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赟又犯了个错误

李赟既然有了这个心思,那就要问个明白:“如果我想用那个井里的气怎么样,够不够用,还有需要办个什么手续?”

:“这个也没法测算,要是地下地质条件好,气体可以流动过来,那就能采好多年,要是就下面这一团气,那就没多少了,不过就按井管的这个直径如果点上着个一年没问题,你如果想用的话,我直接就按报废井的价格给你就行,反正这口井不是点着了就是封死,你用还省下来后续的处理费用,不过井口的开采设备和储藏罐还有管道这个都需要你自己投钱。”

李赟厚着脸皮继续:“那麻烦你给问问这些设备多少钱,行的话我就用了。”

:“好的,这样不麻烦,不然还得后续处理,油田有专门的施工队,你这个可以当作私活干,价钱可以少一点的。”

:“好啊,自己用能便宜就便宜些,麻烦王队长了。”

王队长打了一个电话一会就问道价格:“井口设备和1000的储存罐报价是50万,看你用多大口径的管道,一般就是DN50的一公里10万,气井到你这里也得十多公里,全部下来也得200万。”

农场冬天锅炉取暖和大棚加温都是采用的煤,李赟是一看到那个烟囱冒着黑烟就烦,再说烧煤也不便宜,一天就得十来吨煤,一吨运到农场也得300来块钱,一天就得3000多块钱,一个冬天锅炉最低也得烧120多天,不取暖时食堂和温室所用每天也得两吨左右,一年最低也得50万,这还要生产玻璃,也需要烧锅炉,屠宰场还要搬来,也要用,这样看用上天然气的话一年就能回本,用上两年就赚了,再说要是这口井没了,那也可以在找口气井啊,到时就没这么大的投资了,这个买卖还是可以做的。

:“王队长,那就麻烦你给安排一下,看看工程队什么时候可以过来签个合同,尽快能开工。”

:“老弟,他们都是干私活的,这个只要签了合同,他们马上就可以开工,并且你这里也有挖掘机,施工很快,你就和我们勘测队签就行。”

李赟明白了,其实这就是个私活,那就好办了,刚才的那只是报价,用农场的设备那还可以砍价的,其实完全可以让王队长安排几个技术员,设备钢管自己采购就行,那就安排闵通贵干这事就行,他是经常和这些建设单位打交道,最明白里面的道道。

跟王队长说了下,把闵通贵找过来,事情给他大概一说,他是马上就明白了。反正最后他和王队长交谈后,跟李赟是要了100万的资金,说是尽量多退少补,油田本身就有二手的设备和管道,一样用。

果然是李赟猜想的那样,王队长找了几个技术员指导指导着闵通贵手底的工人,第二天就把设备和钢管运来了,连安装设备和铺设管道用了十天,食堂就用上了天然气灶,锅炉得等不供暖了改装后才能用上天然气,最后闵通贵又给拿回15万来。

不过这事在和冯瑶姐说了以后,她是把李赟好训一顿,这种小便宜不好占。得按正经的程序来办,最后又逼着李赟和王队长签了一个正式的合同,并且自己承担税费把税给交了,这事才算过去。

李赟其实是因为对于财务制度还是不了解,办事还是以个人的身份考虑问题。但是现在农场是一家公司,在财务上就得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来办,贪一点小便宜,容易让人抓住把柄,并且现在是领导明确的提出要支持农场,那这种事就更的注意。

并且让鑫瑜又专门跑来给农场的财务人员上了一天的课,强调了财务制度。鑫瑜晚上在李赟家吃饭时和韦欣说:“可得看好他花钱了,别到时不知道让人抓住把柄。”

韦欣因为基金会是采用了严格的财务监督制度,所以对财务制度是了解的非常清楚,这次是因为现在正是春播季节,农场每天的支出特别多,并且频繁,所以这一百万财务人员就以为是农场的正常开支,又因为是李赟亲自去办的,也就没太注意,如果不是李赟自己卖乖的跟冯瑶姐说了,这笔钱就得等月底鑫瑜查账时才能发现。

不过鑫瑜是和李赟一样的财迷,只要有便宜占她就高兴:“这个事是占了大便宜了,等于白捡了一个天然气井,现在咱们交了税就是合法的了,你这买卖做的值。”

李赟是让她这一句话夸的是美滋滋的,一时大方的对她说道:“你表现好了,到今年年底你欠我的债就免了。”

鑫瑜听李赟这么大方的话,立马高兴的跳了起来:“噢.......我终于不背债了,可是松一口气了。”

怎么听她这口气就好像李赟逼她债似的,平时也没看她把这笔债当回事,没看她紧张。现在她手下的财务人员是配备齐员,除了月底查账时她忙一些,加个几天的班,平时她是没少了逛街,晚上吃着零食追着泡沫剧,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根本就没见她有压力。这个没良心的,还反给李赟扣顶帽子,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李赟天天逼债呢。

这个钱其实李赟早有打算,韦欣的那份肯定是不能要了,冯瑶姐的也不能要,就光剩鑫瑜的有点不好意思要啊,再说她在公司,财务方面的问题可是一点不用李赟和冯瑶姐操心,公司的现金流是源源不断,并且今年公司大发展是到处用钱,也是没有因为钱耽误过事,这些都需要鑫瑜的调控才行。所以李赟等于额外奖励她这笔钱也不算什么。

说实话李赟挣了这么多钱,自己真没花多少,不像别的有钱人讲究吃穿玩。现在李赟名下最贵的就是那辆车了,那还是冯瑶姐在汽车公司的时候买的,这也快两年了,一直用着的。韦欣给他买了一块两万来块钱的手表,他嫌带着不舒服就一直放在床头的抽屉来了,身上的衣服平时穿的就是一些运动装也就一身不到一千块钱,有时候还穿着从部队带回来的那身迷彩服。最贵的衣服就是订婚时韦欣给定做的那套西装,到现在还挂在衣橱里,很少穿。

也不抽烟,酒也没自己买,家里的白酒都是师傅买了给的,李赟有时候看看自己真不是个有钱人,但是拿钱给人家真的是很爽。

第九十五章 小师妹的难题第四百四十七章 谭超的汽车战略第三百七十六章 小庄摘的第一个瓜523果木木炭第五十五章 朋友小聚第一百三十六章 震撼第四百零一章,两条捷径,但是目的地不一样第三百五十六章 染色的手第二百九十三章 姥爷第三百九十九章 遇到一个有趣的富二代第十二章 丈母娘的态度第五十章 农场的大房子盖好了第三百九十八章又买了一个房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西气东输工程528 国家质量监督委员会来人第四百七十八章 良心馕第三百五十四章 慈善的桥梁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漠腹地的胡杨西餐厅第二百五十五章 泡澡529 赶上很难第三百五十五章 想儿子了第一百九十五章大数据系统的建立第一百四十一章 家宴第九十四章 火锅夜话第三百七十章伙伴第二百九十二章 芦苇荡、鸟儿和鱼520 船舵是方向盘第二百五十章 丹尼尔的三步计划第二百零三章绝活一阳指第三百三十八章李赟的总结515 老胡的羡慕第四十八章 守护李赟的质朴第三百六十三章 胡边疆的变化519 男子汉的意义第四十一章 吃龙虾第四百四十七章 谭超的汽车战略第一百六十五章 鲜花菜系第一百三十一章 蔬菜上市的反响第四百三十八章 戈壁滩没有虚套526 掠食的美感第四百零一章,两条捷径,但是目的地不一样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自己有钱第三百零五章 保媒拉纤第四百零三章 酒会的作用达到了第四百零九章 祭拜民族英雄531 清蒸冷水鱼第三百六十章 过山峰翻达坂第三百七十章伙伴第二百六十四章 邻国的衣食住行第一百六十九章 华夏语言的博大精深第二十六章 建移动信号塔第二百九十七章 上车的习惯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农民的觉悟第三百七十一章给办一个亿的第五百零六章 我们也要参与第十九章 买车第四百一十四章 活着的总得为他做点什么第二百三十九章 要俯下身第七十五章 李 伟的成长第一百一十三章 李赟家的年夜饭第四百三十章 魔鬼般的驾训第二百七十五章 低调的刘叔第一百一十八章 销售新方式第三百零五章 保媒拉纤第一百三十一章 蔬菜上市的反响第五十九章 休整第三百八十四章 失传的手艺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耍小性的韦欣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赟的纠结第四百四十七章 谭超的汽车战略第三百五十五章 想儿子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赛后总结会第三百七十一章给办一个亿的第二百五十五章 泡澡第四百零三章 酒会的作用达到了第三百七十三章酒后吐真言第四百二十二章 小目标第二百六十三章 一碗羊骨汤一个馕第四百二十五章 迪化的出租车司机第四百九十八章 评选集团优秀员工第七十三章 谁告的密第四百一十八章消除恐怖袭击的影响第一百二十八章 闪电安家农场第四百八十七章 摔着摔着就会了第八十二章 滇池拍照第三百三十三章 农场出产必属佳品第九十六章 李赟做拌面第一百三十二章 旅游团的到来第三百五十九章地瓜菜第四百九十章 借花献佛第一百四十六章 领结婚证第九十一章 考察坎儿井513 出海喂海鸥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方保护主义的利弊第一百八十六章 过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生活第一百二十章 羊杂汤第十七章 家乡第六章 与狼对峙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师洪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