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母盗血_144、 南水北调与大禹治水(续)

但是,这种说法矛盾较多,经不起推敲。其一,浚县大伾山和位于邢台市任县、巨鹿的大陆泽,都处于同一经度上,是正南正北方向;而华北平原的地势是西高东底,从大伾山向大陆泽引水分洪,不如向偏东北方向直接导洪入海来的顺畅。实际上,大禹确实从浚县大伾山向北开挖了一条分洪渠,但它没有注入大陆泽,而是和古漳水汇流后,经过河北的曲周、临西,在清河一带折向东方,直接流入渤海。临西县有一处古堤,人称鲧堤,传说是鲧、禹治水的遗迹。后经挖掘鉴定,说是宋代留存。作者认为,这个鉴定并不能否定鲧、禹时期在这里修过大堤,因为洪水溃堤后,大堤往往会被夷为平地,甚至会冲出一个大坑,人们不得不就地重建新堤,原始的遗存当然就挖掘不到了,而它原来的称呼却演习了下来。

其二,禹贡大河是最后经过一条叫做降水的河进入大陆泽的,因此,找到降水,便成了给禹贡大河验明正身的关键。沿着从浚县大伾山引出的分洪渠往下走,却找不到降水。为了附会《禹贡》,有人把流经河南省淇县的淇水硬说成是降水,但淇水之名春秋以前早就存在了,因为《诗经》中曾提到它。还有人说,山西省屯留县有条河叫降水。但是,这条降水还没有走出太行山就汇入了漳水,难圆其说。

其三,《辞海》“大伾山”条载:“《书•禹贡》导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汉晋南北朝以今河南荥阳氾水镇西北成皋故城所在之山为大伾,见《水经注》《河水注》、《济水注》及所引汉晋资料。唐以后以今河南浚县城东黎阳东山为大伾,见《括地志》等。”现在我们明白了,从大禹治水到唐代,已经过去了三千余年,当年大禹在太行山坡地上开辟的分洪渠早已湮没,不见了踪迹,后人于是把浚县的分洪渠当作了禹贡河,并把黎阳东山冠以大伾山之名。

其实,大禹从荥阳大伾山一带沿太行山坡地向北引分洪渠

一事,在《禹贡》中就有明确记载。在谈到冀州的治理时,文中有“覃怀致绩,至于衡漳”及“大陆既作”等表述。意思是,西来的黄河在覃怀得到控制后,又引水北上,横穿漳水,进入大陆泽。覃怀,古地名,在河南省武陟县境内,与荥阳大伾山隔河相望,这里也正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横穿黄河之处。

大禹为什么选择此地开挖分洪渠呢?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对黄河治理路线有几句简单明了的总结,不妨摘录如下:“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南到华阴,东下砥柱,及孟津,雒(洛)汭,至于大伾。于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数为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北载之高地,过降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东海。”这段文字并不难懂。原来,“黄河之水天上来”,抵达大伾山时,居高临下,如脱缰的野马,滚滚而下,给下游平原造成极大的冲击。为此,大禹经过数度失败之后,才决定在这里力挽狂澜,引水沿着山坡北上大陆。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济水》中,对此处形势有过精彩的描写:“…伊、洛合注大河,南则缘山,东过大伾,回流北岸,其势郁懞,怒涛湍急激疾,一有决溢,弥原淹野,蚁孔之变,害起不测,盖自姬氏之所常蹙。昔崇鲧所不能治,…”最后两句中的“姬氏”和“崇鲧”,指的是黄帝和大禹的父亲鲧。文字中透露,入主中原的黄帝就曾经为此头疼不已,而以治水失败载入历史的鲧,很可能就是在这里栽了个大跟头,被革职判刑,流放到羽渊。岂只上古,有史以来,黄河在武陟一带决口无数,都给下游造成了灭顶之灾。仅就这点我们也可以看到,大禹治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值得中华民族大书特书的辉煌一页。

现在我们可以明确地说,大禹从荥阳大伾山向北开辟的禹贡大河,与如今的南水北调中线几乎是重合的,只是在穿过河北、河南两省交界的漳水以后,南水北调渠继续沿着高坡北

延,直到北京;而所谓的禹贡大河则从邯郸开始走下坡路,偏向东北方向,与从太行山上流下的降水汇合,注入大陆泽。在邢台至邯郸间的高速公路上,有“支漳河”和“软地基”等标示,很可能就是其流经的遗存。

关于降水,现在可以撩开它神秘的面纱了。《汉书•地理志》注云:“降水,在信都。”历史上的信都有两说,一是在冀县及其周遍一带,汉代曾置郡、国。这个信都在大陆泽以东的百里之外,从东向西排洪不大可能。二是在如今的邢台市西南古邢国一带,秦朝时曾置信都县,此后虽经数度易名,一直有信都之称。《汉书》所指信都,应是此处。邢台的哪条河是降水呢?符合条件的是横贯邢台城南的大沙河。大沙河的下游流入大陆泽,而它的上游有条主要支流叫浆水川,还有一个古老的浆水镇。浆水者,降水也。音同,只是字不同而已。降水从太行山上倾泻而下,犹如天降,所以古人称之为降水;后人也许见水浊如浆,于是写成浆水,大概如是。这种随意更改地名的现象古今都有,给后人造成了不少麻烦。

大禹治水轰轰烈烈,波澜壮阔,涉及的范围之广泛、动员的人力之众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以想象的,是世界上任何民族都不曾有过的。不要说遍及九州的治理工程,单就在黄河下游扇面形的平原上,就疏浚、挖掘了十数条骨干河道。除了上文提到的两条分洪渠,其中较大的工程还有开辟漯水、(今徒骇河)疏浚济水、并从荥泽引水向东通过泗水进入淮河。骨干河道之间,又十里一大渠、一里一小渠,挖掘出纵横交错、密密麻麻的沟洫。通过这些河渠沟洫,将频发的山洪以及因海浸形成的多年积水排入大海,使广袤的华北平原又呈现沃野良田。大禹治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不仅再造了九州河山,为后代子孙重塑了家园,而且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伟大而丰富的精神遗产,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奋斗不息。

(本章完)

鬼母盗血_蚩尤旗正文_鬼母盗血正文_74、国王嫁女鬼母盗血_126、帝舜禅让正文_上部《炎黄与蚩尤》21、东 海 流 波 山正文_86、有熊比武大会正文_上部《炎黄与蚩尤》43、女 枢 论 政正文_上部《炎黄与蚩尤》52、共工失九土正文_上部《炎黄与蚩尤》24、风伯与雨师鬼母盗血_100、华山玉女(续)鬼母盗血_下部《尧舜禹》.34、皋 陶与 神 羊鬼母盗血_下部《尧舜禹》69、大 麓 惊 魂鬼母盗血_94、 蚩尤宋山显圣鬼母盗血_下部《尧舜禹》.70、大陆惊魂(续)正文_上部《炎黄与蚩尤》46、水底邂逅正文_108、蚩尤打破天覆阵正文_99、轩辕坠江遗玄珠正文_兄妹交尾正文_10、嫘姑招婿鬼母盗血_下部《尧舜禹》27、 南 巡 三 苗鬼母盗血_87、战 盘 瓠鬼母盗血_下部《尧舜禹》.78、丹水之战(续)鬼母盗血_144、 南水北调与大禹治水(续)鬼母盗血_下部《尧舜禹》.52、嫦娥奔月(续)正文_兄妹交尾正文_上部《炎黄与蚩尤》53、鸟巢风波鬼母盗血_下部《尧舜禹》24、麻 姑 醉 酒鬼母盗血_下部《尧舜禹》.67、 象 的 婚 事正文_上部《炎黄与蚩尤》38、少 昊 醉 酒鬼母盗血_下部《尧舜禹》23、战大风(续)正文_精卫填海正文_上部《炎黄与蚩尤》51、大闹首阳山正文_上部《炎黄与蚩尤》22、君 子 国(一)鬼母盗血_下部《尧舜禹》5、北 巡 八 狄鬼母盗血_下部《尧舜禹》 63、张 果 老 饮 驴鬼母盗血_下部《尧舜禹》22、战 大 风鬼母盗血_,133、句芒显圣正文_《炎黄与蚩尤》56、女鲅认母正文_112、雨 师 妾正文_101、降 水 之 战(一)鬼母盗血_下部《尧舜禹》.66、野人谷 (续)鬼母盗血_下部《尧舜禹》31、水府艳遇鬼母盗血_下部《尧舜禹》2、寒 宫 怨 女鬼母盗血_84、羽渊诉衷肠(续)正文_上部《炎黄与蚩尤》45、雷兽抢婚鬼母盗血_下部《尧舜禹)36、智斗雄虺正文_天弩绝唱(二)正文_上部《炎黄与蚩尤》21朱明与句龙、鬼母盗血_109、鳖 灵 艳 遇鬼母盗血_下部《尧舜禹》30、虞舜出山(续)鬼母盗血_102、伯 益 作 井正文_上部《炎黄与蚩尤》22、君 子 国(一)正文_上部《炎黄与蚩尤》27、力 牧 戍 边正文_110、神巫卜卦正文_天弩绝唱(二)正文_102、降水之战(二)鬼母盗血_57、阏(yān)伯与实沈正文_上部《炎黄与蚩尤》49、争 鼎 之 战鬼母盗血_107、九 头 相 柳正文_92、轩辕妻嫫母平乱鬼母盗血_109、鳖 灵 艳 遇正文_93、帝鸿(1)化轩辕正文_108、蚩尤打破天覆阵鬼母盗血_123、舜让单卷(续)正文_上部《炎黄与蚩尤》50、句 龙 祭 天正文_110、神巫卜卦鬼母盗血_下部《尧舜禹》24、麻 姑 醉 酒正文_上部《炎黄与蚩尤》45、雷兽抢婚鬼母盗血_下部《尧舜禹》58、阏伯与实沈(续)正文_8、素 女 弹 琴正文_女鲅鼓瑟(二)鬼母盗血_下部《尧舜禹》14、网开一面正文_103、蚩尤大战力牧鬼母盗血_131、玄 宫 受 命鬼母盗血_110、鳖灵艳遇(续)正文_89、轩辕拜将鬼母盗血_93、季连成亲(续)鬼母盗血_127、“序”和“自序”正文_67、赤蚁逞威正文_93、帝鸿(1)化轩辕正文_74、国王嫁女鬼母盗血_74、鲧窃息壤(续)鬼母盗血_下部《尧舜禹》.51、嫦 娥 奔 月正文_上部《炎黄与蚩尤》52、共工失九土正文_《炎黄与蚩尤》61、双龙会正文_上部《炎黄与蚩尤》30、幽洞艳遇正文_上部《炎黄与蚩尤》52、共工失九土鬼母盗血_下部《尧舜禹》20、逢蒙投师(续)正文_上部《炎黄与蚩尤》46、水底邂逅鬼母盗血_72、鲧窃息壤正文_93、帝鸿(1)化轩辕鬼母盗血_138、苗山《箫韶》正文_102、降水之战(二)正文_99、轩辕坠江遗玄珠正文_上部《炎黄与蚩尤》19巴 蛇 吞 象(1)鬼母盗血_下部《尧舜禹》32、水府艳遇(续)鬼母盗血_107、九 头 相 柳鬼母盗血_128、结 怨 汪 芒正文_98、蚕神嫘祖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