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这要怎么打?

“清兵怎么会来,难道山海关已经失陷了?”

吴三桂浑身淤血,挥刀砍死一个不知名的大顺兵,下意识想到的就是这件事,立即回头向山海关防线看去。

但山海关那边仍然寂静入场,雄关蔚然耸立,飘扬的还是“王”字大旗,吴三桂松了口气,紧跟着更是觉得蹊跷,既然山海关没有失陷,那清兵是怎么进来的?

清兵养精蓄锐多时,由饶余贝勒阿巴泰和多罗贝勒图尔格两人率领,分为左右两部分朝大顺军和关宁军冲杀而来,目的就是将他们全部斩杀在山海关外。

清兵人数不多,只有两万多人,大部分都身着镶蓝旗全身铠,内中又要有少一部分身披红色甲胄的正红旗兵丁,他们是左摄政王代善麾下的两红旗,属于上三旗,地位比镶蓝旗要跑高出许多。

在此时的满清,代善虽然身为左摄政,但他和济尔哈朗都老成持稳,擅长内政,军功方面比不上右摄政多尔衮,暗中其实是个约法三章的态度。

现在满清的军务几乎全权归多尔衮掌控,代善和济尔哈朗则退居次位处理政务,由于害怕八旗内部分裂,他们两个对多尔衮一向都是忍让。

多尔衮手脚越来越大,几乎已经是没有名份的皇帝,这一点倒是和南京朝廷的王争相类似。

王争拥立鲁王,朝廷上的官员全都是其和幕僚府一手提拔,没有党政之分,但要是非要安个派系上去,满朝文武全都是齐王一系。

相比于多尔衮,王争在南京朝廷的地位更加是无人质疑。

有些秘闻挺有意思,说就连孝庄皇太后都和多尔衮暗中互通有无,为了扶持幼子福临即位,曾委身于多尔衮。

不过这些事得不到证实,满清内部也是绝口不提,没人知道真假。

清兵们在马上呜嗷乱叫,看已经激战了一天一夜的战场,就好像看着唾手可得的军功前程一样兴奋,红着眼睛争抢。

现在他们担心的只是自己抢不到足够的军功,而非是什么打得赢打不赢的问题。

说起来,原本大顺军已经将关宁军压制,眼看着就要胜利,吴三桂正在节节败退,但清兵在这种时候忽然加入战斗,立即对战场上的形势起到了颠覆的作用。

李自成在土坡上观战,起初还非常纳闷,队伍为什么乱了?

精疲力竭的大顺军忽然在侧面遭受清军骑兵袭击,顿时阵脚大乱,就连作为先锋的郝摇旗都在乱军之中被清军打成重伤,为了保命,来不及通告李自成,已经现行撤回京师。

中军大将田见秀更是毫无抵抗之心,一门心思劝李自成赶紧撤离。

因为此刻的战场,清军一经出现,就立刻是所向披靡,无论关宁军还是大顺军都无法抵挡丝毫,双方的死伤都在呈几何倍增长。

两方此刻既然互相厮杀,又要防备四面八方冲过来的清兵,实在是苦不堪言,就算是久经善战的大顺军,还有精锐的关宁兵,眼下其实大部分人都已经四散崩溃。

“李过呢,郝摇旗呢,快让他们来见本王!”

李自成不断的怒吼,仍然不敢相信,自己刚才还占据了绝对优势,怎么会突然间就败了。

一名大顺兵从战场中冒死冲出来,带着哭腔喊道:

“闯王,快撤吧,权将军(李过)和先锋定将军(郝摇旗)都已经被打散了,应该先行撤往京师了!”

“闯王,撤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田见秀听见这话,更是连吴三桂对自己的仇恨都顾不上了,看着越来越近的清兵,在此劝说李自成退兵。

李自成直到现在都想不明白,多尔衮难道是飞过来的,在关外千里之遥的盛京,竟能如此神速的抵达一片石,实在是难以想象。

不知为何,李自成却忽然想起一个人,那就是在河南等地素来是冤家的王争,齐军不是说出动了三十万大军北伐吗,眼下怎么一个人影都没有?

不过李自成已经顾不得那么许多,要是再不撤,大顺这点底子可就要全部折损在这里了,当下,他调转马头,大声喝道:

“撤,撤回京师,以图东山再起!”

原本在土坡上观战的两千余名老营马队并没有参战,看八旗军来了,直接跟着李自成掉头朝京师方向狂奔。

阿巴泰见了,立即下令:

“图尔格,你清剿吴三桂,李自成就留给本贝勒!”

听见这话,图尔格则断然拒绝:

“饶余贝勒,摄政王的命令是能多杀就多少,不要恋战,免得出现意外!”

阿巴泰不以为然,根本不管图尔格说,只是头也不回追了过去:

“你还不明白吗,闯军和关宁军可以说是旗鼓相当!”

“这两支兵马一个都不能留,摄政王又没有亲自来战场,放虎归山的道理你不懂!?”

“可是......”

图尔格还要再说,但这个时候阿巴泰已经带着镶蓝旗的六千多骑兵分出本阵,嚎叫着朝李自成追了过去,个个杀的兴起,根本就忘了出来的目的是什么。

“多罗贝勒,咱们怎么办?”

听见都统的询问,图尔格看了一眼且战且退的吴三桂,说道:

“到了这个地步,那就不能再失败了,我亲自去追杀吴三桂,你带着人去接应饶余贝勒,总是感觉这一切太过顺利,怕其中有鬼啊。”

那都统在马上应声抱拳,紧跟着大刀一挥,带着一千余名正红旗骑兵朝阿巴泰追上去,大军经过,只是轰隆隆地留下了一地尘烟。

......

西南侧的小山后面,一支两万余人的军队正静静趴在这里,人数虽然不少,但却没有露出丝毫声响,个个都攥紧了手中刀枪,等待着命令。

“将军,咱们还不上吗,再不上,这场大战可就打完了!”

本来祁耀武已经要下令进攻,坐收渔翁之利,但阿巴泰却抢险他一步冲了出来,这个意外直接让埋伏在这里的齐军有些不知所措。

说到底,就连他们都没料到会有鞑子突然打过来。

听副将问话,祁耀武则是将头深深埋到沙土里,思虑到底该怎么做。

自己手下这两万人虽然也算是久经阵战,但却根本没和关外的鞑子交过手,贸然出去,难免造成意料之外的后果。

齐军眼下能堂堂正正和鞑子野战不落下风的,也就只有那支十万多人的禁军,但此刻几乎全都在北直隶,王争显然也没想到多尔衮会突然来这么一手。

其余的部队,经过全面整改之后,虽然操训十分到位,普及了盔甲和兵械,辎重营、火器营的建制也都很齐全,但说到底并没有打过什么硬仗,王争对他们还不是很放心。

本来王争是想按历史常规套路出牌,自己去玩历史上多尔衮那一手,但是没想到,多尔衮随机应变,走了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一步棋。

这两万多人的清军,击溃了激战一天一夜的大顺军和闯军,埋伏在这里的山东军虽然也有两万多人,但却全是步军。

“怎么打?”

祁耀武虽然是历城军校一期毕业的头甲,但这个时候绞尽脑汁,却也想不出来什么对策,不过他唯一能确定的有一件事,那就是无论怎么样,都要出去插一脚。

不过,自己到底要怎么带着两万步军去打赢号称野战无敌的鞑子铁骑?

第二百一十章:登陆旅顺口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围,列阵摧锋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六百零四章:一统历 汉农籍 火器局第三百零八章:审时度势,兵不厌诈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抚 知府 总兵官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头第三百零七章:兵将一心,不败之地第六百零五章:鲜为人知的殉国者第六百零二章:诸国来朝,万象更始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铜板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咸服第五百八十五章:软硬兼施,帝王权道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抚 知府 总兵官第五百五十六章:阵前叙旧情,首功夺潼关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营第七十三章:不容乐观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岛有清军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备军令如山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凶战危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违军令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驻海州,守备自缢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营不放弃能救下的每一个人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轨心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四百四十六章:历史的某些必然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进京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三百一十三章:乱象纷纭,闯营挑衅第一百七十四章:杀第九十章:指点江山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围 破城第十七章:乱世知音莫相问第三百五十四章:远处山顶的大火第四百一十五章:历城军校一期学员第三百一十七章:总兵击鼓,力克通许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郑氏第二百四十章:乱世当用重典第三百一十二章:进剿河南,皮癣顽疾第五百六十七章:华夏一体,只诛东虏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红颜多薄命第八章:柴房引火将成灾第五百六十三章:多尔衮的棋高一招第三百一十章:进退维谷,借机发难第五十二章:反转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矿 悍将心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轨心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济济第四百三十六章:不来?发炮平之!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择第二百八十三章:会战归德第十一章:狗仗人势义井难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网第二百九十六章:只手遮天第二百六十四章:刘泽清之死(完)第二百四十章:乱世当用重典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矿 悍将心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袭(感谢枫林晚箫一万起点币的打赏!)第八十四章:鹰脸刑一刀第三百二十二章:处处不平第三百三十八章:内外断绝,朝不逾夕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四百七十九章:会师 立威 大宴第九章:月黑风高杀人夜第一百二十三章:宁海盐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愿,克复盛京第五百四十一章:苏州会晤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剑出鞘第九十一章:守备坐营官第六十九章:五队嫡系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东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一百六十七章:郑氏小儿闹灯会第九十八章:我们是文登营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纵得江大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给脸不要脸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闯王宅第三百二十四章:欲盖弥彰第三百九十一章:转机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钧一发——董有银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亲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难防第五百六十七章:华夏一体,只诛东虏第一百二十七章:众正盈朝第二百三十七章:问茶 品茶 小民第九十三章:征讨养马岛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二百一十一章:辽民苦第四百零六章:谍报司 无孔不入第一百一十五章:双喜临门第十六章:请命征兵拔头筹第四百一十四章:鲁王震怒第二百五十一章:进援第一百四十章:恨谒见之晚第四百七十章:谁的时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