计第三百七十九章:离心离德第六十七章:饿殍遍地第三百三十七章:约法三章第一百一十五章:双喜临门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斩首 欣欣向荣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监(求订阅!)第四百零九章:门户之变第八十六章:盐丁尚比官兵强第二百二十九章:谈笑间震慑群小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实击虚,转取西安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营第四百一十一章:劳师动众只为盐?第一百零五章:大乱第七十九章:舌头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么?第七十九章:舌头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辽东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别第三百一十七章:总兵击鼓,力克通许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顺北上,屠掠宁武第四十六章:纳级第一百八十三章:蓝图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愿,克复盛京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时代的脚步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六十七章:饿殍遍地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抢功?第四百零五章:鲁王府 家贼难防第二百一十一章:辽民苦第二百一十章:登陆旅顺口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四十二章:汉家代有英杰出第四百五十一章:思进取第五十四章:震慑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东军,至死方休第五百七十三章:猪一样的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