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

崇祯十七年九月十三日晚,正是王争进入北京城的三天后。

这天的夜比往常都要黑,虽然有一轮明月悬挂在头顶,但是在盛京城头轮防值守的汉军兵士们却觉得下面的一切都有些阴森恐怖。

忽然间,一道蛮横的声音传过来:

“奴才们都听好了,左摄政和皇太后有令,打今儿起,八门八关的防备都要加强数倍,虽然那齐军不一定打到这里来,但多加小心总是没错的。”

负责外攘门的汉军正黄旗都统名叫陈绍宗,是耿仲明的嫡系部下。

尽管陈绍宗在此地汉军中说一不二,但是面对眼前这位旗人,就像是儿子见到老子一样,谄媚的笑着迎上去。

那前来传令的旗人穿着正红旗全身铠,显然正是代善府上的步甲旗丁,论地位不知比汉军这些杂七杂八的好到哪里去。

看陈绍宗如此识相,那鞑子哈哈笑了一声,非常放心的离开。

没过多久,一个穿着汉军正黄旗甲喇额真衣甲的军官从西侧城墙跑过来,抱拳说道:

“都统,城外来了一支汉军兵马。”

“哦?这个节骨眼上谁还敢来盛京城,怕不是奸细,弓箭手呢?”

陈绍宗两眼一转,心想前段时间左摄政王代善已经说过,任何兵马无故不得到盛京,更何况是一支汉军,定是奸细无疑。

可听见他这话,那甲喇额真却没有立刻下去传令,反而是犹豫的说道:

“都统,不是奸细,来人是...是屯守在白塔铺一带的石明雄,说是有紧急军情禀报给左摄政!”

“宋国辅,你可不要因私废公!”

陈绍宗听到石明雄这个名字当即脸色就是一变,指着甲喇额真宋国辅臭骂一顿,说宋国辅和石明雄自幼是玩伴,那石明雄背叛了怀顺王,此番前来定然没有好事。

宋国辅黑着脸被骂了一顿,心中对仗势欺人的陈绍宗更加痛恨,但他偏偏又不能说什么,只能是闷头担下去。

不多时,骂也骂过了,陈绍宗也明白,自己还是得去看看。

石明雄说的是紧急军情,要是和那支登陆的齐军有关,那可就是大事,自己要是给耽搁下来,被左摄政王知道了,难免要人头落地。

来到西侧城墙上,陈绍宗果真在下面见到骑着马的石明雄,他前后打量一阵,这才朝下面叫道:

“你们怎么好像是从南边来的要饭花子一样,这是发生什么事了?”

原来下面随石明雄前来的一队兵士每个人身上都缠着白布,不少人气喘吁吁,甚至互相搀扶着才能前行,看样子是前不久经历了一场恶战。

听见这话,下面的石明雄心中更是暗恨,低声道:

“将军,此人名叫陈绍宗,对鞑子最是忠心耿耿,绝对不能留,在他身侧的那个是奴才自小到大的玩伴,对陈绍宗早有不满,奴才可以劝他投奔齐王。”

装成普通兵士在给他牵马的正是这支齐军的主将陆井荣,他放下心中对这些墙头草汉奸的厌恶,只是微微点头,沉声道:

“接下来就看你的了,若此番顺利进入盛京城,你石明雄功不可没,本将定向齐王禀报,许你叙列一等功!”

石明雄心潮澎湃,深信不疑。

这几天准备的功夫,石明雄已经知道齐军中一等功的稀罕与重要,叙列一等功,要是将来论功行赏,自己少说也会是个营官,比现在给这些满洲蛮夷当奴才不是强多了。

想到这里,他抬声吼道:

“陈都统,那支齐军三日前突袭白塔铺,奴才拼死一战才逃得一条性命,此番就是前来为左摄政报信,要是因为你耽搁了军情,你还要当心脑袋!”

“放肆,你一个小小的庄田屯官,也有那个资格教训本都统?”

本来陈绍宗对石明雄就心存芥蒂,一直都是半信半疑,但听到方才这句话后却是再不怀疑话的真实性。

要是按石明雄以往的性子来看,绝不会有那个胆量与自己叫板,那么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说的话是真的,那支齐军已经距此不远。

陈绍宗显然没打算开门,但好巧不巧的,那负责外攘门的满洲正红旗章京巡城过来,听见军情这两个字,立刻就吼着让陈绍宗开门。

陈绍宗是个都统,论官级不知道比那满洲正红旗章京告到哪里去,但他却仍然像个龟孙子一样立马服软,开玩笑,这可是代善的王府亲卫,就算当场把自己给砍了,最后也不会有什么事。

盛京城并不算是很厚重的城门被人拉闸打开,听到这个声音,陆井荣脸上一喜,本来他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之前已经让高山和牛平亮分别带人在左右两侧埋伏,并且准备了简单的云梯和冲车,打算实在不行强攻盛京。

这盛京怎么说也是个都城,谁能想到,城门居然一骗就开。

陈绍宗在那满洲章京面前立即成了奴才,本来应该在城头观望指挥,但此时却不得不亲自下城去询问。

他带着三明亲兵出城,边走边道:

“石明雄,左摄政不许其它兵马进城,你还是自己去王府吧!”

石明雄骑在马上,看着陈绍宗不断冷笑,半晌间竟然没有回复一句话,陈绍宗面色愠怒,正要说些什么。

这个时候,石明雄才是说道:

“今日咱们新丑旧账一起算!”

没等陈绍宗说出话,他却忽然感觉胸前一凉。

此时依然是黑夜漫漫,原本在给石明雄牵马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马夫,竟然忽然之间抽出一口寒光闪闪的腰刀,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贯穿了他的胸膛。

说时迟,那时快,石明雄抬头疾呼道:

“国辅兄弟,齐王大军来了,还等什么!”

宋国辅显然有些没反应过来,但是那满洲章京却反应迅速,第一时间就吼着让汉军兵士们下闸,一时间,宋国辅陷入了两难的抉择。

可石明雄的喊话,瞬间将宋国辅推到风口浪尖,那正红旗章京看过来的眼神都变了,想也不想,抽出刀便砍了过来。

“汉狗!”

宋国辅起初并没有跟着石明雄投奔齐军的意思,堪堪躲过那一刀,就连还手都不敢,跪在地上连连叩头:

“奴才绝无背逃之意,绝无背逃之意——”

不过他话没说完,那正红旗章京的刀就已经挥了下来。

紧跟着,“噗嗤”一声,宋国辅的无头身躯喷涌着鲜血栽倒下来,他的头颅在城头翻滚,甚至还泛着不解和恐慌的眼神。

第五百三十九章:这就是一座宝库!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义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师襄阳,剑指南京第二百六十二章:刘泽清之死(上)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机 军议司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阳 汝宁 滁州第六十三章:杀价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吴三桂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举兵征辽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鞑子第三章:致命风寒不致命第四百四十章:安东候第二百七十章:横生祸端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奋威第六百零一章:三军云集,帝国开篇第三百二十五章:温柔乡第一百零五章:大乱第二百三十七章:问茶 品茶 小民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别第三百一十三章:乱象纷纭,闯营挑衅第三百六十九章:“松锦大捷”第二百六十三章:刘泽清之死(中)第三百一十三章:乱象纷纭,闯营挑衅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一百一十二章:两心相悦终定情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军第四百五十一章:思进取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备军令如山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东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归一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峥嵘显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歼灭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云龙山第三百三十六章:会师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营投山东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险家杰姆第一百一十五章:双喜临门第六十八章:回归第四百八十八章:关外 帝崩 乱局第四百五十三章:议取江南第三百九十章:坚城第三百七十七章:宁陵兵变第三百零三章:功过是非,一念之间第二十八章:神火飞鸦夺水门第六百一十四章:凤凰山 骁骑摧锋第三百六十四章:锦州解围战(中)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争失信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强 人心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掷的刘泽清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内有奸佞第一百八十二章:胡来神医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咸服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一百章:一个不留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台湾条约(下)第五百零四章:你们以为我不敢杀人?第三百零八章:审时度势,兵不厌诈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十一章:狗仗人势义井难第六十八章:回归第四百七十二章:饱掠归襄阳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让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八十六章:盐丁尚比官兵强第四百四十五章:郏县之战第四百六十六章:山头的另一边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五百二十二章:直来直去的谈话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复养马岛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进城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灭明,崇祯殉国第五百三十三章:军魂 铁律 肃心第三百三十七章:约法三章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连环第二百七十章:横生祸端第五百二十五章:这事闹的第三百章:总兵知事,讨价还价第三百二十四章:欲盖弥彰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为城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台湾条约(上)第四百七十九章:会师 立威 大宴第四百四十六章:历史的某些必然第七十二章:献铳第一百三十七章:红娘子?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围剿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网第四百八十六章:党争又起,圣躬违和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四百六十一章:虚伪的繁荣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给脸不要脸第一百九十二章:这不是海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