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祸乱

本来进城刚的时候,官兵还有些节制,但是等到游击下令砍头的消息传出来,官兵们撒开丫子,直接成了披着官身的匪贼,不再受上官的控制,纷纷开始烧杀劫掠。

军兵的行为如此恶劣,但刘游击与其麾下的军官们依旧没有丝毫的约束,派人守住城门后,自己也是迫不及待的加入了这个行列。

封锁城门,为的就是不让人进出,方便底下官兵抢掠,转眼间,整个新城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惨叫和哭嚎声,成了人间地狱。

起初,新城知县木讷的瘫坐在县衙里,他这个样子守门的军兵也放心,都以为被吓傻了。

由于衙门的门户终日常开,里面的县丞和捕头等人都能见到外面有不少惊恐万分的男女跑到门前。

“县令大人,小人全家都被这些杀千刀的...”

这话没说完,知县就见到这男子被后面追上来的官兵砍死在县衙口,另外一个官兵淫笑着拉住一个妇人,直接就在县衙门前做那淫秽之举,全然将衙门里的吏员都当成摆设。

知县等人目睹了这官兵施暴的整个过程,等到对方心满意足的提着裤子离开,才是有人战战兢兢的来到门前想把那女子拖拽进来。

“你滚,你们这帮狗官,狗官!!!”

这个时候,那女子却像是疯了一样的推开吏员,“碰”的一声撞死在新城县衙的大门立柱上,上前的吏员被推倒在地,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听到外面脚步声后顾不得许多,立即仓皇退了回来。

白日里来衙门当差的人尽管十分担忧家中妻女的安危,但却没有人敢踏出衙门大门一步,已经有不少人都是干呕起来。

新城知县闻着空气中逐渐腥臭起来的气味,不知下了什么心思,居然木然的走到门前,对守在外面的几名官兵说道。

“本官乃是新城知县,此时在城内已是多有不便,放我出城!”

在门前的几名军兵本就是对外面跃跃欲试,这种好时候不能出去一同快活,总是抓耳挠腮的不快活。

这县令方才已经被吓傻,眼下如此识趣也是情有可原,这几个军兵当时一心想出去找个妇人快活一番,没多想便是放行了。

任这些军兵如何的猖狂,就算品阶再小,对堂堂朝廷命官还是不敢动手的,新城知县出了县衙后随地上了匹劣马,直奔着北城门而去。

当然了,沿途这知县见到更为惨烈的景象,表情已经变得有些恐惧,对那些耀武扬威的军兵不加理睬,朝他求救的百姓也是视若无睹,一心只想出城。

到了城门口,果真被一个把总带着几个官兵截住。

新城知县给了那把总几两银子说是去附近的老宅暂避,把总掂掂手里的银子分量,见到这知县吓得样子也只是笑了一声就挥挥手。

知县出城后直奔北面而去,听说前不久开封城刚刚有一支人数过万的军队入驻,领头的是姓王的总兵。

他要去开封城找知府告状,找那个总兵处理这些祸害百姓的兵贼。

不过这马是劣马,跑了大约十几里地,后面扑腾扑腾的有人追了上来,却是后知后觉的几个骑马亲丁。

距离越来越近,这几个人将新城县令围住,为首的游击家丁笑道:

“刘将军怕知县大人半路遇贼,想想还是待在城内更加妥当,你还是跟我们回去呆着吧!”

新城县令又不是傻子,好不容易才逃离了那个是非之地,那姓刘的游击多半想通了自己的想法才派家丁来追,让自己回城,打死都不回去。

这知县不听什么劝说,直接就是要拍马狂奔,身后几名家丁骑着好马倒也不怕追不上,慢腾腾的跟在后面促狭道:

“知县大人,咱家上官可是有话,说您要是不回去,绑也要绑回去。”

说到这里,尽管说话的军官还是和颜悦色,但明显有人已经急了,抽出刀枪准备动手杀马,强行带人回去。

正这个时候,远远的来了一队人马,大约有十几个。

这些人看样子就正规的多,人人都是一身精甲,提着亮闪闪的弯刀来到这边,为首的军官看了一眼,直接下令将所有人都围起来,然后才是喝问道:

“怎么回事?”

那几个家丁暗也可能是嚣张惯了,没有回答,反倒是冷哼着道:

“大爷们追捕逃犯,识相的滚远点,免得大爷将你们一块拿回城!”

山东军的哨骑军官脸色一变,大喝:

“放肆!”

这个时候,新城县令也知道来者多半就是开封城王总兵的兵马,这可能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所以连马都是顾不上,直接踉跄的摔下马跑到前面。

“本官是新城县令,这些兵贼为祸地方,在城内滥杀无辜无恶不作,你们一定要替百姓做主啊!”

闻言,那些家丁知道事已不可为,拨马便逃。

点点头,哨骑军官道:

“追,一个都不要放走了!”

尽管这些骑马家丁的马不错,但是山东军哨骑的坐骑都是范若海去边镇高价采买的蒙古马,很快就一一被追上杀死。

不过哨骑对这个面容不整的人一样信不过,知县走的时候太过仓促,身上又没有大印,所以无论他怎么保证都无法获取这些哨骑绝对的信任。

回到开封城内,哨骑直接将人移交给开封府衙,就算这个人真的是知县,也要让他们文官来处理。

这位新城知县进开封府衙的时候衣裳已经有些残破,朝哨骑军官道了声谢,马不停蹄的就要面见开封知府,说是刘姓游击带着军兵作乱地方。

可开封知府早就被王争一番手段吓得什么都不敢过问,见面都是被这知县烦的不行才同意,听到居然又是官军作乱的事情,当时就气的拂袖离去。

眼下河南兵荒马乱的,各路官兵到处为祸,就算是真的做出了这样的事情,他一个知府无兵无权的又能怎么样,难道行文天子告御状吗,别逗了。

再者说了,你这个县令不还没怎么样吗,知县衙门也没有被烧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天底下的不平事天天都在发生,他这个小小的开封知府哪里能管得过来。

更何况,知府也觉得这县令太不识时务,没看见开封府这边还住着一个更大的,近两万人的山东军在这赖着不走,开封府衙自家都管不过来了,哪里还会理其它。

所以,无论这新城知县如何的磕头请求,开封府衙都是置之不理,最后干脆让衙役将这个县令轰出了大堂。

第一百九十四章:骚动第二百章:西方与东方的较量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钧一发——董有银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掷的刘泽清第八十一章:声东击西第四百二十七章:沧州兵谏(下)第二百章:西方与东方的较量第四百章:杀千刀的忠烈伯第二百九十章:山东军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乐观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云龙山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五百五十六章:阵前叙旧情,首功夺潼关第四十八章:争巡检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么?第三百三十七章:约法三章第六十六章:齐家悍妇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莱水军“十二营”(为舵主exp686加更!)第四百零七章:盐帮 贻笑大方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宁海第四十二章:汉家代有英杰出第一百八十七章:单候第六十九章:五队嫡系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宁大捷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一百六十七章:郑氏小儿闹灯会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顺北上,屠掠宁武第九十五章:出征与鸟铳第六十七章:饿殍遍地第六百二十一章:亲至和曲第二百九十章:山东军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五百八十五章:软硬兼施,帝王权道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军第二百九十五章:抵达第五十九章:设厘金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二百六十三章:刘泽清之死(中)第一百五十章:跟鞑子拼了第二百一十二章:势如破竹第三百六十四章:锦州解围战(中)第二百零七章:请旨渡海第五百七十章:三军协同,逆转乾坤第二百二十一章:什么都不给鞑子留下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师向东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义第四百二十三章:愿为忠烈伯效死第五百八十八章:礼贤下士,笼络人心第九十章:指点江山第二百四十三章:缘分到了挡不住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钧一发——董有银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头第二百一十一章:辽民苦第二百一十章:登陆旅顺口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权的建立(求订阅!)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归德府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孙知府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这吧第六百二十章:战后之事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岛有清军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两条路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顺治第三百四十六章:馒头 灾民 义军第二百二十一章:什么都不给鞑子留下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进京第四百零七章:盐帮 贻笑大方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一百二十三章:宁海盐第三百八十章:闯王来了不纳粮!第四百二十六章:沧州兵谏(上)第三十七章:土蛮妄帝不可骄第二百六十二章:刘泽清之死(上)第三百七十七章:宁陵兵变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进,一朝失算第五百二十二章:直来直去的谈话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给脸不要脸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顺军拷掠助响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台湾条约(下)第四百七十二章:饱掠归襄阳第五百五十五章:装备了火器的新式骑兵第六十四章:巴掌与甜枣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孙知府第五百五十六章:阵前叙旧情,首功夺潼关第三百七十八章:冲冠一怒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五百五十六章:阵前叙旧情,首功夺潼关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两条路第四百零二章:衍圣公孔胤植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莱水军“十二营”(为舵主exp686加更!)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辈第三百五十二章:马步争驰,将帅夜逃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户们的去处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别第一百四十章:恨谒见之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