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唐的精英教育

对于大唐王朝而言,农民问题从始至终都是最为重要的,没有之一。

哪怕是李轩已经是尽可能的推动工商业的发展,但是相对而言,李轩实际上更加关注农民问题。

这个从两者的财政投入都是可以看的出来,表面上来看,大唐王朝给予了工商业众多的税收优惠,各种扶持数不胜数,但实际上大唐王朝在工商业的财政投入,却是远远没有在农业上的投入这么多。

各种水利设施,移民屯垦等等,都是对农业的扶持,而且这种力度是非常大的。

别的不说,国内移民屯垦的财政预算支持,就是高达千万两!!

一个千万两,就足以证明了大唐王朝对于农业的重视。

所以,任何关于农业,关于农民的问题,在大唐王朝里都是属于重大无比的问题!

官田田租改革,同样如此!

表面上来看,这只是把田租的征收方式进行变动,但是别小看这只是官田的田租问题,要知道,目前大唐王朝里,官田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目前官府所占据的耕田数量,占据了大唐控制区下所有耕地的百分之三十,官田的任何变革,都将会直接影响到几千万租种官田的百姓的生活,简介更会影响到全国所有人。

此事影响过大,李轩对此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所以对于这一次农部提上来的官田田租改革问题,他直接留中不发,他需要回到金陵城后,再针对此事召开专门的讨论会议。

官田改革问题,被暂时搁浅了,但是更多的问题依旧等着李轩处理呢!

二月中旬,慢慢沿着长江返回金陵城的圣驾一行,抵达安庆。

停留该地的时候,李轩视察了安庆,并召见了皖北道以及皖南道的两道高级官员、听取他们的工作报告!

在御前两道会议上,李轩重点询问了这两个地区的农业生产问题,同时也是重点问道了工商业的发展情况,并指出,要让两道的地方官员要利用好自身的优势,积极的发展民生,让百姓的日子过的更好。

两天后,圣驾离开安庆,继续慢悠悠的东进!

此时,金陵城内,已经是召开了宣平七年的会试,这一次会试的规模比以往要更大,一共录取了七百名进士科、六百名博士科的士子。

总数一千三百名士子成功的踏上了官场,未来他们将会充实到中央各部或者,成为中低层官员的新生代力量。

此外,这一次会试里,国子监一如既往的强势,这一年,国子监的文学院以及理学院,一共有四百余名学生参加会试,而考上的国子监学生,达到了三百五十余人,通过率相当的恐怖!

此外,高等教育体系里的其他几家高等院校也是表现的非常抢眼,金陵大学有两百多名学生参加会试,中试者一百二十人。

金陵师范、广州师范、松江师范等几所师范学校,其毕业生也是表现不俗,通过率都能够维持在百分之二十左右,本来这些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在经过一年学习毕业后,是需要担任老师若干年的。

但是前期为了吸引人才报名,提高师范学校吸引力,尽快的增加师资力量,所以之前制定的条件都是比较宽松的,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

比如说免学费学生,毕业后就需要担任最少五年的老师,担任五年老师后,即可获得直接报考会试的资格,如果没有信心通过会试,也可以去报考国子监或者金陵大学,或者直接照比举人的身份,参加各省举办的官员考试,通过后即可在省级或以下地方衙门机构任职。

同时也有收费的学生,毕业后则是不强制要求担任老师,但是依旧有报考会试、国子监大学、金陵大学的资格。

而宣平七年的这一次春试,就是这几所师范学校的收费学生第一次参加会试!

反正会试的时间要比国子监和金陵大学招生的时间要早一个月!

假如落选了,那么再报考这两所大学呗,学几年后再去参加会试。

而如今这几所师范学校的卓越成绩,几乎是吸引了全天下士子的关注!

而读书人一心读书干嘛,不就是为了当官嘛!

国子监大学和金陵大学牛逼,这个是以前大家都是人人知道的了,但让人很无奈的是,这两所大学招募学生,只招收举人功名者或者是预科学校毕业生,又或者干脆是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其他人想要报考都还这个资格呢。

但是现在,他们却是看到了另外一个机会,那就是去报考师范!

一时间,各地的师范学校也是迎来了报考的浪潮!

贫寒子弟,他们往往会选择免费入学,然后担任三年老师,而家境富裕者,则是可以直接选择自费入学,但是自费入学,毕竟是少数人。

为啥,因为学费贵啊!

大唐王朝的教育费用,实际上并不低,而且基本没有免费教育这个词汇,至少极少数一部分的奖学金制度或者是委培制度。

而免学费的师范生,实际上就是一种委培生!

因为大唐王朝的教育制度,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种精英教育,哪怕是各县的小学,这种小学实际上并不负责最基础的启蒙教育,而且也不是学龄儿童都能进学,你想要进去读书,得考进去,得交学费!

当然了,学业优秀的贫寒子弟,总是有优待的,奖学金就是为了学业优秀的贫寒子弟准备的,而且奖学金普遍设置的比较高,礼部明文规定,各学校根据各自的情况,必须出台奖学金制度,而原则上,免费入学的学生不得少于百分之五!

而在金陵预科学校,他们就有个很出名的二三五制度,也就是在金陵预科学校百分之二十的人是免费入学的,百分之三十的学生是半费入学的,百分之五十的学生全费入学的。

但是奖学金是怎么来的,地方财政支出?中央财政支出?别扯淡了,教育经费在大唐王朝里一直都是不怎么受重视。

财政不给钱,学校也没钱,那怎么办?

自然是让那些有钱学生们出啊!

原理非常简单,如果培养十个学生需要支出一百两银子,那么就让其中三个学生出大概七两多银子,五个学生出十五两多,凑出一百两后,剩下的两个学生就能够免费了!

换句话说,目前大唐王朝的学费制度,是让一部分家境富裕的自费学生来承担贫寒子弟的教育费用!

如此也就导致了,自费学生的学费是比较昂贵的!

想要不交学费,可以啊,你拼命学,成为那百分之二十的一份子,那么你就可以免费了。

一切用成绩说话,相当的公平!

然后兴许有人说了,人家有钱人的环境更好,学生更加容易出成绩,会被他们占据百分之二十的奖学金名额啊,那么贫寒子弟怎么办?应该限制奖学金的颁发条件之类的,比如得穷到一定程度才可以。

但是人家努力学习,成绩好,就因为家里有钱就不能拿奖学金?扯淡!

既然贫寒子弟穷,学习环境差,那就应该比他们更拼命的学啊,难不成还想让天上掉馅饼啊!

百分之二十的奖学金名额,只是给贫寒子弟一个免费入学的机会而已,能不能抓住就得看他们自己了。

要不然的话,干脆一刀切,全部交学费,这就够公平了,但是这样一来,所有的贫寒子弟,不管努力不努力都上不起学了!

目前大唐的教育体系,可不是面对所有人的,甭管你有钱还是没钱,只要你是庸才就不行,大唐教育是给真正的精英准备的!

造成这种原因的情况很简单,大唐王朝到处都需要用钱,而财政穷!

想要在一个依旧以农业经济为核心支柱的封建王朝里,办什么普及教育,那是很扯淡的事,顶多就是等以后经济发展起来了,慢慢的降低基础教育的学费,办更多的官办学校。

至于什么免费教育,还是等几百年以后吧!

只是这样一来,整个大唐王朝里的教育费用,是走两个极端的,一方面学习好不用钱,另外一方面学习成绩稍微差一些就得需要昂贵学费。

自费的话,如果是小学,普通的农民家庭咬咬牙也能支撑的起一个人的教育费用。

中学的话,即便是小地主,小商人家庭也会觉得非常吃力了,因为中年的一年学费达到了十多两银子。

而高更一级的预科,每年学费就是达到几十两银子,比如金陵预科学校,每年的学费四十五两银子,而普通从九品的科员或者巡警之类的,一年的薪资也就差不多这个数字而已。

至于大学、国子监或者是金陵,费用更高,每年学费上百两银子。

这些钱,对于士绅商人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那是非常高昂的。

但是,这只局限于自费!

实际上,免费入学的学生,目前已经是占到了百分之十五以上,还有百分之二十多,三十的学生是半费入学的。

大唐王朝现在所办的师范学校,却是属于一个特例,因为只要入学前签订担任老师的契约,那么就可以免费入学,因此吸引了大量学生报考。

当然了,你有钱也可以自费,但是学费基本和上国子监大学持平,一年下来得一百多两银子!

毕竟当初大唐办师范学校,就不是为了培养官员,而是培养老师,你既然想要占用教育资源,然后不当老师还跑去当官,自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而钱给足了,学习成绩尚可,师范学校也是来者不拒!

因为如果没有这些自费学生,他们的师范学校也开不下去啊!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比海军还值钱的大唐西洋公司第一百八十章 陈屠夫出击第六十二章 说走就走的劫掠第两百九十八章 残酷的战争第九百三十八章 铁罐头们的战斗第两百四十四章 卖国奸商第七百六十五章 秦志福游商贸区第五百八十四章 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第五百三十三章 吃的满嘴流油第八百一十二章 坚船利炮抵金陵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给面子的老天爷第五十章 手感甚好第一百一十九章 陛下有旨(求订阅)第三百一十七章 苏家康的作用第二千三十章 堂堂御书房大佬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不甘落后的西班牙人第二千七十四章 要买房要买车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臭名昭著的第四舰队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开科举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能造吗?第九百二十三章 帝国全球战略第两百五十七章 少和柳八苟混第两百九十章 就问你服不服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震惊的宋丸子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们陆军想都别想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唐王朝的老朋友第九百六十八章 龙兴之地大变样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艘战列舰第六百八十六章 关系通天的孙老头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婆罗洲知州温东第三百一十八章 冒险方案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铁路大跃进第七百九十七章 想造反,那也得先把税给交了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你们海军就是这么不要脸的?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炮不够就两炮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竟敢坏朕的帝国基业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太平洋号处女航第二千一百七十章 丹麦全面唐化第五百章 杀贼无数的桂林大捷第两百七十章 三千虎贲渡澜江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婆罗洲知州温东第六百五十三章 难兄难弟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围困第七百零六章 明朝练军第三百零三章 大战爆发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鞑靼定都欧洲第五百一十二章 武装柳州独立团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宣平十八年新型蒸汽巡逻舰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沥青公路第一千零七章 册封顺义王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满地黄金的上海(第五章)第二千四十六章 没啥可追求的圣天子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继承欧洲第二千零六章 来自美洲的牛肉第四百八十章 唐贼满万不可敌第三百九十五章 冲锋的城墙!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新老交替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群赴红海第九十章 蔡二虎的自信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苏伊士运河第二千八十七章 不打仗就不用弹药第二千一百九十章 大学士陈立夫第五百三十九章 黄永祥的科举路第五百五十六章 龙颜大怒第七百九十七章 想造反,那也得先把税给交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满足的宋丸子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上海研究院第七百三十八章 远征万里灭佛郎机第二千二十章 大唐从不插手土著内务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逼急了的鞑靼人第二千七十一章 委培生第三百三十六章 扩军万人第九百七十二章 大唐王师入荆州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移民一年比一年多第六百三十六章 越粗越好,越长越好(第三更求月票)第三百九十三章 声势浩大的撤退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杆的内阁第六百七十六章 恐慌的明军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和升官比起来,死算个屁第八百六十五章 爱卿辛苦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万古圣君亲征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抓宋贼第九百七十二章 大唐王师入荆州第六百三十二章 典型的排队枪毙第四十三章 御前辩论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十万人大转移第一千一百章 令人生畏的公司舰队第五百七十九章 王越的底牌第四百九十九章 仿制伪唐火器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狼狈而逃的鞑靼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子是老子还是老子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蒸汽机厂商的战争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因为李轩不愿意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万丹被围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这他妈不合理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八蛋,欠债还钱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汽油机原型机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南洋大迁移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总攻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轩赐毒酒