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

高起潜为监军,十月底,督关宁大军十几三万,号称五万出京,兵未至,皇令先到。

原来是崇祯皇帝下旨,严令总督天下兵马的卢象升不可贻误战机,速与建奴决战,将其驱赶出京畿之地,以保社稷平安。

卢象升接到圣旨,仰天哀叹,连道不可,欲与崇祯平台相见,但崇祯不许,反倒再次下旨,令卢象升速与建奴决战。

不得已,卢象升召集众将连连商议后,定下十一月份出兵......

就在卢象升整军备战的时候,千里之外的建州卫,被建奴尊号为“兴京”的赫图阿拉城十几里外皇觉寺。

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一座雕像建在皇觉寺不远处高耸而立,虽饱经风霜,却坚挺依旧,这座雕像的主人骑着高头骏马,披着八旗铠甲,头上戴着的也是避雷针头盔。

下方用满文和汉文刻印着数个大字,这时候一支约莫数十人的小队伍悄悄行进到这附近,见到四下无人后这才将目光放在这雕像上。

只见这雕像下刻着的赫然便是——“天眷大清文武从昌运高皇帝”十二字。

即使是再不明事理的人,见到这一行小字也能明白这座雕像代表的人是谁,正是让天下汉人提起便咬牙切齿的老奴酋努尔哈赤。

王争抬起头看着雕像上神态自得,自信环身的努尔哈赤,却是狠狠的啐了一口,正要下令将雕像砸毁,却立刻意识到如此去做的大为不妥。

这是在清朝皇觉寺门前的奴酋雕像,砸毁的动静太大,难免会打草惊蛇,不能为了自己一时的快意断送了全盘谋划。

登州营自从进入建州卫地界后,便规定了行军路线。

王争统带两总,其余三总分别由黄阳、董有银、高亮三将统带,白日进入深山扎营,夜晚走出行动。

这么做虽然安全性大大提高,却使得登州营潜入到赫图阿拉城下比预期多花了一倍的时间,到了现在,除了最后三日的保命粮以外,登州营只剩下了十天的粮食。

这个消息被王争封锁下来,只有登州营的高级将吏才知道,他们每一个都清楚的明白,这次登州营真的是背水一战。

这是场豪赌,若胜,可以大捷闻名天下,若败,自当身死名烈,王争尽管敬仰,但心中却不想当个受万人敬仰的烈士,他的野心大着呢!

若是攻不下赫图阿拉,那整个登州营的精锐将尽数丧失在建州,以往拥有的一切,都将化为过眼云烟!

登州营这个大机器用超负荷功率在运转,这造成的效果也是建奴绝对意想不到的,仅仅用了三天,登州营各部便完成了在赫图阿拉城外的合围,而且逐渐逼近。

十月二十一日,登州营秘密将皇觉寺封锁,扣押寺内所有僧侣后,这里便临时成为王争召集众将的地方。

王争穿着铁甲在大雄宝殿上来回踱步,看了一眼神像,回头问道:

“亮子,你说的可是真实情况,这消息若是不属实,大家可全都要死在这里!”

高亮听到后,立刻抱拳道:

“禀将军,末将所说都是实情,据军士们连夜观察,赫图阿拉城并没有实行宵禁,而且就连夜晚,也没有关闭城门!”

见到众人惊异的神情,高亮怕大家不信,又是保证道:

“末将愿立下军令,若情况不属实,便不回登州!”

王争点点头示意知道了,但心里仍然不敢相信。

他已经料到赫图阿拉有重兵防护的可能性很低,但是绝不会想到,建奴竟然自大到这种地步。

事实上,王争早先已经在寺院的和尚口中了解到虚实。

清军在赫图阿拉城内驻军并不多,只有镶黄旗甲赖额真一名,被皇太极封为“兴京将军”,下辖牛录额真十名统带清兵三千。

除此之外,城内还有巴牙喇护卫营三百余员,不过自从迁都后,巴牙喇营唯一负责的便是汗王宫内的努尔哈赤亲族,向来在汗王宫内不出一步,对于城内情况更是不闻不问。

经过数十年的鏖战,清兵早就不将明军放在眼里。

在他们的印象中,赫图阿拉这个名字代表的是“天眷兴盛”,就连一些八旗族人都是禁忌,更别提中间还隔着大半个辽东的明军,就算前线后撤几百里,他们也不可能打到这里来。

不过这三千清兵与一个巴牙喇护卫营,还是足够头疼,若是强攻不说能不能攻得下来,损失惨重是一定的。

如今得到赫图阿拉城根本没有设防的消息,王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好像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块硬骨头,没有人敢去啃上一口,等你狠下命来上去啃了一口,却发现是一块肥肉。

王争同众人细细的讨论如何才能以最小的损耗拿下赫图阿拉,毕竟这里虽然不设防,但在城内的也是三千清兵,不比三千水贼。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出来的都是久经阵战的精锐,人数又多于清军,所以大家并不惧怕清兵,都是跃跃欲试,不断的请战。

将领们激动是因为看见了天大的功劳可以夺取,但身为主帅的王争却需要审时度势,尽管心情一样激动,却要尽力去平复。

商议半日,最后还是黄阳提出一个点子。

赫图阿拉城内住着的是努尔哈赤亲族,城外也住着上万人,这些人多是一些不被待见的汉人、蒙古人。

这些人在城外整日车水马龙的热闹,登州营兵士想混进去也很轻松,只要搞上一身破破烂烂的衣物套在身上,那些守门的旗丁怕是都不会仔细瞧上一眼。

城虽然进不去,但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入到城下却很轻松。

这个点子提的极好,王争沉吟半晌后也是采纳下来,又在众人面前夸赞了黄阳几句,不过他仍是不骄不躁,并没看出来什么十分高兴的神情。

赫图阿拉不似盛京那样有八道城门,只有两道城门为镶黄旗驻守,城楼也并不算高大,顶多只有十丈左右,这与城高池深的蓬莱城形成鲜明对比,。

王争不明白,从这样一座简陋的城池走出的野蛮政权,居然能发展到如今的地步,从这种落后地方走出的军队,竟然能号称战无不胜。

归根结底,还是现如今的明朝腐败到了根子上,崇祯皇帝即位后虽然勤政,但终究大厦将倾,难以挽回。

若王争没有来到这里,现在这赫图阿拉城下仍旧会一直相安无事下去,直到鞑子入主中原...

潜入的行动中虽然战士们刻意避免与外人接触,但天下终究不会有太过顺利的事,就在第七天。

登州营刚刚完成合围潜入,王争还没来得及下令总攻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七十三章:不容乐观第二十四章:节节而制排枪阵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学第四百五十一章:思进取第一百三十一章:发财大计第十七章:乱世知音莫相问第五十四章:震慑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纵得江大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剑出鞘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给脸不要脸第二百六十三章:刘泽清之死(中)第四百五十八章:专捡硬的捏第六百零一章:三军云集,帝国开篇第二十章:若竹之笋深扎根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归德府第五百三十四章:整军纪,围安平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五百七十一章:三个男人一台戏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门情谊深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一百九十七章:为将有兵焉惧文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与地位的变化第一百二十章:赚钱手段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围 破城第四十一章:萤烛敢争日月辉(新发布,求推荐票!)第二百四十章:乱世当用重典第三百四十章:驰援开封,山东铁军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一百四十章:恨谒见之晚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静观其变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奋威第三百八十九章:军令如山第四百三十二章:后生庶子第一百二十六章:冲突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势不可挡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计第三百六十五章:锦州解围战(下)第三百二十九章:为利趋使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战拓城第三百八十五章:见招拆招第二百零六章:奉诏,不入援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细成迷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脑袋一用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雳手段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十四章:初到文登显飘零第一百四十一章:艰难的决定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门情谊深第三百一十二章:进剿河南,皮癣顽疾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掷的刘泽清第二百九十二章:突发洪灾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险家杰姆第一百三十三章:济宁 码头第五十章:意外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动第一百八十三章:蓝图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一百六十七章:郑氏小儿闹灯会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四百三十四章:会晤陕督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六百零四章:一统历 汉农籍 火器局第三百二十五章:温柔乡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辽东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计第四百六十五章:追与逃第三百二十一章:杀鸡儆猴第四章:以假乱真险入城第八十三章:血溅寨堂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二百八十三章:会战归德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镇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抢功?第五百七十三章:猪一样的队友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八十九章:声名大噪第六百一十二章:顺齐第四百五十四章:兵临徐州第二十七章:有银六踹龙王板第四十八章:争巡检第二百八十三章:杨阁部督师襄阳第四百五十九章:游刃有余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鞑子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骑联合,道义为先第五百三十三章:军魂 铁律 肃心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六十三章:杀价第七十六章:剿匪第八十五章:无言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