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漕船

“侯老七,本将给你个自裁谢罪的机会,若是到了地府,泉下有知,也去和其他人好生讲讲,教那些厉鬼看看我邵勇是不是那等不通情达理的人!”

邵勇慢慢抽出腰间悬挂的钢刀,一边说一边慢腾腾的朝侯老七步步紧逼过去,眼中泛出森然的杀意。

周围的盐丁,这个时候机灵点的已经是扔下刀跪地投降,剩下那些不明所以或是有心抵抗的,也都被嫡系盐丁制服,再也不会有任何威胁。

侯老七听到这话后,第一反应便是仓皇的后退几步,除了彻底绝望之外,他也对王争这个人生起了深深的恐惧。

他怎么什么都知道?

直到现在,侯老七依然认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根本想不明白身在历城府邸中的王争,究竟是是如何得知整个山东的大事小情。

以至于,就连自己这个地方缉盐署的一点小事都能知道的如此仔细。

不过事已至此,他也顾不得那么那么许多了,只能是“哐啷”一声将刀扔在地上,认命一般的说道:

“邵勇,俺侯老七这辈子过的也算是有些曲折,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浑浑噩噩的等死,大帅的这份情俺这辈子都记着,现在就剩下一个要求!”

说完,他目光炯炯的盯着邵勇,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

见他面色上决然的神情,邵勇先是摆摆手示意周围一脸警惕的嫡系盐丁没事,然后才逐渐的松下刀,沉声道:

“你说。”

“此事与俺的家人无关,俺知道,大帅手段狠辣,若是秉公办理,必不会放过我的家人,将军你只要能出面求情,无论结果如何,俺都不会有任何怨言。”

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邵勇脸色阴阳不断的沉吟了半晌,最后还是缓缓点头说道:

“本将会替你向大帅求情。”

听见这话,郝老七仿佛了却了最后的牵挂,忽然哈哈大笑几声,毫不犹豫的当场挥刀自刎。

淡淡的血腥味出现在保安司缉盐署门前,那些看戏的百姓这才猛然反应过来,紧跟着都是惊呼一声四散去了。

邵勇收起脸上有些可惜的神情,看了一眼周围被制服的盐丁,冷冷下令道:

“将这些狗东西押回历城,听候大帅发落!”

这件笑谈一般的事情,至此总算是平息下去,在邵勇看来,侯老七固然有错,但罪魁祸首却是鲁王府。

事情的起因,就是鲁王府二世子初生牛犊不怕虎,非要搞点事情做,而且一上来就动了山东军这只猛虎。

你搞其它的方面倒还可以,大家商量商量还能说得过去,可这鲁王二世子竟然是在打盐货的主意。

别看下面弄的这么麻烦,可消息到历城这边确实简单的很,再加上谍报司的暗探不断传来新情报,王争很快就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盐货买卖一直都是山东军各项进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本就是马虎不得,所以对于这批犯事的盐丁来说,不严惩根本不足以震慑群小。

最后,王争决定将所有的盐丁及其家人打散充往各地农庄做帮工,并且因为这件事,他们这辈子也只能老老实实做个农户。

保安司不会再收他们当盐丁,各地农庄也不会要这种有前科的人进入护庄队。

本来自家已经衣食无忧的过上安稳日子,这些盐丁的家人知道这事情后感觉天塌了下来,都是对他们破口大骂。

很多人也指指点点,说是这家的男人不争气,毁了一家人的好生活。

按以往王争的手段,这种影响不小的事情,最好的结果也是全家赶出山东

可这次却不然,处罚“仅仅”是遣散到各地农庄帮工,很多人暗地都要讨论。

邵勇回来的时候,还真的替侯老七的家人求了个情,看他的样子十分认真,应该是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了。

邵勇本不抱什么希望,可令他意外的是,王争对此事并没什么大反应,甚至连头都没抬,只是一手拿着邸报淡淡的“嗯”了一声。

起初邵勇还有些不明所以,也是跟着“嗯?”了一声,可紧跟着他就想通了,喜出望外的大吼一声,兴冲冲的跑出大堂。

等到邵勇出去一阵子,王争这才重重的叹口气,摇了摇头。

……

“真他娘晦气,这山东的人真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查一查,都是娘们不成?”

胶州湾的货船上,一群纤夫模样的人正在装运货物,准备在胶州湾出海,往南直接回到福建。

“谁说不是呢,这王争还真是贩私盐出身,狗改不了吃屎,让弟兄们赚一点银子都不行,握的这么紧。”

本来这些船行在南直隶启程,至少都要聚齐几百条船,这样一来,不仅有人多壮胆的效果,而且互相之间也有个照应,就算遇到什么贼匪也不会太过惧怕。

这些南直隶来的船行,多多少少都带有地方官府的文书和印信,本身就走官面上的通行证,一路过来也算是顺风顺水,并没什么人过来找茬。

谁成想,到了山东的滋阳地界却忽然遇到什么盐帮的人,这些人拿着巡检司的文书,直接就想上船查盐。

那天两方闹起来地时候,除了极少一部分真正混了私盐的船只,大部分都是正经漕运上来的货船,所以这些商户才会如此有恃无恐,心道这些人怕不是群傻子。

说起来也是有些运气的成分,山东盐帮的人第二下就划出了宁海盐。

因为青盐的绝产,眼下宁海盐就连在南直隶都已经通传,是大户人家必不可的东西,谁都知道是正儿八经的山东军官办盐。

这种盐出现在漕运的货船里,那还不就是偷运私盐,这种重罪落在山东军这种地方兵马上,要是捏住不放,最轻的也要倾家荡产。

漕运之所以有这么多人争着抢着去做,就是因为它这个利润实在是太难查。

南北货运的运河每天来往的船只最少也要有几千只,除非像上次那种好运气,不然一般是根本查不到的,只能是落个费时又费力的结果。

说起来,这种利用漕运赚取外快的事情,其实已经属于半合法的的状态,官府发印默许,大家都想做,又能促进南北流通,何乐而不为呢。

正在这些人刚刚装卸完毕,准备带上宁海盐回福建找机会再来的时候,却从不远处风风火火的赶来一帮人。

船上的人一看,来的还是山东盐帮的那些人,而且人数和上次比委实多了不少。

第二百一十一章:辽民苦第二百二十九章:谈笑间震慑群小第五百二十五章:这事闹的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三百九十六章:战后诸事第五百二十四章:万事不离荣华富贵第三百七十九章:离心离德第二十八章:神火飞鸦夺水门第五百二十九章:郑氏要碾压山东军第五百一十章:半个皇城第二十九章:神机妙算取空寨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东事第二百三十一章:顺势而为,驱虎吞狼第十三章:铮铮誓言合众心第三百零七章:兵将一心,不败之地第六十七章:饿殍遍地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一百二十三章:宁海盐第五百四十一章:苏州会晤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郑氏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间虎威尽显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战拓城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强军到第三百五十二章:马步争驰,将帅夜逃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两条路第三百二十五章:温柔乡第一百七十章:移驻蓬莱,执掌登州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别第五百九十一章:打进盛京城!第四百九十五章:自尽,还是奋力一战?第八十四章:鹰脸刑一刀第四百零九章:门户之变第三百八十九章:军令如山第七十三章:不容乐观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后的辽东铁军第三百一十九章:绞首三千,克定开封第十四章:初到文登显飘零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给脸不要脸第一百二十三章:宁海盐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缮皇陵,善始善终第三百六十四章:锦州解围战(中)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一百八十七章:单候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静观其变第二百七十八章:临清武卒死不退第七十七章:到底哪个才是官府?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与愁第四章:以假乱真险入城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儿当杀鞑以建功立业第一百九十四章:骚动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十三章:铮铮誓言合众心第五百七十一章:三个男人一台戏第四十一章:萤烛敢争日月辉(新发布,求推荐票!)第五百七十一章:三个男人一台戏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二百八十三章:会战归德第一百四十二章:红娘子大闹船头第一百一十一章:陈子龙一见如故第二百六十一章:进袭益都第三十三章:火龙出水慑水贼第三百零一章:有马有刀,唇舌无谓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渐进三步走第五百六十七章:华夏一体,只诛东虏第一百四十一章:艰难的决定第二百三十一章:顺势而为,驱虎吞狼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一百二十六章:冲突第五百一十二章:无风不起浪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四百三十四章:会晤陕督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连环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脑袋一用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动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锅第五百五十九章:云、贵、四川割据第四百七十九章:会师 立威 大宴第二百九十章:山东军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四百四十三章:实力与姿态第四百零二章:衍圣公孔胤植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三百一十二章:进剿河南,皮癣顽疾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二百三十章:上无威,难驭下第二百九十六章:只手遮天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机 军议司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郑氏第三百九十五章:刘宗敏之死第四百零五章:鲁王府 家贼难防第八十一章:声东击西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东事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难防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营投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