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冲突和矛盾

得到的答案就是,很多人,尤其是青壮劳动力很多都是跑到上海那边打工去了,这农村虽然不至于荒废了,但是也没什么闲散的多余劳动力了。

这让李开吉感到了危机,这青壮劳动力都是被隔壁的松江府上海给勾引走了,以后他这嘉兴府岂不是人口越来越少,这没有人口,怎么开垦更多的荒地,提高粮食的总产量。

如果没有粮食产量,嘉兴府还算是江南鱼米之乡吗?

但是那些闲散劳动力自己跑到上海去打工,当地官府自然是拉不住的,毕竟人家追求自己更好的生活,你也不能拦住,也拦不住。

但是,如今上海那边的企业,竟然都是直接派人来招募工人了,却是一招募就是几千几千人的,那么他这就不能忍了。

这嘉兴府的虽然是江南上等府,人口数量不少,但是也架不住几千几千的青壮劳动力流逝啊。

为了避免辖区内的青壮劳动力大规模流逝,进而造成土地抛荒之类的事,李开吉也是狠下心来,直接吩咐下去,让下头的人随便找了个名头,把那几个企业派来的招聘人手的人给扣起来。

但是要怎么处理呢?

如今的他一时半会的也是拿不定注意。

因为这些企业既然能够到嘉兴来招募工人,而且招募的人数几千几千人的,这企业的规模自然是小不到那里去的。

这大企业背后,肯定也是有着各方复杂的利益关系的,说不准还有国有资产的利益在领土呢。

这种情况下,贸然处理的话,也是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他也只是暂时把人给扣了下来,但是没有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结果呢,果然,华亭官府就是派人来询问相关情况了。

李开吉此时也是感到无奈至极!

因为按照法理来说,人家企业又不犯法,只是招募工人而已,他抓人是不妥当的,但是他却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辖区里的青壮劳动力都外流啊!

所以,他是直接拖着华亭方面,也不给什么明确的答复,然后就是快马向杭州的浙江巡抚衙门送去了书信,请求示下。

而浙江巡抚接到了相关情况后,先是发文训斥李开吉,让他立即放人,毕竟无缘无故把人抓起来,而且这些企业还都是中大企业,背后还站着华亭乃至整个松江府,甚至是整个工商行业的利益。

要是嘉兴方面可以随便抓人,不让企业去招募员工,那么以后是不是就有地方衙门会禁制也禁制企业去招工,甚至是干脆禁制辖区的民众外出大城市打工呢?

这真要是有样学样,这工厂所需要的工人从哪里来?

就现有的那点城市人口,全部填进去也不够用啊。

所以,实际上冯倪行文浙江嘉兴方面的时候,实际上上海那边的不少企业都是得到了消息,然后也是发动了关系向浙江方面施压。

李开吉还不知道,实际上浙江巡抚那边受到压力也不小。

但是浙江巡抚那边虽然让李开吉放人,但是也是向京畿上了折子,折子里说明了嘉兴、湖州等部分府县的青壮劳动力流逝严重。

同时,受到纺织业兴盛,蚕茧价高等影响,部分地区的农民们开始大规模种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而不愿意种植粮食了。

这封折子到了金陵城之后,迅速受到了御书房众大臣的重视,就连李轩也是相当的重视。

这封折子所反映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两个府县的问题,而是工业和农业冲突的问题!

尤其是在江南地区,这个问题显得尤为严重。

因为其他地方,工商业发展本来就比较一般,而且农业发展也是有局限,所以工商业的发展,刚好还能够吸纳更多的人口就业。

但是在江南,这个地方却是极为的特殊,首先这个地方是华夏地区最为重要的粮仓,哪怕是最近这些年湖广的开发非常迅速,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但是依旧无法和江南相提并论。

同时,江南那边依托上海,工商业发展的极为迅速,而且规模非常的庞大!

这些工业里,纺织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而纺织业是需要原料的,蚕茧以及棉花就是最为重要的原料。

为了获得更多的蚕茧,同时竞争也比较大的情况下,商人们提高价格收购,推到蚕茧价格后,农民们就会种植更多的桑树养蚕,以获得更高的收入。

同时,棉花种植也是同样的模式。

而这样,不可避免的就会缩小粮食的种植规模,最后导致整个江南地区的粮食产量减少。

江南作为帝国最为重要的粮仓,这粮食开始减产的话,所造成的影响将会是巨大的,而且是恶劣的。

这赚再多的钱,但是没有粮食,又有屁用啊!

但是,工商业的发展显然也是不能停下来,要不然的话,谈何展开工业革命啊。

李轩对此感到有些头痛,农业和工业之间对人口以及土地的争夺,已经是开始出现了,而且是在最为重要的江南地区出现的。

这事如果处理的不好,那么以后肯定是会出现大麻烦的!

要么是工业发展不起来,要么是粮食大减产,而这两个,李轩都不愿意看到。

最后,李轩召集了群臣,商讨该如何解决工业和工业的冲突!

要知道,如今虽然只是在江南地区爆发出来了,但实际上,这种问题广泛存在于全天工业和农业都比较发达的区域,比如说珠三角地区同样如此。

珠三角地区,如今可是南方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同时工商业也是发展的相当迅速,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冲突,同样是有,而且不少。

只不过没有江南这边这么严重而已。

在御书房会议上,众多大臣们也是你一言我一语,各种各样的办法都是被提了出来!

而李轩一如既往的只听不说,等到会议讨论的差不多了,李轩才是敲定了最后的决定,既然在部分地区存在着工业和工业之间的土地和人口的争夺,那么就进行分散。

这个分散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包括粮食产量的分散,也就是以后不能过于依赖江南的粮食产量,比如加大帝国其他地区,尤其是湖广地区的粮食产量,同时要开发其他适合产量的地区,让帝国用于更多的粮仓,避免对江南粮仓的依赖程度。

其次,则是工业的分散,虽然说因为成本等缘故,企业们总是喜欢扎堆在一起,上海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但是后续帝国方面将会打算扶持其他地区也发展工业,比如说天津,天津地区附近有着煤炭资源,而且地形平坦,近海,同时也是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适合发展工业。

又比如说其他几个地方,比如长江沿岸地区的其他城市,依托长江,也是能够发展工业的。

最后,则是人口的分散,这个人口的分散,是说在工业区招募工人的时候,不能把眼光盯着本地依旧附近地区的人口,这样不但会因为争夺劳动力而导致用工成本推高,更是会导致当地的劳动力大量流入工厂,继而导致从事农业的人口多少。

所以,鼓励企业从人多地少的地方招募工人,或者是直接到人多地少的地方就地开设劳动力密集的工厂,实际上,很多地区的企业都是渴望着有企业进驻开办工厂的,可惜大多时候人家企业不愿意来。

为此,帝国将会进行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其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准备逐步取消在上海、广州、天津等地区的大幅度财政补贴,优惠政策。

这些地方的优势已经是足够大了,不需要中央的财政补贴以及政策,都能够自行发展的很好。

相反,其他地方因为自身吸引力不足,反而是更加需要来自省道以及中央的政策扶持。

这一系列的分散政策,是用来缓解上海、广州这种比较奠定的农业和工业都比较发展,进而造成重大冲突的压力。

要知道,帝国人口超过一亿五千万,而且大部分人口都是没能达到温饱水平呢,现阶段的工厂所需要的工人,对于庞大的帝国人口而言,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数字而已。

问题的关键就是,工厂扎堆,都是挤在上海和广州等极少数地方,进而造成当地的人口和土地冲突,然而帝国其他的大量地区,却是人口过多却是没有足够的土地或者就业机会,苦苦挣扎的。

展开‘分散’政策,为的就是保持农业和工业继续高速发展!

李轩做出了决定,帝国就是迅速开始施行相关的政策了!

具体到浙江那边,浙江巡抚衙门的官员们得到京畿那边的相关消息后,还没有等正式的官方文件下来,立马就是开始了行动!

他们开始主动向浙江在宁波、杭州、湖州等地的工厂,以及上海地区的工厂发出邀请,邀请他们去浙南地区招募工人。

而且还给予了承诺,说是当地官府会组织劳动力前往应募。

当然了,当地官府不会对企业和工人之间是否达成用工协议而进行干涉,他们只是负责牵线搭桥,企业最后花多少钱招人,招多少人,当地的劳动力愿不愿意去,官府不会进行任何的干涉!

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招人难?用钱砸啊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奇葩的全球贸易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前无古人圣天子第八百五十三章 换装燧发枪第七百三十六章 陛下,大捷啊!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大唐人最憎恨的机构:税部第两百八十四章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第三百二十六章 奔袭兴泉府城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白送更吃亏第五百一十二章 武装柳州独立团第两百六十五章 生死大战将至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宣平八年四月第四百零三章 奶不出来了(第四更求订阅)第五十一章 珠儿望风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彻底本土化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毕志安赴前线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英格兰办海军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这雨,太大了!第六百九十九章 啊,骑兵!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封王海外第一百八十五章 穿越来的军阀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抄袭大唐的葡萄牙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淡定的陈科桥第七百三十七章 万古圣君李轩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同的科举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陈立夫的雄心壮志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倒霉的第五十七团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鞑靼人脖子上的套索第九百七十五章 王文华被贬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修堡垒上了瘾的大唐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陈立夫是有着崇高理想的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个屁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谁说太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后第七百六十六章 秦志福接旨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求杀敌,但求吓人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五百三十五章 分赃大会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史无前例的远征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白送更吃亏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米尼步枪初登场第六百四十章 大唐红夷大炮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鞑靼人异动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称臣纳贡?第七百一十二章 岳州困局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这仗,不好打啊!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诡异的发展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登陆扶桑!!!第六百五十一章 改进火药配方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识趣的瑞典人第三百一十章 全军冲锋第二千四十八章 西湖汽车品牌效应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好惹的贼军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借粮从不还第八百五十七章 地方办企业第一百三十二章 步兵不打马赛克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舰队进攻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抵得上百万大军第六百四十四章 平贼饷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震惊世人的广告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蒸汽舰队起航第六百五十八章 不要脸的伪唐官员(求月票)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粮商第二千七十六章 结婚难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北岸开发区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玩勾心斗角,你们差远了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大唐西洋贸易公司改革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京镇铁路通车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鞑靼认怂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西海贸易:巴库第二千一百二十七章 得松江者得天下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要破阵?一堆乱石足矣!第五百一十九章 沈希仪的反攻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们的镜子爆炸了……第二千一百六十一章 破产的大唐地方衙门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靠谱的计划第八百五十八章 俞大猷被俘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九章 洞房花烛夜里的鲜血第四百二十二章 自由而奔放的明军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大唐从不拉拢敌人,不服就干!第一百三十四章 无一合之敌第三百一十七章 苏家康的作用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七百一十一章 没有计划的李春景第四百五十二章 朕知道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纳税光荣,抗税坐牢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烧了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帝国丢不起这脸第二千一百四十七章 运河首航第六百一十二章 翰统鹰犬第五百四十一章 死都要搞蒸汽机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插在扶桑腹部的一把尖刀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组团去印度淘金第二千六十七章 注目礼第八百零九章 陈立夫心累第八百零八章 奢华高调有内涵第二千八十七章 不打仗就不用弹药第六百三十九章 视察兵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