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声名大噪

“呦,管师爷!您在这转悠什么呢,可是来找大人的?”

听到这招牌似的嗓门,任是管清天都能听出来说话的是董有银,当时他有些尴尬的笑笑,回身拱手道:

“原来是董百总,有件事在下想了很久,一直不知道该不该和大人去讲。”

听到这话,董有银来了兴趣,翘着嘴问道:

“是啥事情,跟俺说说。”

管清天看了一眼周围,低声说了几句,董有银听到后却是叫出了声:

“青盐?这是好东西啊!你还在这沉吟啥呢,赶紧告诉大人,走走走一起进去,你不敢说俺帮你说还不行?”

董有银虽然以前啥都不懂,但是跟着王争摸爬滚打了一年多,青盐是啥再不知道那可就是有点蠢了。

“这....”

管清天没想到董有银这么大反应,不想进去,但他怎么拗的过人高马大的董有银,愣是给推了进去。

董有银嘟嘟囔囔的道:

“要俺说,你们这些文人就是搞不懂,花花肠子多,这点屁事还想,有啥好想的,放是俺早就告诉争哥了。”

......

剩下的事情就很简单了,黄阳待在赤山处理善后事宜,一方面派文登兵带着王争的文书与令牌,快马加鞭的前往宁津所、寻山后所以及靖海卫几地。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所有人都能发现,自赤山血战后,巡检司关口数量与日俱增,盐丁出动越来越频繁,地方上兴建庄田,收拢流民的举措也是屡见不鲜。

与此同时,第二家巡检司官办盐场开张大吉,就建在成山卫境内的温泉镇之内。

这样一来,成山卫所的指挥使与各个军将可是紧张够呛,整日是吃不饱也睡不好,不断的约束家丁,生怕招惹到盐丁。

盐场在温泉镇开办,一些有名望的商号铺子立刻就到赤山镇去占位子开分号,盐道上的各路杆子们也都是云集。

王争欣喜的发现,若是按这个势头下去,温泉镇附近很快就能成为第二个商贸中心,当然了,自己的腰包也是成倍的鼓着。

没多久,王争发下通告。

只要是百姓押着溃逃水贼去往各地的巡检司庄园找到负责的盐丁头目,便以人头论赏银,仅是一个水贼便有整整五两纹银。

五两银,说起来好像不多,但算起来却足以支撑大明一般穷苦人家一月的家用,这也是王争变着法给百姓发银钱改善生活,反正现在自己根本不缺钱。

不说在五文河与金水河缴获到的巨额财富,仅是文登等地的盐货买卖,便是日进斗金,这点银子对王争来说实是九牛一毛,对百姓却是意义深远。

当地朝廷军将接到王争的命令后也是不敢怠慢,似乎是带着某些讨好的意思,争先恐后的带着卫所兵上街配合。

由于各地都有盐丁的震慑,卫所兵再不敢骄横,地方上逐渐安平。

自那以后,残余的水贼在宁海以东地界简直成了‘宝’,有些庄子的百姓甚至成立了抓贼队,队里的人每天就是负责出去找水贼。

有些庄子的里正甲正还联合到一起,几个庄子划定范围里里外外的搜索。

说起来,百姓们搜的比任何盐丁和卫所兵都要仔细,一个墙角都要看几遍才行,毕竟抓住一个那可就是五两白银,以前苦干半年也没有这么多,王争的这道命令无形之中倒还促进了地方上的发展。

每天都有百姓们三人一伙五人一队的来到巡检司庄园,押着上次溃逃的水贼来换赏银,拿到银子后就是按人头摊派。

去帮盐丁抓的人成群结队,但是水贼真的是没有多少,一共浪里白条也就带出来两千多的水贼,赤山镇鏖战了一天一夜折损大半,最后侥幸未死溃散的,也就只有几百人,不出一月基本都抓的差不多了,一共王争也就散出去区区几千两的白银而已。

就在文登各地风风火火时,一封邸报经由吴惟忠之手,匆匆地送到了位于掖县的抚台衙署。

掖县是登莱巡抚杨文岳的驻地,现在王争所在的文登几地形势一片大好,但大明的形势可是越来越危急。

辽东方面在一月份时相对倒是平静些,朝堂众臣连声道是天佑大明,鞑虏自去,中兴有望。

稍有些见识的人都知道,那不过是掩耳盗铃之举罢了。

辽东近来战事较少其实是因为满清将重心放到了朝鲜,一月初,奴酋皇太极亲率八旗军队十二万之众攻入朝鲜,所向披靡,不过几日便包围了南汉山城。

一月三十日,朝鲜仁祖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彻底成为满清走狗之一,这也标志着自林丹汗败亡青海,蒙古各部臣服满清后,大明终是藩屏尽失。

杨文岳虽人在山东,但却心系家国大事,是个有抱负的文人志士,整日忧心忡忡,让他忧心的还不止于此。

就是前几日传回来的邸报,逆贼张献忠忽然率流贼自潜山而出,连破太湖、蕲州、黄州各州县。

三月二十五日,张献忠率流贼与官军大战于太湖之鄷家店。

流贼势大,以数万兵围官军数重,分路阻击史可法等援军。

是时天降暴雨,流贼从四面散攻,官军火器失灵无法发挥效用,两方短兵相接,激战数日。

最后的结果,张献忠斩朝廷军将潘可大等四十余人,数路官军皆溃,损兵万余,乘胜东取和州、含山、六合,流贼声威复振。

......

“文登再获捷报,境县清平,民生相安!”

“文登营剿灭两河巨匪,军民称善!”

当登莱巡抚杨文岳接到奏报时,激动的差点没有拿住这张小小的纸片,他不断的重复着念两个名字。

“吴惟忠...王争...”

登莱巡抚杨文岳接到捷报后虽然激动,但还是理智的派有司官员前往文登查验,当半个月后两千多颗血淋淋的头颅运抵掖县时,杨文岳哆哆嗦嗦的拟定一封奏疏,连夜发往京师。

王争率文登营出击剿匪,一战而取金水河,再战歼灭浪里白条,仅仅是几天,赤山血战的事迹就是传遍了整个登州府,而且还在风一样的向莱州府等地扩散。

时人称,吴镇台操训有方,改革文登弊病,麾下王争勇猛有为,率部连战连捷。

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间虎威尽显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儿当杀鞑以建功立业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时代的脚步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顺北上,屠掠宁武第五十七章:笼络人心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归一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四百八十六章:党争又起,圣躬违和第二十五章:王争献计剿巨匪第一百六十七章:郑氏小儿闹灯会第八十六章:盐丁尚比官兵强第二百三十一章:顺势而为,驱虎吞狼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难防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备”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户们的去处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五百六十七章:华夏一体,只诛东虏第五百七十一章:三个男人一台戏第三百三十章:驱虎吞狼第二百五十章:民乱 纵容 做大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谈第二百七十章:横生祸端第四百九十五章:自尽,还是奋力一战?第一百七十章:移驻蓬莱,执掌登州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四百七十二章:饱掠归襄阳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与木盒第十一章:狗仗人势义井难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师信件第六十六章:齐家悍妇第三十六章:以少胜多立奇功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进城第二百零一章:让人高兴不起来的胜利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战拓城(二)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二百零八章:谨防小人第四百五十九章:游刃有余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两条路第三百一十六章:锥阵破敌,两虎相争第六十九章:五队嫡系第三百零九章:飞雷立功,巧计破伏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强军到第二百五十章:民乱 纵容 做大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台湾条约(上)第三百八十九章:军令如山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谈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四百四十三章:实力与姿态第二百二十五章:清军出关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渐起 阉党!?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战拓城(二)第五百三十七章:斩郑利,夺首功第三百三十八章:内外断绝,朝不逾夕第三百七十七章:宁陵兵变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义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计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渐起 阉党!?第二十二章:恶虎挑衅不退步第四百九十七章:尔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三百一十七章:总兵击鼓,力克通许第四百三十一章:复起传庭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军第五百七十四章:多尔衮的新计划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师 后事 官官相护第五百零七章:悔不当初第一百章:一个不留第一百零九章:如是闻我未相见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险家杰姆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错了地方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战永宁门第十七章:乱世知音莫相问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动第十三章:铮铮誓言合众心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岛大捷第六十八章:回归第三百零四章:仁义懦弱,一线之隔第十八章:军伍废弛渐堪忧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围 破城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补疮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五十六章:把控源头第三百六十五章:锦州解围战(下)第三百二十一章:杀鸡儆猴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七十三章:不容乐观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来的下马威第二百一十章:登陆旅顺口第五百四十章:一泼尿带来的全面强军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来未有第六百二十四章:灭清 雅克萨条约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终可报第二百零七章:请旨渡海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辈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十三章:铮铮誓言合众心第八十章:蠢猪撞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