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王争献计剿巨匪

五月份的胶东就已经没有了炎热的感觉,淡淡的凉意覆盖大地。

文登营的营盘中,黄阳、董有银、邓黑子三个队官走在队列中,按照王争的命令,一边巡查新兵们的动作,一边帮助新兵排好阵型。

王争站在最前方发号施令,眸子不仅在新兵身前不断扫过,偶尔也在黄阳三人身上掠过。

从三个人的在队列中的表现就能看出来个大概,董有银性子有些急躁,见到犯了错误的新兵往往都是直接用上鞘的腰刀怼过去,一骂起来是唾沫横飞。

相较于董有银,黄阳和黑子就显得比较温和,他们二人见到犯了错的新兵都会停步,耐心的为其板正身子,亲自示范。

除此之外,黑子一般会轻踢几脚犯了错的新兵或是笑骂几句才会指正。

正想到这里,一阵铁甲叶子相交的铮然声响传来,原来是一名身披铁甲的家丁到了。

这家丁是吴惟忠的亲信,自然明白自家协台对王争的看重之情,虽然不甚了解个中缘由,但对王争也不会再其有他人桀骜的模样,当下这家丁微微一笑,抱拳说道。

“协台早先说了,待卑职见到王哨官时一定在操训,果真如此。”

“半个时辰后协台将在营中击鼓聚将,特让卑职通禀王哨官,一定要来参加。”

哈哈一笑,王争点头道:“劳烦先行回禀吴协台,待下官安排好哨内新兵操训事宜,即刻就动身。”

“好!那卑职就先回去向协台大人交差了。”

......

“砰、砰、砰。”

三通鼓后,文登城内的百姓皆是议论纷纷,三通鼓聚将,这是文登营最正式的方式,吴惟忠以此种方式召集众将,定是有大事发生。

文登营六哨哨官,左右各站立三人,为首者便是高山与刘姓哨官。

站到中军厅内的大堂之上,吴惟忠大眼在堂内来回扫视一遍,见到王争站在最后,这才朝众人一抱拳。

“叨扰诸位同僚,实在是有些事不得不与众位商议,抚台大人有令,文登营增援宁海洲城,剿灭两河巨匪浪里白条与河龙王。”

浪里白条,原只是在金水河沿岸一个小寨子的水匪,本是这乱世中毫不起眼的小人物。

但不知缘何,这两年浪里白条发展的愈发迅速起来,不但在金水河沿岸八家水寨中称雄,更是将打家劫舍的勾当做到了陆地上来,沿河百姓深受其害。

金水河依托宁海洲城,浪里白条要往陆地上发展,不可避免的就要与宁海洲的明军起冲突。

但宁海洲内的官兵在知州董成平英明神武的决断下,毫不犹豫的实行闭城不出的抵挡方式,更是连逃难的百姓都不收留,在夜晚实行禁足令,这种龟缩式防御让浪里白条无从下手。

虽然宁海洲武备废弛,但城上仍有神威大将军炮三门,各式大小铜炮几十余门,水匪不了解其中内情,看着垛口上黑洞洞的炮口颇是畏惧。

加上这些水匪是熟悉水性之人,对于陆战并不了解,浪里白条还不是特别自大,也知道强攻宁海洲城是不可能成功的。

董成平这样做的弊端太大了,官军畏战不出,居然连百姓都不敢收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水匪的气焰。

浪里白条见强攻不成,便将目光放在了宁海洲城外围的村寨上,打起了蚕食的心思。

在崇祯九年初,浪里白条纠集金水河沿岸水寨八家数千人,浩浩荡荡出了金水河湾。

由于沿途没有遇到任何官兵的抵挡,水匪一路烧杀劫掠,百姓纷纷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民,被胁裹的也有不少。

在三月份,浪里白条成功与五文河巨匪河龙王结为同盟,加上胁裹的数千百姓,号称五万水匪军,一路朝宁海州城逼近。

五文河与金水河九家水匪,其中最大的便自然是那浪里白条,其次就是河龙王,他们结盟后已经算得上一统两河水寨,声势浩大,隐隐对宁海洲城形成包围之势。

听闻此事的宁海洲知州董成平立刻丢弃了那些文人节气,惊吓得屁滚尿流,两日内连发四道告急文书。

文书流水般送进山东巡抚衙门,时任山东巡抚的杨文岳听闻此事后十分重视,由于宁海洲地处牟平,牟平距文登营驻地较近。

文登营新任坐营官吴惟忠临危受命,被先行派去增援宁海洲城,协助知州董成平守城。

按察副使、登州分巡道许成文兼任监军道,在黄县、蓬莱、栖霞、莱阳等地督率官军数千随后便到,主事剿灭两河巨匪。

实力对比悬殊,文登营文册上的战兵有两千余员,马军八百余员,但实际上这六哨军,除去王争新招募的六哨是满额满编外,其余起码都要有着半数的缺口。

这样算下来,文登营实际上其实只有八百多人,马兵只有不到一百人,马匹瘦弱不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形势严峻吶!

吴惟忠一番话说出来后满堂的寂静,就连叫嚷最多的刘哨官等几人也不再出声,吴惟忠也是苦叹摇头,有苦说不出。

若是文登营全员满额倒是可以拼一拼的,现在带着这不到一千人去打号称五万的水匪,这和自寻死路有什么区别?

“各位,我等身为朝廷官兵,保民除贼,义不容辞,浪里白条与河龙王枉杀无辜,明日便即整军出发!”

“吴协台!”

刘哨官忽然叫了一声,说道:“这行军打仗可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活计,保不齐明晚大伙就没命了,若是没点卖命银,我怕军士不服啊!”

“是啊协台,我等部下皆是穷困潦倒,路途可否沿途补充军需,也防止兵乱吶。”

这没什么,吴惟忠没有多想,轻易就将大权交付众人,点头道:“此言有理,行军途中,诸位皆可便宜行事。”

“谨奉协台号令!”

满意的一笑,刘哨官等人皆是齐齐一抱拳道。

“那就这样吧,今日准备齐全,明日便...”

吴惟忠话音还未落地,一直站在最后的王争突然出列,抱拳吼道:“协台,如此行军恐有不妥!”

“哦?那王百总有何高见?”刘哨官冷哼一声。

没有去管那姓刘的哨官,王争道。

“下官认为,水匪在暗我在明,如此大张旗鼓的进军极有可能吃了水匪的亏,倒不如趁虚攻打河龙王的匪巢。”

“如此一来,河龙王便不得不回援,从而与浪里白条心生嫌隙,削弱水匪兵力,仅凭浪里白条一家无论如何也攻不下宁海州城,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之?”

第三百零五章:霹雳手段,菩萨心肠第九十三章:征讨养马岛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二百六十一章:进袭益都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营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矿 悍将心第一百七十章:移驻蓬莱,执掌登州第四百三十一章:复起传庭第四十章:文登锐卒逆乾坤第五百三十三章:军魂 铁律 肃心第三百七十二章:树大招风第四百零六章:谍报司 无孔不入第四百零七章:盐帮 贻笑大方第四百五十五章:乱世角落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头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终可报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歼灭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五百三十九章:这就是一座宝库!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间虎威尽显第五十四章:震慑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识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一百四十二章:红娘子大闹船头第一章:魂穿明末成军户第三百九十章:坚城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处博弈第三百四十章:驰援开封,山东铁军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与短处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顺治第三百一十三章:乱象纷纭,闯营挑衅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觉捅了个篓子第四百九十七章:尔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汉兴第四百一十一章:劳师动众只为盐?第四章:以假乱真险入城第二百九十五章:抵达第四百二十七章:沧州兵谏(下)第三百八十九章:军令如山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静观其变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难防第五百五十五章:装备了火器的新式骑兵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六十章:一环扣一环第三百七十二章:树大招风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谁手,尚未可知第四百六十六章:山头的另一边第二百六十二章:刘泽清之死(上)第三百二十八章:贼寇走了,官军却来了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三百五十二章:马步争驰,将帅夜逃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举兵征辽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现自己的机会到了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围剿第四百四十二章:舍不得第二百零六章:奉诏,不入援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锅第一百二十二章:虚伪的繁荣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门户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难防第二百零一章:让人高兴不起来的胜利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三百二十二章:处处不平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两贼,东西二虏第四百零九章:门户之变第五百二十二章:直来直去的谈话第十四章:初到文登显飘零第四百五十三章:议取江南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亲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间虎威尽显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抢功?第三百二十八章:贼寇走了,官军却来了第五百七十六章:决意回援第三百九十六章:战后诸事第九十章:指点江山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义第二百六十四章:刘泽清之死(完)第二百八十一章:当世戚家军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斩首 欣欣向荣第六十二章:后者居首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渐起 阉党!?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机妙算,天公作美第五百六十九章:战力不够,意志来凑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给脸不要脸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阳 汝宁 滁州第一百二十三章:宁海盐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营投山东第二百六十二章:刘泽清之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