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请旨

请旨

今日是个大日子。

大褚宣宗二十三年,六月初八,褚宣帝第三女,皇女褚寻雅,封号靖安公主,下嫁兵部尚书之子沈明枫。

京城百姓闻风而动,纷纷出门围在街道两旁,夹道观看,皆要凑凑这热闹。

且说这三公主,坊间传闻其人如其名,容颜秀美,端庄贤雅,且颇具才气,于民间风评极好,威望甚高。奈何上天不怜,此女虽好,却姻缘不济,年过十七,尚未出阁,只叹缘分未至。

而今日,却是这美名盛传的三公主出嫁之日,然此女所嫁之驸马,却是京城人闻之无不摇头之人。只因这三公主所招驸马,即那沈府二公子,原是个痴傻儿郎!

众人无不叹惋痛惜,此事实乃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百姓不敢妄论,却敢在心内腹议:这皇帝样样都好,只这眼光不咋滴!

为何?

为何会有如此不尽人意之姻缘?为何百姓会不满那皇帝给三公主指的这一门荒唐亲事?

起因实则如下。

年初,皇帝春狩,无意间发现一吊睛白虎,心生喜意,独独带着一名近身侍卫策马追赶。白虎被追得恼羞成怒,回身朝皇帝一个猛扑,情况危急,幸得护卫其左右的那名御前侍卫舍身相救,捡回一条命,待得前来救驾的暗卫赶至,白虎早已咬断那护卫之颈,鲜血染红一片土壤……

白虎自是被猎杀,只是那侍卫却再也救不回。本也不是多么悲伤之事,那侍卫实则有些来头,此子乃当朝兵部尚书之子,虽是庶子,却是长子,皇帝有些犹豫,不知以何奖励宽慰自己那忠君爱国的臣子了。

为救圣驾牺牲,是一件极尽荣耀之事,算是死得其所。

然而这兵部尚书膝下只得两子,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只余那嫡一人子。而那嫡子,却自幼未及聪慧,年过十八,仍未解决终身大事,凡被提亲的人家一听是为那傻公子求亲,皆是摇头,更有甚者直接闭门不见。

尚书沈大人亦是深知自家这傻儿子指望不上,自小栽培了那大儿子,不求光耀门楣,总不至于丢了脸面去。哪知如今虽是救驾有功光宗耀祖,却是儿子以命相搏得来……

中年丧子,沈大人一夜白头,竟如苍老了十年。

皇帝仁慈,见爱卿憔悴如斯,更是愧疚。若非他好胜心起,非要追猎那白虎,也不至于枉送了那臣子性命,若非那孩子舍命扑向白虎,死的就是他这个皇帝,如今想必也已是朝野震动,国家大乱……

“爱卿,朕有愧于你!”

御书房内,皇帝脸带愧色,对下面恭敬站着神色凄苦的沈尚书诚恳抱歉道。

“皇上!您万不可如此言语,微臣愧不敢当啊!”

沈尚书诚惶诚恐,不敢受下这重重一语。

“唉!那,爱卿要何赏赐,抑或有何要求,朕定然照办!”

沈尚书抬起头来,两眼泪花,望着上座的一国之君,正欲开口拒绝,被皇帝打断,

“爱卿莫要推辞,这只是朕的一份心意。撇开沈护卫为朕牺牲不说,爱卿忧国忧民,十几年来尽心尽力辅佐于朕,朕铭感于内,些许赏赐,爱卿理应受下。”

“这……”

沈尚书斟酌一番,终是应下,

“那微臣就斗胆,求皇上为微臣那可怜的孩儿明枫保个媒,也好顺利为他定下亲事,早日为我沈家传继香灯!”

说着人已经跪下,只求皇帝能应了他这要求。

“这……”

皇帝有些微犹豫,沈家嫡子名头太盛,就连他平日里也有所耳闻,自己这保媒自是无甚要紧,怕只怕将来他那亲家怨恨自己。试问,谁家愿意把女儿许给那沈明枫?

只叹自己这忠君臣子命不好,年轻时生了个傻儿子,年过不惑又死了个好儿子……

“罢了,爱卿所求朕应下便是,等爱卿物色好人选,只管与朕说来!”

最终,皇帝应下这事,做了那保媒之人,沈尚书感激千万,谢恩离去……

午间,皇帝摆驾祈香宫。

皇帝与祈妃恩爱多年,膝下只得一女,乃皇三女,靖安公主,闺名寻雅。

三公主自幼聪慧,容颜俏丽,深得祈妃真传,琴棋书画,医术毒术皆是一绝,且生性淡雅,温婉有加,甚是受宠,自皇宫至民间,素有贤名,京城百姓对其更是称颂有加。

“皇——上——驾——到!”

随侍皇帝多年的李公公扯开嗓子,尖锐刺耳的声音远远传入祈香宫内,宫内之人闻声齐齐步出迎在门口,于皇帝踏入门槛之际齐齐下拜,

“恭迎皇上,皇上万福金安!”

皇帝躬身,双手扶起为首的两名女子,

“爱妃皇儿快起来。”待两女子立起,又挥手让仍跪着的一众宫女嬷嬷起身:“你们都平身。”

“谢皇上。”众人应声站起,随着几位主子入得宫内。

“雅儿今日在此,就陪父皇和你母妃一同用午膳吧。”

皇帝坐上暖榻,示意祈妃坐于另一边,朝女儿温和道。

两名女子中,年轻的那位便是皇帝口中的雅儿,即三公主褚寻雅。

只见那三公主身着一袭湖绿宫装,梳着少女宫髻,耳坠银饰,面色沉静,面容姣美,身姿匀称,气质淡雅,安安静静立于母妃身旁,一言不发却叫人眼前一亮,不能忽略了去。

果真是人如其名。

而那祈妃,则是容颜美丽,韵味非常,温柔婉约,保养得宜,模样看着竟似是只比那三公主大上十来岁。

三公主乖巧应是,并不多言。只那祈妃,看着皇帝似乎面有郁郁,忙关心问道:“皇上似有忧色,莫不是遇上甚么烦心事了?”

三公主闻言望去,亦是发现皇帝眉间微皱,不知因何事烦恼,遂也安慰,

“是啊父皇,朝堂之事切莫过于劳心,由得大臣们为您分忧解难。”

这三公主不但人长得好,气质极佳,就连声音也是美。

“唉!要真是朝堂之事倒好办了。”

“哦?不知皇上所谓何事?”

这时宫女端了茶进来,皇帝等人放下茶盏退开才道,

“朕原本想着多多赏赐那沈爱卿,却不想那沈爱卿别的不要,独独要朕为他那傻儿子保媒,求一门好亲事。”说着轻叹一口气,望向远处,又是感慨,

“想朕英名一世,到如今却是如此为难。谁家的女儿不是心肝宝贝疼着宠着,有谁会愿意将女儿许给一个痴傻之人,朕实是不想做那害人之人,却又不忍拒绝那忠烈又可怜的沈爱卿……”

祈妃闻言,一时无语,想了想,只能安慰道:“此事确是难办,只要皇上一句话,任是谁家也拒绝不得,却难免心内有怨。只是皇上也切莫过于忧心,万事总有解决之法。”

他们一个自顾忧虑,一个自顾宽慰,倒是不曾注意到立在一旁的三公主脸色有异。

三公主乍听闻皇帝所述,心内万般惊奇,抿着唇不予谈论,只一门心思考虑着一件事,待过了片刻,这才有了决断,一咬牙,上前面向皇帝跪下,诚恳道,

“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哦?”皇帝扬眉,端起茶盏,询问道:“雅儿已有妙计?快说来听听。”

“儿臣向父皇请旨,求父皇赐婚,儿臣愿招那沈家公子为驸马。”

三公主用极为清晰的言语,说完这一句。

作者有话要说:

新手新文,望诸位看官多多支持!

插入书签

第57章 争取第83章 丑事第51章 明态第50章 急事第84章 审问第28章 案件第99章 宝宝第95章 消息第52章 毒参第94章 刺激第127章 番外之周岁(上)第88章 出发第114章 享乐第72章 交易第65章 开窍第78章 探寻第27章 听墙第11章 问话第95章 消息第20章 鸣冤第13章 归宁第128章 番外之周岁(中)第42章 期待第17章 宫宴(上)第68章 点拨第20章 鸣冤第26章 怄气第36章 遇劫第29章 偷看第71章 迎客第78章 探寻第100章 惊疑第103章 偷听第77章 密探第102章 劝说第99章 宝宝第43章 闹剧第1章 请旨第71章 迎客第23章 医赠第1章 请旨第86章 赠药第55章 欲动第37章 伤患第94章 刺激第112章 满月第25章 惩罚第75章 答复第43章 闹剧第46章 秘方第125章 番外之年节(中)第38章 改观第63章 风寒第109章 尴尬第113章 过继第58章 惆怅第26章 怄气第29章 偷看第12章 婉拒第77章 密探第29章 偷看第53章 撩拨第55章 欲动第72章 交易第65章 开窍第38章 改观第60章 中毒第62章 醒来第71章 迎客第43章 闹剧第13章 归宁第92章 结果第128章 番外之周岁(中)第81章 补身第87章 赏银第28章 案件第32章 晨起第27章 听墙第77章 密探第59章 教导第55章 欲动第9章 起夜第14章 玩耍第44章 质问第36章 遇劫第6章 嘱咐第34章 血脉第7章 大婚第71章 迎客第127章 番外之周岁(上)第66章 宝贝第67章 喜爱第49章 朦胧第39章 忽悠第49章 朦胧第88章 出发第88章 出发第77章 密探第20章 鸣冤第109章 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